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特定植物源脂肪酰胺开发抗退行性病的系列功能食品及新药
中试阶段/n该成果发现特定脂肪酰胺在缓解骨质疏松和神经保护方面具有显著 功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含特定脂肪酰 胺的药食两用植物为主要原料,针对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设计开发了 具有增加骨密度及抗疲劳、抗抑郁和改善记忆能力功能的保健食品,拥 如下系列独创性的核心技术:1. 阐明了特定脂肪酰胺的生理功效及其作 用机制。2. 创建了植物源的特定脂肪酰胺的单体制备及其含量检测技 术。该项目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系列脂肪酰胺单体制备技术及其含量检测 技术。3. 含特定脂肪酰胺的植物提取物制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源头雨水净化存蓄系统及安装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源头雨水净化与存蓄系统,包括透水铺装路面、下凹式绿地,所述透水铺装路面与下凹式绿地相连接,下凹式绿地的底部设有生物滞留层,生物滞留层包括生物层、砂层和砾石层,且依次分布,砾石层底部设有雨水收集池,砾石层与雨水收集池的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土工布,雨水收集池由若干雨水收集模块组成,雨水收集池的两侧池壁上部分别设有溢流管,雨水收集池设有水位监测装置,采用模块相互拼接的方法,施工方便且工期短,收集的雨水可以长期为地面上的绿色植物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有效利用自然雨水,减少人工取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大面积吹填造地超软地基加固技术
据统计,目前规划吹填造地面积达到1200km o吹填土具有含 水率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等特点,处于超软状态,人员和施工机 械无法直接进入场地,处理难度极大,迫切需要研发适应大面积超软地基快速处 理新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正是针对饱和吹填超软土加固难题而开发,实现了在 承载力为零的泥上施工、实现了泥上插板、泥上铺膜、泥上布管,采取新型管网 代替砂垫层水平排水系统,改进水平排水滤管,改进排水板和波纹滤管的连接方 法,实现了多项施工工艺的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超软土地基上无法进行传统真 空预压的施工难题,开辟了特殊土地基加固的新途径。主要施工步骤包括铺设 浮桥、改性真空预压以及结合覆水预压技术:(1)在围堤内的淤泥区上铺设浮 桥;(2)在淤泥区上铺设塑料编织布,将其固定于围堤和浮桥上;(3)在塑料 编织布上水平铺设排水支管,塑料排水板缠绕排水支管插入淤泥区的淤泥中; (4)在塑料编织布上水平铺设排水主管,走向与排水支管垂直,排水主管一 端连接真空泵;(5)在排水主管、与排水支管上铺设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 真空膜;(6)在真空膜上放置水荷载。
重庆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建筑供能系统
一、 项目简介近年来,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地源热泵成为供热空调系统的新宠,各地争相建设。但是,一些地源热泵系统项目由于存在设计考虑不周、施工偷工减料及运行精细化不够等问题,出现了大量的项目运行不理想或失败的案例。尤其是,地源热泵(土壤源热泵)系统需要保持土壤的冷热平衡问题没有引起设计和运行人员的注意。北方地区,在全年的建筑用能上,常常出现用热量远大于用冷量的情况,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补助热源的设计,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特别实时监测地下温度场的平衡。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HSGSHPS),由地源热泵系统(GSHPS)和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SAGSHPS)组成,可以为建筑供冷、供热及供热水,既解决了夏季空调能耗远低于冬季供热能耗建筑单纯使用地源热泵时出现的地温不平衡问题,同时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如下优点:两个子系统热负荷分配灵活可调,适应负荷计算的不确定性;非供热季太阳能通过跨季节储存与土壤中,既减少了太阳能集热器的需求面积,又可以提高土壤温度,进而提高地源热泵机组COP;太阳能冬季直接供热效率高,提高整个系统供热的COP。本项目的特点是因地制宜根据建筑负荷需要和建筑所在地地质和太阳能资源情况,对供热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地源热泵系统的平稳运行并使系统初投资和运行成本最低。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本项目技术已在小型别墅建筑和中型办公建筑进行示范运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基本达到成熟。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本项目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天津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完成,获得验收,现有发明专利一项: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建筑供能系统(专利号:201110146044.1)。四、 市场前景(应用领域、市场分析等)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区处于找不到热源的状态,城市集中供热不能到达,燃煤锅炉不允许新建,燃气锅炉供热运行费用太高且燃气气源紧张,传统的供热方式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太阳能耦合地源热泵系统以可再生能源为热源,消耗部分电能可获得3-5倍热量为建筑供热,同时,可以实现建筑的制冷空调,室内舒适度高,运行费用低。本项目技术适用于农村小型建筑、别墅以及中型办公建筑或住宅,应用前景很好。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资金需求、场地规模、人员等需求)以260 m2的别墅建筑为例,建筑供热负荷约15 – 20 kW,供冷负荷约为18 – 25 kW,需配置一台地源热泵机组,太阳能集热器25 – 40 m2,室内布置风机盘管4 – 6台,室外钻孔4 – 5口,孔深110 m。 系统投资10 – 15万元, 系统供暖运行费用15 – 18 元/m2。以5000 m2的办公建筑为例,建筑热负荷约为260kW,冷负荷为360kW。室内末端采用风机盘管,采用地源热泵与太阳能跨季节储热辅助地源热泵系统耦合形式,系统总投资约为300万元,系统运行供暖费用8 – 10元/m2。六、 生产设备本项目所涉及的设备均可通过外购途径获得,企业无需投入相关生产设备。七、 效益分析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形式为用户提供能源服务,或者为用户提供系统设计等形式,对该供热空调系统进行推广,比传统的集中供热节省运行费用30-50%。八、 合作方式专利转让、技术入股均可,面议。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联系人:王恩宇电话:1380217895Email: enyuwang@163.com十、 高清成果图片3-4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双水箱太阳能地暖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水箱太阳能地暖组合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和地暖,太阳能电池板包括蓄电池、控制器及开关模块,三者用导线相连,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保温水箱、集热管和托架一,地暖包括副保温水箱、托架二、盘管、水泵、储水箱及深井,太阳能热水器和地暖都包括水管和电磁阀,其保温水箱与集热管、副保温水箱与盘管、保温水箱与副保温水箱、盘管与水泵、盘管与储水箱、储水箱与水泵、水泵与深井以及储水箱与深井都通过相应水管相连,电磁阀设在相应水管接头处,托架一与托架二分别支撑保温水箱和副保温水箱。该组合结构充分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传统聚落内的窄巷深弄路灯改造结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徽州传统聚落内的窄巷深弄改造路灯结构装置。本发明中:支撑块的上部纵向开设线缆通孔结构,支撑块的下部连接第一接触板结构,第一移动连杆的另一端的外侧连接路灯结构,第一移动连杆上与路灯异侧的面板上垂直装设第一固定连杆和第二固定连杆,第二固定连杆位于第一固定连杆的下方。本发明通过在第一移动连杆上装设第一加固板,通过第一移动连杆与上侧的横梁螺纹杆的配合,并利用固定螺帽将第一移动连杆进行固定,使得装置在建筑墙体上进行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进行加固操作,同时第一加固板上的端侧凸起块可以较好的与建筑墙体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深冷加工镍基高温合金的参数优化方法
以喷射液氮的方式执行深冷加工,并为包括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切削进给量在内的一系列待优化输入加工参数设定取值区间;根据 正交试验来执行多种工况下的车削加工,相应建立车削模型,并求解 各工况下作为研究变量的输出结果;选取切削温度、加工平面方向的 表面残余拉应力和最大残余压应力的深度这三个变量作为优化目标, 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拟合;对三个优选目标分别设定优化系数,并求 解获得在深冷加工条件下,上述待优化加工参数的最优解。通过本发 明,能够在主要车削加工输出结果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有效执行对 整体切削工艺参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根系动态监测/万深LA-S植物根系分析仪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LA-S植物根系分析仪系统(独立版)1、用途:用于对洗净后的根系图像进行多参数、批量化的自动分析。2、系统组成:双光源扫描成像仪及根盘附件、分析软件和电脑(电脑另配)。3、 主要性能指标:配光学分辨率4800×9600、A4加长的双光源彩色扫描仪。根系反射稿幅面为355.6mm×215.9mm,透扫幅面为304.8mm×203.2mm,最小像素尺寸0.005mm×0.0026 mm。可分析测量:1)根总长;2)根平均直径;3)根总面积;4)根总体积;5)根尖计数;6)分叉计数;7)交叠计数;8)根直径等级分布参数;9)根尖段长分布,10)可不等间距地自定义分段直径,自动测量各直径段长度、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 等,及其分布参数;11)能进行根系的颜色分析,确定出根系存活数量,输出不同颜色根系的直径、长度、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12)能进行根系的拓扑分析,自动确定根的连接数、关系角等,还能单独地自动分析主根或任意一支侧根的长度和分叉数等,可单独显示标记根系的任意直径段相应各参数(分档数、档直径范围任意可改,可不等间距地自定义),并能进行根的分叉裁剪、合并、连接等修正,修正操作能回退,以快速获得100%正确的结果。13)能用盒维数法自动测根系分形维数。可分析根瘤菌体积在根系中的占比,以客观确定根瘤菌体贡献量。14)大批量的全自动根系分析,对各分析结果图可编辑修正。15)能做根系生物量分布的大批量自动化估算。16)能自动测量油菜、大豆等果荚的果柄、果身、果喙部分的粗细、长、弧长、玄高等参数。17)能自动测量各种粒的芒长。18)能测各类针叶的叶面积、长度、粗细。19)各分析图像、分布图、结果数据可保存,分析结果输出至Excel表,可输出分析标记图。推荐选配品牌电脑:品牌电脑(酷睿i5 CPU / 8G内存/ 19.5”彩显/无线网卡,5个以上USB2.0口,运行环境Windows 10完整专业版或旗舰版)。
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煤系固废铝资源利用成套技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多,而且仍处于高速增长中。但我国铝土矿储量仅占世界3%,按现有铝工业发展速度静态计算,我国铝土矿资源将只能用10年。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炭开采的副产物煤矸石约占其排放量占煤炭开采量的10%~25%,目前我国煤矸石堆积量约30亿吨;煤燃烧利用的必然产物粉煤灰,占原煤质量的15%~40%。目前我国粉煤灰堆贮量已超过29亿吨,而且每年以超过3亿吨的量继续产生。煤气化、液化等产生的煤化工灰渣在我国年排放约4000万吨,未来40年我国将产生煤化工灰渣100~250亿吨。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我国的煤系固废中氧化铝含量较高,具有回收利用铝资源的巨大潜力。本项目采用界面活化方法诱导产生铝硅酸盐结构缺陷,在少量助剂协同作用下激发配位体大量重组而最终提高煤化工灰渣反应活性,并以工业大量副产稀盐酸或硫酸为浸取剂,获取多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伴随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与环境保护日趋严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缓解资源供给瓶颈、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转型升级是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的准则。本项目的开发成功可有效地解决煤化工灰渣的规模化处置和资源化难题,提供新型铝资源,并将形成能源、资源、化工、冶金、环保新型循环产业链,带动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进步和相关产业升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固废安全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市场背景: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有机质废弃物产生量:城镇污泥年产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以含水率80%脱水污泥计,以下同),以有机垃圾、餐厨废弃物为代表的城市有机质废弃物产量超过1亿吨/年。但我国对有机质废弃物的稳定化处理与资源化处置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主要处理处置措施仍为填埋和焚烧,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威胁。随着欧洲等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战略的实施、国际能源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对大气环境及水环境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城镇有机废弃物的高效生物燃气化技术,尤其可以满足大型城市集中式处理处置与能源资源综合利用需要的有机废弃物干法厌氧生物制气技术,可以把有机质废弃物高效转化为生物燃气,生产清洁能源,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高值循环利用,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有机垃圾、城市污泥等富含有机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各国纷纷在该领域投入大量研究,抢占城市有机质废弃物资源化与能源化产业化技术的制高点。由于我国污泥泥质的特殊性,其有机质含量远低于国外、含砂量高、生物反应池负荷低等,国外传统成熟的污泥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在我国无法得到稳定应用,造成国内大量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故障闲置,城市污泥及有机质处理处置技术存在着重大的瓶颈性问题。 国内外现状:国内外有微波强化预处理促进低有机质污泥厌氧资源化、城市低有机质污泥的好氧堆肥研究、温和热处理对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等相关城市污泥厌氧化资源化技术,但针对我国污泥有机质低、含砂量高、区域差异大的特点的合适的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却鲜少,本技术方案突破了传统厌氧消化要求进料含固率为5%的技术要求,实现了将进料含固率提升至10%~20%实现连续稳定厌氧消化的可行性与调控措施,并在国际上较早报道了脱水污泥直接实现厌氧消化的连续流试验结果,并提出了高含固体系下污泥与餐厨等城市有机质废弃物的协同厌氧消化调控技术,创造性的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典型低有机质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的技术路线。 目前本项目组针对我国污泥低热值的泥质特点,开发了适用于生污泥与消化污泥的热解/焚烧耦合技术,并形成核心装备,解决了污泥及工业固废高效热化学处理的技术难道与成套装备。
同济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458 4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