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成都。 学校1896年创建于山海关,始称“北洋铁路官学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也是1921年中国首次建立“交通大学”的最早源头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屡迁校址,数度更名,先后为唐山路矿学堂、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国立唐山工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学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毛泽东主席为北方交通大学题写校名。1952年,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一大批在全国卓有声誉的系、组调至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1964年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大三线”号召,铁道部决定学校迁至四川峨眉,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至成都九里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扩建新校区,2020年与成都市合作共建成都东部(国际)校区。现有成都九里、犀浦、东部(国际)和峨眉四个校区,共占地5000余亩。 在128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见证和参与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不断奋进的光辉历史,形成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办学传统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精神,培养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为代表的40余万栋梁英才,师生中产生了3位“两弹一星”元勋、65位海内外院士和38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改革开放以来培养了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十余位两院院士。邓小平同志给予学校高度评价:“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轨道交通学科群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已建立起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创新体系。现设有33个学院(中心)等二级办学单位,拥有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以“工科优势引领、文理内涵支撑、生医特色拓展、前沿智能交叉”举措,全力打造一流学科梯队,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A+)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A序列,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遥感技术等进入世界前50强(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和US NEWS学科排名)。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社会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经济学与商学、临床医学等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工程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0.21‰。 竢实扬华,交通天下。西南交通大学坚定不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紧紧围绕交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学科牵引、教学核心、科研驱动、人才支撑、经费保障”工作思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以“一园五区”新形态科创园建设为抓手,坚决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努力答好“教育强国、交大何为”这一时代命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时代交大人的贡献!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2-01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学校紧紧围绕“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坚持“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定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2007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6年入选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占地2760亩,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5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206.7835万册,电子图书60.3万册,电子期刊1.44万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22000多人,教职工2400余人,特聘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省高端人才、省管优秀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95人,国家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学校设有16个本科专业学院,79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学科专业涉及工、理、文、经、管、法、医、教育、艺术等九大门类,与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现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1个,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个。工程学学科位于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有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6项,5个专业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节能减排竞赛、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等重大赛事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竞赛指数综合排名中,我校学生获奖数量、层次均名列省属高校前茅。“飞翔创客空间”被评为河北省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201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居省属高校前列,被评为首批“河北省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坚持走与区域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不断增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近五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00多项,获省部级奖励33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连续三年获得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学校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挥发性有机物与恶臭污染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室验中心,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10个、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河北省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4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河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河北省社科研究基地1个。学校技术转移中心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省内产业聚集区建立了7个技术转移分支机构,与240个地方政府及行业组织、研究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学校坚持以开放式发展为路径,全面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与24个国家的109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交流与合作。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澳联大信息工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9个,招生规模、机构项目数量和层次上居河北省首位。开设了15个全英语授课本科、研究生专业,招收来自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与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获国家汉办批准设立。河北省首家韩国世宗学堂也落户我校。2019年,我校与南非大学共同建立了“新能源国际联合实验室”,并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成功申报多项国家级、省级引智项目,学校2016年、2018年连续被评为“河北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2017年获得“河北省招才引智十佳单位”称号,2019年获批“外国院士工作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建校以来,几代科大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学校在与国家发展、人民需求、学生成长同向同行中,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中,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进步。展望未来,全体科大人将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昂扬的斗志,拼搏奋进、砥砺前行,朝着学校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讯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翔街26号邮政编码:050018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311-81668135中外合作办学咨询电话:0311-88623762学校网址:http://www.hebust.edu.cn招生办网址:http://bkzs.hebust.edu.cn/E-mail:zhaosheng@hebust.edu.cn
河北科技大学 2021-02-01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占地近3000亩,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学校设有24个学院,现有本科专业94个,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植物与动物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化、数学、一般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哲学、生物学入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发育生物学与生物育种学科群入选湖南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艺术学18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面向未来,湖南师范大学将始终秉承“仁、爱、精、勤”的校训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湖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全力建设“创新师大、特色师大、开放师大、智慧师大、幸福师大”,努力开创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
湖南师范大学 2021-02-01
宁夏职业技术大学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一所集现代职业教育与远程开放教育为一体的多门类、多学科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另辖宁夏农业学校)。承担着高等职业教育、远程开放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技工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种办学任务。学校由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宁夏重工业职工大学、宁夏职工科技学院、宁夏机械技工学校、宁夏农业学校、宁夏农垦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宁夏轻工业学校7所院校合并组建而成,保留了“宁夏广播电视大学”牌子。学校由三个校区组成:新校区占地1583亩,电大老校区占地37亩,原轻纺校区占地30亩,另建有农科综合实训基地508亩。 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2个,常规和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室113个,校企合作兴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0个。建有高水平的中国(宁夏)现代物流、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综合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正在积极筹建现代纺织公共实训中心、现代农业产教融合实训中心,以及宁夏职教园区共享共用培训宿舍楼和中国(宁夏)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学校现有各类学历教育学生35980名,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9244名(含高职学生6184名、中职学生3060名),全区电大2015-2017学年在籍本专科学生26736人。 学校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职业教育园区,是自治区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42所高校成员单位之一,全国文明单位。拥有校内实训基地12个,真实和仿真环境实验实训室113个,校企合作兴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6个。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709名,副教授、高工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89名(其中正高职称人员93人),硕士以上学历188名,“双师”素质教师229名。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实施专业领军人才、高精尖人才、国际人才培养计划,聘请了48名在行业企业极具影响力的技能大师作为专业带头人,聘请了300多名行业企业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打造了一支“行业专家引领型”的双师教学团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干部。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1名、全国优秀工作者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名、宁夏“313人才”2名、宁夏“塞上名师”1名、宁夏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名。 学校紧贴宁夏产业发展需求,开设50个专业(方向),涵盖农林牧、材料与能源、化工技术、装备制造、制药、电子信息、财经旅游、现代纺织、艺术设计传媒、健康服务等10大类。其中,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示范专业3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2011-2017年,学校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国际赛事奖项1个、获得国家赛事奖项39个、获得行业赛事奖项31个、获得自治区赛事奖项358个。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化体系,传承了“开放、合作、包容、发展”的办学传统,确立了“笃信好学、志在生民”的教育使命。经过长期积淀,这些文化基因已经凝聚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学校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盯经济结构调整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全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学研同步推进的社会服务功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宁夏职业技术大学 2021-02-01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2022-05-24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在自然指数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发表封面研究论文
研究利用天然植物多酚化合物木犀草素与微量营养元素金属锰离子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类酶活性的材料(Lu-Mn纳米酶),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在微酸性条件下(肿瘤微环境)可高效地将H2O2转化为具有肿瘤细胞清除能力的·OH,能够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四川农业大学 2025-02-24
专家报告荟萃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明教授: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探索
北航有幸入选全国第一批10家卓越工程师试点高校,2022年9月份正式挂牌,目标是实现“一个特区”“三个转变”“五个强化”,在重大工程创新实践中培养科学家式的工程总师。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26
专家报告荟萃㊴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志群:产业学院的理论与实践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专家报告产业学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志群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3-11
专家报告荟萃⑲ |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赵玉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蜕变与嬗变
学校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在2019年率先制定一流本科教育的行动计划、新工科建设专项行动方案,以及新时代五育方案,架起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持续推动新工科的建设。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7-0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为服务国家创新发展需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逐步起建立了校领导主管、各部门通力合作、各学院积极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并成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定期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部署并出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实效举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2-08-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169 1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