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三相六开关整流器负载电流观测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方法
三相六开关整流器负载电流观测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整流器负载电流观测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技术,其步骤是:A、通过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分别测出三相电流、三相电网电压和直流侧电容电压;B、通过测量的直流电容电压计算出八种开关组合(000,001,010,100,011,101,110,111)对应的电压矢量;C、给定的直流电压通过滤波器后得到本采样周期的瞬时参考电压,根据直流侧和交流侧功率守恒原则获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三相交流电机定子变极绕组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交流电机定子变极绕组的设计方法,要 给定变前极极对数 p1 和变后极极对数 p2,选择槽数系数 k,由此确定 定子槽数 Z 后作两种极数槽号相位图,将 p1 槽号相位图按列等分为 120°相带,每相再去掉位于相带边沿的槽号,使得剩下的槽号为 5 的 倍数,然后按每相 3 条支路比率 1:2:2 分配这些槽号,对 p1 相位而言,比率 1 槽号位置在 120°相带中间,比率 2 槽号分为两组位于比率 1 槽号左右两侧,分别调整比率 2 两组槽号各自所代表线圈的匝数比, 使 3 条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锅炉燃烧火焰中的气相碱金属浓度的在线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采用火焰发射光谱分析来在线检测锅炉火焰中气相碱金属浓度的方法,首先选择要测量碱金属的特征谱线,然后构建特征谱线辐射强度关于火焰温度、气相碱金属浓度的拟合模型,再次通过实验标定确定拟合系数,最后由便携式光纤光谱仪测量火焰对象的辐射光谱,得到火焰温度和碱金属特征谱线辐射强度,代入建立的已知拟合系数的拟合模型计算得到火焰中气相碱金属的浓度。本发明能够简便、准确的在线检测炉内燃烧火焰中气相碱金属的浓度,并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碱金属含量,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工业现场测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YDEJ系列塔机用电磁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
一、概述 YDEJ系列电磁制动三相异步电动机分别由YD系列变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加电磁制动器构成。该系列电机的制动器与电机同轴联接,具有结构牢固、制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转子无轴向窜动等特点。电机绕组和制动器绕组使用同一电源,起动、制动使用同一开关控制,因此起动、制动准确同步,所以特别适用于快速制动、准确定位、需往复运转的机械设备上。该系列电机由于具有变速功能,因此可以根据负载大小改变转速、节约能源、提高功效,特别适用于有变速要求又有准确制动要求设备中。 二、工作条件 电机在冷却介质不超过40℃,海拔不超过1000m等环境条件下能额定运行,超过以上条件,应按GB755的规定降低功率使用。 电机的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频率50Hz;电机防护等级IP44,制动器防护等级IP23;电机为B(F)级绝缘,S1工作制;冷却方式IC411;安装结构形式分B3、B5、B35、V1和V3。 三、主要技术参数 1、制动器线圈电压,机座号90-100为DC99V,机座号112-160为DC170V,其整流装置安装在电机线盒内,整流电路为半波整流,其输入电压分别为220V和380V,也可为用户提供DC24V线圈电压的制动器,但用户需自备24V直流电源。 2、YDEJ系列电机高速极2Y接法。低速极为△接法。
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电机有限公司 2021-09-13
声振温一体化监测诊断系统
从电器文明开始,短短一个世纪的时间,人类在科学探索的步伐上已经从工业进入了智能化的技术环境。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数据时代到来,各行各业也在争相抓住契机,利用新时代科技智能手段,帮助企业更好发展。其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为工业监测带来了新的惊喜。它在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监测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可以实时监测将监测到的信号经过转化后以数据的方式提供给人们,做到实时监测,确保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现阶段,监测工业机械运行一般使用振动传感、温振一体化传感器等,存在成本高、易误报、不能对早前故障进行监测等问题;而故障早期诊断对于维护设备安全、保障工业体系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现有故障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团队开发了基于声纹、振动、温度一体的声振温一体传感器,该传感可综合感知监测对象声音、振动、冲击脉冲、温度以及倾角数据,全面覆盖旋转设备早中晚期故障信息。同时,开发了旋转设备声振温一体化监测诊断系统,其由有线/无线声振温一体传感器、采集网关、电脑 WEB 端构成,同时适配云平台、手机端小程序。通过有线/无线声振温一体传感器将设备运行时的冲击脉冲、三轴振动、噪声、温度数据采集传输至数据库服务器,依托独有的异音分析、健康因子指标专利算法,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 核心优势: (1)全面集成冲击脉冲、三轴振动、声音、温度多维度深度感知专利技术; (2)快捷部署(磁吸胶粘/纹可选),无线方式,快速联网; (3)数字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强准:独有异音、健康因子指标专利算法; (4)高性价比,大容量电池,长维护周期。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8
高精度图像对焦伺服控制器及显微成像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领域存在着景深影响效率的突出问题,本产品以高性能异构处理器为核心运算单元,以嵌入式手段通过视觉流与控制流的严格对位,高性能实时完成视频控制信息的结算,并直接输出电机驱动信号控制相关执行机构完成闭环控制。         本产品主要面向高性能伺服闭环控制的视频应用领域,能够显著提升显微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视频对焦及对位处理的效率及精度,亦可实现宏观领域的视觉嵌入化控制闭环应用。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分布式小型光伏电站系统设计仿真实训
本仿真实训要求学员根据常见60KW以下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需求书要求,到现场进行测量、采集项目所需数据,然后回到办公室使用设计软件进行项目设计,并且做出系统分析结果、施工图以及施工材料清单。 1.1. 场景设计 虚拟场景包括办公设计场景,楼顶建筑场景; 场景模型主要包括:办公室建筑模型、办公家具、办公设备、长度测量工具、方向测量工具、楼顶建筑模型等 设计软件模拟包括:阴影阵列分析软件、CAD制图软件、倾角分析软件、系统分析模拟软件 1.2. 互动设计 在办公室里使用电脑了解项目需求书,根据提供的信息收集项目所在位置的地理与环境信息 到现场使用长度与方向测量工具测量设计所需数据 回办公室使用各种专业设计软件对该项目进行系统设计。
广东顺德宙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5-06-02
RSM-SMS(A)三维全场应变测量分析系统
武汉中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10-29
一种以有机聚合物为基质的反相/弱阴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有机聚合物为基质的反相弱阴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硅胶作为固定相基质耐受pH值范围窄,以及高交联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不容易衍生化反应的限制,制备了耐受pH值范围宽,含有大量的环氧基而易于衍生化的单分散性好的高交联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乙烯基苯共聚微球基质;本发明通过在高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乙烯基苯共聚微球引入十八烷基胺,制备了反相/弱阴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通过色谱表征表明该固定相具有空间选择性、氢键作用、π-π作用和疏水性等多种分离作用机理;可用于十三种亚硝胺完全分离,显示出良好的分离效果。
浙江大学 2021-04-11
适用于致密油储层的压裂排驱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致密油储层的压裂排驱液及其制备方法,该体系的动力学过程与压裂、排驱过程具有高度协同性,可为致密油储层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持,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 背景技术:我国致密油资源丰富,预计可采资源量约14~20亿吨,开采潜力巨大,鄂尔多斯长7和准噶尔吉木萨尔两大致密油区成功开发,预示着致密油将会成为我国原油供应的新生力量。但由于我国致密油孔隙度一般小于10%、渗透率一般小于0.1×10-3μm2,具有低孔低渗的典型特征。储集层喉道具有突出的微-纳米级孔喉系统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致密油为例,储集层喉道半径主要分布于0.10~0.75μm。因此采用人工压裂措施,利用压裂液携砂在储层中形成人工缝网系统进行衰竭开采,由于基质致密难以将其中的原油驱至缝网,另外储层压力的降低,将导致缝网的闭合,阻塞油流。这是致密油衰竭开采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后续补充能量困难的主要原因,通常致密油的年产量递减>40%,甚至达到90%;致密油平均一次采收率仅为5%~10%。为了进一步提高致密油采收率,通过注入驱替流体,注气、注水等增产措施补充地层能量。注水可提高采收率,但注不进去,致密油储层岩石表面极性易形成水化膜,地层粘土矿物遇水膨胀,孔隙趋于闭合,导致注水压力迅速上升,注入量大幅度减小,地层能量未有效补充。注气的气源问题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针对以上致密油开发手段遇到的难题,本发明创新地提出一种用于致密油储层兼具压裂和排驱双重作用的压驱体系及其使用方法,将压裂和增产两次措施缩减为一次措施即可大幅度提高致密油采收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7 48 49
  • ...
  • 580 5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