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南方型杨树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南方型杨树不同培育目标的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模式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围绕我国木材资源短缺的现状,根据黄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的气候、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针对南方型杨树人工林培育中存在的产量和质量问题,从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两方面系统开展了南方型杨树新品种创制、可持续经营的养分机制及地力维护技术、插干造林技术、修枝技术体系、林分结构构建与调控及计算机经营模拟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等研究,优化组装出了南方型杨树不同培育目标的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模式,是一项关键技术集成的创新成果。 1)创制了产量高、质量优、抗性强的南方型杨树新品种和良种各8个,杨树人工林产量和木材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为黄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杨树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种质。特别是所创制的雄性不育泗杨1号新品种(良种),解决了杨树人工林“飘絮”等环境问题。 2)创新研发了特殊立地的土壤改良技术。首次针对退耕还林地等特殊立地,研究了不同覆盖植被种类的养分含量与养分释放规律,阐明了生物覆盖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机理,提出有利于提高退耕还林地杨树人工林生产力的优化生物覆盖技术措施;首次探索了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脱水污泥在杨树人工林上的应用,证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在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的林地施用具有很大潜力;针对盐碱土杨树造林成活率低的现状,提出了有利于杨树成林的有效措施。 3)针对杨树短轮伐期经营和纯林连作造成地力衰退的现象,系统研究了杨树人工林经营的养分调控机制,阐明了杨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凋落物种类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关系,揭示了多代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退化的原因,丰富了森林培育学理论,为南方型杨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及地力维护技术提供了依据。 4)针对不同培育目标(特别是大径材培育),在国内首次提出了采用2-3干大苗插干造林, 配合保水剂应用的造林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杨树修枝方法(年龄轮生枝法)技术体系;优化了南方型杨树优质大径材的林分结构构建和调控技术;筛选出了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杨树林地链式复合经营技术体系,实现了杨树人工林优质、丰产和高效之经营目标。 5)以南方型杨树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期定位研究与野外大量典型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集经营模拟、经济效益评价、优化决策于一体的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经营模型系统,开发了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经营模型系统软件,为南方型杨树模式化定向培育理论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该成果机理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统一,体现出了技术含量高,又能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的技术特点。成果创制杨树新品种和良种各8个;获授权专利6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件,申请发明专利1件;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共6项;出版著作2部,公开发表论文102篇(其中SCI收录25篇)。成果先后在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 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该成果 2016 年度江苏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成果集成了机械化条件下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出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技术体系,并在技术地方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扬州大学 2021-04-14
证明了这个二维体系的带隙是拓扑平庸的
交换场为零时,非磁性拓扑绝缘体Bi 2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猪优质精液生产技术与社会化供应体系研究与应用
该技术应用于生猪养殖领域。通过对国外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建立了高标准、专业化的公猪站。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了优质种猪的遗传选育;开展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重要疫病的防制研究;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影响了影响猪精液品质和淘汰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提高猪精液品质和降低公猪肢蹄病发生率的营养调控技术;对优质精液生产、保存、运输和输精技术开展了集成创新;建立了以人工授精中心为核心的猪社会化供精体系。猪精社会化供精体系可覆盖母猪50万头,母猪平均分娩率达88%,可提高母猪PSY0.2头;降低公猪淘汰率20%。 该项目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在高水平公猪站的建设和公猪站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开展了有效引进、转化和集成创新;在持续开展优良种猪选育的基础上,选择和引进公猪进入人工授精站;在公猪营养和生产管理方面开展了突破性创新研究;通过“互联网+基因”的人工授精服务体系的创立,建立了优质、安全、高效的猪精液的社会化供应体系,最大化地实现了遗传品质优秀、精液品质优异、安全品质优良的猪精推广应用。 目前猪精社会化供精体系可覆盖广西全省,并覆盖广东、湖南和福建等省份,覆盖能繁母猪50万头。该技术能保障精液的遗传品质优秀和卫生品质优秀,能显著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转化条件:大型商业化猪精公司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预制板生产线中混凝土落料装置
简介:本发明提出一种预制板生产线中混凝土落料装置,属于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横向起重梁、纵向起重梁、软启动制动电机、起重梁二级减速齿轮组、行走轮、落料箱、立柱、横向筋板、二级减速齿轮组、箱体及长蜗杆;横向起重梁和纵向起重梁为支撑运动结构,纵向起重梁放置于横向起重梁上,落料箱放置纵向起重梁上,纵向起重梁和落料箱两侧安装行走轮,电机驱动蜗杆??蜗轮,螺旋轴搅拌输送混凝土,落料箱下侧设计有落料口。本发明装置能够实现预制板生产中混凝土自动浇注,可以根据生产要求通过移动横向起重梁和纵向起重梁控制浇注的范围,通过调节阀门控制落料量,从而生产出不同规格的预制板。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混凝土各向异性多尺度损伤变量量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各向异性多尺度损伤变量量化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提取细观微结构中达到临界损伤值的所有破坏点的坐标,并对非破坏点计算出多尺度损伤变量的均匀部分,即分布式损伤张量;在微结构中间隔角度设置投影坐标轴,对每一投影坐标轴等间距划分、设置2n个空隙,遍历所有投影坐标轴,得到每一破坏点在投影坐标轴上的相对坐标;根据相对坐标计算出破坏点在每一投影坐标轴上占据的空隙编号,得到各投影坐标轴上的有效空隙数,由此确定最大、最小损伤方向角以及对应方向的面积缺失程度,最后得出各向异性多尺度损伤变量。该方法在提取混凝土细观微结构演化信息的基础上,对混凝土材料各向异性损伤变量进行量化,大大降低了计算量。
东南大学 2021-04-11
利用废弃沥青混凝土制备高承载、耐久路面的研究与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智能同轴一维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介电常数测量设备
一种智能同轴一维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介电常数测量设备。介电常数测量设备与被测智能同轴一维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外导体共同完成测量。智能同轴一维钢筋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为同轴电缆结构,有外导体和内导体,外导体与内导体均由若干箍筋、纵筋组合而成。介电常数测量设备由控制服务器、微处理器、信号源、功分器组、反向信号隔离器、定向耦合器、程控衰减器组、信号解析器组和测量连接端口组成,控制服务器连接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与微处理器进行通信。本介电常数测量设备在不改变混凝土构件结构基础上,使混凝土材料自身成为一种智能传感材料。实时监测混凝土介电常数的变化,从而监测混凝土各阶段的健康状况,操作简单、可靠。
四川大学 2017-12-28
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分析仪NELD-BS630
执行标准:SL352-2006,DL/T5150-2001,TBT 3275-2011 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分析仪,适用于研究混凝土引气剂对混凝土气泡特征参数的影响、气泡特征参数与材料配比的关系以及气泡间距系数与抗冻耐久性指标的关系的研究等。 北京耐尔得公司研发的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分析仪,采用直线法和面积法,分别测试硬化混凝土的气泡的各项参数。产品工作性能强,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捷,测试精度高,深受国内科研单位的欢迎。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14
一种面向多种微观结构的材料结构一体化构建方法
本发明属于结构优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多种微观结构的材料结构一体化构建方法,针对传统变密度法得到的连续变化的材料分布以及单元密度,基于后处理机制对材料区域进行划分与单元密度分组,实现对宏观结构内具有不同材料属性的区域进行定义与划分,实现对宏观结构内的多种微观结构进行定义;其次基于参数化水平集拓扑优化方法与均匀化理论建立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模型,即针对定义的多种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宏观结构与多种微观结构并行化设计,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实现整体结构的性能达到最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6 37 38
  • ...
  •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