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SD-2泄漏电流测试仪检定仪
产品详细介绍 一、前言      SD-2检定仪是用于检定泄漏电流仪的电压和电流指示误差的仪器,它由可调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和可调电源组成。二、测试项目及主要技术参数型号 SD-2电流测量范围 0.1~20mA电流测量精度 0.5级电压测量范围 50~300V电压测量精度 0.5级工作电源 AC220V三、使用环境及要求1.环境温度  5~40℃2.环境相对湿度  ≤95%3.避免阳光直射或雨淋
深圳市世纪经典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PVC塑料氧化诱导期分析仪测试仪
产品详细介绍品牌:久滨型号:JB-DSC-500B名称:差示扫描量热仪一、产品概述:  DSC测量的是与材料内部热转变相关的温度、热流的关系,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材料的研发、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的特性:如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相转变、熔融、结晶、热稳定性、固化/交联、氧化诱导期等,都是DSC的研发领域。二、仪器符合国家标准:GB/T 19466.2 – 2004 / ISO 11357-2: 1999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GB/T 19466.3 – 2004 / ISO 11357-3: 1999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GB /T 19466.6- 2009/ISO 11357-3 :1999 第6部分氧化诱导期 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度(动要态OIT)的测定。三、技术参数:1、DSC量程:0~±500mW2、温度范围:室温~500℃   3、升温速率:0.1~80℃/min4、温度分辨率:0.01℃5、温度精度:±0.1℃6、温度重复性:±0.1℃7、DSC精度:±2%8、DSC分辨率:0.001mW9、DSC解析度:0.001mW10、控温方式:升温、恒温、降温、循环控温(全程序自动控制)11、曲线扫描:升温扫描12、气氛控制:气体质量流量计自动切换两路气体13、显示方式:24bit色,7寸LED触摸屏显示14、数据接口:USB标准接口,配套相应操作软件15、参数标准:配有标准校准物,带一键校准功能,用户可自行对温度进行校准16、工作电源:AC220V  50Hz/60Hz17、全封闭支架结构设计,防止物品掉入到炉体中、污染炉体,减少维修率四、应用实例:  测量与热量有关的物理、化学变化,如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熔融温度、结晶与结晶热、相转变反应热,产品的热稳定性、固化/ 交联、氧化诱导期、反应动力学、比热等。
上海久滨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灌装系统,新冠检测试剂盒配套使用
产品介绍 GZ100-3A是我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具有智能控制功能的蠕动泵灌装系统&控制器。灌装系统由4组基本驱动单元组成,可扩展至32通道;可安装YZ系列和DMD15泵头,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控制器采用7寸工业触控屏,为客户清晰显示操作内容 功能特点 ◇ 任意控制执行单元各通道的启/停、左/右转。 ◇ 可控制单通道或多通道同时进行排空和回收。 ◇ 可设定回吸角度及回吸时间,所有通道同时进行回吸。 ◇ 提供密码功能:保护用户设定好的系统参数,防止误操作。 ◇ 提供灌装方案保存及调用功能。 ◇ 提供4种校准功能:比例调整、体积校准、称重校准和和多次称重校准。 ◇ 提供在线调整功能,方便用户在线调整液量输出。 ◇ 提供超强的智能功能:系统推荐不同灌装方案供客户选择,以实现高精度液体灌装。 ◇ 7寸触控屏方便操作,菜单式界面清晰、友好。 ◇ 对外通讯接口采用RS485总线,波特率可设,奇偶校验可设,通讯规约采用Modbus标准协议制定。 适用场所 自动化灌装机械上配套使用 技术参数 ◇ 灌装液量范围:0.1ml~9999. 99ml(显示调节分辨率:0.01ml ) ◇ 灌装时间范围:0.5s~6000s(显示调节分辨率:0.01s) ◇ 灌装间隔时间:0.5s~999 .9s ◇ 灌装次数:0~999999次(0为无限循环) ◇ 灌装液量校正:各通道独立进行在线比例调整、体积校准、多次称重校准 ◇ 通道使能功能:可任意设置各通道的使能或禁止 ◇ 密码保护功能:通过密码保护用户设置好的系统参数,防止误操作 ◇ 灌装系统外形尺寸(长×宽×高):663× 218× 177mm ◇ 控制器外形尺寸(长×宽×高):228×60×166mm ◇ 适用电源:AC9O-260V 50/60Hz ◇ 单组四通道灌装系统重量:12.1kg ◇ 控制器重量:1.7kg ◇ 外壳防护:IP31 泵头型号 灌装液量(ml) 适配软管 灌装时间(s) 精度误差 分配头内径(mm) 参考产品(pcs/min) YZ15-1A 0.3-0.5 13# 1-1.2 ≤±2% ≤0.5 27-30 1.0-2.3 14# ≤1.0 2.6-5.1 19# ≤1.5 4.6-9.1 16# ≤2.0 10-19 25# ≤3.0 15-30 17# ≤3.0 YZ25-1A 8-17 15# ≤3.0 12-24 24# ≤3.0 DMD15-1ADMD15-2A 0.1-0.9 2×13# ≤0.5 0.2-2.3 2×14# ≤1.0 0.5-5.9 2×19# ≤2.0 2.0-1.0 2×16# ≤3.0  
慧宇伟业(北京)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2022-05-25
NI PXI集成电路实验室验证测试平台
NI PXI集成电路实验室验证测试平台可以灵活的完成各类集成电路器件和芯片的实验室验证工作,NI PXI平台在集成电路实验室验证测试应用中处于领导地位,平台部署在包括Intel、ADI、TI在内的诸多全球顶尖集成电路公司的测试实验室中完整各种实验室测试验证应用。
北京曾益慧创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08
ZL-WK-A小鼠五孔注意力测试系统
简单介绍: 小鼠五孔注意力测试系统基于视觉上的辨别力,通过运行5-CSRTT任务(5-choice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 测试动物的注意力、冲动性(impulsivity)等一系列行为学指标,主要用于注意力缺失/多动综合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研究。 详情介绍:   图1:设备箱体俯视图 图2:硬件布局 图3:软件界面     图4:四鼠同时训练图 图5:实验流程图   训练开始时,前面板的五个探鼻孔指示灯之一随机亮起,大/小鼠如果探鼻进入该孔,那么返回奖励孔可以获得食物或水作为奖励。初始参数设置一般为:SD, 30s; LH, 30s; ITI, 2s; TO, 5s。**训练一个session,一个session包括100个trials。   参数说明: Trial:可以理解为大/小鼠一次操作,正确操作包括探鼻进入前面板探鼻孔直至*后获取奖励结束。如果做错,trial提前终止。 Stimulus duration (SD):探鼻孔指示灯亮的时间。 Limited Hold (LH):从探鼻孔指示灯亮到大/小鼠探鼻进入所花费的*长时间不能超过LH,否则操作错误。 Intertrial Interval (ITI):连续两次trial之间的时间间隔。 Timeout (TO):大/小鼠操作错误时的惩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所有灯熄灭。 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如果大/小鼠在一次session能至少做对30次trials,可以逐渐降低SD以及增加ITI,直至达到我们的训练要求。 分析指标: Correct:正确反应次数 Incorrect:错误反应次数 Premature:过早反应次数 Omission:错失次数 Latency to Stimulus:探洞潜伏期 Latency to reward:获得奖赏潜伏期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5
ZL-WK大鼠五孔注意力测试系统
简单介绍: 大鼠五孔注意力测试系统基于视觉上的辨别力,通过运行5-CSRTT任务(5-choice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 测试动物的注意力、冲动性(impulsivity)等一系列行为学指标,主要用于注意力缺失/多动综合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研究。 详情介绍: 图1:设备箱体俯视图 图2:硬件布局 图3:软件界面     图4:四鼠同时训练图 图5:实验流程图   训练开始时,前面板的五个探鼻孔指示灯之一随机亮起,大/小鼠如果探鼻进入该孔,那么返回奖励孔可以获得食物或水作为奖励。初始参数设置一般为:SD, 30s; LH, 30s; ITI, 2s; TO, 5s。**训练一个session,一个session包括100个trials。   参数说明: Trial:可以理解为大/小鼠一次操作,正确操作包括探鼻进入前面板探鼻孔直至*后获取奖励结束。如果做错,trial提前终止。 Stimulus duration (SD):探鼻孔指示灯亮的时间。 Limited Hold (LH):从探鼻孔指示灯亮到大/小鼠探鼻进入所花费的*长时间不能超过LH,否则操作错误。 Intertrial Interval (ITI):连续两次trial之间的时间间隔。 Timeout (TO):大/小鼠操作错误时的惩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所有灯熄灭。 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如果大/小鼠在一次session能至少做对30次trials,可以逐渐降低SD以及增加ITI,直至达到我们的训练要求。 分析指标: Correct:正确反应次数 Incorrect:错误反应次数 Premature:过早反应次数 Omission:错失次数 Latency to Stimulus:探洞潜伏期 Latency to reward:获得奖赏潜伏期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5
ZL-WK-4五孔注意力测试系统
简单介绍: 五孔注意力测试系统基于视觉上的辨别力,通过运行5-CSRTT任务(5-choice 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 测试动物的注意力、冲动性(impulsivity)等一系列行为学指标,主要用于注意力缺失/多动综合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研究。 详情介绍: 图1:设备箱体俯视图 图2:硬件布局 图3:软件界面     图4:四鼠同时训练图 图5:实验流程图   训练开始时,前面板的五个探鼻孔指示灯之一随机亮起,大/小鼠如果探鼻进入该孔,那么返回奖励孔可以获得食物或水作为奖励。初始参数设置一般为:SD, 30s; LH, 30s; ITI, 2s; TO, 5s。**训练一个session,一个session包括100个trials。   参数说明: Trial:可以理解为大/小鼠一次操作,正确操作包括探鼻进入前面板探鼻孔直至*后获取奖励结束。如果做错,trial提前终止。 Stimulus duration (SD):探鼻孔指示灯亮的时间。 Limited Hold (LH):从探鼻孔指示灯亮到大/小鼠探鼻进入所花费的*长时间不能超过LH,否则操作错误。 Intertrial Interval (ITI):连续两次trial之间的时间间隔。 Timeout (TO):大/小鼠操作错误时的惩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所有灯熄灭。 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如果大/小鼠在一次session能至少做对30次trials,可以逐渐降低SD以及增加ITI,直至达到我们的训练要求。       分析指标: Correct:正确反应次数 Incorrect:错误反应次数 Premature:过早反应次数 Omission:错失次数 Latency to Stimulus:探洞潜伏期 Latency to reward:获得奖赏潜伏期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5
一种基于半双工多径协作系统的虚拟全双工中继传输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双工多径协作系统的虚拟全双工中继 传输方法,属于无线协作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通过在信源 S 和信宿 D 之间加入 N 个中继节点建立多径中继信道,在所有能够成功 解码源信号的中继节点中,通过相应算法选择一个信道条件最好的中 继节点对解码后的信号进行转发,同时,信源产生新的信号,并将其 传输给剩余的中继节点。这样,在每一个时隙,信源都能够传输一个 新信号,而无需等到上一时隙的信号被中继转发,从而实现了虚拟的 全双工中继传输。本发明通过对中断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与传统的多 径中继信道相比,本发明在保证了分集增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多径中 继信道的频谱利用率,从而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面向个性化虚拟试衣的真实人体三维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个性化虚拟试衣的真实人体三维建模方法。该算法以视频作为输入数据,经过特征匹配、关键帧选取、三维点云生成、模板映射、纹理映射等几个步骤,得到人体表面三维模型。采用运动恢复结构的技术大大简化了重建过程,减轻了数据采集者和被采集者的负担,降低了对仪器和设备的要求,同时能获得较为精确的重建结果。利用模板映射能获得完整的人体表面模型,使算法对于人体纹理信息缺失和自身遮挡更加鲁棒。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虚拟发电厂的配电网无功功率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虚拟发电厂的配电网无功功率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在沿馈电网络接入的每个节点连接设 置一个监测装置,控制过程包括当虚拟发电厂的当前调度时间段开始时,各监测装置向虚拟发电厂的集 中控制器上传所接入节点的实时电压有效值;集中控制器建立无功功率优化调度模型并求解得到各分布 式电源的无功输出给定值,集中控制器向各分布式电源发送无功输出给定值,各分布式电源相应输出无 功功率至馈电线路。本发明通过集中控制器的优化调度,使得配电网中各个节点电压偏离额定值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4 85 86
  • ...
  • 125 1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