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具有抗白血病、抗肿瘤作用的雄黄微生物转化液技术
雄黄本身是一种水不溶性硫化砷矿,具有剂型单一、生物利用率低、临床用量大等缺点。基于此,我们以甘肃优质道地矿物药雄黄为主要原料,成功的借助特定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催化作用,建立起一套成熟的针对雄黄的微生物转化技术,将雄黄中的砷溶解出来,得到一种新型砷剂。通过药理药效实验证实,该新型砷剂可以有效的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在体内外诱导小鼠腹水瘤 S180 和肝癌细胞 H22 发生凋亡。同时,对荷瘤小鼠的毒副作用较小,对肿瘤组织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尤其对多种(多药耐药)白血病有良好的体外抑制作用。目前实验证实,与雄黄相
兰州大学 2021-04-14
功能性耐盐微生物菌剂的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微生物菌肥以其改良土壤、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且保护环境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追捧。但这些菌剂产品主要是单独或添加到低浓度的有机肥中使用的,无法在高养分复合微生物肥料中使用。这不仅增加了施用成本,还因时间差造成两种肥料都不能发挥最大功效。 针对以上问题,本团队对功能性耐盐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关键技术、与常规化肥的整体成型工艺展开了研究。首先开发出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等8种功能性耐盐微生物菌剂产品,芽孢率≥98%;并确定了适用于复合肥、有机肥、液体肥的添加工艺,保证菌种在肥料中的高效存活,使有效活菌数符合国标。本技术产品可以有效改善多种连作土壤,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该产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价值。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盐碱地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盐碱地土壤的方法,步骤一:挑取保藏管菌株,接入LB液体培养基试管,5 mL/瓶,在30℃,200 rpm下振荡培养过夜;按照1%的接种量将种子液接入15 mL的LB液体培养液试管基中,在30℃,200 rpm下振荡培养24 h,制成菌株发酵液,然后取每株菌发酵液15 mL。本发明当中使用的微生物菌株不仅有耐盐碱的能力,同时还有能促进水稻抗逆促生的能力,由于水稻在盐碱地中很难生存致使产量甚微,本实验所使用的是耐盐碱水稻,施用本菌株可改善土壤盐碱程度,提高水稻产量,而水稻根茎会疏松土壤、提升土壤透气性,进一步为菌株改善生存环境。经水稻耐盐碱微生物联合修复后的土壤EC值能降低78.9%。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固态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复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态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复配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架和固定板,第一支撑架两端分别垂直固定在底座和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架中部垂直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椭球形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底部一侧设有第二排料口,所述搅拌桶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底座上镶嵌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顶端贯穿搅拌桶底部并延伸至搅拌桶内部固定连接在搅拌装置上,所述固定板底面上固定有导料箱。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饲料添加剂辅料进行预先研磨粉碎,使得微生物菌剂颗粒与饲料添加剂辅料的混合更加均匀。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强化微生物修复OCPs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强化微生物修复OCPs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洗脱作用,清洗土壤一次,去除土壤中85%以上的有机氯农药(OCPs);经清洗后的土壤在工棚通风处直接堆放,利用残留的表面活性剂改善土著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活性,强化土著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残留的OCPs,最终使土壤达到环境安全标准;该技术操作简单、经济高效、绿色安全,可大规模应用于OCPs等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的修复。
浙江大学 2021-04-11
养殖环境微生物监测及其传染效果与气溶胶的发生、传播和感染机制
针对规模化畜禽生产中动物健康、环境卫生和牧场的废气排放造成的社区环境污染,以及动物源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和“超级细菌”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受17个国家、省部和国际合作项目资助,申请人系统地对畜禽场舍内外环境微生物监测,在国内首次阐明密集的畜禽饲养使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升高、环境质量变坏、并向场舍外扩散;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病毒气溶胶传染模型,揭示了禽流感等4种病毒气溶胶的发生、传播及感染机制,认识了疫病气源性传染的过程与规律,丰富了流行病学理论。 从事该领域工作20余年,37名博、硕研究生参与,发表SCI论文35篇,总影响因子116,他人引用536次;检测技术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国家国际合作项目验收为优秀。 (1)确认了畜禽场舍的微生物气溶胶的来源及其传播。即对养鸡猪牛兔等场舍(共126个场)及场舍外不同距离的气载需氧菌、厌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内毒素、真菌及真菌毒素监测,获得了其含量及不同菌群的构成成分;揭示了养殖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向场舍外包括社区居民环境的扩散,在200m之内污染严重。借此,评估了畜禽舍环境卫生和疫病流行风险及对从业人员的传染危害,制定了防控措施;创立了规模化生产“环境性疫病学说”;提出了舍微生物气溶胶既是环境质量指征,又是病原传播感染媒介的学说。 (2)阐明了源于畜禽舍的微生物气溶胶向场舍外扩散,在国际上首次把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畜禽舍的微生物气溶胶溯源鉴定。采用PFGE、ERIC和REP-PCR对牧场舍内外环境中分离的指示细菌溯源发现,从牧场舍外下风方向(10-200m)分离的多数微生物来源于舍内空气或粪便(粪便中分离到的与舍内空气中的部分大肠杆菌(鸡舍34.1%、牛栏41.8%)来源相同)。揭示了牧场动物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不仅在畜禽群内扩散,而且能向场舍外环境传播。首次构建了气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模式,有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意义。 (3)发现了源于动物体携带毒素基因的病原菌气溶胶的发生与传播。对养鸡猪牛场(共33个)舍内、舍外环境分离的380株气载大肠杆菌携带主要毒素基因的解析发现,鸡舍携带LTa基因的菌株最多为53.85%(63/117)、猪舍携带LTa和STb基因的分别35%和30%、牛舍58.74%大肠杆菌携带1至4种毒素基因。探明了畜禽传染病病原的传播过程。 (4)验证了畜禽饲养中“超级细菌”和泛耐药菌的出现及扩散。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养鸡猪牛场舍内、舍外环境分离的426株肠球菌和149株金葡菌耐药基因鉴定,发现了传统的超级细菌:在养鸡场舍内外8株金葡菌为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并携带耐药基因;36株肠球菌携带耐万古霉素vanA或vanB基因。14.55%(62/426)的肠球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等。揭示了养殖环境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状况和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危害风险。 (5)确认养殖环境3%-13%气溶胶粒子属于PM2.5。在鸡猪牛舍分别为3.7%、4.9%、13.4%的粒子Dae50<1µm,这些粒子能够到达肺泡,对动物及饲养员的感染危害更大。该结果为养殖环境饲养卫生管理及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丰富了感染理论。 (6)建立了AIV、NDV等病毒气溶胶的发生、传播及感染模型,阐明其气源性传染的机制与风险。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4-23
水体中主要病原微生物特异分子标识库的建立和快速 检测技术
水是生命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它使我们人类得以繁衍生息,人类的生活、生产、娱乐都离不开水。它同时也是许多病原微生物滋生、传播的场所和载体,这些病原微生物一旦进入人体则将可能使人患病、甚至导致死亡,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身的健康问题,而各种水体(包括生活饮用水,江河湖泊,游泳场馆等)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因此,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各种水体尤其是饮用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是十分必要和亟需的。本项目旨在建立水体中主要病原微生物特异分子标识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快速检测技术,以实现对包括生活饮用水在内的各种水体中主要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细菌和原生动物等)的迅速、准确的检测,为人们的用水安全和水质状况的评估提供依据。 应用价值: 根据我国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及 WHO、USEPA 和欧盟的相关规定,确定芯片的检测范围为 12 种细菌、1 种钩端螺旋体和 2 种原生虫: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肺军团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亲水气单胞,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钩端螺旋体,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
南开大学 2021-04-13
微生物转化生产维生素 C 磷酸酯的关键技术
维生素 C 磷酸酯钠(SAP)作为维生素 C(AsA)多种衍生物中性能最好的一种,克服了 AsA 本身存在的缺陷(如受热、见光易分解和易氧化),在体内磷酸酶作用下迅速转化成 AsA。SAP 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保鲜剂、饲料添加剂等诸多领域。目前,工业化生产 SAP 主要途径为化学合成法,此法反应步聚复杂,条件不易控制,副产物较多,成本也很高。本技术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了高产维生素 C 磷酸化酶突变菌株。目前该项目正在酶工程改造,以进一步提高底物的转化率。 
江南大学 2021-04-11
微生物细胞代谢流在线检测与 计算分析高级发酵罐
本产品和技术依据细胞代谢流在线检测与计算分析原理,配置上除常规的温度、搅拌转 速、消泡、pH、溶解氧浓度 (DO) 等测量控制以外,还增添了发酵液真实体积、高精度补料量 (如基质、前体、油、酸碱物) 测量与控制,高精度通气流量与罐压电信号测量与控制,并与尾 气CO2和O2分析仪或质谱仪连接。可精确得到发酵过程计算机参数优化与放大所必需的包括 各种代谢流特征或工程特征的间接参数,如摄氧率 (OUR) 、二氧化碳释放率 (CER) 、呼吸商 (RQ) 、体积氧传递系数 (KLa) 、比生长速率 (µ) 等。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 (传统生物制药和现 代基因工程制药) 、食品轻工发酵、农业生物 (微生物饲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和动物 疫苗) 、新兴生物能源和石化环保等行业工业化工程项目的系统设计和全面技术实施。带动了 多个行业技术进步。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便携式动物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动物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箱,包括上盖、箱体和工具盒,所述箱体上端设有上盖,所述上盖顶端设有提手,所述上盖顶端表面设有光伏组件,所述箱体后端设有拉杆,所述拉杆顶端设有拉手,所述箱体左端外侧设有工具盒,所述箱体内设有冷藏区和保温区,所述冷藏区内侧四周均设有多个制冷块和紫外线灯珠,所述保温层底端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冷藏区和保温区内均设有试管架,所述上盖底端设有密封层,所述箱体底端四角均设有滚轮,所述光伏组件与蓄电池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能环保,操作简单、便携性好,大大提高了样品的存储效果,可在现场快速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