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固液界面污染物释放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界面污染物释放装置,包括沉积物贮存单元、连接单元、上覆水释放单元、 检测单元;沉积物贮存单元、上覆水释放单元、检测单元下方均设有循环水进水口,上方均设有循环水 出水口;连接单元为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接孔;监测单元顶部密封,并设置有两孔;一孔安 插溶氧电极,用于测定污染物释放过程中体系溶解氧变化;另一孔安插取样管,用于上覆水样品采样分 析;本发明具有固体沉积物和上覆水体的分段精确控温、溶氧在线检测等优点;适用于固液界面
武汉大学 2021-04-14
基于绝热燃烧条件的生物质微米燃料高温清洁燃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绝热燃烧条件的生物质微米燃料高温清洁燃烧方法,包括:(a)将生物质微米燃料以全密封的形式予以灌装装卸和运输,并管路输送至工业窑炉;(b)将生物质微米燃料与空气进行预混以形成粉尘云的流态形式;(c)将预混后的流态粉尘云向经由燃料喷管喷入设置在窑炉中的绝热燃烧室,由此在此相对封闭的储热空间将能量密度相对低的生物质燃料的能量聚积在其中,并执行超高温燃烧;(d)在燃烧过程中,向绝热燃烧室补水蒸汽。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高达 1500℃以上的燃烧温度,满足多种工业或民用窑炉的加热要求,同时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UL1581燃烧试验房 电线电缆燃烧测试仪
产品详细介绍
欧美奥兰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钻孔岩层变形检测实验装置
钻孔岩层变形检测实验装置自 2008 年开始着手研究,该装置主要用于研究岩层沉降变形过程,以省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 “ 钻孔岩层变形检测新方法及其实验装置研制 ” ( 08JZ42 )为基础, 研究适合于岩层变形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结构及植入方法, 建立光纤光栅传感器与岩体变形相互作用的光学 — 力学模型。通过对岩土层变形钻孔检测的光纤光栅多点传感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在预设钻孔中埋入光纤 Bragg 光栅传感器用于第四纪松散地层不同层位多点沉降变形监测方法,研制出一个由多个光纤光栅组成的光纤 Bragg 光栅波分复用 / 空分复用混合阵列。目前该技术在兖州矿区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部分研究成果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鉴定为国际先进,获得 ” 山东省济宁市科学技术进步 ” 二等奖,申请国家专利一项。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火灾实验炉炉门压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灾实验炉炉门压紧装置,设置在火灾实验炉靠近门体开启侧的外壁上,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压紧装置及下压紧装置,所述上压紧装置及下压紧装置均包括气缸,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轴承的一端,轴承的另一端连接有旋转块,旋转块的底端铰接在火灾实验炉的外墙面上的支架上,顶端朝门体方向安装有压紧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在火灾实验的过程中,能够使门体紧密的压紧于火灾实验炉,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并且具有操作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的优势。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实验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水冷座、加热片、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和上盖;水冷座设置在底座上,上盖设置在水冷座上;水冷座上端面设置有加热片安装槽,加热片安装在加热片安装槽上,加热片通过线路与外部电源相连;第一屏蔽层设置在上盖下端面,加热片与第一屏蔽层间留有容置空间;第一屏蔽层中间与上盖中间设有观察孔;水冷座内设置有循环水管路,水冷座侧壁上设置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底座与所述水冷座之间设有第二屏蔽层。通过水冷结构对装置降温,通过屏蔽层减小装置对周围环境的热辐射,通过底座加快装置与外部结构的热传递,防止热量聚集,从而有效减小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对扫描电镜正常工作的影响。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电力电子及电机实验装置
本电力电子及电机实验装置结合《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学科的发展,使用新的实验线路和设计理念,兼容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机学》、《电机拖动》的实验。
浙江高联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2021-02-01
电力系统实验装置
我公司电力系统实验装置的优点是设备器件利用率高,实验教学系统性强,占用实验场地少,性价比高等优点,适用于电力类、电气类各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本电力系统实验装置分工厂供配电,继电保护,反窃电等。
浙江高联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2021-02-01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装置
产品详细介绍
方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2021-08-23
无焰燃烧冷凝锅炉
无焰燃烧是近二十年国际燃烧领域发展的一种最新的燃烧方式,它的另一个名称叫“温和低氧稀释”(MILD)燃烧。 该燃烧是低氧、低温(900-1200℃)条件下的容积燃烧,具有无焰透亮、热流分布均匀、燃烧噪音小及温度波动小等特点。相比传统的局部高温有焰燃烧,低温燃烧要求小得多的炉膛空间,故平均炉温提高、辐射传热大大增强,热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非常重要的是它的污染物(NOx和CO等)排放几乎为零。
北京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439 4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