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NMT-3D数据分析软件V3.0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全球抗疫,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3D模型能够给人以更强烈的视觉刺激,震撼程度远远高于二维画面。有了物体的三维数据,可以产生任意视图,视图间能保持正确的投影关系,这为生产工程图带来了方便。此外还能生成透视图和轴侧图,这在二维系统中是做不到的。   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在三维空间下开展的,那么对于生物体而言,三维空间的数据展示才是最真实的。举例:我们检测到的数据是浓度(点),单个位点浓度的进出(线),两个位点浓度的进出(面),多个位点浓度的进出(立体)。不同的维度所展现的内容不同,科研的发展趋势必将是向多维方向,向上发展。   产品介绍 名称:NMT-3D数据分析软件V3.0(MageFluxV3.0)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简介: 应对挑战: 活体样品是立体的,使用立体图形及3D数据能够才能更加真实的展现样品情况 如何获得3D数据是较难的问题 解决方法: NMT是检测活体样品的技术,并拥有三维流速数据监测的功能,配合NMT-3D数据分析软件,能够制作科研人员可直接观看的三维可视化流速数据图。更加直观,更加真实地展现样品在立体空间中的流速情况   功能特点 1.基本功能: 展示可视化三维流速数据图 可以录制三维流速云数据图视频 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图形 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材料模型 流速指标展示的颜色自定义 2.软件参数: 根据科研人员上传的数据信息和建模信息,帮助科研人员生成可以裸眼观看的三维可视化流速数据图。还可以对流速数据图进行:      1)手动平移、缩放和旋转      2)自动围绕x轴、y轴和z轴旋转      3)录制并下载1分钟之内的三维可视化流速数据图的视频      4)背景色调整,可调整为任意颜色      5)任意选择一个或多个显示内容,包括:离子流速、分子流速、材料、材料比例尺、离子流速比例尺、分子流速比例尺      6)调整离子流速比例、分子流速比例,可以设置离子分子比例联动      7)调整材料透明度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时空数据预测与识别技术
01. 成果简介 随着移动计算、传感器网络和科学观测设备等新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监控、遥感、定位等技术的崛起,人们获得了海量的时空数据。时空数据分布于连续空间,并且随着时间动态变化,具有十分复杂的模式规律。例如,卫星遥感数据和雷达回波数据是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和军事侦察的时空数据,在连续的卫星扫描或雷达观测过程中,形成时间轴上的一系列遥感图像或回波影像,反映三维地理空间中某种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视频监控、医学影像、气象预报、环境监测等很多应用领域都涉及时空数据预测和识别任务,在问题求解过程中需要同时考察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因素,存在时间上的非平稳性和空间上的高维相关性两大技术难题。 本成果创新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从复杂、海量、高维、非平稳的时空数据中识别重要的时空模式,挖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并对未来的时空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形成了时空数据预测和识别的深度学习技术(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        提出卷积结构与循环结构深度融合的统一建模方法,学习高维度、非线性时空特征表示,挖掘空间关联结构与时间动态信息;·        提出时空记忆单元和回忆机制,对时空非线性、非平稳性变化进行预测学习;·        提出时空数据的迁移学习技术,降低时空分布差异,实现知识的跨时空迁移。 该技术尤其擅长捕捉高维度、非平稳时空数据的非线性变化规律,例如多物体对象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产生、消亡、运动、形变“等复杂时空数据场景。与同类技术相比,运行时间短,预测和识别精度高,在国际上处于整体先进、部分领先的水平。  图1. 用于时空数据预测和识别的循环神经网络架构及其时空记忆单元图2. 本成果技术(时空数据预测与识别)在北京交通流量预测任务上的效果02. 应用前景 该技术成熟度高,部分成果已经以线上系统的形态成功应用于中国气象部门强对流天气预报业务中,与国内现有极端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相比,该技术将雷达回波外推预报准确率平均提高了45%,其中高强度雷达回波外推预报准确率提高了353%,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气象灾害中70%以上是由雷暴大风、下击暴流等强对流天气导致,致死人数占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93%,因此该技术在避免人员伤亡、实现财产保全、减少农业损失方面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该技术还可广泛应用于时空数据的预测和识别场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气象、环保、交通等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例如,采用该技术可实现未来交通流量时空分布的精准预测(如图2)。该项成果还入选了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为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会晤、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提供了精准预报支持,获得2018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18年中国气象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03. 知识产权 本项成果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04. 团队介绍 本成果团队长期研究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包括分布式数据存储与查询、深度学习与迁移学习、业务过程挖掘、数据质量治理等方向。团队负责人为王建民教授、软件学院院长,机器学习小组组长为龙明盛副教授。团队在本领域发表国际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项,授权专利60余项。相关成果获2018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中国气象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05.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 软件服务。
清华大学 2021-04-13
LJParser 大数据搜索与挖掘平台
成果简介:LJParser 大数据搜索与挖掘开发平台针对互联网内容处理的需要, 融合了自然语言理解、网络搜索和文本挖掘的技术,提供了用于技术二次开 发的基础工具集。开发平台由多个中间件组成,各个中间件API 可以无缝地 融合到客户的各类复杂应用系统之中,可兼容 Windows,Linux, Android, Maemo5, FreeBSD 等不同操作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工业数据采集与边缘服务平台
在加速建设工业互联网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培养工业互联网新兴职业人才。针对数据采集、组网通信到协议设计、应用的基础认知到实际项目工程实施等内容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服务。
新大陆教育 2022-06-23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辅助系统软件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通常是制约城市交通的“瓶颈”所在。科学合理的交叉口交通 设计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交叉口交通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和程序 相当复杂,需要量化的工作繁多,如何进行交叉口的优化设计,如何对交叉口设计进行 科学评价,如何将设计、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国内还未有完备的手段和工具,特别 是没有针对中国城市道路与交通特点而开发的交通辅助设计工具。 本次系统开发在建立完善的交通设计理论体系基础上,包括交通设计模式的划分、 渠化方案的生成、信号配时方案的生成、交叉口方案的评价与优化等,运用软件工程的 思想开发完成。 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完备,内核模型适应我国的道路交通实际情况,能够提供不同优化 目标函数和不同道路断面组合的交叉口设计评价指标辅助用户完成交叉口的设计工作, 并可以动态生成交叉口交通设计简图和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大大提高了交通设计的效 率和科学性。同时,系统为城市交通控制软件和仿真软件留有接口,便于将来系统功能 的扩充和集成。 
同济大学 2021-04-11
室内PM2.5浓度分析和控制策略设计软件
01. 成果简介 呼吸干净的空气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现实人们受到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室内。现代人平均9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暴露时间是室外的6倍以上,室内空气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每年由于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导致的白血病、肺结核、肺癌、哮喘及呼吸传染病等疾病的死亡人数超过11.2万人。准确估算室内颗粒物浓度水平对评估颗粒物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制定有效的控制手段十分重要。 本软件主要用来模拟评估室内的PM2.5颗粒物浓度水平。软件依据室内颗粒物质量守恒的原理,基于颗粒物源散发特征,建筑特性,以及颗粒物动力学特性,包括沉降以及再悬浮,依据一定的数学计算模型,计算得出稳态情况下室内颗粒物的浓度值。并将结果中颗粒物浓度值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如若超标,软件会通过计算给出建议的净化器最小风量,合理调节设计方案,以期室内的颗粒物浓度达到标准要求,为绿色建筑室内空气预评估方法。 在此基础,可以开发室内装载量预评估软件系统。例如:以建材有机污染物散发量数据为核心基础,在确定用量、建筑设计特性参数等边界条件后,对装修后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预评估。根据预评估结果分析各类建材对于不同空气污染物的权重关系,结合成本控制、工程定位、气流组织等多种因素提供针对性的装饰装修优化方案。02. 应用前景 可用于室内各颗粒物浓度分析和控制策略,通过科学地计算评估出各房间颗粒物释放量的可视化管理系统来改善空内设计方案进而优化空气品质。03. 知识产权 成果涉及1项软件著作权。04.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室内颗粒及其复合污染动力学、建筑通风以及空气洁净技术研究。在包括EHP、Epidemiology和ES&T等在内的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被SCI他引1000余次,其中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清华大学基础研究青年人才计划(2013)等,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排名第1)和Building and Environment最佳论文奖(2012)以及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等荣誉,于2016年当选国际室内空气科学院(ISIAQ Academy)Fellow。05.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06. 联系方式 邮箱: binzhao@tsinghua.edu.cn zhysh@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工装设计模块化系统软件开发
开发工装设计模块化系统主要针对黎明公司工装需求量大、传统的设计习惯方法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公司对产品制造快速反应,工装开发的进度直接影响产品制造的现状,将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应用到工装设计中,通过工装模板库、智能标准件库、工装设计知识库的构建和相关工具的开发应用,以及典型工装设计流程的总结和对应的设计向导开发,实现工装设计的创新。 工装模块化设计应用系统将基于Teamcenter2007(TC)及UGNX6平台进行开发,相关的NX基础数据均存放在TC中,由TC进行管理,保证开发软件符合TC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回转支承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CAPP 软件
成果简介国内回转支承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企业一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产品种类,其基型产品的工艺过程也相对不变, 变化较多的则是同一品种的系列变化。 工艺人员日常工艺设计的主要形式是基于基型产品的修改型设计。 在这种方式下, 工艺规程的编制和工艺信息管理就成为最主要和劳动量最大的工作。 为此, 我们开发了一个高效实用的回转支承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CAPP 软件, 所生成的工艺路线合理, 工艺图表格式统一、 规范。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本项目已经成功应用于马鞍山方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三维在线检测与测量
(1)开发三维在线检测技术,能对生产产品(型材、铸坯、钢板等)进行轮廓测量、缺陷三维检测,钢板表面平直度测量,钢板镰刀弯,对角线,切斜值进行测量;(2)轮廓动态测量精度 0.04mm-0.3mm;(3)缺陷检出率为 100%,缺陷深度检测精度 0.05mm-0.1mm。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高精度测量测试设备与系统
核心技术:高精度基础电量测量-电压、电流、电阻自主可控软硬件设计开发基于统一测发控平台的敏捷设计 技术创新点:温度自补偿技术幅值-频率复合标定策略基于自主学习的低频噪声实时滤除方法 技术特色:测量高精度高,产品稳定性好指标范围宽,完全自主可控隔离性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557 5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