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微型溶液导电实验器
产品详细介绍微型溶液导电实验器金属电极,笔式,所需溶液不超过3mL
宁波舜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效热源塔溶液浓缩系统
本系统为基于蒸汽梯级利用的溶液浓缩装置,其稀溶液在真空下常温沸腾,沸腾所产生的水蒸气在下一级换热器中冷凝释放热量,变为冷凝水;下一级的稀溶液在吸收热量的过程中由于真空的特点,溶液沸腾产生水蒸气;即上一级为下一级提供驱动力,由此极大的提高系统能效。该系统结合了化工领域溶液浓缩真空沸腾的特点,并创新性的将真空沸腾与水蒸气在翅片管表面低温冷凝融为一体,实现溶液中水分分离,达到高效溶液浓缩的目的。目前该装置溶液浓缩效率达到4.75 kg/kWh,远远高于常规的浓缩效率(L44kg/kWh)。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溶液式空气除湿机组研发
成果简介溶液除湿是指采用具有除湿功能的盐溶液作为介质, 如溴化锂、 氯化锂或氯化钙等盐溶液, 对空气进行除湿。 被处理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吸湿溶液表面蒸汽压之间的压差是水分传递的驱动力。 与现有除湿方式(转轮除湿、 冷凝除湿)相比, 溶液除湿具有可以充分利用低品位的“废热” 和“余热” 能源"、 可以实现较高密度的能量蓄存、 提供更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等显著优点。 溶液除湿可用在高炉鼓风、 生物制药等需深度除湿的工艺过程中、 对湿度要求高的洁净室以及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中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
产品详细介绍
偃师市山化电讯仪器厂 2021-08-23
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
产品详细介绍
慈溪市求是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热泵驱动的新型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热泵驱动的新型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压缩机通过制冷剂管路分别连接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通过制冷剂管路连接蒸发器,蒸发器通过冷冻水管路与干式风机盘管连接构成冷冻水循环,蒸发器通过冷冻水管路与换热器连接构成冷冻水循环;第一冷凝器通过溶液管路分别连接再生器、和浓溶液罐,再生器通过溶液管路连接稀溶液罐,稀溶液罐通过溶液管路连接除湿器,除湿器通过溶液管路连接换热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乳白色 大粒径硅溶胶 50%含量二氧化硅溶液 源厂发货
大粒径硅溶胶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涂料、建材、电子、陶瓷、橡胶、纸张、纺织、环境保护及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大粒径硅溶胶的应用范围和潜力将进一步拓展,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
东莞市惠和永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2025-03-27
太阳能驱动溶液除湿新风/空调机组
成果介绍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可使用环保的自然工质,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驱动,对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相比吸收式制冷技术,溶液除湿技术可利用更低温区的太阳能驱动,有利于廉价平板集热器的使用且集热效率较高,还能够实现热湿解耦处理。本技术集成了溶液除湿和蒸发冷却技术,利用常温溶液干燥被处理空气,然后经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降温加湿,得到空调用冷风;稀溶液则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水进行再生。市场前景本技术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75℃以下热水驱动,送风温度17-20℃,热性能系数可达0.65,已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东南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驱动溶液除湿新风空调机组
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可使用环保的自然工质,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驱动,对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相比吸收式制冷技术,溶液除湿技术可利用更低温区的太阳能驱动,有利于廉价平板集热器的使用且集热效率较高,还能够实现热湿解耦处理。 本技术集成了溶液除湿和蒸发冷却技术,利用常温溶液干燥被处理空气,然后经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降温加湿,得到空调用冷风;稀溶液则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水进行再生。 本技术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75℃以下热水驱动,送风温度17-20℃,热性能系数可达0.65,已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东南大学 2021-04-13
骨盆测量器骨盆测量仪
该骨盆测量器http://www.xinman8.com/274.html是经阴道测量骨盆内径能较准确地测知骨盆大小,本款骨盆测量仪适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规格20cm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5 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