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浙江树人学院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树人学院)创办于1984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之一,学校由浙江省政协主办、省教育厅主管。坚持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办一所让党放心的大学;坚持特色办学质量引领,办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坚持改革面向应用,办一所让社会欢迎的大学;坚持一流民办高校目标,办一所学生心中理想的大学;坚持内部共同治理,办一所和谐向上充满活力的大学。 办学以来,始终秉承“崇德重智,树人为本”的校训,坚持“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经过30多年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民办高校发展之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2004年9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视察学校,高度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就并作出了重要指示。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应用型试点示范建设学校。目前学校拥有杭州拱宸桥与绍兴杨汛桥两个校区,占地1232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亿余元,图书馆藏书175万余册,电子图书约88万余种。在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连续多年荣获第一。 学校有在校学生近1.7万人,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44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其中1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1个省优势专业,1个省优势建设专业,4个省新兴特色建设专业,3个省特色建设专业。拥有5个省一流学科、教育部白俄罗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和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等2个学科基地,2个省行业平台,1个省创新团队,25个校级研究机构及平台。三年来,学校获10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400余项横向课题,科研经费近1亿元。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200人,其中教师880人,博士15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0.7%;正高职称教师84人,副高及以上教师占43%;全国优秀教师、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61人。学校正在实施“千人业师”、“百业培师”计划,着力建设“双师双能型”队伍,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学校致力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发展能力。目前,建有院士领衔的“树兰国际护理学院”及“山屿海商学院”、“绍兴黄酒学院”等9个行业学院,建有“红石梁班”、“聚光班”等50余个校企订单班、虚拟班。学校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5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学校注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建有“大学生创业产业园”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载体。学校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近三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各类竞赛奖500余项,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97%。学校设有考研班,鼓励有志继续学习深造的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8万余名应用型人才。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深化立德树人工作。持续推进“优秀课堂”与“文明寝室”建设,以“文化艺术节”、“科技创业节”等为载体,逐步形成“四季树人”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学校注重开放办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60多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学习,开拓学生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今天的浙江树人大学正在朝着“成为全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排头兵和改革的先行者、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生动的浙江实践和经验”的目标而奋进。学校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为引领,不忘“为国植贤”的初心,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努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浙江树人学院 2021-02-01
浙江音乐学院
浙江音乐学院是教育部于2016年3月1日批准正式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归口省文化和旅游厅管理,浙江省政府与文化和旅游部实施共建。 学院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区之江板块,校园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校园占地面积602亩,校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拥有大剧院1座、音乐厅3座、剧场3个、排练厅102个、琴房906间、录音棚7间以及图书馆、音乐与现代科技实验中心、音乐制作中心等教学辅助和艺术实践场馆。 学院设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等4个一级学科,除设计学外,均列为省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其中音乐与舞蹈学为A类计划。拥有音乐与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艺术与科技等8个专业。设立作曲与指挥系、音乐学系、音乐教育系、钢琴系、声乐歌剧系、国乐系、管弦系、流行音乐系、舞蹈系、戏剧系、音乐工程系、公共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2个教学系(部)和附属音乐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筹)、李叔同学院(筹)。组建了交响乐团、国乐团、八秒合唱团、歌舞团等高水平艺术团。创办有《音乐文化研究》期刊。与奥地利莫扎特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音乐院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并与15所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获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单独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2841人,其中:本科生2604人(含港澳台学生5人、国际生3人),研究生237人。现有教职工463人,其中:专任教师324人(其中:正高职称43人)。 浙江音乐学院秉承李叔同先生倡导的“学堂乐歌”精神,以“事必尽善”为校训,以“高水平音乐学院”为目标,以“专业基础厚实,实践适应能力较强,个性特色鲜明的高素质音乐艺术专门人才”为定位,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办学,努力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浙江音乐学院 2021-02-01
江南大学胥传来团队在《Nature》正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揭示了独特的手性纳米免疫佐剂能均衡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不但为保护性疫苗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治疗性疫苗研发指明了方向。
江南大学 2022-06-07
天津大学研究成果:未来“胶囊医生”有望代替肠镜检查
日前,天津大学宋智斌团队提出胶囊机器人活检采样新策略。据悉,该团队研发的新型活检胶囊机器人能够高速切割结肠内可疑病变组织,避免现有活检方式存在的组织撕裂等问题。
天津大学 2022-09-28
中山大学邱伟团队发表神经炎症治疗新成果
神经炎症是一种由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会损伤神经元、抑制神经再生,阻碍了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因此,开发神经炎症调节类药物可以降低疾病恶化,改善神经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临床价值。
中山大学 2022-05-30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沈农T120’实现成果转化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沈农T120’实现成果转化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皮肤病无创检测的光学成像技术
 光学相干层析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利用宽带光波场的低相干性来探测被测组织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散射光信号,是继超声波、XCT、MR技术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检测和成像技术。自1991年首次被提出以来,该技术便得到了国际生物医学光子学界和医学成像领域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并被证实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现代生物医疗仪器领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热点,在眼睛、耳鼻喉科、胃肠病、妇科、牙科等等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主要指标:    OCT技术的探测深度为15~2毫米,分辨率为几到十几微米,可非接触、无创、原位及实时地诊断表皮、上真皮及皮肤附属器的一些病变特性,如活动性炎症、坏死和角化过度、角化不全、真皮内空洞形成、大疱性疾病、恶性黑色素瘤、湿疹、疥螨及银屑病等皮肤疾病,可精确给出病灶或可疑病灶区域的大小、形状和所在位置。    应用状况:    OCT技术涉及光、机、电、控制、图像处理、信号处理、光生物学及生物医学诊断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我校自2003年底以来一直从事光学相干层析术的研究,搭建了光纤型光学相干层析系统样机,在进一步优化系统各项技术指标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包括系统的噪声分析、图像处理及信号处理等,为皮肤病无创检测系统的实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深海潜水器光学成像设备关键技术
本成果主要研究设计一款深海光学成像设备来解决深海底光线不足、水体浑浊及运动模糊等水下成像的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深海光学相机及其机械手控制设备的研制;深海相机图像去噪算法的研发;高浑浊水体中图像可视化技术的开发;多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以及去运动模糊算法的设计。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人体软组织力学成像分析方法
1.痛点问题 1)人体软组织结构复杂力学性质和生理病理状态密切相关,尚需建立和采用合适的本构模型描述软组织在力学成像中的变形行为; 2)需要考虑反问题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针对不同软组织建立鲁棒的反演方法。 2.解决方案 1)针对不同了软组织,考虑到典型生理和病理状态,建立了描述其准静态和动态变形特征的生物力学模型,揭示了生物力学成像中,软组织响应和力学特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2)依据软组织力学响应和本构参数之间的关联,建立了针对典型软组织的反演方法,通过体模和在体实验验证了反方法的有效性。
清华大学 2022-05-30
皮肤病无创检测的光学成像技术
光学相干层析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 利用宽带光波场的低相干性来探测被测组织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散射光信号,是继超声波、X-CT、MRI技术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检测和成像技术,并被证实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现代生物医疗仪器领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热点,在眼睛、耳鼻喉科、胃肠病、妇科、牙科等等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OCT技术的探测深度为1.5~2毫米,分辨率为几~十几微米,可非接触、无创、原位及实时地诊断表皮、上真皮
南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215 2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