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纳滤法浓盐水(浓海水)脱硝脱硬技术
一、 项目简介在浓盐水(浓海水)利用过程中,硫酸根及硬度离子(钙、镁)等的脱除对保证产品质量,保障设备稳定安全运行十分重要。本技术利用纳滤膜特殊的一二价离子分离性能,选择性的去除原料中的二价离子,并尽可能的保留一价离子,进而实现含盐水的精制。本技术过程集成度、自动化程度高,仅消耗电能,过程操作简单,并可与原生产过程灵活衔接。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已完成中试阶段工作。三、 技术指标硫酸根脱除率大于95%,钙、镁离子脱除率大于50%。已公开专利:《浓海水处理方法》(CN102701478A)。四、 市场前景盐水脱硝脱硬在浓海水综合利用、两碱行业盐水精制、卤水利用等行业具有较大需求,因此本技术在上述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投资依具体规模而定。六、 生产设备预处理装置,高压泵,纳滤膜组件,加药装置等七、 效益分析每吨产水成本小于2 kWh,具体数值根据产品需求及生产规模略有差异。八、 合作方式面谈。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项目负责人:袁俊生电   话:022-60204274邮   箱:jsyuan2012@126.com。十、 附件:成果图片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多翅片降膜蒸发紧凑式海水淡化系统
1 成果简介本系统采用了一种多翅片降膜蒸发方式,通过高效降膜蒸发、膜态冷凝等强化传热传质技术,有效提高了单位体积装置淡水产率。其产淡水效率比目前市场上其他蒸发式产品更高, 70℃时单位体积产淡水率即可达到 135kg/(m3·h),温度更高时产淡水率将进一步提高。在产淡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本系统的结构更紧凑、反应更迅速。系统样机见图 1。 本系统采用多种创新性设计,降低了系统能耗,更加节能环保。本系统可利用的热源形式和温度范围更广,热源温度在 50℃左右时系统即可产出淡水,可利用蒸汽、热水、太阳能、地热水和废热气等热源,应用前景广阔。 本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使结构更为紧凑,外界环境一定震动时仍能正常工作,方便搬运、携带,可靠性好。图 1 多翅片降膜蒸发紧凑式海水淡化系统样机 图 2 多翅片降膜蒸发紧凑式海水淡化系统淡水产量随热源温度变化曲线2 应用说明此系统可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如地热、工业废热、交通工具废气余热等低温热源( 50~100℃),适用范围较广。大规模的海水淡化设备可以与大型火电厂、化工厂等相结合。小规模的海水淡化设备可以利用太阳能加热设备等,淡化后的水可直接饮用。3 效益分析此系统设计上的创新与优化使得投资成本大为降低。运营成本非常低,每天仅需 2 度电。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反渗透膜式海水淡化设备的单位产淡水量所需成本是此系统的 10~30 倍,预计此系统一年半即可收回成本。
清华大学 2021-04-13
基于生成图像数据的水下目标检测与识别
一、项目简介 水下目标检测与识别,是水下机器人等相关系统能够被高效应用的前提。然而现有系统难以应对水下图像能见度较低,对比度差,存在颜色漂移和边缘模糊等问题;另外,水下图像样本稀少且缺乏足够的变化性,使得相关基于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与识别系统由于缺乏训练样本而无法有效应用。 二、前期研究基础 项目利用深度学习等新的理论突破,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通过结合水下成像原理与深度风格迁移、生成对抗网络等算法,由普通光学图像生成水下图像,构建水下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仿真库,该数据库一方面数据量大且具有较大的变化性,也即场景与目标均具有较大的变化性;另一方面,由于是由普通光学图像迁移获得,因而也可以直接应用普通光学图像自身的标签信息,无需再对其进行标注。另一种是研究基于水下退化图像处理算法的检测和识别系统,解决由水下图像的色彩漂移和细节丢失等退化现象带来的目标检测和识别问题。同时通过水下退化图像处理模块和检测识别系统的联合优化技术,可以实现退化图像的增强方法与检测识别系统的最佳匹配。在保证处理后的退化图像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水下图像的目标检测识别性能。 三、应用技术成果 1)基于深度学习风格迁移的水下图像生成效果示例 a为自然场景图像中的目标检测结果;b为模拟生成的水下风格图像及其目标检测结果;c为图像增强后的目标检测结果。 四、合作企业 无
厦门大学 2021-04-11
喷水推进型水下滑翔机观测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与应用
项目所属科技领域为海洋装备技术。项目突破了小型化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大深度、长航程、高精度等关键技术,发明了小型化大容量浮力精准调节装置、海洋温差能驱动装置及螺旋桨与浮力调节混合驱动装置,引领了新型水下滑翔机技术发展。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1项、美国专利1项,发表论文68篇。研制成功系列化产品,应用于我国重大工程和海洋科学研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和提升海洋国防能力做出重大贡献。
天津大学 2021-04-10
基于LED的水下数字视频传播装置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深海生命线卫士—复合能源管道健康管理领跑者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学号 高春林 克劳斯塔尔大学 2019 /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李茜 电信院/电气工程 副教授 能源系统智能感知 四、项目简介 深海生命线卫士—复合能源管道健康管理系统是集能源管道实时监测、状态评估、故障预警、三维立体显示、创新健康管理、用户检修策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能源管道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巡检和巡逻船巡检的故障监测模式,将大幅度减少综合成本。该系统改进了市面上监测系统功能单一、显示界面陈旧等问题,率先提出创新性健康管理功能,使用户全面了解能源管道的生命周期及整体健康情况,为用户提供高效状态检修策略。该系统定位是做能源管道健康管理系统先驱,守卫深海生命线安全。
西南石油大学 2023-07-17
磷酸氢锡去除养殖海水中重金属离子研 究
重金属污染事故频发,使其成为全社会持续高度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之一。吸附法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选择性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是中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常用方法。但在高盐废水中,吸附过程往往受到共存干扰离子的影响,传统吸附剂的吸附容量较低。针对这一矛盾,本论文开展磷酸氢锡系列无机新型高效吸附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关于磷酸氢锡吸附特性及机理研究,目前开展的很少。关于磷酸氢锡的固定化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未见报道。 本论文以模拟水热合成法和液相沉淀法分别合成得到晶体磷酸氢锡、无定形磷酸氢锡,采用平衡吸附法分别研究了单离子、双离子和三离子体系中对水溶液中Pb(II)、Cu(II)和Zn(II)的吸附性能,考察了高盐介质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综合运用XRD、SEM、TEM、FT-IR、TG、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测定、电位滴定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两种材料的结构和表面化学特征,揭示了磷酸氢锡材料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另分别采用三种主要成分均为SiO_2的材料负载无定形磷酸氢锡,考察了这些固定化材料在模拟海水中的吸附性能。
江苏海洋大学 2021-05-06
一种人工上升流羽流捕获及海水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上升流羽流捕获及海水采样装置,属于海洋监测技术领域;本装置主要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采水器,采水器上固定一收线器,通过水下电机控制线的收放,可以控制采水器处于不同水平位置,采水器本身具有浮力自调节能力,根据采水器上安装的传感器获得的深度、盐度等数据,可以控制采水器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第二部分是一个导流网兜,可以捕获羽流流向,保证采水器与羽流流向一致。整个装置各个部分结构清晰,分工明确,可以精确、有效地采集人工上升流羽流区的海水。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植入风电杆塔的海水淡化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风电杆塔的海水淡化装置,属于海水淡化领域。包括蒸发器,多孔隔板将蒸发 器分隔成上部的蒸汽腔和下部的海水腔,所述多孔隔板是亲水性隔热多孔介质,其内部孔径为微米孔, 且多孔隔板上侧涂有吸热涂层;蒸汽腔依次与冷凝器、冷凝罐和淡水罐通过管路相连,海水腔一端与海 水管线相连进水,另一端与盐水管线相连出水,海水管线和盐水管线经过热交换器换热,盐水管线出口 连接活塞式抽水机抽出盐水;其中多孔隔板和冷凝罐中心距离海平面高度为 10 米。本发明不依靠外部 动力和电力的输入便可实现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9 80 81
  • ...
  • 111 1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