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肉糜
掺杂
快速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的肉糜掺杂快速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基于多光谱成像的肉糜掺杂快速检测设备包括计算机、载物台、电机、转盘、CCD黑白摄像机、白光源和多个窄带滤光片,多个窄带滤光片的可见光光谱波段不同,所述转盘上绕轴线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中设置有所述窄带滤光片,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所述载物台位于所述CCD黑白摄像机的下方,所述转盘位于所述载物台和所述CCD黑白摄像机之间,所述白光源的照射方向朝向所述载物台;所述电机和所述CCD黑白摄像机与所述计算机连接。实现提高基于多光谱成像的肉糜掺杂快速检测设备的检测准确性和检测效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镧
掺杂
铌镁算铅-钛酸铅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物理化学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镧掺杂铌镁酸铅-钛酸铅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先以MgO、Nb2O5、PbO、TiO2和La2O3为原料,用高能球磨法制备PMN-PT粉体,再用干压成型或冷等静压工艺压制陶瓷坯体,烧结后在氧气氛条件下间歇抽真空保温得到PMN-PT透明陶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PMN-PT陶瓷,具有不含焦绿石相的纯钙钛矿相,致密度高,红外波段透光率最高可达67%,接近其理论透光率。(2)本制备方法中采用高能球磨,而不是传统工艺中的行星球磨,转速快,得到的粉体粒径小、成分均匀,而且耗时短。(3)使用廉价的普通烧结炉,采用一步烧结,降低粉体制备工艺耗时,可以制备复杂形状透明陶瓷,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成本低。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当前国家十三五战略规划新兴产业,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十大重点产业之一。在信息通信领域,电光开关、电光调制器是光通信领域的核心器件,而铌镁酸铅-钛酸铅基透明电光陶瓷则是开发上述器件的核心材料。铌镁酸铅-钛酸铅基透明电光陶瓷的专利技术与相关企业,如青岛海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浦芮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研发生产基于PMN-PT透明陶瓷的高性能电光器件,扩展其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推进我国光通信网络建设。也可和相关企业转让,实现产业化。
青岛大学
2021-04-13
纳米
铜粉
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SCISR)(中国专利申请号 Chinese Patent App No 02138720.6)能强化液相体系微观混合的特性,其适用于快速反应沉淀过程的规律,在超细粉体研究制备领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且从反应器尺寸上来说,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比一般实验室反应器要大得多,工业化的放大问题容易解决。 在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以CuCl2作原料、KBH4作为还原剂、氨水作络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分散剂,反应—沉淀法制取纳米铜粉。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得粒径5.1~10 nm左右、粒径分布比较窄的纳米铜粉。制备工艺比较温和,反应温度为常温,实验制备产品粒径重复性好,实验室制备成本为3600元/公斤。产品经武汉大学检测中心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检测,分析得到产品单质铜含量较高,产物均为球形颗粒,无针状结晶。与已有的同类方法但采用不同反应技术制得的纳米铜粉数据相比,本产品更细、粒径分布更窄,是所见报道中粒径最小的。 纳米铜粉是一种新型的纳米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产品可通过包覆银膜制备铜银双金属粉替代贵金属银、钯粉末应用在电学领域的如导电胶、导电涂料和电极材料的制造等,包覆量仅为30%就可以具有常温抗氧化性能;同时制得的纳米铜粉可以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直接分散在高级润滑油中可提高润滑性能达到40%-50%,它的研发成功将为我国汽车发动机高级润滑油等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供一种新型抗磨添加剂产品,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纳米
药物开发
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编码RNA靶向递送的多模态可视化纳米药物,初步实现了对体内肝癌细胞模型中肿瘤干细胞和侵袭转移的抑制。郭若汨博士、吴志强博士和王晶医生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附属第一医院郭宇副主任医师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首先通过对临床标本进行分析,发现肝癌的非编码RNA治疗靶标。进而利用前期开发的肝细胞癌特异性“诊断-治疗一体化”纳米载体技术,实现对体内肝癌细胞的基因治疗和疗程中MRI实时显影。研究中发现,开发的纳米药物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干性,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和增殖。同时,负载治疗基因的纳米药物也具有磁共振成像等多模态分子显像功能。
中山大学
2021-04-13
医用
纳米
探针
通过大规模筛选,鉴定出PBOV1等一系列肝癌相关基因,并证实PBOV1确实是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在进一步的体外功能实验中发现,PBOV1可通过调控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强肝癌干细胞的功能,进而促进肝癌进展和转移,具有作为肝癌特异性基因治疗位点的可能性。但是,目前肝癌治疗基因的体内载体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所以,该团队利用帅心涛教授长期研究开发的肝癌细胞靶向化纳米载体平台,将治疗基团导入肝癌模型,实现对肝癌细胞的精准体内抑制。更为巧妙的是,该纳米载体在进行肝癌体内基因治疗的同时,可以作为高灵敏度的分子影像探针,方便地进行MRI-近红外荧光多模态活体成像,实现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的实时显像,动态展示纳米药物的体内实时分布和病灶在治疗过程的变化,便于后期个体化治疗技术的开发。
中山大学
2021-04-13
纳米
能源材料
通过“二维限制效应(two-dimensional confinement, 2DC)”能够使无催化活性的非晶态材料转变成为高性能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材料即二维非晶光催化剂。他们采用自己发展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晶LAL(laser ablation in liquids, LAL)非晶化”技术,在纯水中将Ni纳米晶转化为二维非晶NiO纳米片,并且证实了其在不添加任何贵金属助催化剂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高效光
中山大学
2021-04-14
透明白炭黑(又称
活性
白炭黑)
透明白炭黑具有优良的活性度和吸附率,分散性良好,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发成功的新型白炭黑品种,随着生产制备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该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在我国普遍受到商家的喜爱和欢迎。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以净化并稀释的水玻璃溶液同盐酸在中和反应槽中反应,并加入晶种,将产物经过滤,洗涤,喷雾干燥即可得到产品。产品应用前景 透明白炭黑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电线套管,橡胶透明底的填料,新闻纸的填料,还用于增稠剂,抗沉淀剂,消光剂,塑料开口剂,液体药物吸附剂,化妆品等生产中,尤以新闻纸业的生产中用量最大,可十分显著地提高低温的印刷速度,机械强度,耐撕裂强度,不透明性,降低纸浆用量,应用前景十分好。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生物
活性
磷酸钙陶瓷人工骨
物活性磷酸钙陶瓷人工骨是在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和东南大学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下,与国际行进水平同步的应用研究成果。该人工骨应用模板法成型,组成上与骨的无机物组成接近,结构上与自然骨中松质骨空间网状多孔状结构类似,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图1为人工骨外观照片和类似于松质骨网状孔隙结构的扫描电镜照片,与天然骨类似的仿生空间网状多孔结构,是本成果与现有合成人工骨产品最显著的区别。用途:骨科、牙科及整形外科(1)各种创伤性骨缺损修复;(2)先天畸形引起的骨缺失或骨缺损治疗,如颚裂、齿槽突裂等;(3)骨结核,骨肿瘤彻底清除病灶后的骨缺损修复;(4)关节融合,椎体植骨融合,矫形植骨;(5)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等的治疗。性能:孔径300-500m;孔隙率≥70%;抗压强度:>1.5MPa,用于各种骨缺损修复。
东南大学
2021-04-11
臭氧生物
活性
炭深度处理技术
饮用水过程中预处理和深度处理通常是分别在饮用水常规处理工艺之前和以后,采 用适当地处理方法,将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的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加以 去除,以提高和保证饮用水质。臭氧活性炭技术是目前饮用水处理中最为有效和经济的 处理工艺之一,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对水体中病毒的灭活十分有效,将其作为饮用 水预处理技术,可氧化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和有效改善常规处理混凝效果。臭氧生物活性 炭采取先臭氧化后活性炭吸附,在活性炭吸附中又继续氧化,这样可以扬长避短,充分 发挥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各自所长,克服各自所短。通过该工艺,臭氧能使难氧化降 解的高分子有机物被氧化成易生物降解的低分子有机物,这不仅为炭柱降解有机物创造 了条件,也减轻了活性炭的吸附负荷。同时,臭氧氧化使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反过来 又为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中,生物活性炭是利用微生物去吸收 利用被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客观上起到了使活性炭再生的作用。通过长期中试和生产 性试验证实:对于微污染黄浦江原水,经处理后水质达到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要求和即将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试验结果处理后主要水质 指标氨氮≤0.5mg/L,CODMn≤3.0mg/L,能将 Ames 致突变试验阳性的原水转变为 Ames 致 突变试验阴性的出厂水。
同济大学
2021-04-13
活性
粉末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
概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是由超细活性粉末(复合掺合料)、水泥、优质石英砂、高强钢纤维、外加剂等组成。通过最优化级配设计,经高温热合(蒸汽养护)等特定工艺制备而成的高技术复合材料。与普通和高性能混凝土相比具有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和环保性等特点。在工程中应用可显著减轻结构自重(可减轻自重1/3),可显著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有以下创新点: ①材料创新:采用国产原材料与工业废渣制备出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达到国际同类材料的指标,造价仅为其50%左右。 ②工艺创新:解决低水胶比高粘度物料的均匀搅拌问题;解决大型构件与小型薄壁构件的浇注、成型与养护问题,形成了成套工艺技术。 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基础理论,提出了结构设计方法。 ④国内第一家在大型桥梁结构与薄型耐久构件得到应用,采用本成果新材料与设计方法设计的超低高度梁,有效降低了截面高度与自重,并提高了耐久性。 同类技术或成果比较:本项目组研发的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国内第一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国际上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也相继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目前处于试研制阶段;本项目组的相关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现处于产业化阶段。 应用范围: 本项目可应用于道桥主体及附属结构、建筑结构、市政结构、核工业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13
14
15
...
133
1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