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材料学院刘向峰团队在动力与储能型二次电池关键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研究发现氧空位引入能够有效调控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中的库伦斥力,实现TMO6八面体的可逆畸变,同时能够有效抑制过渡金属离子的迁移和溶解,使得电化学性能获得显著改善。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植物乳杆菌KLDS1.0386与色氨酸混合物在制备预防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1、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且易复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两种疾病类型。过去一直认为IBD是“西方疾病”,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亚洲国家的IBD发病率急剧上升,目前,IBD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疾病。IBD临床表现为腹泻、便血、体重降低等症状,UC主要影响结肠黏膜,引起血便,CD可在整个胃肠道呈节段性分布,引起瘘管,由于IBD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宿主肠道的共生微生物失调引发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紊乱进而导致遗传易感宿主出现肠道炎症。目前IBD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容易引起机体代谢紊乱或产生特异性不良反应等毒副作用,不适合长期使用,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缓解IBD的方法至关重要。 色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从饮食中获取,很多研究发现色氨酸在维持肠道微生物和肠粘膜免疫之间的平衡发挥重要的作用。最新的研究表明色氨酸调节肠道免疫的本质并不是色氨酸本身,而是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色氨酸分解为吲哚及吲哚酸衍生物,其中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作为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的高亲和配体,可激活免疫系统,增强肠上皮屏障,以及肠道激素的分泌,从而发挥抗炎、抗氧化或抗毒性作用[7, 8]。但肠道微生物利用色氨酸的能力有限,本研究以乳酸菌作为实验对象,筛选出一株能够高降解色氨酸的乳酸菌,以期开发出高效、安全的缓解结肠炎的天然药物。 乳酸菌是益生菌的主要来源,主要从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中分离得来。乳酸菌除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外,已被证明可有效预防或治疗各种疾病,例如免疫调节、降胆固醇、抗肿瘤等益生功能。乳酸菌可通过黏附定植到肠道,调整肠道微生物结构,激活机体免疫,从而发挥出相应的益生功能。大量体内、体外及临床研究证实不同种属乳酸菌具有缓解肠道炎症的功能,但乳酸菌与色氨酸对结肠炎的预防作用报道较少。 本项目创新地研究植物乳杆菌KLDS1.0386与色氨酸混合物在制备预防结肠炎的药物中的的作用及应用,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研究及技术。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先进性和独占性。
东北农业大学 2021-05-10
再生混合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本成果提出了废旧混凝土大尺度块体循环利用的思想;建立了再生混合混凝土以及高强化再生混合混凝土的非线性强度预测公式及考虑内、外双尺寸效应的再生混合混凝土强度预测公式;提出了再生混合混凝土基本徐变的预测方法;沉淀形成了再生混合混凝土从理论到实践验证的完整体系,编制了相关标准,为废旧混凝土的高效循环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若我国废旧混凝土的1/4采用再生块体混凝土技术进行循环利用,每年可减少水泥和天然砂石用量分别约750万吨和3750万吨,降低CO2排放约620万吨,节省商品混凝土费用约65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本成果已在广东、福建、贵州等地的多项实际工程中成功应用。获得了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及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一等奖。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搅拌反应器混沌混合强化技术及应用
发现了混沌混合调控流场结构以及强化高粘度流体混沌混合过程的 规律;研发出刚柔组合桨和高粘度流体混沌混合技术;研发出多相流搅拌强化技 术;研发了电机换向耦合刚柔组合桨强化技术等新技术。
重庆大学 2021-04-11
路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系统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本软件是路博最新研发的将材料成本与配合比设计结合起来的软件系统,能彻底改变当今沥青配合比设计中不考虑材料价格的粗放式设计模式,既能保证您的工程质量,又能经过优化使您在工程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面大幅度降低成本,一般可降低材料成本3-5%以上。本软件系统以JTGF40-2004为标准,级配设计、最佳油石比的确定等繁杂的计算和图表处理都能轻松处理,自动形成配合比报告。适合于高速公路、市政建设沥青拌合站。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级联-并联混合变换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级联-并联混合变换器装置,由三相电源提供能源,通过切分变压器将电源分为三相,二次绕组的每一相电压被切分为若干个独立的低电压,这些独立电压分别经过单相-单相变换器,通过级联形成单相交流输出电压。而每相级联输出分别并联后经过LC滤波电路连接于负载,形成三相-单相变换器。所述功率单元模块为单相-单相PWM变换器,变换器可以是两电平结构,也可以是多电平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拓扑结构能使低压器件应用于高压场合,实现逆变器以较高的电压等级输出,还可增减级联、并联单元以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输出端可接负载而被视为一个三相单相变换器;本实用新型亦可应用于电气化铁路如同相供电系统中,输出端可为牵引网供电,提供能源的三相电源A、B、C三相可共同分担负载或牵引网所需功率,且能量可双向流动。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4
低压水刀(前混合磨料射流切割机)
低压水刀是安徽理工大学高压水射流研究所依托其拥有的前混合磨料射流技术发明专利(专利号:88109149.9)、循环置换灌装技术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5224660.0)以及其他专用技术而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的冷切割设备。该设备具有工作压力低、磨料可以回收使用、设备易损件少、使用成本低以及可进行除锈作业等特点。可以在空气中或水下进行切割(或清洗)作业。其切割对象包括金属、非金属、脆性、塑性以及复合材料等几乎所有的工程材料。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新型无痛光动力治疗皮肤病关键技术及转化——新型实时可控无痛光动力治疗智能系统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是一种药械联合的新型靶向疗法,治疗非黑素性皮肤肿瘤、痤疮、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皮肤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但ALA-PDT治疗过程伴有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感受,是业界公认的ALA-PDT治疗瓶颈。此项目团队在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王秀丽教授带领下,长期致力于ALA-PDT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国内外率先掌握了“无痛ALA-PDT关键技术”,形成相关成果申请国家专利,并将其转化生产出第一代无痛光动力治疗仪用于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拟进一步打造个性化、智能化、便捷的新型无痛ALA-PDT,降低对专业医师的依赖程度,打破技术壁垒,实现无痛ALA-PDT扩大推广应用,引领ALA-PDT无痛治疗新时代。 第一代无痛光动力治疗仪图片 团队已将诸多原创性研究成果进行临床转化,总结关键技术并将其推广至全国2000多家医院,直接获益患者逾100万人次。 第二代治疗仪
同济大学 2021-04-11
油门连杆限位汽车防盗构造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门连杆限位汽车防盗构造,由油门连杆凹槽110和与凹槽形成卡合的油门连杆限位机构200组成;所述油门连杆限位机构200具有可分别旋动嵌入所述凹槽左右两侧的左旋板210和右旋板220,左旋板210和右旋板220分别由两套独立的驱动机构,即控制左旋板位置状态的第一旋板驱动电机215和控制右旋板位置状态的第二旋板驱动电机225构成。本发明实现了智能控制,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便宜,且安装在汽车内部,具有不影响汽车的美观,安全等级高的优点。市场前景分析:汽车结构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汽车安全防护实验假人
汽车碰撞试验假人常使用在对人体有较大危险和不确定性的试验里,已成为评估汽车碰撞安全性不刻或缺的测试设备。假人要求最大程度上和真人类似,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材料来模拟人体的不同部位。要研制出试验用的“中国造”假人,难度相当大,不仅涉及到海量基础数据的采集、加工、处理和假人的制造,最难的是制造工艺。经历上千次试验后,曹立波教授找到了合适的假人肋骨所用的阻尼材料。经过长期的研究,成功开发了包括混III 50百分位男性假人、TNO-10安全带假人、P系列儿童假人和可调规格配重假人在内的多款汽车碰撞试验假人。同时成功开发了一岁半、3岁、6岁和10岁等儿童人体有限元模型,并与儿童尸体实验进行对比,从而掌握更准确翔实的数据,更好地开展仿真对比研究。
湖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 ...
  • 417 4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