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精神活性物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本项目属精神病学领域中关于精神活性物质(海洛因、苯丙胺类兴奋剂和酒精)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本课题组从1993年起开始了历时10余年的研究,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内容如下: 1.苯丙胺类兴奋剂(ATS) 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建立动物模型,探讨了ATS的神经毒性机制及药物保护,首次发现抗精神病药舒必利和抑郁剂噻萘普汀能有效减轻MDMA所致神经毒性损害;ATS可诱导凋亡细胞,Cytochrome C释放是诱导凋亡的重要环节,这在国内外均属首次发现,具国际先进性。 临床方面:探索了ATS滥用和依赖的开放式临床治疗模式,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新型毒品康复平台——兴奋剂匿名互诫会(AKA),并在国内进行推广,取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2.有关阿片类的研究 发现吗啡依赖和戒断后转录因子CREBmRNA参与了阿片类物质依赖的形成;G蛋白与海洛因依赖有关;吗啡依赖大鼠急性戒断可诱发脑内内源性焦虑物质DBI mRNA的表达增加,是阿片类依赖戒断后渴求行为和焦虑情绪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之一,具有国内领先性。 3.有关酒依赖的研究 建立了酒依赖治疗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心理治疗和电针厌恶治疗)、国内第一个酒依赖康复平台——戒酒俱乐部和匿名互诫会,组织了国内第一个戒酒支愿者帮助小组。
四川大学 2016-04-29
改良型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原位剩余污泥减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型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减量控制方法,适用于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所述方法:每周期进水时间固定,进水同时进行30min缺氧搅拌,然后通过pH值一阶导数控制缺氧时长;反硝化结束后延时10min进入曝气工序,利用pH一阶导数曲线上极小值点控制曝气时长,亚硝化结束后延时3min后进入下一阶段;重复上述交替缺氧、好氧工序,当时间超过设定的进水时间后,以好氧工序作为反应阶段的结束工序;然后依次进行沉淀和滗水阶段。本发明的特点是交替缺氧、好氧运行方式与实时控制系统的集成,既充分利用了原水中的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二氧化碳吸附材料的研制及应用开发
二氧化碳吸附材料可应用于 太空工作站、潜艇等密闭空间大 气的净化,是环境控制和生命保 障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大规模 富集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技术成果采用辐照接枝及胺化功能化的方法,合成了一类含胺基的固态胺吸附纤维材料,建立了该 类材料的制备工艺。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硼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配制单宁酸溶液和腐殖酸溶液,混合单宁酸溶液和腐殖酸溶液,得到混合溶液;2)调节步骤1)中混合溶液的PH至6~8,避光反应,得到海绵状絮体溶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海绵状絮体溶液进行分离,冷冻干燥,研磨得到硼吸附剂。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硼吸附剂及其应用,制备方法简单,无污染,所得硼吸附剂抗干扰性能强,且应用简单。
浙江大学 2021-04-13
超高效纳米高分子吸附材料及在制药中的应用
本项目发展了一种新的高分子纳米粒子制备技术,研制了超高效纳米球粒制备平台,制备高分子粒子种类包括:单烯和双烯类化合物为单体的系列高分子纳米球粒材料。球粒形态有球体、囊状、纺锤以及核壳结构。此制备平台所得到的超高效球粒特点是不含任何表面活性剂和离子基团,纳米球体在水溶液中可稳定存在,不团聚。球体粒径可控在30-800nm,球体表面光洁、组份单一、具有单分散性。 超高效纳米吸附材料在制药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多种吸附药物的试验结果表明,此类纳米粒子具有超常的溶胀和吸附能力。另外,对药物结晶
南开大学 2021-04-14
基于干法活化的食用油脱色吸附材料开发与应用
我国是食用植物油消费大国,以 2012 年为例,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为 2800 多万吨,其中精炼植物油占 70%以上。吸附脱色是食用油精炼的关键工序,其目 的是去除油中的色素、残皀、残磷、金属离子、氧化分解产物、农残、重质多环 芳烃等微量杂质组分,其效果优劣将直接影响食用油终端产品的质量与食用安全 性。传统脱色吸附材料是以膨润土为原料,采用高温高酸高能耗湿法加工而成, 其特点是活性度高,催化能力和脱色力强,但用于食用油吸附脱色时存在选择性 差、吸油率高、副反应(氧化、异构化、环化)严重和过滤性能差的缺陷。为此,本项目系统研究了油脂吸附脱色作用机制、脱色对油品品质影响、凹凸棒石黏土 (简称凹土)的显微结构、纳米效应及表面特性,发明了食用油脱色吸附材料的干法活化工艺和符合其特性的食用油“两步”脱色工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 脱色吸附材料进行多元复合改性,开发了具有高吸湿性的凹土系列干燥剂。
江南大学 2021-04-11
发展循环经济的政府制度创新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新型高效传热管的研制
本产品主要应用于换热器中(如压缩机中冷器),可应用于能源、动力、石油、化工、制冷和空调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本成果基于传热学基本原理,并结合传热与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提高换热器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强化换热的机理出发,提出了新型结构的高效传热管。所提出的传热管在强化传热时,可以实现传热增加的倍数大于阻力增加的倍数。 该成果已于2004年12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发展了强化传热的原理,在管内强化传热的设计原理和准则上有所突破,已形成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换热技术。该项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关于分离得到的高活性中和抗体的研究
B淋巴细胞是体内产生和分泌抗体的专职细胞,在抗击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从数量上看,抗体可以构成血浆总蛋白量的20%左右,并随着血液的流动在全身持续不断地巡视外来入侵的病原体,并对其实施强大的抑制和清除作用。在人体接种疫苗后所诱导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中,B细胞所产生的针对病原体的抗体,特别是具有中和能力的抗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8例SARS-CoV-2感染者的单个B淋巴细胞中分离并鉴定出了206个特异性靶向RBD的单克隆抗体,发现这206个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与其竞争ACE2结合RBD的能力密切相关,并就一系列高活性中和抗体(P2C-1F11,P2B-2F6、P2C-1A3等)的假病毒和活病毒中和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王新泉团队解析了RBD与抗体P2B-2F6的复合物晶体结构,显示抗体结合产生的空间位阻可以抑制病毒RBD与ACE2的结合,从而阻断病毒的进入。这些发现表明,靶向RBD的中和抗体是针对新冠病毒特异性的抑制剂,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清华大学 2021-04-11
高选择性吸附树脂生产及其应用技术
吸附树脂是一类多孔性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由于合成过程中单体、交联剂、致孔剂等结构的变化以及合成控制方法的不同,使得吸附树脂的孔结构可有目的的调控,可以适应很多方面的应用要求。 南开大学形成了可对吸附树脂的结构进行设计及合成高选择性吸附树脂生产的产业化技术和应用技术: 1.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及单体分离纯化产业化技术 在树脂骨架上引入特殊的功能基团,对天然植物中不同结构的有效成分具有高的吸附选择性。 用于黄酮类、生物碱类、皂甙类、内酯类、多酚类等提取
南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