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水质安全评价及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针对现有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存在系统开环运行、预警功能单一、环境适应性差、检出污染物有限等问题,通过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取得以下创新成果:1)提出基于事件驱动和风险评估的水质安全预警控制技术体系,突破水质安全评价、水质组合预测、水质事件检测、动态风险预警等系列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完成具备高集成度、可扩展性的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预警系统平台;2)提出包括 126 项水质指标的饮用水水质安全指标体系和基于水厂工艺处理能力的原水水质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实现综合考虑水质状况、水厂工艺和调度能力等因素的本地差异化水质安全评价系统;3)提出基于不确定性原理的突发水质事件动态风险预警方法,研发完成支持多任务运行的突发水质污染事故模拟仿真服务系统;4)研制完成多种新型水质在线监测预警仪器及装备,包括发光菌法在线水质综合毒性监测仪、免试剂多参数在线水质分析系统、移动水质采样监测系统等。由吴澄院士等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本项目成果具有普适性和可扩展性,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预警系统集成、全流程水质评价、动态风险预警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浙江大学 2021-04-11
柑橘介类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
本项目对柑橘介类天敌资源进行了广泛调查,对重要天敌进行了发掘。I:感研究了日本方头甲不同饲养 方法,分析评价了马铃薯连续饲养桑盾蛤的可行性,找到了抑制马铃薯发芽的技术,研究了桑盾蛤和日本方 头甲接种方法,明确了桑盾蛤和日本方头甲繁殖的最适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研发出了日本方头甲包装运 输和种源保存的方法。最终找到了通过马铃薯一桑盾蛤一日本方头甲的途径规模化饲养天敌的关键技术。评 价了室内饲养天敌对介壳虫的控制效果,建立了日本方头甲田间释放技术体系。真正实现了害虫天敌产业 化。通过室内反复配方筛选、工艺研究和田间试验,研制出以苦参和烟草为主,川乌和半夏等多种杀虫植物 经科学配方和特殊工艺萃取而成的高效广谱杀虫剂,在此基础上,系统评价了该产品对多种介壳虫的控制效 果及对天敌的安全性,0.5%苦参碱•烟碱水剂生产技术成功转让重庆东方农药厂并登记生产。该产品是国内 第一个登记用于防治柑橘介壳虫的植物源农药,先后获重庆市重点新产品,重庆高新科技产品,国家星火科 技产品。本项目成果生产的天敌产品一日本方头甲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柑橘蛤类害虫,而且对控制桃、梨、李 和樱桃等果树的介壳虫也具有非常好的控制效果。自2000年以来,在柑橘和桃产区推广应用日本方头甲 70余万亩,新增利润24220.5万元。自2003年来,生产销售植物源杀虫剂一果圣1200余吨,满足了 180万亩 柑橘生产对植物源农药的需要,新增加利润12600余万元。本项目丰富了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内容和昆虫规 模化人工饲养理论。对我国天敌昆虫大规模人工饲养和植物源农药创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降低果品 中农药残留,保障市民食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各产区绿色果品生产。
西南大学 2021-04-13
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鸿教授课题组与俞汉青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耦合快速热解、常压蒸馏及化学蒸汽沉积技术,分别成功制备了高热值且稳定的固相生物煤(bio-coal)和高性能的碳纳米材料(少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实现废弃生物质热解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研究发现,通过常压蒸馏过程参数控制,实现生物油快速结焦可以得到一种新的固体燃料(命名为生物煤,bio-co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12
低噪声路面技术研究与应用
1. 成果主要名称低噪声路面技术研究与应用2. 成果承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3. 成果简介通过从噪声产生原因、形成机理及传播特点和路用材料性能与交通荷载随机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路面噪声的主要因素;通过外掺剂的研究对原有矿料级配曲线进行优化设计,实现路面降噪5-6dB;通过室内材料的疲劳性能试验标定了材料的疲劳方程,分析得到了路面的抗车辙预估模型;运用随机有限元法对路面结构可靠性进行分析,得到了路面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降噪的时间位移关系模型。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4. 推广应用前景成果具有使用寿命长、养护维修费用少、抗滑性能好、排水能力强、有利于行车安全,同时减少了噪声污染,可为道路使用者及沿线居民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国的路面建设,推动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体现了节能减排的设计理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 投资需求项目总投资额共30万元,研究场地50平方米。6. 经济效益分析山西省大同公路分局国道208大同段,采用低噪声路面技术的研究成果,全线节约建设费用为5491.55万元。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在承建山西大同市旅游区道路、天津市市政一公司在承建一级公路时应用该研究成果后,有效的降低了道路成本,经济效益显著。7.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联系人: 乔建刚 联系方式:022-60435161 / qiaojg369@126.com8. 每个成果需提供高清图片2-3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高炉长寿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成果简介随着现代高炉向炉容大型化、 生产高效化方向的不断发展, 高炉长寿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高炉能否长寿对于钢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和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影响巨大。 各国炼铁工作者为了尽量延长高炉寿命, 从设计、 施工、 操作和维护等方面开发了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高炉寿命不断提高。安徽工业大学炼铁工艺研究所开发的高炉长寿综合技术特点是:(1) 利用高炉烘炉过程来实现既烘炉又消除冷却壁铸造内应力的技术思路。(2) 抑制高炉冷却壁内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低值水产品高值化利用技术
集成应用生物酶技术、高效分离技术、节能干燥技术、保鲜技术等对虾、蟹 壳、河蚌下脚料等水产生物废弃物及低值鱼类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开发系列水产 蛋白粉、调味料、虾青素、甲壳素、壳聚糖、氨基多糖等产品以及酥脆小虾、酥 脆小鱼等休闲食品。在虾蟹壳综合利用过程中通过酶法回收蛋白代替传统的化学 法,减少甲壳素生产过程的酸碱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水产生物废弃物 和低值鱼类的资源化、高效利用和清洁生产。 
江南大学 2021-04-11
超高强度钢丝制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成果介绍从珠光体钢丝的形变、相变和强化机制着手,揭示了超大形变珠光体的形变机制、织构遗传现象及影响因素、超大形变渗碳体微结构的调控机制,实现了超高强度钢丝的批量化生产。技术创新点及参数超高强度钢丝制备三大核心技术:1、超大形变珠光体钢丝的织构遗传控制技术2、超大形变珠光体钢丝精细回火处理技术3、超高强度钢丝的低损伤拉拔控制技术。市场前景1、正在合作研制新一代承载探测电缆(2400~2500MPa级镀锌铝钢丝),油井的最大探测深度将超过10000m,国际领先。2、未来在高端建造行业、精密加工行业可以填补国内巨大的技术空白,引领行业发展,未来成长可期。
东南大学 2021-04-13
废石油加氢催化剂资源化利用技术
全球每年废石油加氢催化剂的产量约 15~17 万吨,其中富含钼、钨、钴、镍、钒等战略金属。本团队研发了废催化剂中油的高效脱除与回收技术,实现废催化剂中高含量油的资源化利用。开发废催化剂火法还原熔炼富集金属-多金属锍湿法提取技术,突破废催化剂组分复杂、有价金属难以提取的难题。基于元素的地球化学成矿原理,开发催化剂浸出液中钨、钼、钒的高效分离技术。通过上述技术的耦合,形成废石油加氢催化剂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通过本技术,废加氢催化剂中油的脱除率大于 80%,并以有机油和可燃性气体形式回收。催化剂中 Ni、Co、Mo、W、V 总回收率大于 90%,其中,镍以硫酸镍产出、钴以硫酸钴产出、钒以钒酸铵产出、钨钼以混合盐产出。所产生的废渣达到无害化标准,烟气经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城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该项目为苏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再生利用工程,一期规模为日处理餐厨垃圾 350t,二期完成后总处理规模达到 600t/d,满足苏州市餐厨垃圾全部资源循环 利用的要求。将收集餐厨垃圾通过固液分离、油水分离后,得到地沟油、固体废物及废水。地沟油通过提炼获得生物柴油,用做汽车能源等。固体废物和废水通 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和肥料。肥料用于绿化和农用;沼气进一步处理后获得商用的 CNG(压缩天然气),用于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发电及燃烧锅炉产生蒸汽,实现全厂的能源可完全自给,同时剩余的 CNG 用于公共系统(汽车能源及其它)。 
江南大学 2021-04-13
矿石提锂废渣(锂矿渣)资源化利用技术
以锂辉石为原料,采用浓硫酸-碳酸钙工艺生产碳酸锂过程产生大量矿石废渣(锂矿渣),生产1吨碳酸锂产品过程产生8-10吨锂矿渣。目前,该锂矿渣仅约10%用作水泥熟料和混凝土、生产陶瓷釉面砖的配料等,大量锂矿渣占地堆放,随风雨易流失,严重污染环境,高效合理地利用锂矿渣是生产厂必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室以锂矿渣为原料,成功制备出高附加值的A型、X型分子筛和A/X型共晶分子筛,高效、资源化利用了锂矿渣,开发分子筛产品可应用于吸附、催化和洗涤剂助剂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经过试验研究和可行性分析,解决了锂矿渣中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