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宽带钢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大型复杂控制系统,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线最终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内在宽带钢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新建或改造上多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硬件和软件系统全部由国外供货并调试;二是采用进口硬件系统,部分软件由国内完成,但其中的核心软件如L2数学模型系统、板形系统、质量控制系统(AGC、AWC、AJC等)从国外引进并由国外人员完成现场调试。两种形式都存在着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不利于系统的后期升级和维护,不能满足钢厂再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发全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钢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系统可以采用当前国际上流行的最新控制器,而系统集成、控制模型和软件的开发和现场调试全部由国内自主完成,并承担全部的考核指标。如此可以不受国外公司的制约,同时节约大量外汇,减少工程投资。在此背景下,本项目以山东日照钢铁有限公司新建的1580mm热连轧生产线为依托,设计并完成全部软件和调试,取得了本科技成果。本科技成果的应用领域为轧钢领域的宽带钢热连轧生产线,实现热连轧带钢的全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三级组成,其中L0设备控制级包括交直流主辅传动系统、现场机械液压设备、控制执行机构、各种检测仪表;L1基础自动化级由HMI监控系统和多台高性能控制器构成;L2过程控制级由三台高性能PC服务器和多台工业控制计算机构成;L3生产管理级(MES)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组成。该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三级系统之间互相配合,把整个生产线的多达数千个的控制点和数百个控制对象,分别按照不同的区域划分到数百个控制功能当中在控制系统中完成,满足工艺、设备、液压及电气要求,实现全线的自动化生产,达到设计的产品精度(厚度、凸度、板形、温度等)指标,同时,整个系统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和低维护性,以及很强的报警、诊断、故障分析能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马铃薯深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
 张家口弘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马铃薯深加工项目被列为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公司从荷兰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马铃薯全粉深加工生产线,具有2条,每条生产线每年可加工全粉2万吨,如今只启用了1条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薯泥和薯皮)已经堆成山了,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包括废弃物中流出来的液体和散发出来的气味,是企业加速发展的瓶颈问题。急需处理成环境友好的产品。     利用益生菌-乳酸细菌将薯泥和薯皮进行固体发酵,发酵产物与固体饲料搭配成优良的适口饲料,饲喂猪、羊等牲口,发展养殖业,可以深化产业链。     薯泥和薯皮的含水量相当高,一方面进行发酵,另一方面进行去除水分处理。最后发酵产物与饲料干粉混匀,从而降低运输成分。生物工程:金红星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机械装备自动化与智能焊接制造技术及产业化
本项目通过完善结构化焊接技术,研发视觉伺服机器人,研究焊缝图像处理算法和炉筒与大小炉盖的结构以及密封槽的设计,实现非结构化焊接制造蓝宝石炉,使其炉体性能可靠、制造工艺稳定、生产高度自动化。本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如下的技术突破和创新:(1) 研发成功视觉伺服方法进行焊接机器人的焊缝跟踪控制,首次实现焊接环境的监控。(2) 研究晶体生长炉加热后对炉筒、大小炉盖等部件密封性能的影响;合理布置了电极与抽气管道装置;获得能在生产过程中安排合理的制作工艺和技术,保证晶体生长炉的密封性、粗糙度、同心度、平行度、垂直度达标及产品量产的稳定性。(3) 研发智能制造操作平台,可对蓝宝石炉进行结构化智能焊接。(4) 研发新型宝石炉,使蓝宝石炉的智能焊接制造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应用前景: 我国焊接自动化的市场容量在不断扩大,作为需求导向型行业,焊接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和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产品质量和增强竞争力等方面,焊接自动化装备作为重要的基础装备之一,对我国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企业现有产能的焊接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也将产生巨大的焊接自动化装备需求,中国焊接自动化装备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废弃锂电池中稀有金属的高值化回收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
针对含战略资源固废处理现有方法存在难以回收、难以实现高纯化和低成本无害化等技术瓶颈,以固废减量化和战略金属高值化回收为目标,从浸出的可控性、分离的匹配性和纯化的选择性三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和技术创新,突破了5项技术瓶颈,研制了3套新装备,形成适宜钨渣、稀土尾渣和废弃电池中金属资源化的3套技术体系,解决了我国复杂固废中战略金属的选择性和高值化回收技术难题。2016 年 8 月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以柴立元教授任组长的专家组认为:“项目成功开发了废弃锂
南昌航空大学 2021-04-14
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制备PBS类生物可降解材料
我省沿海地区生物质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各类生物质资源用于制备PBS类生物可降解材料,将有力地推动我省生物基聚酯技术的进步,不仅符合科技创新的精神与节能减排的要求,而且将引领生物经济的潮流,而且将力争为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绿色GDP增长作出贡献。本项目旨在开发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厌氧发酵固定二氧化碳生产丁二酸的新型生产工艺与方法,制备满足聚合工艺和技术要求的丁二酸单体,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展丁二酸/丁二元醇的直接聚合、再以反应挤出工艺制备PBS类聚酯。南京工业大学科研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生物基丁二酸及PBS类聚酯的生物制造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课题组筛选获得一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二酸生产菌株,可以利用玉米粉以及玉米秸秆、玉米芯等生物质水解液作为碳源,目前已建立一条年产500吨丁二酸的生产线。以上述生物基丁二酸为原料合成了重均分子量为100,000的PBS,以及重均分子量为120,000的PBTS材料。PBS与PBTS的制备已成功完成了50 L釜的中试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农业废弃物资源(作物秸秆、加工废料)综合利用技
一、成果简介 利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等草腐型食用菌,利用木屑、枝杈和玉米芯栽培香菇等木腐型食用菌的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具有经济效益高和不产生污染物等优势,采收食用菌后的菌渣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农户栽培食用菌的投入产出比平均为1:2,即投入1000元钱的纯利润也达1000元。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及水下探测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及水下探测器。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包括密封外壳、相变换热器、内囊、外囊、高压蓄能器、液压马达和发电机;相变换热器、内囊、高压蓄能器、液压马达和发电机位于密封外壳中,外囊位于密封外壳外,外囊分别与液压马达和内囊连接,外囊和内囊之间还设置有低压电磁阀,高压蓄能器分别与相变换热器、液压马达和内囊连接,内囊与相变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单向阀,高压蓄能器与液压马达之间设置有高压电磁阀,液压马达与发电机驱动连接。实现通过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利用海洋温差能进行发电,以提高水下探测器续航能力。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预均化湿法生产低标号粉煤灰水泥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固体废弃物,其量大、占地多、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一般储灰厂的粉煤灰是湿灰,使用前要烘干,这无疑会增加成本。利用 CaO 消化吸水和产生的相对高温,使湿粉煤灰脱水干燥来生产低标号水泥。这种工艺称预均化湿法工艺。预均化低标号粉煤灰水泥具有价格低,生产工艺简单,吃粉煤灰量大,产品用途广等优势。不但能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添补砂浆水泥的奇缺,还能大量使用废物粉煤灰和减轻环境污染。在材料中加入少量外加剂,制成改性双粉灰,强度可达 5-10MPa。并于 1988 年通过了河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在材料中加入少量熟料,可制备出不同标号的产品。1993 年 5月预均化湿法新工艺及其产品经河北省科委再次组织专家评议鉴定,认为该项成果从工艺,产品到应用技术方面属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大量的推广与使用。目前产品有 25、50、75、100、175、225 号的系列品种。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预均化湿法生产低标号粉煤灰水泥
1.技术特点: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固体废弃物,其量大、占地多、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一般储灰厂的粉煤灰是湿灰,使用前要烘干,这无疑会增加成本。利用CaO消化吸水和产生的相对高温,使湿粉煤灰脱水干燥来生产低标号水泥。这种工艺称预均化湿法工艺。预均化低标号粉煤灰水泥具有价格低,生产工艺简单,吃粉煤灰量大,产品用途广等优势。不但能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添补砂浆水泥的奇缺,还能大量使用废物粉煤灰和减轻环境污染。 在材料中加入少量外加剂,制成改性双粉灰,强度可达5-10MPa。并于1988年通过了河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在材料中加入少量熟料,可制备出不同标号的产品。1993年5月预均化湿法新工艺及其产品经河北省科委再次组织专家评议鉴定,认为该项成果从工艺,产品到应用技术方面属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大量的推广与使用。目前产品有25、50、75、100、175、225号的系列品种。 2.技术成熟程度 已工业化生产和应用。 3.应用范围 建筑工程中的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地面找平层,墙面底灰砂浆以及建筑制品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喹乙醇在食品动物的代谢残留规律与食品安全管控技术研究
该项目针对现行国家认定的喹乙醇残留标示物3-甲基喹噁啉-2-羧酸,首次制出标准品,研究制订了畜禽和水产动物可食性组织及产品中残留检测方法标准2种,在国内外首次研制出基于抗体的ELISA试剂盒及试纸条3种。这些方法标准及产品已纳入国家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放射性示踪和液质联用技术,在国内外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喹乙醇在大鼠、猪、鸡和鱼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发现了9种新代谢产物,重新确定了喹乙醇在猪、鸡和鱼体内的残留标示物为脱二氧喹乙醇,残留靶组织为肾脏。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合成了6种新的喹乙醇主要残留物和残留标示物标准品,建立了喹乙醇及其主要残留物的化学定量分析技术,研制成功了新残留标示物的单克隆抗体,组装了ELISA检测试剂盒。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残留标示物与靶组织的确定奠定了喹乙醇残留监控的理论基础,标准品合成与检测技术的建立解决了喹乙醇残留监控的技术难题。该项目对解决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意义重大。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成果完成时间:2015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8 59 6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