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M-416动脉与静脉解剖放大模型
XM-416动脉与静脉解剖放大模型   XM-416动脉与静脉解剖放大模型显示动脉和静脉的立体结构,动脉三层膜比静脉三层膜厚,动脉有内外弹性膜,而静脉平滑肌及弹性组织不如动脉,静脉内孔比动脉内孔大,静脉有瓣。 尺寸:放大,50×32×22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408心肌超微结构模型
XM-408心肌超微结构模型   XM-408心肌超微结构模型从心肌纤维的纵切和横切面以及游离部分超微结构的形式显示:肌节、明带(Ⅰ)、暗带(A)、H带M膜、Z膜、粗丝和细丝及它们在肌节中的分布位置,还显示相邻肌纤维(肌细胞)之间的连接(即闰盘)的主体结构。 尺寸:放大,27×22×37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523鼻、口、咽、喉腔模型
XM-523鼻、口、咽、喉腔模型   XM-523鼻、口、咽、喉腔模型由头颈部、喉腔正中矢状切面左、右侧半,上、下两部分,以及游离的舌和咬肌、咽缩肌等10个部件组成,并显示表情肌肉、颅骨、鼻、口、咽、喉腔正中矢状切面、鼻中隔、面肌、咽肌、游离舌等结构。 尺寸:放大约2倍,36×30×23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脾、胰、肝、十二指肠解剖模型
XM-503C肝、胆、胰、脾、十二指肠解剖模型   XM-503C肝、胆、胰、脾、十二指肠解剖模型显示肝的外形及固有韧带(包括肝冠状韧带、镰状韧带左右三角韧带以及肝圆韧带)、肝的左叶、右叶、方叶、尾叶及肝门处诸结构(右前方的左、右肝管和肝管、 左前方的肝固有动脉和左右支、与其后方门静脉的位置关系)显示下腔静脉末端、胆囊、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并与肝总管合成胆总管,胰的形态、结构(胰头、胰体、胰尾、胰大、小管),十二指肠下部、降部、下部、升部及十二脂肠乳头,门静脉、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及总管与胰腺大管汇集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等结构。 尺寸:自然大,25×13×26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八大行星球体模型
产品详细介绍我公司研制成功内打灯光八大行星(九大行星),表面图文为印刷图文,图文精细,内打灯光可以真实模拟星球在太空中的真实状态。每个产品有一个安吊钩,可以吊挂在室内的屋顶天花板上面。是现代教师,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室的必备产品。八大行星产品获得国家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和美国NASA专业认证。目前,八大行星产品已经开始装备学校天文体验馆,天文科技馆等。 八大行星
深圳市普天文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Nature Physics》刊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袁丽副教授团队希格斯粒子宽度测量成果
近日,我校物理学院袁丽副教授团队联合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相关团队,通过分析CMS实验数据,获得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希格斯粒子宽度测量结果,相关成果以“Measurement of the Higgs boson width and evidence of its off-shell contributions to ZZ production”为题发表在《Nature Physics》期刊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11-08
预移相模型热线(膜)动态流速计
用于中低速风洞动态流速测量,是湍流研究,风洞试验的必备设备。 功能特点: 1.操作极简单,无需平衡消振荡调节; 2.流速全范围一次标定,任意测量; 3.动态响应极好,贫响宽; 4.全计算机控制处理,高速 A/D,软件包内含基本流体测量,研究算法。 应用领域: 风洞试验,环境现场流场测量分析等
同济大学 2021-04-11
带钢连续热处理热过程模型与工艺优化
带钢连续热处理(包括立式炉、卧式炉)过程是冷轧和热轧带钢生产的重要工序,该过程是在带钢成分确定的情况下,依靠控制热量传递过程来控制带钢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化,最终完成金相组织的转变,达到控制带钢力学、电磁等性能的目的。因此,温度控制是带钢热处理过程控制的核心,也是热处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解决带钢连续热处理炉优化控制的技术难题,并克服半理论或纯经验控制模型严重依赖于现场、难以移植和泛化能力有限的不足,本成果基于传热机理模型对带钢在连续热处理炉内的传热过程及其优化控制策略展开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本成果瞄准带钢连续热处理热过程模型研究,基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精确解析退火炉内辐射换热、对流换热(喷气快速冷却、喷气快速加热)、接触换热(炉辊与带钢之间)、喷雾冷却等传热过程,开发带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分布预测软件,准确预测带钢温度分布(包括稳定工况和工艺过渡工况),带钢温度预测的典型精度在±2.5%以内(90%以上的命中率),为提高带钢连续热处理的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在带钢温度精准预测的基础上,基于可行工况集和最优化方法,建立了炉况参数优化策略,大大降低带钢连续热处理工艺切换的效率。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南方感潮河网区水流水质耦合模型
南方感潮河网区水流水质耦合模拟系统根据南方感潮河网地区的地形、防洪设施、水利工程等特点, 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南方感潮河网区水动力水质数学模拟模型,定量模拟河网区水流流动状况以及 污染物在河网区迁移转化状况,着力研究解决新时期南方河网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污染控制问题,加强 水资源科学管理,控制水环境污染,对促进南方河网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中山大学 2021-04-10
基于AI 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模型研究
2019年12月以来,由SARS-CoV-2病毒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在全球开始蔓延。报道显示,SARS-CoV-2感染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10天,而武汉患者在发病10天后症状有可能加重。因此,住院时间是COVID-19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CT影像学已成为COVID-19肺炎的诊断和监测工具,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实变及混合密度影。然而,现阶段的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病灶的定性和半定量描述,缺乏对病灶的全定量分析。因此,基于前期提出的CT定量监测COVID-19肺炎病程,团队假设在CT病灶背后的高通量影像特征“隐藏”了患者预后转归的“秘密”。 本研究纳入了兰州、安康、丽水、镇江、临夏5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自2020年1月23日到2月8日期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首次CT资料,所有患者经RT-PCR证实SARS-CoV-2病毒感染。至2月20日,研究共纳入31例治愈出院的患者(排除14例未出院患者和7例首次CT检查无肺炎表现患者),并将10天作为住院时长的二分类阈值。基于有限的样本量,团队将4个中心作为训练队列,另外一个中心作为验证队列。通过自动分割肺叶和半自动分割病灶,31名患者中累计分割出72个病灶。在对病灶图像预处理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为了研究影像组学特征的稳定性,团队使用了Logistics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对筛选的特征分别进行建模和验证。​结果发现,6个筛选出的二阶特征在两种不同分类器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价值。在外部测试队列中,Logistics回归模型的AUC为0·97(95%CI 0·83-1·0), 敏感性 1·0, 特异性0·89;随机森林模型的AUC为0·92 (95%CI 0·67-1·0),敏感性 0·75, 特异性1·0。随后,研究又纳入了2月20日-28日新出院的6名患者,利用已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正确预测所有6名患者的住院时间。 
东南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5 226 227
  • ...
  • 305 3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