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吸附处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雾霾、光化学烟雾、臭氧等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是造成雾霾及臭氧(O3)的重要污染物。吸附法是去除VOCs高效简便的方法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气的存在与VOCs产生竞争吸附,因此设计具有高VOCs吸附性能的疏水性吸附剂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http://catalysis.tju.edu.cn/)针对分子筛表面亲水性及其在含湿条件下VOCs吸附应用存在的问题,利用多孔有机聚合物疏水性等特征,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分子筛与多孔有机聚合物核壳结构的新型吸附材料,所开发的吸附剂有效提高了分子筛表面疏水性,并且大大提升了其在干燥和潮湿条件下的甲苯吸附性能。相关研究成果《Core-shell structured Y zeolite/hydrophobic organic polymer with improved toluene adsorption capacity under dry and wet conditions》已发表在环境类国际高水平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 10.652)上。该系列吸附剂的研发为制备一系列疏水性吸附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天津大学 2021-04-11
抗生素滥用对机体危害以及环境浓度抗生素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团队通过斑马鱼和鱼类原代细胞对抗生素的毒性进行深入解析。低剂量的抗生素在海洋环境中无处不在,并且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团队利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抗生素在深圳市主要流域的分布水平,并选择了环境中最常检出的头孢噻肟、恩诺沙星、四环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这四种抗生素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证实,抗生素暴露健康的体外细胞,可能会抑制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而减弱机体的抵抗力。实验也佐证了抗生素滥用对机体危害以及环境浓度抗生素对水生生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污染控制及环境 管理研究
一、研发背景 我国是有色及稀散金属资源大国,产量更是在全球具有绝对控制地位。稀散有色金属矿的开发利用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稀散有色金属矿经开采、选、冶加工后,会遗留下大量的尾矿、冶炼渣和各种尘泥。从环保和安全上来说,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弃物是重大的污染源和危险源,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特别是矿业固体废弃物成为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技术内容 (1)新型深部充填减量化技术。开发一种价格低廉、材料来源广泛且固化重金属效果优良的地下采矿胶结充填料,能够降低充填采矿成本,并可以安全处置危险废物;(2)尾矿库微生物原位成矿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寡营养铁还原菌)控制环境中 Fe3+ 浓度、降低环境电位、降低环境中游离镉、锑等重金属离子,实现现役尾矿库的微生物生态修复。(3)五层覆盖强还原原位成矿修复技术。基于矿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协同作用,开发已闭库或无主尾矿库的重度污染区的五层(无污染客土层、膨润土密封层、有机质深度还原密封层、含高风险稀散多金属及砷和重金属尾矿生物法控制污染主反应层、原始尾矿层)覆盖强还原稳定成矿修复技术。 三、作用原理 针对我国含稀散多金属硫化矿采选冶废物易引起氧化淋溶、存在溃坝风险和对周边及重大流域构成的严重环境威胁等问题,首先研究采选冶废物处置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建立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评估方法;利用冶炼废渣及尾矿库内堆存尾矿,研发新型膏体充填减量化、资源化技术;针对现役尾矿库,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及寡营养铁还原菌研发尾矿微生物原位成矿修复技术;针对已闭库及无主尾矿库,基于矿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协同作用,研发重度污染区的五层覆盖强还原稳定原位成矿修复技术;组合应用上述技术,在典型稀散多金属采选冶集中区开展技术示范;最终形成“基于风险控制的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处置与污染控制方案和环境管理导则”,为我国稀散金属多金属污染防控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电梯势能综合回收利用及安全保护装置
对电梯运行中能耗产生机理开展研究,掌握不同电梯种类运行过程中能耗随时间变化的统计规律,为优化能量回收利用控制策略奠定基础;研究电梯配置参数和运行曲线 等对电梯能耗的影响。新型可匹配蓄能器充压非线性上升特性的恒功率变量柱塞泵的研发,曳引电梯动态特性的数字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通过曳引系统的功能关系,建立典 型曳引电梯的的液电混合控制动力学模型,采用专用的机电系统仿真软件进行分析。电梯运行过程关键参数的试验测试系统,建立能够模拟电梯运行的四象限加载试验系统, 对建立的能量回收利用系统进行试验考核;在实际电梯中示范应用及节能效果测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5-06
椎弓根螺钉植入反馈力信息采集装置
一种椎弓根螺钉植入反馈力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手柄,扭转传力机构,拉压传力机构,操作头和参考架.扭转传力机构嵌装在手柄的型槽内,拉压传力机构连接在扭转传力机构的前端,操作头连接在拉压传力机构的前端,参考架连接在拉压接头上.本发明椎弓根螺钉植入反馈力信息采集装置配合光学定位系统使用,可在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过程中直接作用于人体胸,腰椎,并同步采集反馈力信息;也可通过专门的信息采集实验作用于人体胸,腰椎标本,采集反馈力信息.所采集的力觉信息可用于虚拟椎弓根钉植入手术系统中的力觉模型构建.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5-04
一种立体车库车辆搬运装置
成果描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车辆搬运装置,属于载重机械技术领域,涉及立体车库存取车设备。它能有效地实现立体车库存取车辆时的夹持固定和纵向、横向运动。包括底部自行机构和车轮夹持机构,底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带动力的行走轮,两根轨道敷设于底架的凹形底部两边,底架的凹形上方设有两组车轮夹持机构,车轮夹持机构的底盘上方设有两组对称布置车轮夹持机构,底盘两侧设有输出轴朝下的夹持电机,设在底盘下方的主动链轮与夹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链接;滚筒通过两端的轴与夹持臂内侧的短臂固定,夹持连杆关节的一端与夹持臂外侧中部铰接,底盘两侧的悬臂设有与从动链轮同轴的行走车轮,主要用于立体停车库。市场前景分析: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带式输送机防跑偏拉紧装置
所属领域:其它领域项目成果/简介:本成果为依托专利 ZL201020628737.5 设计研发的带式输送机防跑偏拉紧装置,既可以为带式输送机提供必要的张紧力,保证带式输送机正常运行所需的张力和补偿胶带启、制动时的动负荷以及为胶带重新接头提供必要的行程,同时也能够自动纠正胶带的跑偏,防止输送带与机架、托辊支架的摩擦引起的边胶磨损、撕带、物料外撒造成的停机事故。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测定混凝土孔结构的方法及专用成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混凝土孔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成型装置中注入待测浆料,待浆体凝结硬化后养护至所需龄期;采用溶剂终止水化,然后放入真空烘干箱进行烘干,即得带有型腔的试样;将温变合金融化倒入烘干后试样的型腔内,并置于保温装置中,并置于离心机上进行离心,即得可测定孔结构的试样,并通过电镜和CT测定试样中温变合金所占位置,即测得孔结构。本发明利用离心力压入熔融温变合金,避免传统取样方法对孔结构的破坏,且温变合金无毒无害,操作过程中没有污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也没有改变混凝土的孔结构,能够反映混凝土孔结构的真实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皮纳卫星模拟分离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纳卫星模拟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架,水平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滑轨,与滑轨配合的滑座,一端与滑座固定连接的挂绳以及位于滑轨下方且与卫星的分离底板固定连接的固定工装,所述挂绳的另一端与卫星固定连接并通过滑座的滑动带动卫星与安装在所述固定工装上的分离底板沿水平方向分离;本发明通过纯机械结构来固定和分离移动卫星,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运行可靠,能适应高低温环境,可以有效模拟卫星的分离,研制成本低。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香粉定型的铺粉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香粉定型的铺粉装置,包括:底板;模具,固定在底板上,设有定型香粉的粉槽,粉槽的开口设置在模具的顶面;筛板,可绕回转中心轴转动,周向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筛板的一侧面为与所述模具顶面贴合且覆盖粉槽的第一回转面,所述筛板上设有与部分粉槽重合的过粉孔;粉盒,可绕回转中心轴转动,周向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底面为与所述筛板的另一侧面贴合的第二回转面,底面的部分区域为出粉口;联动齿轮,固定在底板上且位于模具外周,包括同轴固定连接且沿轴向分布的第三传动齿轮和第四传动齿轮;本发明将容器与模具结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香时不会造成香粉浪费,可以制作质地均匀的高品质香块。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2 143 144
  • ...
  • 322 3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