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海洋红酵母微胶囊色素的制备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红酵母微胶囊色素的制备方法,采用高压微射流均质机粉碎处理海洋红酵母菌悬液;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处理条件为:4℃~10℃,80MPa~100MPa,0.08min/L~0.10min/L。本发明通过高压微射流粉碎技术对海洋红酵母细胞进行高压均质,使受到高速剪切、高频振荡、空穴效应和对流撞击等机械力作用,达到微破碎而制得海洋红酵母微胶囊色素;在产品贮藏过程中,色素也会经过微孔缓慢地释放出来,从而使产品能够长时间稳定地着色。本发明以海洋红酵母为原料,运用高压微射流粉碎技术对其细胞进行微破碎处理,制备了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着色效果更佳的微胶囊色素。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来自南海真菌的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xyloketalB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
本研究的对象为来自海洋真菌代谢产物的命名为Xyloketals的系列化合物,其结构新颖,体内实验表明 Xyloketal B有突出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阳性药辛伐他汀相比其作用更明显,同时表明Xyloketal B 具有降压、逆转心肌肥厚的疗效,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同时具有保护靶器官的作用,相对于目前临床 用药更有优越之处。 在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发现本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抗氧化应激、调控钙内流、促NO生成、保护血管内皮 损伤和抗缺血缺氧特性。急性毒理学实验发现xyloketal B毒性非常低,给小鼠单次口服、静脉注射或腹腔 注射给药,Xyloketal B的最大耐受剂量>1.4g/Kg(该剂量为降压及抗心肌肥厚治疗剂量的100倍),极有可能发 要的作用。因此,防止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已经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重要靶标之 展成为突出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一。三七属于五加科植物,是我国一味传统中药。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能。研究已证实三七 皂苷是其发挥一系列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我们本次研究成果发现,三七皂苷Rb2和Rd2可以抑制血小板 活化、粘附和聚集功能,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丛枝菌根真菌对外来植物入侵的促进作用具有土壤磷浓度依赖性
 AMF能与超过80%的陆生植物结合,是一类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有益真菌。大多数外来植物不仅能迅速地与入侵地AMF结合,而且能破坏本地植物与AMF共生关系。因此,AMF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外来植物入侵的一个重要生物因子。然而,以往的研究表明AMF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具有磷元素依赖性。低磷浓度时,AMF促进植物生长;而高磷浓度时,AMF抑制植物生长。因此,磷浓度很可能是影响AMF对外来植物入侵促进作用的重要因子。该研究通过对两种华南入侵植物假臭草(Eupatorium catarium)和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及其伴生的本地种进行室内控制实验,发现:随着磷浓度增加,AMF对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生长作用都由促进转向抑制(图a)。混种时,入侵植物抑制了本地植物与AMF结合,导致在低磷浓度时削弱了AMF对本地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而在高磷浓度时削弱了AMF对本地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图b)。因此,AMF对外来植物入侵促进的作用随着磷浓度升高而减弱。       该研究首次提出并用实验证明AMF对外来植物入侵的促进作用具有土壤磷浓度依赖性,完善了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机制,提出了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与外来植物共生关系来控制外来植物入侵的新思路。由于在全球氮沉降加剧的背景下会造成磷元素更为缺乏,该研究还预测未来AMF对外来植物入侵的促进作用将会进一步提升。
中山大学 2021-04-13
环保型海洋防涂料关键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 针对海洋防污涂料向环保和高性能发展的前沿,从突破关键基础材料与核心技术入手,研发了7个系列含天然辣素功能结构树脂和4个系列绿色防污剂,并针对近海船舶、快艇、潜标、波浪滑翔器和渔网研发了5种不同性能特点的防污涂料,实现了工程化应用。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环保型海洋防污涂料技术体系、产品体系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网,获授权发明专利美国、欧盟、日本各1项、中国28项,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编号:ZL200810139149.2 ZL20050081681.X ZL200510081683.9 ZL201410817103.7 ZL201410515220.8 ZL201410817103.7 ZL201410515220.8 EP1810966B1 特许第4789950号 US7442240B2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上海海洋大学2021年1月政府采购意向-2
上海海洋大学2021年1月政府采购意向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20
海洋紫球藻联产花生四烯酸与藻红蛋白
-5,8,11,14-二十碳四烯酸,是属于ω-6系列的一种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重要的营养作用。ARA不仅是机体组织细胞膜的结构成分,同时, 它也是内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前列腺素、环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类等二十碳衍生物的直接前体。另外,ARA也是成熟母乳成分之一,它对婴儿的视力和智力发育是必需的。因此,英国营养基金会和FAO/WHO推荐在婴儿奶粉中添加DHA和ARA。ARA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理功效还包括:在细胞内可发挥第二信使作用,参与造血和免疫调节,引起血管舒张,参与肝、胆多种功能的调节,引起炎症反应及参与神经内分泌和促进细胞分裂等。在水产动物营养方面,ARA是许多鱼类幼体、对虾幼体的必需脂肪酸,关系到幼体的生长发育和存活。饵料中添加ARA,可提高投喂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藻胆蛋白是某些藻类特有的重要捕光色蛋白,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曾报道在蓝藻和红藻中存在强烈荧光性的红色、紫罗蓝色和蓝色蛋白质。科学研究表明,藻胆蛋白是一种既可以作为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化妆品、染料等工业上,也可制成荧光试剂,用于临床医学诊断和免疫化学及生物工程等研究领域中。另外,还可以制成食品和药品用于医疗保健上,应用范围广阔,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藻胆蛋白主要存在于蓝藻、红藻、隐藻和少数一些甲藻中 ,其主要功能是作为光合作用的捕光色素复合体 ,在一些藻类中藻胆蛋白也可以作为储藏蛋白 ,以使藻类在氮源缺乏的季节得以生存。已知的藻胆蛋白主要可以分为以下4大类: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藻红蓝蛋白(Phycoerythrocyanin,PEC)、别藻蓝蛋白(Allophyxoxyanin,APC)。
厦门大学 2021-04-11
环保型海洋防涂料关键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针对海洋防污涂料向环保和高性能发展的前沿,从突破关键基础材料与核心技术入手,研发了7个系列含天然辣素功能结构树脂和4个系列绿色防污剂,并针对近海船舶、快艇、潜标、波浪滑翔器和渔网研发了5种不同性能特点的防污涂料,实现了工程化应用。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环保型海洋防污涂料技术体系、产品体系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网,获授权发明专利美国、欧盟、日本各1项、中国28项,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海洋测绘内陆水域监测卫星大地测量关键技术
突破了多源卫星数据融合处理、海洋地理信息精细反演、陆海垂直基准无缝转换等关键技术,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海洋测绘卫星大地测量技术方法体系。研制了我国首个国际同期分辨率最高、精度优于5cm的全球平均海面高模型WHU2000;反演了全球1′×1′分辨率的海洋重力异常和海底地形模型;率先构建了中国近海大范围无缝深度基准模型,实现了与国家陆地高程基准的无缝转换;并拓展用于内陆水域,实现了对我国主要湖泊水位和长江流域水储量等的变化监测
武汉大学 2021-04-10
植保学院小麦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在丝状植物病原真菌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植物保护学院小麦赤霉病防控研究团队在《NewPhytologist》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andscapeandregulationofalternativesplicingandalternativepolyadenylationinaplantpathogenicfungus”的研究论文。刘慧泉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路平为论文第一作者,该团队江聪研究员、王秦虎副教授和部分研究生也参与了该研究工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07-11
基于光纤的海洋水体放射性环境在线探测系统
海洋是新世纪人类社会赖以发展新的资源空间,21 世纪也被公 认为是海洋的世纪。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 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国家在对海洋的管控、开发、利用进入更深层次, 海洋服务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更高水平的同时,对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有效保护海洋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在大力发展核电的 同时,不能忽略的是核能也是把“双刃剑”。核电站一旦发生事故, 将带来巨大的灾难,2011 年 3 月,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发生震惊全 世界,核泄漏事故给日本周边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随着我们 国家核电站的增多,对核辐射监测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传统的海洋放射性监测方式主要包括在目的海域海水抽样测量 与闪烁晶体类探测,探测具有滞后性、取样成本高、探测范围有限等 缺点。本课题组针对以上问题,将先进的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海洋放 射性探测需求中,利用特种闪烁光纤的放射性探测能力和普通光纤的 低损特性实现长距离、分布式放射性信号的测量。进而通过光纤传感 复用技术,实现多束光纤构成的广域放射信息获取与探测。
南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17 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