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混合酸、脱色方法及果胶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酸、脱色方法及果胶提取方法。所述混 合酸包括浓盐酸和碳酸,浓盐酸和碳酸的用量体积比为 1:5 至 3:1,pH 值在 0.5 至 3.0 之间。所述脱色方法是将总果胶提取液湿法上样,通过 使用大孔树脂 AB-8 填料的柱层析进行脱色;控制上柱液温度在 30℃ 至 40℃之间,上柱液 pH 值在 4 至 6之间,上柱液流速在 3BV/h 至 5BV/h 之间。所述果胶提取方法,采用蒸汽爆破处理原料;应用所述混合酸 对原料进行酸提取,得到初提液;使用所述脱色方法脱色后提纯得到 果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松果动力
产业动力源和全设备的边缘智能物联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清华大学 2021-02-24
动力鸟
规格:400mm×300mm×60mm,利用皮筋作为鸟飞行的动力来源,学生可动手组装鸟并试飞。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神驰动力
神驰动力:SC200、SC230、SC420、SC460、SC690、AP156F、AP170F、AP190F
神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船模水动力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模水动力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平台、固定平台、运动平台、六分力天平、万向铰链和六个电动缸;六个电动缸的上、下端分别通过万向铰链连接固定平台和运动平台,六分力天平安装于三个支点所组成的等边三角形中心,六分力天平刚性连接试验船模的重心;固定平台通过安装平台安装于拖车横梁上;六电动缸通过伸缩运动使得运动平台产生不同方向的位移和旋转,从而模拟船模的横荡、纵荡、垂荡、横摇、纵摇和首摇运动。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装置进行船模水动力性能的测试方法。本发明能够精确模拟船模多个自由度运动,并结合六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电动汽车用控制器性能、动力电池性能检测试验台
本发明是一种电动汽车综合性能试验台,包括驱动桥、变速器、 离合器、驱动电机、控制器和蓄电池组,控制器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 相连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组相连接,控制器还通过导线分别 连接有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驱动电机连接有离合器,离合器连接有 变速器,变速器通过传动轴连接有主减速器,在驱动桥的左右两端分 别设置有数个模拟车辆不同载荷的加载配重块。八个加载配重块均为 高强度的球墨铸铁铸造而成。本发明模拟车辆的不同载荷,达到测试 在车辆不同载荷条件下的运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一种摩擦噪声的试验分析方法及其试验装置
一种摩擦噪声的试验分析方法及其试验装置,方法是:夹持下摩擦件的下夹具固定在往复运动装置上;夹持上摩擦件的上夹具,穿过水平支架与应变式力传感器的底面接触,上夹具上安有三维加速度传感器,水平支架的两端通过压电式力传感器固定在支架基座上,应变式力传感器固定在二维移动台的底部;声学传感器的感应端位于上、下摩擦件接触界面附近;控制二维移动台使上、下摩擦件进行受控往复摩擦运动,同时,由三传感器种精确同步动态采集摩擦噪声、振动加速度和摩擦力并实时分析。从而较准确地分析摩擦噪声与界面及系统特性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规律,以揭示摩擦噪声的产生机理,为机械设备的降噪设计,提高机械的性能与寿命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试验依据。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轨道交通大功率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2021 年 1 月 27 日,由西南交大与中车大同联合研制的我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在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取得关键突破。该车采用西南交通大学陈维荣教授团队研发的轨道交通大功率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突破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集成、系统优化控制以及能量管理等核心技术,电堆采用国际领先、可低温启动的日本丰田金属电堆,这也是燃料电池金属电堆在轨道交通领域的首次应用。该车设计时速每小时 80 公里,满载氢气可单机连续运行 24.5 小时,平直道最大牵引载重超过 5000 吨,在不用改变任何铁路基础线路条件下,可在各类机务段、车辆段、编组站以及大型工厂、矿山、港口等场所执行运转、调车、救援等多用途任务。 陈维荣教授团队自 2008 年起,在我国率先开展氢燃料电池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研究,开拓了氢能轨道交通研究方向。历时十余年的技术攻关,团队突破了大功率燃料电池优化控制、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于 2013 年成功研制我国首辆燃料电池电动机车,并于 2016 年与中车唐山公司联合研制成功世界首列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引领了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船舶动力设备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针对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需求,提出了结构振动信息作为性能指标的主动减振控制策略。解决了船舶复杂应用环境下,主动减振技术“减振不一定降噪”的难题。攻克超低频、高出力密度主动减振系统执行机构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了系列化的电磁式作动器和主被动复合减振器,应用于船舶主机、辅机和管路系统振动抑制。突破了现有主动执行机构低频作动能力的瓶颈,发明了准零刚度作动器,有效覆盖国外探测技术的频率下限,解决了新一代船舶对超低频线谱振动和水下辐射噪声控制的迫切需求。提出了稳定性高、收敛速度快、扩展性强的主动减振核心控制算法并形成工程应用软件。突破了参考输入线谱增强、多频振动均衡控制、控制输出饱和抑制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了主动减振技术实船应用的稳、快、准的难题。研发了首套兼具工作过程自监测、运行故障自诊断、控制效果自评估功能的集成化、模块化主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主动减振系统100%国产化。解决了船舶机械设备主动减振系统关键部件自主可控难题。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5-05-19
钢索疲劳性能试验评价
可以开展直径30-160mm范围内钢索疲劳性能测试与评价研究。可开展《GB T 30826-2014 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技术条件》、《GB∕T 18365-2018_斜拉桥用热挤聚乙烯高强钢丝拉索》、《JT T 771-2009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技术条件》及《JTT 775-2016 大跨度斜拉桥平行钢丝拉索》等标准要求下的相关测试。
北京科技大学 2025-05-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680 6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