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城市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及产酸发酵液强化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 术
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利用中水调制到适当浓度,然后对污泥进行热碱预处理,使污泥细胞破壁,充分释碳。在中温条件下进行碱性厌氧发酵生产VFAs(挥发性脂肪酸),发酵后污泥在利用木屑和氯化镁联合调理后通过板框压滤机进行高干脱水实现发酵液的回收并去除发酵液中部分的氮和磷。回收得到的富含 VFAs 的发酵液添加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单元,作为补充碳源,强化污水的生物脱氮除磷,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具体技术内容包括污泥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污泥深度脱水以及有机酸强化污水脱氮除磷技术。
江南大学 2021-04-13
关于富溴籽晶诱导法助力提升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长期稳定性的研究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以其光吸收系数高、载流子扩散距离长、制备方法简单、带隙连续可调等特性,被广泛认为是发展下一代光伏器件的理想材料。自2009年以来,仅仅历经10年的发展时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已经达到25.2%,发展速度为各类太阳能电池之最。但是,由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当前面临的热稳定性、长时间工作稳定性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发展。针对此问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赵清教授课题组利用材料工程方法,设计提出了富溴钙钛矿籽晶诱导生长两步法,实现了钙钛矿薄膜中溴离子的高效掺杂,有效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长时间工作稳定性。 通过在碘化铅薄膜中引入微米级富溴钙钛矿籽晶,一方面提供后续钙钛矿生长所需的成核位点、诱导薄膜生长、提高薄膜生长质量,另一方面为钙钛矿生长提供充足的溴元素,解决两步法中溴离子难以有效掺杂的问题。通过改变钙钛矿籽晶的添加量,可以实现对钙钛矿成核、晶粒大小、缺陷态密度等的精确调控,实现对最终钙钛矿成分与带隙的精准控制。测试表明,利用富溴钙钛矿籽晶诱导生长两步旋涂法制备得到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其能量转化效率可以达到21.5%;更为重要的是,其长时间工作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在AM1.5G太阳光下持续工作500小时后,仍然能保持超过80%的初始效率。这一成果远远超过传统两步法仅有的数小时稳定性。该研究表明,溴元素对钙钛矿材料长时间工作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提供了一条简单、高效、稳定的基于钙钛矿两步法的溴掺杂方法。此研究将为钙钛矿领域内卤素离子的均匀高效掺入、器件长时间工作稳定性的提高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9, 1902239 (2019),并被选为当期封底图片。北京大学博士生李琪为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赵清教授为通讯作者。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的支持。
北京大学 2021-04-11
连续法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聚四氟乙烯表面处理清洁生产技术
2010年我国含氟聚合物产能约8万多吨,占世界总产能的三分之一,产量近6万吨,其中PTFE约占80%,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国。根据国家氟化工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含氟聚合物产能将达到13.4万吨,产量达到9.4万吨,其中PTFE约占70%。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PTFE应用范围已经从传统领域扩展到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如在环保领域,PTFE膜接触器应用于烟道气处理;在生物医药领域,PTFE中空纤维管用作血浆过滤器;在新能源领域,PTFE用作锂电池隔膜和太阳能电池背板;在电子信息领域,PTFE用作驻极体材料。而这些应用,无一不涉及到对PTFE的表面处理。传统的湿化学法已经不能适应,正如氟化工十二五规划中所述: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仍然依赖进口;应用开发不力,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是一种新型的表面改性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表面性能,且凭借其独特的优点使其具有其它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本项目采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改性PTFE材料,替代传统的湿法化学处理方法,从而提高其表面的粘接性、吸湿性、可染色性、及生物相容性等性能,开发出适合对PTFE表面处理的高放电均匀性、高放电电离效率和大面积的均匀等离子体在线清洁处理技术,从而达到对PTFE表面改性的有效调控,取代传统的化学表面处理方法,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PTFE在新兴行业中的应用,对于提升PTFE产品档次,促进PTFE在新兴行业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本项目所采用的常压低温等离子体设备为大面积、均匀连续处理设备,如图所示,可以实现稳定均匀DBD模式运行,配合上收卷、送卷,臭氧抽气等装置,可实现在线连续运行。目前已在实验室实现电极长度为1.5米的的大面积放电,如图(a)所示,将进一步结合在线处理要求,深入研究等离子在线处理工艺,开发如图(b)所示的在线处理样机。处理宽度0.5m,处理速度1-5m/min可调;处理厚度0.05-0.5mm;处理后PTFE表面水接触角不大于50°;PTFE表面微观形貌:表面刻蚀程度均匀。 技术特点及创新性 针对目前PTFE表面处理中采用的湿法化学处理方法安全性、环保性、节能性差的缺点,采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技术,通过研究放电参数、处理结构及处理气体对PTFE表面改性影响的规律,获取最优改性处理条件,找到最适合取代化学处理方法的PTFE表面状态;通过研究在PTFE表面接枝不同的分子链,使其表面产生新的分子结构和新的功能,解决表面处理后老化效应等问题;开发新型的DBD等离子体处理样机,提高等离子体大面积处理均匀性;实现对PTFE表面处理的在线连续性、经济性、清洁性和安全性。同时为低温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的大规模工业应用提供实践。研发出适应工业化生产的PTFE表面处理新技术和新设备,从而提高其表面的粘接性、吸湿性、可染色性、及生物相容性等性能,而且改性只涉及表面纳米级别范围内,基体性能不受影响,对于提升PTFE产品档次,促进PTFE在新兴行业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应用前景: 以聚四氟乙烯复合胶带为例,该产品是采用PTFE乳液浸渍玻璃纤维基布,生产出聚四氟乙烯漆布,再进行单面表面处理后,涂上一层有机硅胶粘剂。该产品表面光滑,有着良好的抗粘性,耐化学腐蚀和耐高温性以及优秀的绝缘性能,并具有反复粘贴功能,广泛应用于在造纸、食品、环保、印染、服装、化工、玻璃、医药、电子、绝缘、砂轮切片、机械等领域,还可应用于浆纱机的滚筒、热塑脱模等行业。该产品预计全国年用量达1000多万㎡。再以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为例,其主流产品是TPT。该产品是由上下两层PVF(聚氟乙烯)和PET(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俗称涤纶)薄膜三层复合而成。该产品的生产就涉及到对PVF的表面处理。相对于PTFE来说,PVF的表面处理就比较容易。据统计1兆瓦组件需要8800-10000平方米的背膜,2007年我国组件量为1717兆瓦,消耗各种背膜1500-1700万平方米,全部依赖进口。据《2008年中国光伏太阳能行业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预测,2008年世界组件量为将上升40%,约为5600兆瓦,我国组件量约为2400兆瓦,需要背膜约1900-2400万平方米,PVF表面处理量达3800-4800万平方米。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多实验室阶段,国外一些知名的大公司,如道康宁、3M以及德国的一些公司,也正致力于该技术研究。从目前报道资料情况上看,国外仅道康宁公司有应用报道,国内尚无相关产品推出。因此技术属于自主創新技术,将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技术具有应用的普遍性,不但可用于PTFE的表面处理,更可用于其它氟树脂和难粘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处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技术还可以推广到其他高分子材料处理领域,以及保护性包装、生物材料处理、薄膜沉积、生物医学应用等领域,在提高材料表面性能,开创材料新的应用领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从荷叶中提取的抗氧化保存剂及其在制备LDPE膜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荷叶中提取的抗氧化保存剂及其在制备LDPE膜中的应用,所述抗氧化保存剂制备方法如下:1)将荷叶粉碎加到乙醇溶液中进行超声提取,加入石油醚混匀静置后去掉石油醚层,再将提取液冷藏,减压抽滤获得沉淀;2)将沉淀用氯仿溶解后,加样到硅胶层析柱中,先用石油醚和氯仿清洗后,再用甲醇洗脱,收集甲醇洗脱液;3)将收集到的甲醇洗脱液浓缩,再用硅胶进行柱层析分离,依次用石油醚、氯仿、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蒸馏浓缩;4)用硫酸溶液进行加热回流酸水解处理,冷却后进行过滤,沉淀干燥制成所述抗氧化保存剂,本发明经试验证明所述抗氧化保存剂能有效的延长食物油的保存期限,制备的LDPE膜具有广泛的应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吸附-光催化一体化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光催化一体化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以十二烷基-2-吡啶-甲胺为模板剂,在乙醇-水体系条件下水热反应,用乙醇-盐酸溶液萃取模板剂得到中间体,最后采用水钝化方法处理得到吸附-光催化一体化二氧化钛。本发明采用水钝化的方法制备的材料在高风速(较短接触时间)条件下的吸附、催化和抗湿性能相比现有材料具有显著优势,在室内空气污染治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1
电池用高密度高活性球型氢氧化镍[Ni(OH)2]的生产技术
一、项目简介二次镍氢电池,需要大量高密度高活性氢氧化镍作为电池正极材料。本项目提供生产球镍的技术,粒度在8μm左右在当前的Ni-MH电池的发展过程中,氢氧化镍电极限制了电池容量的进一步提高,这是因为从电池封装的安全性考虑,作为负极的金属氢化物电极要比氢氧化镍电极大很多。因此提高Ni(OH)2电极的能量密度,来和高容量储氢合金负极材料相匹配,对Ni-MH电池整体性能的改善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高比容量的Ni-MH电池的开发研究中,球形β-Ni(OH)2具有更高的堆积密度,更小的孔体积,更高的电流密度,以及良好的循环性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广泛采用的正极活性物质。二、规模与投资效益分析与预测:年产300吨球形氢氧化镍生产线可实现年产值2600万元,利润300万元。投入产出比、利润率:投入产出比为30%,投资利润率为60%。三、生产设备反应釜(带搅拌)1台,计量泵3台,离心过滤机一套,热水锅炉等。项目转化所需投资:建立年产300吨球形氢氧化镍生产线需投资400万元。四、合作方式面议。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二氧化碳浓度修正的呼出气多组分检测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浓度修正的呼出气多组分检测仪,该检测仪包括过滤瓶、载气气泵、干燥管、进样气泵、样品环、第一两相三通电磁阀、第二两相三通电磁阀、第三两相三通电磁阀、色谱柱和检测气室,连通后分别构成进样通路、清洗通路和检测通路。所述检测气室为长方体结构,开有PCB板槽、MOS传感器槽、二氧化碳传感器槽、测温孔、气体反应室等。传感器可快速给出响应并恢复基线,输出响应经信号处理与计算后,得出氢气、甲烷浓度,并可根据二氧化碳浓度进行修正,降低样本采集限制条件,减少呼气采集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该仪器功能完善,体积小,操作简便,准确性、稳定性、重复性较高,用户交互友好,有利于大规模临床应用的推广。
浙江大学 2021-04-13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萃取及脂质体等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
成果介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制备载药脂质体以及实施萃取工艺,应用萃取行业及脂质体制备。1、茶叶加工残留物中茶多酚、富含茶多酚的茶油、含紫苏叶营养素的紫苏籽油、含南瓜营养成分的南瓜籽油以及虎杖、丹参等中药中活性物的提取解决方案2、维生素C、儿茶素等,以及典型的憎水性,如维生素E药物的脂质体制备方案3、提高药物药效的细粒化方案以及聚乳酸、聚醋酸乙烯酯等掺杂药物的纳米缓释颗粒的制备方案4、物料中活性物的萃取和制剂一体化解决方案。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超临界二氧化碳共萃取技术2、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制备载药脂质体技术市场前景为行业龙头企业提供完整的工艺方案,采用合作方式落地商业化。另外,可为客户企业提供目标物质的脂质体成品,采用成品销售。医药、食品、农业的脂质体载体制备领域的广泛应用。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高比表面积金属掺杂氧化物纳米空心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高比表面积金属掺杂氧化物纳米空心球,其球壳是多晶的金属掺杂氧化物,晶粒尺寸在20nm以下,掺杂原子百分比为0.01~20%,空心球球壳厚度在20纳米以下,直径为80~600纳米。本发明利用模板吸附方法,通过配置吸附溶液和后续的退火处理制备得到金属掺杂的氧化物纳米空心球。本发明制备的金属掺杂氧化物纳米空心球的晶粒尺寸在20nm以下,结晶质量高,比表面积一般大于200m2.g-1。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克服了许多金属难以实现掺杂的困难,并且掺杂浓度可以按要求随意控制,对掺杂金属种类的选择和氧化物的选择都具有极大的范围,有利于产业化的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用于SO3催化分解的铈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催化技术领域,旨在提供用于SO3催化分解的铈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该铈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通式为:CexCr1?xO1.5+0.5x,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2~0.8;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确定CexCr1?xO1.5+0.5x中x的值,称取Ce(NO3)3·6H2O、Cr(NO3)3·9H2O、C6H8O7·H2O和C2H6O2,加水溶解得到溶液,再加热蒸干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烘干并研磨成粉末,将粉末升温预烧再炉冷后,再将粉末升温焙烧后炉冷,即制得铈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本发明中的铈铬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组分含量高、来源广、价格低廉。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0 121 122
  • ...
  • 130 1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