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根据工作安排,今年将继续组织遴选一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创业项目,给予一定资金扶持。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02-15
关于“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2023年度指南直接进入正式申报的项目填报正式申报书的通知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工作要求,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已完成了“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预申报形式审查工作,已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分别进行了反馈,并依规确定了可进入正式申报环节的项目清单。请收到我中心关于正式申报邮件通知的项目及时按要求填报项目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其他项目请等待后续通知。
科学技术部 2023-08-04
我国科学家在围着床期动物胚胎细胞谱系分离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围产期胚胎的发育调控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的“黑匣子”问题,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在《Autophagy》杂志上发表题为“ATG7-mediatedautophagyfacilitatesembryonicstemcellexitfromnaivepluripotencyandmarkscommitmentto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阐述了围着床期胚胎谱系分离中选择性自噬与细胞命运决定的调控机制。
科技部生物中心 2022-04-04
关于发布极端条件电磁能装备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极端条件电磁能装备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2022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2-10-14
中国科大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胞外信息传递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陶余勇教授、李旭副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Interface switch mediates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two-component system”的研究论文,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揭示了胞外G6P信号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HptRSA传感器复合物实现胞内-胞外信号转导的结构机制。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细菌必须迅速地将细胞外信息转化为适当的细胞内部反应。双组分系统(TCS)是原核细胞将环境刺激转化为细胞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蛋白,它通常由膜包埋组氨酸激酶和胞质反应调节器组成。HptRSA是一种新近发现的TCS,由G6P相关传感器蛋白(HptA)、跨膜组氨酸激酶(HptS)和细胞质效应器(HptR)组成。HptRSA介导葡萄糖-6-磷酸(G6P)摄取,支持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和增殖,但HptRSA传感器复合物感知G6P信号并触发下游反应的分子机制一直以来都还是个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基于天然纤维素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三维阳极材料研究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氧化化学物质并释放电子,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电化学装置。MFCs由于具有去污和产电双重功能,是一种“绿色”能源。其最具潜能的应用是污水处理,即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将转化为可用的电能。且整处理过程不用曝气,可节省大量的耗能。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和应用中最大的障碍是材料的成本和性能。 本研究利用低成本的天然木质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直接碳化的方法来制备三维大孔碳材料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关系列研究结果2012年分别发表在Journal Material Chemistry, ChemSusChem 以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国际权威杂志上。特别地,基于天然纤维制备的波纹层状三维碳阳极,阳极电流密度提高了10倍,达到了200 A m-2,该结果2012年已发表在能源环境领域顶级杂志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影响因子9.61. 该研究成果制备的材料成本低,性能优异。该研究成果结合我们的阴极氧气还原催化剂的研究成果,以及后续的隔膜研究成果,将可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在污水处理中的规模化应用。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5-05
中国科大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胞外信息传递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项目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陶余勇教授、李旭副教授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Interface switch mediates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two-component system”的研究论文,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揭示了胞外G6P信号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HptRSA传感器复合物实现胞内-胞外信号转导的结构机制。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细菌必须迅速地将细胞外信息转化为适当的细胞内部反应。双组分系统(TCS)是原核细胞将环境刺激转化为细胞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蛋白,它通常由膜包埋组氨酸激酶和胞质反应调节器组成。HptRSA是一种新近发现的TCS,由G6P相关传感器蛋白(HptA)、跨膜组氨酸激酶(HptS)和细胞质效应器(HptR)组成。HptRSA介导葡萄糖-6-磷酸(G6P)摄取,支持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和增殖,但HptRSA传感器复合物感知G6P信号并触发下游反应的分子机制一直以来都还是个谜。
郑州大学 2021-04-11
多驱动力作用下超高层建筑疏散走廊火灾烟气输运规律研究
针对高层建筑在多驱动因素影响下的火灾烟气蔓延特点和扩散规律,研究获得了多驱动力作用下火灾烟气的运动规律,形成了较为完善高层建筑火灾烟气输运理论;获得了高层建筑固定防排烟系统关键设计参数,推动规范的优化调整;研究了以正压送风排烟为核心的“固移结合”排烟技战术,建立了成体系的建筑火场烟气控制技术。项目研究形成了对公安行业科技工作具有非常典型示范作用的“理论+实验+实战应用”科研范式;项目成果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烟气控制领域行业标准的优化升级和实战能力提升,并持续推动公共安全行业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2021-05-03
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生物安全柜采购公开招标公告
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生物安全柜采购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东南大学采购中心网(https://dnzb.seu.edu.cn/)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7月05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东南大学 2022-06-14
我校王琴教授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发表量子数字签名最新研究成果
我校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所王琴教授团队在量子密码领域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首次利用参量下转换光源实现了被动式诱骗态量子数字签名,达到了200公里的安全传输距离,创造了当前量子数字签名实验的最新记录。该成果9月1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   量子数字签名是量子密码学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相比经典数字签名,量子数字签名原则上具有量子力学赋予的无条件安全性,在密码学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而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大多数研究团队使用的是主动式多强度诱骗态方案,可能存在着强度调制侧信道漏洞,直接影响量子数字签名系统的实际安全性。此前报道过的量子数字签名最远安全传输距离为134公里。针对目前主动式多强度诱骗态量子数字签名协议存在的缺点,我校王琴教授团队在自主研制的新型标记单光子源基础上,提出了被动式诱骗态的量子数字签名方案,从协议层面提高了安全性。随后,他们对提出的量子数字签名方案进行了原理性验证,在100公里处每7秒可签名1比特消息,兼顾了安全性和实用性。另外,该实验将量子数字签名的安全传输距离纪录刷新到了200公里,充分展示了标记单光子源在量子密码中的优势,为未来量子数字签名的实际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该项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张春辉,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所的王琴教授和张春梅老师是该工作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韩正甫、陈巍、王双、银振强,南京大学张腊宝等人提供的技术支持。此项工作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江苏省优势学科等项目支持。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39 940 94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