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动物流感系列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依据免疫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针对我国目前危害严重的H5、H9亚型禽流感,自主研发ELISA、乳胶凝集(LAT)以及胶体金(ICS)系列快速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盒。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检测目的需要,研发系列快速检测试剂盒,满足控制多种亚型禽流感疫情的需求。获得了2项新兽药注册证书(2007新兽药证字37号,2007新兽药证字38号)和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09157.7)。建立3项制造及检验规程及质量标准。已发表研究论文26篇,其中SCI收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4'-去甲基表鬼臼酸的制备和分离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转化为4′-去甲基表鬼臼酸的方法,包括:在微生物梭状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红串红球菌、北京棒杆菌、枯草杆菌、噬夏孢欧文氏菌、芽孢杆菌或弯曲假单胞菌的发酵过程中加入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溶液,进行生物转化反应,得到含有4′-去甲基表鬼臼酸的生物转化基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将4′-去甲基表鬼臼酸从生物转化基质中分离的方法,包括:将生物转化基质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初分离,并以凝胶柱层析进行细分离,得到4′-去甲基表鬼臼酸。本发明利用生物转化对4′-去甲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促进灵芝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细胞培养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灵芝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细胞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将灵芝菌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进行培养,再依次进行一级液体种子培养、二级液体种子培养和液体深层发酵,其中,在液体深层发酵过程向发酵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由真菌菌丝体所制备的诱导子以诱导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生物合成。将所得到的细胞培养物分别用浓硫酸-苯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可有效促进灵芝细胞培养物中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生物合成,为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工业化和商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促进灵芝酸和灵芝多糖生物合成的发酵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灵芝酸或灵芝多糖生物合成的发酵方法。本发明对灵芝细胞生长阶段和产物合成阶段所需要的条件进行了考察,依据灵芝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阶段所需环境条件的不一致性,分别考察了pH两阶段、溶氧两阶段的控制策略对灵芝酸和灵芝多糖生物合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中间补料策略,又分别考察了pH两阶段、溶氧两阶段控制策略或补料策略相互协同在一起后对灵芝酸和灵芝多糖生物合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无论是分别采用pH值两阶段控制策略、溶氧浓度两阶段控制策略或是将pH两阶段控制策略、溶氧浓度两阶段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呋喃唑酮残留标示物AOZ的ELISA检测方法
研发阶段/n本成果合成了人工免疫原和包被原,制备出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建立了肌肉(猪、鸡、鱼)、肝脏(猪、鸡)、肾脏(猪)中AOZ残留检测的ELISA方法,并与建立的多残留检测HPLC方法进行了对比。该方法的检测限、回收率、变异系数均达到我国兽药残留快速检测的要求。以上述方法为基础,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动物样品中AOZ残留检测ELISA试剂盒。通过与国外同类试剂盒、HPLC法的比对和动物残留试验证明,该试剂盒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重现性与国外试剂盒水平相当。经多家检测机构和研究单位的复核和应用表明,该试剂盒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株产胞外多糖的植物乳杆菌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胞外多糖的植物乳杆菌,其分类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号为LCC?605,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491,保藏日期为2016年9月18号。与现有菌株相比,本发明的植物乳杆菌LCC?605所产胞外多糖首次发现能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且吸附重金属与亚甲基蓝能力最强,对亚甲基蓝、Pb2+、Cd2+和Cu2+的吸附量分别为3029mg/g、1513mg/g、2097mg/g和2987mg/g,可用于生物修复以治理环境中
东南大学 2021-01-12
花键轴表面功能梯度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研发阶段/n一种花键轴表面功能梯度复合涂层,花键轴表面外依次涂覆有粘合剂、尼龙11和/或尼龙1010薄膜,其特征在于:尼龙11和/或尼龙1010薄膜外还涂覆有尼龙11和/或尼龙1010与改性硫化钼或纳米氧化铝的均匀混合的梯度薄膜,梯度方向为从里向外改性硫化钼或纳米氧化铝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从少到多,梯度薄膜的厚度为250-350微米。本发明与现有的花键轴涂层相比具有耐磨性能好、表面硬度高、自润滑能力强等优点。能广泛用于大、中、小型汽花键轴的表面涂覆。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采用高强螺栓装配的梁柱连接节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用高强螺栓装配的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柱、预制侧梁、齿型螺栓、套管状约束件,所述预制侧梁有两组,并位于预制柱的左右两侧,所述预制柱的左右两侧面上对称设有一体化成型的矩形状悬臂梁段,所述预制侧梁与预制柱相邻的一端设有将其搭在悬臂梁段上的矩形搭口。本实用新型其综合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实用性强,提高了梁的强度、整体性以及协作性。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自修复医用导管涂层的制备方法
该项目针对国产医疗器械医用导管在使用时涂层不稳定的问题进行研发。解决涂层的稳定性。
东南大学 2021-04-13
新型Ag-MAX电接触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研制出了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g-MAX电接触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及耐电弧侵蚀性能,具体研究成果包括:(1)新型Ag-MAX电接触材料开发:制备了高纯Ti3AlC2,Ti3SiC2,Ti2SnC和Ti2AlC等MAX相粉末材料,研制了Ag-MAX电触头复合材料,在400V、100A条件下(GB14048.4-2010)承受6000次电弧侵蚀后,质量损失约为5[[[[[%]]]]](与铜基座一体),样品仍然保持完整性,综合性能与商用Ag-CdO相当、优于Ag-C产品;(2)Ag-MAX电接触材料制备技术研究:研究了无压烧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Ag-MAX电触头复合材料,利用等通道转角挤压优化制备了Ag-MAX复合材料,通过MAX相表面包覆碳层的工艺调控Ag/MAX界面反应与结合,最终改善了材料致密度、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耐电弧侵蚀性能,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在承受6000次电弧侵蚀后质量损失小于3[[[[[%]]]]];(3)Ag与MAX相高温润湿性研究:研究了Ag与Ti3AlC2、Ti3SiC2等MAX相块体材料的高温润湿行为,发现二者具有反应/非反应性两种不同润湿性,同时通过导电、导热和耐电弧侵蚀等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非反应性润湿体系具有更加优良的耐电弧侵蚀性能,对于Ag-MAX的体系开发与制备技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主要创新点:1、研制了新型无Cd节约贵金属Ag的Ag-MAX电接触材料体系;2、优化制备了具有MAX相组织细化、定向排布特点的Ag-MAX电接触材料;3、研究了Ag与MAX的高温润湿行为,发现非反应性润湿的Ag-MAX体系综合性能更优。应用领域:预期本项目开发制备的Ag-MAX电接触材料,在航天航空、高速列车、电动汽车、智能电网、智能电器等行业的低压电接触器件(如电路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中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东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08 809 81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