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吸收式制冷除湿一体化空调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吸收式制冷除湿一体化空调系统,包括溶液除湿循环回路和溶液制冷循环回路;溶液除湿循环回路包括发生器、溶液?溶液换热器和溶液除湿器;发生器输出端a通过溶液?溶液换热器连接溶液除湿器输入端,溶液除湿器输出端通过溶液?溶液换热器连接发生器输入端;溶液制冷循环回路包括吸收器、溶液?溶液换热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表冷器;吸收器输出端通过溶液?溶液换热器连接发生器输入端,发生器输出端a通过溶液?溶液换热器连接吸收器输入端b,发生器输出端b连接冷凝器输入端,冷凝器输出端a连接蒸发器输入端a,蒸发器与表冷器通过第二阀门和冷冻水泵连接,蒸发器输出端b连接吸收器输入端a。
东南大学 2021-04-11
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探针性能与抗肿瘤活性
核苷是 DNA 或 RNA 的组成部分,荧光识别在核酸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于荧光光谱法检测,其作为荧光探针的特性取决于可靠性和灵敏度。研究开发制备毒性低、量子产率高及灵敏度高的核苷类作为荧光探针的良好骨架,经过结构修饰的荧光核苷类似物不仅具备良好的发射性,还对周围微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其结构与天然核苷极为相似,具有很好的生物兼容性,插入核酸序列后可代替天然核苷发挥正常的生物功能
江南大学 2021-04-13
生物炭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秸秆直接还田难、综合利用率低、焚烧污染严重,土壤碳库匮缺、耕地质量提升乏力等“老、大、难”问题,沈阳农业大学率先提出了“秸秆炭化还田”新理论,确立了“以生物炭为核心,以炭化技术为基础,以生物炭基肥料和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能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2005年以来,围绕“生物炭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先后突破了生物炭规模化制备与农业应用关键技术,构建了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推动了成果高效转化,为秸秆间接还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 研发出“半封闭式亚高温缺氧干馏炭化工艺”和“组合式多联产生物质快速炭化设备”,突破了秸秆“低成本、大批量制炭”的产业技术瓶颈。该工艺设备对原料适应能力强、生物炭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密度低、含水量高、预处理能耗大、炭化效率低等问题。所制备的生物炭含碳量高、孔隙丰富,可广泛用于土壤碳封存、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等领域。    2. 开发出生物炭基肥料等系列生物炭基农业投入品,集化肥减量、土壤改良、节本增效等功能于一身,寓土壤改良与土壤利用之中,突破了生物炭规模化田间应用技术瓶颈。综合运用作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系统揭示了生物炭固碳、改土、保肥、持效、促生作用规律与机制。在此基础上,遵循养分归还学说和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发明了以生物炭为载体生产专用肥料、土壤改良剂、水稻育苗基质的技术与方法,开发出以生物炭基肥料为代表的系列生物炭基农业投入品,能够在不增加农民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实现秸秆间接还田,解决了生物炭直接还田成本高、推广难、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打通了生物炭规模化田间应用“最后一公里”,改变了化学类缓控释肥料只减肥、改土作用不明显、只在当季起作用的局面。    3. 开展了大规模试验示范,构建了“分散制炭、集炭异地深加工”产业模式,实现了成果转化。针对集中处置利用与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分布广、收储运困难之间的矛盾,构建了“分散制炭、集炭异地深加工”产业模式,将产业链中的运输成本降低约 70%;制定了《生物炭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并首次发布,突破了制约生物炭技术产业化和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截至 2016 年底,项目技术累计推广 1090.2 万余亩,辐射全国 20 余个省(市、自治区)。其中,2014-2016 年,项目技术推广应用 575 万亩,新增销售额 19665.6万元,新增利润 2359.9 万元,节支增收 42890.9 万元。合计新增经济效益 45250.8万元。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种冰箱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制冷剂供应装置及测试方法
一种用于测量冰箱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量和换热系数的实验测试系统的制冷剂供应机组。冰箱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制冷剂供应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进口温度控制系统、辅助冷凝器、冷凝液体流量计、冷凝压力控制系统、储液器、过冷器、蒸发器供液流量计、节流阀组、辅助蒸发器、蒸发压力调节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切换阀及其他辅助设备。该机组具有运行参数可控性好、测试精度高、能够模拟冰箱运行条件下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实际运行环境的优点。本设备及方法为冰箱、冷柜等生产商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性能所必须的,国内和东南亚的企业目前都没有这种设备,因此,该设备具有比较好的市场前景。
青岛大学 2021-04-13
废铅酸蓄电池湿法短流程回收制备性能铅炭电池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道,全球每年产生约5000万吨的电子废弃物,超过70%的电子废弃物产生于中国,电子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及处置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作为典型的电子废弃物,截止2018年,铅酸蓄电池仍占全部二次电池的55%,拥有最大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火法冶炼的废铅膏回收再生工艺,温度高达1000 oC以上,产生大量挥发性铅尘和SOx,传统火法再生铅引发的“血铅”等环境污染风险受到广泛关注。考虑到电子废弃物具有资源性和污染性的双重特性,如何实现电子废弃物的清洁回收是本领域的难点。 本技术研发了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有机酸短流程回收方法及柠檬酸铅两段法焙烧制备新型铅粉方法,进而制备出高性能的铅炭电池,实现含铅组分的高效清洁回收。铅炭电池由于具有电容效应,有望解决传统铅酸蓄电池比能量密度低的不足。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熔纺氨纶用的一种亚氨酯添加剂制造方法
氨纶熔融纺丝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生产效率高、生产过程不使用溶剂、环境污染少等优点而成为最为经济和对环境最为友善的氨纶生产新技术。由于熔纺氨纶与干纺氨纶结构上的差异,使熔纺氨纶的耐热性与回弹性较差。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国内外普遍采用添加预聚体的方法,然而预聚体的NCO基团十分活泼,在存放过程中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副反应,使预聚体失效。 本项目是以带有活泼氢的酚、酸、醇、酯、胺等化合物作为封端剂,与预聚体中的NCO基团进行反应,使两端NCO基团得到暂时的保护,反应形成一种在常温下稳定的亚氨酯,从而改善了纤维的耐热性及回弹性,同时由于亚氨酯在常温下非常稳定,存放期可大大地延长,因此这种新颖的封闭型预聚体比常规预聚体法更有效。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东华大学 2021-02-01
医护床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护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位于两侧的床腿,所述床腿之间焊接有安装架及床头,安装架上铰接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支撑杆相铰接,所述支撑杆上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床板底部的卡槽卡合联接,所述床板包括五条纵向床板,所述纵向床板由三块横向链板及多块纵向链板依次铰接而成。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纵向翻折、横向翻折及换床功能,并且更加贴合人体,更加舒适。
青岛大学 2021-04-13
锣床
名称:锣床  锣床特点: 1.软木、硬木均可加工,可随心所欲创作造型。 2.可以使用三爪夹盘或夹头(1~6mm)夹持工件,锣床的中心高25mm,中心距135mm。 技术参数: 1、马达转速:20000转/分钟。 2、输入电压/电流/功率:12VDC/2A/24W。 3、加工材料最大直径:45mm。           4、加工材料长度:135mm。                      5、加工材料:木材、工程塑料、软金属(铝、铜等)。 6. 变压器具有过电流,过压,过热保护。 备注:以上是锣床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锣床的价格、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获取锣床的最新信息。 咨询电话:0577-67473999
温州市育人教仪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废热(余热)驱动的制冷装置
所属领域:余热余压利用及太阳能高温热利用。 本项目旨在研究开发废热驱动的硫氰酸钠 - 氨高效智能化扩散吸收式制冷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种废热驱动的硫氰酸钠 - 氨高效扩散吸收式制冰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1)研究废热驱动的硫氰酸钠 - 氨高效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的传热传质机理,开发出适合  90℃以上的工业废水或废气热、发动机废气热驱动使用的硫氰酸钠 - 氨高效扩散吸收式制冰机,制冰量在 15kg/h; 使热效率值达70%,并研究硫氰酸钠- 氨高效扩散吸收式制冰机的规模生产技术;(2)研究硫氰酸钠 - 氨高效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与驱动热源温度匹配的最佳工作模式,并开发出与最佳工作模式相匹配的智能控制    系统,采用这一系统可保证机组在各种工况下都能高效运行。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废热(余热)驱动的制冷装置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