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生物
炭
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秸秆直接还田难、综合利用率低、焚烧污染严重,土壤碳库匮缺、耕地质量提升乏力等“老、大、难”问题,沈阳农业大学率先提出了“秸秆炭化还田”新理论,确立了“以生物炭为核心,以炭化技术为基础,以生物炭基肥料和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能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2005年以来,围绕“生物炭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先后突破了生物炭规模化制备与农业应用关键技术,构建了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推动了成果高效转化,为秸秆间接还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 研发出“半封闭式亚高温缺氧干馏炭化工艺”和“组合式多联产生物质快速炭化设备”,突破了秸秆“低成本、大批量制炭”的产业技术瓶颈。该工艺设备对原料适应能力强、生物炭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密度低、含水量高、预处理能耗大、炭化效率低等问题。所制备的生物炭含碳量高、孔隙丰富,可广泛用于土壤碳封存、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等领域。 2. 开发出生物炭基肥料等系列生物炭基农业投入品,集化肥减量、土壤改良、节本增效等功能于一身,寓土壤改良与土壤利用之中,突破了生物炭规模化田间应用技术瓶颈。综合运用作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系统揭示了生物炭固碳、改土、保肥、持效、促生作用规律与机制。在此基础上,遵循养分归还学说和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发明了以生物炭为载体生产专用肥料、土壤改良剂、水稻育苗基质的技术与方法,开发出以生物炭基肥料为代表的系列生物炭基农业投入品,能够在不增加农民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实现秸秆间接还田,解决了生物炭直接还田成本高、推广难、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打通了生物炭规模化田间应用“最后一公里”,改变了化学类缓控释肥料只减肥、改土作用不明显、只在当季起作用的局面。 3. 开展了大规模试验示范,构建了“分散制炭、集炭异地深加工”产业模式,实现了成果转化。针对集中处置利用与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分布广、收储运困难之间的矛盾,构建了“分散制炭、集炭异地深加工”产业模式,将产业链中的运输成本降低约 70%;制定了《生物炭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并首次发布,突破了制约生物炭技术产业化和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截至 2016 年底,项目技术累计推广 1090.2 万余亩,辐射全国 20 余个省(市、自治区)。其中,2014-2016 年,项目技术推广应用 575 万亩,新增销售额 19665.6万元,新增利润 2359.9 万元,节支增收 42890.9 万元。合计新增经济效益 45250.8万元。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聚丙烯腈基
炭
微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
炭材料因其具有丰富的组织结构和许多优异的性能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焦炭、炭黑、活性炭、炭纤维等炭材料早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为人们所熟知,炭富勒烯及炭纳米管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纳米级炭材料的研究热潮。炭元素同时可以形成球状结构,粒径大小范围从几十纳米至几十微米间的球形炭材料,由于具有耐热、耐化学腐蚀性、强度高、粒径大小及比表面积可调,可在吸附、储能储气、纳米器件、催化剂载体、润滑剂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从沥青制备炭微球已为人们所熟知,具体方法有直接热缩聚法、液相乳化法、悬浮法,所得到的炭球粒径一般在几十到上百微米。近年来兴起了一些新的制备炭微球及纳米球的方法,如加压炭化法、电弧放电法、气相沉积法、热解法等,极大的丰富了炭微球及纳米球的制备工艺。然而,这些方法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如工艺繁琐、收率低、产品不均一、成本高等。 本技术提供一种单纯以聚丙烯腈为前驱体的生产炭微纳米球的方法,该方法直接以聚丙烯腈球为前驱体制备炭纳米球,无需共聚或包覆其它需去除性物质。该方法工艺简单,产率高,适于大规模生产。 具体工艺包括: 1.聚丙烯腈球的无皂乳液聚合 将单体丙烯腈、无离子水以一定比例混合,氮气保护下剧烈搅拌以除去空气,然后升温,加入引发剂进行乳液聚合,反应2~8h,得到白色聚丙烯腈乳液;将该乳液冷冻干燥后得到粒径为150~500nm的聚丙烯腈球的白色粉末。 2.聚丙烯腈球的稳定化 将步骤(1)得到的聚丙烯腈微纳米球粉末置于鼓风干燥箱中,程序升温,在180~350℃进行预氧化稳定化处理,氧化时间为1~10h,得到棕色或黑色聚丙烯腈微纳米球。 3.聚丙烯腈球的高温炭化 将步骤(2)得到的稳定化后的聚丙烯腈球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700~1500℃程序升温,进行炭化处理0.5~5h,得到黑色聚丙烯腈基炭微纳米球。 球径可控且纯度极高,无需分离等后续工艺。如果进一步石墨化可获得微纳米石墨球。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能安全吸附水体中镉的生物
炭
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安全吸附水体中镉的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收割后的象草除杂后风干,然后依次进行粉碎、烘干;2)、粉碎烘干后的象草放入炭化炉内,然后以4~6℃/min的速率升温至480~520℃进行隔氧炭化反应,保温反应1.8~2.2h;3)、将步骤2)所得的炭化后象草冷却至室温,粉碎过筛,得生物质炭。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吸附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水过程中吸附效率不高、易导致二次污染和成本较高这三大问题;同时对植物废弃物中碳素进行了稳定封存,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生物质微波热化学定向转化制
炭
基缓释肥技术
“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地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及节省人力物 力的有效方法。但是此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时间周期长,而且容易造成耕地问题 保水性变差等一系列问题。据调查,我国仅因氮肥流失造成的损失每年在 400 亿元以上,且部分地区由于施肥不当已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数据显示:若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1%的话,相当于土壤从空气中净吸收 了 306 亿吨 CO2。每增加 0.1 个百分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就可释放 600-800 千克 /公顷的粮食生产潜力。如果将秸秆经过热解炭化转化为生物炭,并与化肥进行 调质处理后施用可实现两全其美。
山东大学
2021-04-13
生物质微波热化学定向转化制
炭
基缓释肥技术
“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地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及节省人力物力的有效方法。但是此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时间周期长,而且容易造成耕地问题保水性变差等一系列问题。据调查,我国仅因氮肥流失造成的损失每年在400亿元以上,且部分地区由于施肥不当已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数据显示:若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的话,相当于土壤从空气中净吸收了306亿吨CO2。每增加0.1个百分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就可释放600-800千克/公顷的粮食生产潜力。如果将秸秆经过热解炭化转化为生
山东大学
2021-04-14
活性
氯化亚铜生产新工艺
活性氯化亚铜为白色立体晶体,微溶于水,溶于浓盐酸和氨水中生成络合物,不溶于稀盐酸及乙醇中,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热水中迅速水解生成氯化铜水合物而呈红色。活性氯化亚铜主要用于染料工业,有机合成,硅化物,石油化工等生产中作缩合剂,催化剂,还原剂等,还用于杀虫剂,防腐剂及冶金,电镀,医药,电池等制造中。 传统的生产方法中一般是以金属铜粉或铜作为原料,首先制成硫酸铜,再进一步制成氯化亚铜,受到原料来源及价格的限制,使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市场供应紧张。本研究是以低品味铜为原料,经焙烧,浸取转化,首先将矿石中的铜与其它成分分离,并制成纯净的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再加食盐,加入亚硫酸盐进行还原,生产氯化亚铜沉淀,用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即得产品。 根据初步预算,年产2000吨活性氯化亚铜的生产装置,总建设投资为500万元,年产值4000-4200万元,生产成本3000万元,年利税收入1000-1200万元,产品市场行情及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生物
活性
人工肝支持系统
肝功能衰竭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唯一治疗难治性肝病的可行方法是肝脏移植,然而,由于供体的短缺,使很多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生物活性人工肝系统采用活的肝细胞作为反应器的主体,具备完成肝脏多种功能的条件,可为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等多种肝病患者提供短期或长期肝脏支持系统。/line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由活体细胞系统构成的新型生物活性人工肝血液灌流装置,使其具有人体肝脏的解毒、合成、代谢等生理机能,完成这套系统将标志我国人工肝脏的研究与开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它对临床医学将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了建立生物活性人工肝系统,该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构建高密度活性细胞组成的生物反应器,其中较为关键的问题是肝细胞聚集体或微载体培养系统的优化。/line人工肝脏的研究是集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西方发达国家对这一领域极为重视,自八十年代以来,用于此项研究的经费逐年递增,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美国的Sussman等人研制的生物活性人工肝装置已用于临床前试验。日本、德国的几个研究机构也报道了不同构型的生物活性人工肝系统。
南开大学
2021-04-10
中草药
活性
成分高效筛选技术
中试阶段/n我国中草药资源并未随着药物现代化发展而得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针对性的中草药活性成分高效筛选鉴定技术。中科院武汉物数所在靶向药物筛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多活性成分,多作用靶点同时检测的中草药活性成分高通量靶向性筛选技术,为基于中草药发展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生物
活性
填料产业化项目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血管
活性
肠肽的融合蛋白
涉及一种血管活性肠肽的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包含 1 个人血 清白蛋白(Albumin Human,HSA)和 1 个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该融合蛋白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序列可以 保证其在宿主体内高水平稳定表达,在保留 VIP 原有功能的同时,体 内半衰期显著延长。本发明同时提供该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 备抗炎、抗损伤、脑血管疾病、提高睡眠质量的药物中的应用。
兰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5
6
7
...
30
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第62届高博会将于2024年11月重庆举办
2
2024年云上高博会产品征集
3
征集高校科技成果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