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全深度浮力调节海水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深度浮力调节海水泵,主要包括配流阀组件、柱塞滑靴组件、柱塞套、传力及复位机构和压力补偿器;压力补偿器用于平衡润滑腔与环境压力,传力及复位机构驱动柱塞滑靴组件交替循环进行压行程和吸行程,从而使得配流阀组件交替循环吸水和压水;其中,柱塞滑靴组件采用固定间隙强制复位结构使柱塞的复位更加可靠;传力及复位机构采用双向受力的结构设计,使海水泵满足海水液压浮力调节的特殊工况;采用阶梯柱塞形式,大小柱塞通过球铰连接,解决了超高压海水泵这一关键摩擦副的强度设计、密封与摩擦磨损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任何深度的海域内对潜水器的浮力调节,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工作可靠性的特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全深度浮力调节海水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深度浮力调节海水泵,主要包括配流阀组件、柱塞滑靴组件、柱塞套、传力及复位机构和压力补偿器;压力补偿器用于平衡润滑腔与环境压力,传力及复位机构驱动柱塞滑靴组件交替循环进行压行程和吸行程,从而使得配流阀组件交替循环吸水和压水;其中,柱塞滑靴组件采用固定间隙强制复位结构使柱塞的复位更加可靠;传力及复位机构采用双向受力的结构设计,使海水泵满足海水液压浮力调节的特殊工况;采用阶梯柱塞形式,大小柱塞通过球铰连接,解决了超高压海水泵这一关键摩擦副的强度设计、密封与摩擦磨损问题。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任何深度的海域内对潜水器的浮力调节,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工作可靠性的特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海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外沿海地区已经有很多工业企业利用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工业冷却水,但冷却方式一直是采用直流供水方式,且换热器采用钛材,管道进行内衬防腐材料,这样不仅工程投资大,而且排放的大量热水给近海海域造成了热污染。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海水电磁阀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电磁阀组,由四个相互独立的电磁阀组成,其中电磁阀包括阀组件和设置在阀组件下部的电磁铁组件,阀组件包括阀体和安装在阀体内的阀芯,各电磁铁组件容置在一密封罩中,该密封罩与各阀体固定连接成一体,阀芯外设有阀套,阀芯下部设置有阀座,所述阀芯与阀座形成阀口,阀座下部设置有阀套座,推杆一端穿过阀套座后与阀芯下部接触,推杆另一端与电磁铁组件接触,所述阀芯上部通过螺堵密封,阀芯顶部与螺堵之间通过弹簧抵接;阀套座下部位于所述阀组件与电磁组件之间处设置有挡圈;本发明的阀装置可直接应用于海水环境及其它腐蚀性的环境中,具有结构简单、压力损失小、拆装维护方便,无阻尼小孔,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原位快速采样热重分析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快速采样热重分析仪,包括工作台、加热炉、样品架、采样探针、保温管、炉温控制装置和数据分析装置,加热炉设于工作台上,样品架安装在工作台内的电子天平上,并伸入炉膛中,其上放置有坩埚;采样探针安装加热炉上,并位于坩埚的上方;保温管套装在采样探针的外部,其内设置有超细毛细管,该超细毛细管依次伸入保温管和采样探针,并延伸至坩埚内;炉温控制装置用于检测并控制加热炉的温度,数据分析装置用于获取重量和温度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深海采样器自动抛载机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海采样器自动抛载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塞、外筒、螺钉、压载铁、钢球弹簧、钢球、筒盖、活塞弹簧、内筒、o型圈。活塞上顶端一周均布通孔,中间部分开有环槽,末端为梯台面,活塞上通孔便于海水通过,对外筒容腔起到压力补偿作用,同时在活塞的两侧形成压力差推动活塞的运动,活塞运动到一定位置钢球在预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进入活塞的环槽处,压载铁由于没有钢球的约束从而得到释放;活塞与活塞弹簧形成一个可调阻力机构,平衡一定海水压力,从而可以调控抛载深度,内筒上开有沟槽,沟槽上面安装o型密封圈,对内筒容腔起到密封作用。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压载到达预定深度时自动释放,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可靠性好的特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深度图上采样边缘增强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像素统计特性的深度图上采样边缘增强方法,包括:对低分辨率的深度图进行上采样得到高分辨率的深度图;对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的深度图分别进行直方图统计,得出每个像素值对应的像素点个数,对比分析得到高分辨率图中新增的像素值,利用低、高分辨率直方图统计结果对这些新增像素值进行校正。本发明使得上采样之后的深度图边缘的模糊、锯齿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从而得到更清晰的高分辨率深度图。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全被动式的太阳能海水淡化
近日,能源领域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33.250)发表了有关超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研究成果Ultrahigh-efficiency desalination via a thermally-localized multistage solar still,该论文由上海交大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ITEWA创新团队的徐震原副教授和王如竹教授与麻省理工学院Lenan Zhang博士和Evelyn N. Wang教授等合作完成,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全被动式的太阳能海水淡化是解决海水淡化技术适应性的完美方案,且适用于缺乏基建和偏远地区,然而其效率一直偏低(约35%)。近年来,太阳能界面蒸发为高效便携式海水淡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成为了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和热科学的交叉领域研究热点,但在其效率仍然十分有限(约100%)。本研究提出的“界面局部加热型多级太阳能蒸馏架构”结合了太阳能界面局部加热和蒸汽焓回收,突破了前述研究的局限,显著提升了被动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的效率。 在该论文中研究团队指出系统性的能量传递优化,而非高性能材料,是达到超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的关键。通过采用商用和低成本材料搭建的实验装置,研究团队在一个太阳辐照条件下创纪录地实现了385%的效率和5.78 L m-2 h-1的海水淡化产水率。除此之外,该装置可以通过毛细作用进行被动补水,同时通过盐分在夜间的反向扩散实现被动排盐,保证长效稳定的被动式工作。该研究所达到效率比2018年12月发表于Nature Sustainability和2019年7月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被动式太阳能海水淡化效率记录分别高出约2.8倍和2倍,成为该领域的效率新记录。该工作为解决偏远或离网地区淡水短缺问题提供了实际解决方案,也为界面太阳能蒸发走向实用化和高效化提供了全新思路和理论框架。 该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6123)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51521004)的资助。王如竹教授领衔的ITEWA创新团队(Innovative Team for Energy, Water & Air)致力于解决能源、水、空气交叉领域的前沿基础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旨在通过学科交叉实现材料-器件-系统层面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两年来已经在Joule上发表论文3篇,在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Science以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各1篇。论文链接:Ultrahigh-efficiency desalination via a thermally-localized multistage solar stillMIT News:Simple, solar-powered water desalination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近岸海水中有害病毒的检测
海洋中存在大量病毒,表面海水中病毒的浓度在每毫升105到108之间。海洋病毒能够侵染多种海洋生物,引起传染疾病,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危害和损失,是水产养殖业发展中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在海水中检测到甲肝病毒,因此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海洋病毒的快速检测以及定量方法,是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开发的现代生物技术。用PCR技术对海水中的病毒进行检测,已经有一些报道,但仅限于人类腺病毒和少数其它病毒,我国这方面研究才刚刚起步。对海水病毒进行检测和调查,可以为海水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基于纳米复合光热膜的海水淡化 / 废水净化装置
太阳能驱动的界面蒸发是一种绿色环保、可再生、有前途的用于海水淡化和废水净化的新方法,可以长期且有效的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本科技创新成果为一种太阳能驱动的基于纳米复合光热膜的海水淡化 / 废水净化装置。通过调整纳米复合光热膜的相比例等因素,实现光热膜的选择与渗透率的平衡。纳米复合有利于形成多层微孔结构,促使光在膜内部发生多次内反射,并可以为蒸发提供足够的水输运通道。纳米复合光热膜具有协同效应,既可以实现高的水蒸发速率和蒸发率,又对有机染料、盐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等具有高的去除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267 2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