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BEX-8507 PN结特性和玻尔兹曼常数实验装置
描述 本实验装置设计了一个微电流源来用作PN结的正向电流,通过调节微电流源来获得PN结两端的正向压降,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测量微电流的不稳定,还能准确地测量正向压降。并配置了一套温度控制装置,从而得到不同温度下的PN结的伏安特性曲线,研究PN结电压、电流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从中得到玻尔兹曼常数k、灵敏度S和硅材料的禁带宽度。   实验原理 半导体PN结的物理特性是半导体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内容。利用本实验的仪器,可研究PN结扩散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了解此关系遵循指数分布规律,并可较准确地测出物理学重要常数——玻尔兹曼常数;也可测量PN结电压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 得到半导体PN结用作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S,并近似求得0K时硅材料的禁带宽度。   典型实验内容及数据 1. 室温下测量IF-Ube曲线:     2. 测量 Ube - T 曲线:   采用数字化实验时测得的数据   部件列表 BEM-5714    PN结特性和玻尔兹曼常数实验仪 BEM-5051    温控电源II BEM-5052    PN结加热装置 BEM-5053    PN结样品探头  
上海科铭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21
一种柱塞-铜套摩擦副性能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柱塞??铜套摩擦副性能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属于液压设备检测技术领域。通过该装置与方法能够对柱塞??铜套进行单一往复直线运动和考虑柱塞自转情况下的试验模拟。该测试装置主要由驱动系统、加载系统、测量系统、供油系统组成;其中驱动系统为整体测试装置提供动力来源,实现柱塞在铜套中的运动形式;加载系统为整体测试装置提供竖直方向上的加载力;供油系统对柱塞与铜套表面持续供油,使两者在运动过程中形成持续的油膜;测量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得到结果。本发明能够对载荷、转速、时间等参数进行改变,用于实现柱塞??铜套摩擦副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测试。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测试位置控制精确的水下光源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位置控制精确的水下光源测试装置,包括水池、第一行车系统、第二行车系统、灯源系统、检测系统;所述第一行车系统、第二行车系统安装在水池上,可实现左右、前后、上下方向的移动和水平方向上的旋转;所述灯源系统固定在第一行车系统上,所述检测系统固定在第二行车系统上,灯源发出亮光,照射到检测系统上,以此来检测灯源性能参数。本实用新型所用水池水的特性稳定,波动小,测试环境稳定,通过行车系统保证了灯源系统和检测系统可以在三个自由度移动和水平方向上转动,每个自由度的位移坐标均可以精确到1mm,转动角度精确到0.1°,灯源系统和检测系统的水密装置可以实现在水下进行灯源的性能测试。
浙江大学 2021-04-13
岩石损伤测试用声发射测试传感器组装式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石损伤测试用声发射测试传感器组装式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框架、安装声发射测试传感器的安装座、将声发射测试传感器固定于安装座内的固定组件和将安装座安装于定位装置框架上的安装机构,定位装置框架为组装结构环形架,由环形块通过定位固定结构组件组装成一个整体环形框架;安装座为内腔与声发射测试传感器外缘相匹配的筒体结构;安装机构为可自动轴向调整安装座位置的安装机构,共有四副,位于定位装置框架同一截平面内,两两相向设置,两条安装位置连线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固定装置存在的人为地安装试件不能保证传感器平面中心与圆柱面相切,传感器发射面中心轴向与圆柱形试件直径不重合的难题,提高了测试效率、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川大学 2016-10-10
闭眼单腿站立测试仪闭眼单脚站立测试仪
BYZL-999闭眼单腿站立测试仪参数: 量程:1~999秒 精度:±1%F.S 电源AC220V50HZ 按键:开关/清零,峰值保持 工作温度:0~40℃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测定混凝土孔结构的方法及专用成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混凝土孔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成型装置中注入待测浆料,待浆体凝结硬化后养护至所需龄期;采用溶剂终止水化,然后放入真空烘干箱进行烘干,即得带有型腔的试样;将温变合金融化倒入烘干后试样的型腔内,并置于保温装置中,并置于离心机上进行离心,即得可测定孔结构的试样,并通过电镜和CT测定试样中温变合金所占位置,即测得孔结构。本发明利用离心力压入熔融温变合金,避免传统取样方法对孔结构的破坏,且温变合金无毒无害,操作过程中没有污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也没有改变混凝土的孔结构,能够反映混凝土孔结构的真实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再生混合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本成果提出了废旧混凝土大尺度块体循环利用的思想;建立了再生混合混凝土以及高强化再生混合混凝土的非线性强度预测公式及考虑内、外双尺寸效应的再生混合混凝土强度预测公式;提出了再生混合混凝土基本徐变的预测方法;沉淀形成了再生混合混凝土从理论到实践验证的完整体系,编制了相关标准,为废旧混凝土的高效循环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若我国废旧混凝土的1/4采用再生块体混凝土技术进行循环利用,每年可减少水泥和天然砂石用量分别约750万吨和3750万吨,降低CO2排放约620万吨,节省商品混凝土费用约65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本成果已在广东、福建、贵州等地的多项实际工程中成功应用。获得了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及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一等奖。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
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 项目的资助下,历时15年,通过大量模型试验、理论研究、数值模拟、设计理 论与方法研究以及工程实践,取得了系统的技术成果,形成了钢管约束混凝土结 构技术。项目的主要创新性技术内容如下:1.创建了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体系,解决了传统的钢管混凝土和型钢混凝土结 构节点复杂等系列技术难题。2.建立了钢管约束混凝土构件的静力与抗震性能分析理论及方法,提出了构件 设计技术。3.建立了钢管约束混凝土构件的受火分析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构件抗火设计技 术。4.建立了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静力与抗震性能分析理论及方法,提 出了节点设计技术。5.建立了高层、复杂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弾塑性有限元高效分析方法,
重庆大学 2021-04-11
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成果简介: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行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其 中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层、大跨、重载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发展钢一混凝 土组合结构是结构工程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但传统的钢管混凝土和型钢混 凝土结构存在节点复杂、施工困难、高强钢材和高强混凝土难以应用等问题;除 此之外,传统的钢管混凝土构件耐火极限偏低,防火成本高,传统的型钢混凝土 构件存在抗震性能不足等问题;这些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阻碍了钢管混凝土和型 钢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 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 项目的资助下,历时15年,通过大量模型试验、理论研究、数值模拟、设计理 论与方法研究以及工程实践,取得了系统的技术成果,形成了钢管约束混凝土结 构技术。项目的主要创新性技术内容如下: 创建了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体系,解决了传统的钢管混凝土和型钢混凝土结 构节点复杂等系列技术难题。 建立了钢管约束混凝土构件的静力与抗震性能分析理论及方法,提出了构件 设计技术。 建立了钢管约束混凝土构件的受火分析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构件抗火设计技 术。 建立了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静力与抗震性能分析理论及方法,提 出了节点设计技术。 建立了高层、复杂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弾塑性有限元高效分析方法,提出了结构体系抗震设计技术。
重庆大学 2021-04-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用研究
该项目由吕志涛院士和孟少平教授主持,是为实现与国际接轨,为编制和修订我国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等设计准则而开展的,获国家建设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
东南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84 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