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肖伟烈团队在二萜类抗炎活性分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云南大学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肖伟烈团队在具有抗炎活性的天然小分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围绕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和NF-κB信号通路,从多种药用植物中发现了一系列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二萜类化合物。 该团队从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中发现三个具有重排Jatrophane-型骨架的新颖二萜衍生物, Euphopias A–C。其中Eup
云南大学 2021-01-12
不对称催化的高光学活性二芳基甲醇的高效合成方法
手性二芳基甲醇是重要的手性药物合成前体,比如(R)-新苯海拉明、(R)-邻甲苯海明,(S)-卡比沙明、(R,R)-氯马斯汀等手性药物就是由光学活性二芳基甲醇合成得到,尚有一些具有明显抗肿瘤前景的化合物也是由手性二芳基甲醇合成的。 本技术使用容易合成且价格低廉的格氏试剂在不对称催化的条件下与芳香醛加成,使用四异丙醇钛和N,N,N′,N′-四甲基二氨基乙醚为添加剂,使用10mol%光学活性H8-BINOL为手性配体,产物产率为90~97%,光学活性在90~>99%,放大到实验室规模,产率和ee值均无变化。其特点是:产率和光学活性都非常高,反应中使用的材料均价廉、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快(3小时),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兰州大学 2021-01-12
鸡蛋活性成分溶菌酶、卵黄抗体、卵磷脂及蛋白粉等综合开 发技术
本成果开发了一种鸡蛋综合深加工的方法,通过合理的工艺方法,获得高附加值的溶菌酶、卵磷脂、卵黄抗体、胆固醇和蛋黄油,以及副产物蛋清粉、蛋黄粉和蛋壳粉。该成果的实施能够大大提升鸡蛋养殖业的行业竞争力,为养殖企业提供显著的附加效益。 创新要点: 本成果技术工艺步骤简便,工艺路线合理,在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同时达到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最大化。 
江南大学 2021-04-13
借助原位环境电镜揭示金属催化剂真实活性表面的研究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谷猛团队联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巧妙借助原位环境电镜,在真实反应条件下直接观测到NiAu双金属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的动态过程,揭示了该催化剂在反应中的真实活性表面,为认识催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发表在《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 )上。材料系科研助理韩韶波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谷猛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 实验表明,在反应气氛和温度下,内核Ni原子会逐渐迁移至表面,与Au合金化;在降温停止反应时,表面Ni迁移回核心部分,重新形成Ni@Au壳型结构。原位红外和原位X射线吸收谱的结果也从宏观角度证实了上述观测结果。团队结合理论计算,提出了新的催化机理。该研究揭示了催化剂真实活性表面,展示了原位电镜在研究构效关系中的重要性,并且为研究金属催化提供启示。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锂、铈、钽共掺铌酸铋钙基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铈、钽共掺铌酸铋钙基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该压电陶瓷材料由通式Ca1-x(Li, Ce)x/2Bi2Nb2-yTayO9表示,0.02≤x≤0.15,0.01≤y≤0.3,其中X表示A位锂、铈元素的摩尔分数,Y表示B位钽元素的摩尔分数。采用固相法制备A位锂、铈(Li,Ce),B位钽(Ta)不同掺杂量的铌酸铋钙(CBN)陶瓷粉体材料;再通过造粒、压片、排胶、烧结、被银、极化的工艺制备锂、铈、钽共掺杂CBN基压电陶瓷材料。结果表明在较低的烧结温度(~1100)℃下制备得到的锂、铈、钽共掺杂CBN基压电陶瓷材料,其晶粒比较致密、晶粒均匀,提高了烧结活性及陶瓷的致密性,使得烧结效果更好;压电性能大大提高,并降低其介电损耗。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超级电容器集成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超级电容器集成件及制 备方法,其包括超级电容器和两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超级电容器 包括表面印刷有碳电极的导电基底,导电基底夹在两块太阳能电池组 中间,并由固态电解质层隔离;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包括多个串联的太阳能电池单元,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导电基底、光阳极、钙钛矿层 和碳电极,其中,位于左端的太阳能电池单元的碳电极既作为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组的正极,又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正极,位于右端的太阳能 电池单元的导电基底与超级电容器的导电基底相连,使光照产生的电 子传输于超级电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聚噻吩/酞菁纳米复合材料用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高效空穴传输材料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两个重大危机,也是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领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独特的物理性质、醒目的光电转化效率和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拥有巨大解决能源问题潜力的光伏器件。但其电池效率衰减(稳定性)等问题是其走向工业化应用急待解决的课题。现行钙钛矿电池比较普遍使用的空穴传输材料是一种比较昂贵的螺二芴结构化合物(spiro-OMeTAD),需要通过掺杂锂盐以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这同时加剧了钙钛矿电池的不稳定性。所以一直以来研究人员希望寻找更加廉价和稳定的空穴传输材料来替代传统材料。 酞菁铜是一种具有优异光电特性的廉价小分子半导体材料。但其有机溶解性比较差,不利于廉价液相工艺规模制备光电器件。许宗祥课题组从分子设计层面出发,开发八甲基取代的酞菁铜并制备纳米材料,通过酞菁纳米材料与廉价商业化的高分子材料聚噻吩复合,开发出了具备更高载流子迁移速率及环境稳定性的空穴传输材料,实现溶液法制备出光电转换效率为16.61%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高于传统商业化的螺二芴结构化合物(spiro-OMeTAD)。同时器件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连续流技术的催化非可逆缩聚制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流技术的聚碳酸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其步骤为:通过催化的方式合成,缩聚碳酸酯。本发明相比于现有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合成方式具有生产重复性高,批次间差异小,合成路线绿色温环保,副产物可再利用等明显优势。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强化微生物修复OCPs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强化微生物修复OCPs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洗脱作用,清洗土壤一次,去除土壤中85%以上的有机氯农药(OCPs);经清洗后的土壤在工棚通风处直接堆放,利用残留的表面活性剂改善土著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活性,强化土著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残留的OCPs,最终使土壤达到环境安全标准;该技术操作简单、经济高效、绿色安全,可大规模应用于OCPs等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的修复。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聚山梨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测定方法
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应用广泛。在使用过程中,含有聚山梨酯20的废水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水体、土壤等环境。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鱼类和水生生物会产生毒性、影响其他共存有机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降解、限制其在土壤等有机污染增效修复的应效果。建立简单实用、快速地分析方法对研究该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归宿、迁移、转化、生物效应及对其它有机污染物归宿行为的影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4-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7 38 39
  • ...
  • 45 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