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渔业环境无人监测系统创新及应用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本项目的科研成果以底层监控终端为起点,引入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监测数据的有效处理与应用,涵盖渔业环境信息采集、分析与应用,提供兼顾时效性与有效性的数据服务业务。 ① 渔业环境信息采集终端(智能装置) 团队研发了多款适用于渔业环境监测的信息采集终端(无人船、浮标),其具备渔业水质参数采集、GPS/北斗双模定位、WIFI/4G复合网络通信功能。无人船采用视频/激光雷达避障、可采用自动寻塘、航迹设定以及手动操控等多种模式,配合远程人机界面完成针对渔业环境的全面监测。 团队研发的渔业环境信息采集终端(无人船+浮标) ②渔业环境信息分析服务(大数据分析) 团队基于已有监测框架,结合水质扩散反问题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以及信息化技术,以大数据支撑水环境评价与预警,并对水生物适养环境进行评估,提供最优辅助养殖策略、预测最佳捕捞区域。   接入环境信息分析服务的水域监管系统 ③ 渔业环境信息应用系统(物联网系统) 团队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基于远程、多终端养殖的智慧服务与管理,研究并建立养殖质量评价的量化数据,发现影响养殖质量、产量的关键因素;对不同质量经济鱼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养殖成活率和增重率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发现影响养殖效果的主要指标;通过相关知识的数据挖掘,提供数据综合服务。与此同时,通过记录喂养情况、经济鱼类成长情况,评估养殖鱼类经济价值为保险索赔提供依据。   为实现上述系统方案,团队在整个渔业环境信息采集、分析与应用环节均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与创新。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5-1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细水雾室外环境降温系统(机)
项目简介 本成果针对夏季高温季节及高温作业环境,采用水雾蒸发吸热原理开发的空间局域 环境调节技术,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环境友好型降温技术。采用该技术研发的细水雾室 外环境调节系统具有能耗低、安全性高、易维护、雾化质量好、雾滴细微、弥散分布均 匀、喷幅面积大等特点。该系统被成功应用于 2008 北京奥运会、2010 上海世博会和深圳 大运会及上外外滩、周庄等大型工程及市政和旅游景区。 性能指标 终端设备单体能耗: <100W; 单体覆盖面积:200m2 ; 雾滴粒径: <20
江苏大学 2021-04-14
温室环境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系统
本系统包括温室栽培优化模型动态仿真、专家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算法设计等三部分内容。系统采用了基于知识的智能解决方案,系统的三个部分紧紧围绕专家知识与智能,不仅构成统一的整体又能分别独立运行。系统以大量的实验数据和专家经验为基础,采用智能控制方法、智能推理方法和多媒体技术,能提供病虫害在线预报,为温室环境控制提供最佳环境条件,并能对温室环境和作物生长过程进行仿真和预测。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成果简介: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2)特色及先进性 基于三大核心(新型组网架构、高效节能机制、可靠传输保障)机制,设计八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节能机制和能量均衡消耗机制,设计了支持中继转发、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研发了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可靠传输技术,提升了监测预警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除正在受理部分,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3)技术指标 本成果已示范应用于龙门山地震带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系统。根据示范系统运行效果,本成果与灾害监测传统方式技术参数相比,可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 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 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 传感节点能耗10%-50%,监测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0-30%; ? 网络故障对监测预警影响极大降低,网络故障带来的数据时延趋向于0。 (4)解决问题与实施效果 当前问题 解决方案与效果 技术状态 监测点部署受限于区域通信条件 中继转发技术: 采用中继转发技术,可在无信号覆盖区域建设监测点,通过中继转发技术将监测数据转移到具备GPRS/3G/卫星信号的位置。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的信息传输存在数据丢失、甚至意外中断的风险 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传输保障技术: (1)研发低开销、高能效自动重传技术,恢复丢失数据,较传统方式的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2)研发视频与图像自适应传输方法,提高视频、图像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在网络信号较差时,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3)设计机会通信技术,传输网络中断处监测节点的数据,在邻近节点可替代传输时,可实现网络中断带来的时延效应趋于0。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持续工作能力受到能量供应的约束 基于监测事件预测和能量均衡消耗的节能机制: (1)研发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休眠机制,降低传感节点能耗10%-50%; (2)研发能量均衡消耗方法,监测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4.3%。 授权专利5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预警系统存在故障或破坏的问题 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 (1)设计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支持系统部分故障时的网络自愈能力,保障监测数据传输不中断; (2)所设计组网架构下的设备可互相自动查询工作状态,设备故障可由其邻居设备主动上报,同时保留的传统设备状态查询方式,提高及时发现失效设备的能力。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洁净钢生产中精炼渣控制技术
在冶金过程中,炉渣的控制对钢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用户对钢质量要求愈来愈高,炉渣的控制技术也显得愈来愈重要。许多高质量的钢种,对冶金精炼渣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这就迫切要求炼钢生产厂家对冶炼过程中的各类渣系的冶金精炼性能有清晰的了解,从而达到在冶炼各过程中能做到充分利用和精确控制精炼渣的根本目的,为洁净钢生产服务。北京科技大学在冶金渣方面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工艺上,均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主要的技术有: 极低硫钢(≤0.0020%)冶炼的精炼渣控制技术。 该技术根据企业实际冶炼或精炼设备提出最佳脱硫工艺以及提供相应的精炼渣控制技术。 低磷钢(≤0.0050%)冶炼的精炼渣控制技术。 该技术根据企业实际冶炼或精炼设备提出最佳脱磷工艺以及提供相应的精炼渣控制技术。 低氮钢冶炼过程中脱氮和防治吸氮渣系控制技术。    氮是钢中较难去除的杂质元素,该技术主要是从改进工艺出发,在脱除部分氮的同时,尽可能防治氮从大气中的吸收。在这方面,造渣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铝脱氧钢吸收Al2O3 夹杂精炼渣控制技术。 铝作为强脱氧剂,在炼钢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此形成的Al2O3夹杂对钢非常有害,该技术结合企业铝脱氧工艺,提出最佳的吸收Al2O3夹杂精炼渣系。 无铝脱氧工艺低氧钢精炼渣控制技术。 对于许多质量要求较高的钢种,采用无铝脱氧,这样必然加大了钢液脱氧难度,而合理的精炼渣控制技术会使无铝脱氧钢液氧含量显著降低。 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去除和控制技术 。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合理地控制精炼渣成分来有效地控制钢液中夹杂物形成元素的含量,从而达到控制夹杂物成分和形态的根本目的。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高洁净油品精制工艺与装置技术
高洁净航空航天油品(航空燃料、航空液压油、航空润滑油)是国防装备技术的需要。一般油品军标技术指标都高于民用标准。国外发达国家军控标准高于我国标准。 本项目研发的航空航天油品精制装置系统,能够将航空燃料、航空液压油、航空润滑油精制提高到美国空军一号专机的技术指标要求,达到极高洁净的航空航天油品质量。油品特殊精制工艺装备技术。也可以将民用油品(液体燃料、液压油、润滑油、植物油等)的提纯与精制,达到极高洁净的油品质量。主要技术如下。1. 航空航天油品改性纤维液膜脱酸、脱硫醇工艺装置技术;2. 航空航天油品高频油水快速分离工艺与装置技术(2005年获发明专利);航空航天油品介电泳精制工艺装置技术(2005年获发明专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技术需求:洁净室污染清除仪
1.喷雾装置:喷出≤5μm微米级雾化粒径。(配置上可选配微米级,纳米级的两种喷嘴,可采用二流体雾化喷头或其他喷头)2.喷速:0-30ml/min,0-10ml/立方3.设备中可装载清除剂的容量不小于2000ml4.因设备会经常用到自有的专用技术--清除剂耗材(清除剂为液体),因此,设计设备时应考虑洁净室工作人员简单更换清除剂。(加液,排液,便捷)5.回收吸附功能要求配备HEPA高效过滤器及多功能复合材料,通过物理吸附、高效过滤,能迅速回收过滤房间中的空气中气溶胶颗粒。(回收效率参考50立方的空间10分钟完成一次过滤)6.高效过滤器具备智能更换提醒功能(在本机屏幕上提醒更换清除剂或滤网)。7.回收吸附功能中的进风口,出风口设计合理。8.可适用空间15立方-150立方9.操作界面采用全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可配套无线遥控功能,可根据外形尺寸实际定义显示屏大小及遥控器。10.采用万向脚轮(或其他),可移动11.噪音小12.耐腐蚀,耐氧化,容易清洁(喷射强氧化剂时,设备具有防腐蚀性)13.友好的界面设计和美观的外观设计14.外观尺寸大小,不做硬性要求,符合科学设计即可15.设备可增配等离子消毒功能(此功能为设备增强版功能,客户购买可选配)16.带紫外线杀菌功能,具体可结合外观再确定 
南昌智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9
电弧炉炼钢高效洁净化技术
针对电弧炉炼钢冶炼周期长、能量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项科技成果以高效、低耗、节能、优质生产为目标,研发了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发明了电弧炉熔池内气-固喷吹脱磷、高效吸附脱氮、出钢在线连续喷粉脱氧等新方法,攻克了电弧炉高品质钢生产的世界难题。 1、以集束供氧、同步长寿底吹搅拌等技术为核心,开发了电弧炉复合吹炼技术(图 1),实现了电弧炉炼钢供电、供氧及底吹等单元的操作集成,满足多元炉料条件下的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的技术要求。 2、发明了电弧炉熔池内气-固喷吹冶炼新工艺(图 2),利用钢液面下的喷枪向熔池内部直接喷射 O 2 -CaO,依靠反应气体裹挟熔态渣粒直接反应实现快速深脱磷,颠覆了传统的渣-钢界面反应脱磷方式,冶炼终点磷含量降至 0.004%,实现了电弧炉炼钢低成本快速深脱磷。 3、研发了电弧炉多元介质混合喷吹脱氮工艺及装备(图 3),冶炼终点钢液氮含量由原来的 0.0060%以上稳定降低至 0.0045%以下,突破了电弧炉炼钢氮含量控制技术瓶颈,是炼钢洁净化技术的重大创新。 4、发明了电弧炉出钢过程在线连续喷粉脱氧技术(图 4),利用载气-脱氧粉剂高速射流直接冲击出钢钢流,碳质微粒与高温钢液快速接触,瞬态反应生成脱氧气泡实现无铝(硅)优先脱氧 150-200×10 -6 ,显著提高了合金收得率,钢中初始沉淀脱氧产物减少 40~50%,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洁净钢生产中精炼渣控制技术
在冶金过程中,炉渣的控制对钢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用户对钢质量要求愈来愈高,炉渣的控制技术也显得愈来愈重要。许多高质量的钢种,对冶金精炼渣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这就迫切要求炼钢生产厂家对冶炼过程中的各类渣系的冶金精炼性能有清晰的了解,从而达到在冶炼各过程中能做到充分利用和精确控制精炼渣的根本目的,为洁净钢生产服务。北京科技大学在冶金渣方面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工艺上,均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主要的技术有: 极低硫钢(≤0.0020%)冶炼的精炼渣控制技术。 该技术根据企业实际冶炼或精炼设备提出最佳脱硫工艺以及提供相应的精炼渣控制技术。 低磷钢(≤0.0050%)冶炼的精炼渣控制技术。 该技术根据企业实际冶炼或精炼设备提出最佳脱磷工艺以及提供相应的精炼渣控制技术。 低氮钢冶炼过程中脱氮和防治吸氮渣系控制技术。 氮是钢中较难去除的杂质元素,该技术主要是从改进工艺出发,在脱除部分氮的同时,尽可能防治氮从大气中的吸收。在这方面,造渣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铝脱氧钢吸收 Al2O3 夹杂精炼渣控制技术。 铝作为强脱氧剂,在炼钢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此形成的 Al2O3 夹杂对钢非常有害,该技术结合企业铝脱氧工艺,提出最佳的吸收 Al2O3 夹杂精炼渣系。 无铝脱氧工艺低氧钢精炼渣控制技术。 对于许多质量要求较高的钢种,采用无铝脱氧,这样必然加大了钢液脱氧难度,而合理的精炼渣控制技术会使无铝脱氧钢液氧含量显著降低。 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去除和控制技术 。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合理地控制精炼渣成分来有效地控制钢液中夹杂物形成元素的含量,从而达到控制夹杂物成分和形态的根本目的。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64 5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