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门禁智能控制
可实现门禁的智能化控制,支持通过PC端、手机端进行远程操作控制。1. 课表控制:根据系统内已有的课表,结合师生身份信息实现门禁的自动控制,从而达到无人值守的目的;2. 开放预约控制:根据已有的开放预约信息,结合人员的身份认证情况,实现门禁的自动控制;3. 策略控制:用户可自定义门禁的定时控制策略,系统根据预设策略对门禁进行自动控制;4. 远程控制:在用户权限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PC机或手机APP实现对门禁的远程状态查看及控制;5. 联动控制:可结合消防预警/报警信息、安全学习考试结果、安全巡查结果、安全隐患整改结果等数据与门禁系统的管理进行联动;(如有)
重庆步航科技有限公司 2022-09-08
一种光伏组件输出P-V特性优化装置和其控制方法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电压(P-V)特性呈现非线性,并具有最大功率点,且其最大功率点随着光照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然而光伏发电系统周围常常存在建筑物或是树木等遮挡物,其在光伏组件上形成的局部阴影不仅导致光伏组件输出功率降低,而其P-V特性曲线出现多个极值点。常用的扰动观察法和导纳增量法等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造成能量损失,效率低下。目前已有全局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只能被动的搜索光伏组件当前的全局最大功率点,且全局最大功率点的功率远小于当前光伏组件可输出的功率;同时,该算法的参数设计和实现比较复杂。本发明使得光伏组件在局部阴影等恶劣的光照效果下仍然只具有一个最大功率极值点,保障了全局最大功率极值点的实现。同时,可以匹配原有扰动观察法和导纳增量法设备,不会使后级设备增加额外的负担,具有通用性,提高了通用性。
厦门大学 2021-04-11
一种溶解氧自动化控制的MBR全程硝化菌富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溶解氧自动化控制的MBR全程硝化菌富集装置。它包括反应器、进水桶、水浴锅和控制柜,其中反应器主体为圆柱形罐体,罐体下方设有进水口,通过内置的膜组件排水,罐体内填充填料,罐体上方设有DO探头和采样口,罐体外侧设有控温夹套,罐体底部设有曝气盘,可以调控反应器中的溶解氧浓度,同时也能起搅拌的作用,并防止膜组件堵塞。本实用新型可以为全程硝化菌提供低溶解氧、低营养物质的环境,反应器内部填充的填料比表面积大,可供微生物附着生长,出水采用了膜组件,可以有效防止生物量的流失,通过溶解氧探头、空气泵和氮气钢瓶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在较低水平,从而实现全程硝化菌的有效富集,获得高纯的富集培养物。
浙江大学 2021-04-13
基于内电势响应的全功率风力发电机的惯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电势响应的全功率风力发电机的惯量 控制方法及装置,当全功率风力发电机系统突加或突减负荷时,通过 减小锁相环带宽并改变锁相环的阻尼比,使得锁相环不能立即锁准电 网相位和频率,从而使得直流母线电容电压因电网的突变而发生相应 的变化;通过减小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环的带宽,并调节直流母线电压 环阻尼比,使得直流母线电压不会太快地调节到其参考值,利用直流 母线电压的快速响应来对电网表现惯性;将直流母线测量值与直流母 线电压指令值作差,将此差值乘以比例系数获得附加指令,并将附加 指令加入转速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双环电压型PFM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双环电压型PFM控制装置,由第一电压检测电路VS1、第二电压检测电路VS2、第一电压控制器VCM1、第二电压控制器VCM2、第一比较器CMP1、第二比较器CMP2、减法器SUB、触发器RS、定时器CT、反相器NOR、第一驱动电路DR1、第二驱动电路DR2和第三驱动电路DR3组成。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控制单电感双输出拓扑结构的多种变换器,诸如:Buck变换器、Boost变换器、Buck-boost变换器、Bipolar变换器等,相对于传统电压型PWM控制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其优点是:具有输出电压纹波小,稳态性能好,输入瞬态响应和负载瞬态响应速度快,变换器输出支路间的交叉影响小等优点。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4
输出电容低ESR开关变换器双缘PFM调制电压型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本成果来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现已结题,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01310022469.0),知识产权属于西南交通大学。该成果公开了一种输出电容低ESR开关变换器双缘PFM调制电压型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检测流过输出电容的电流ic以及输出电压Vo,将两者相加得到信号Vos,电压控制信号Vc与Vos经过时间运算器生成可变时间,结合预设的恒定时间,再经过控制时序生成器产生由恒定时间和可变时间组成的控制时序,控制开关变换器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本成果具有输出电压低纹波且无低频振荡、稳定范围广、瞬态响应速度快、稳压精度高的优点。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一种自监督混合域适应的多垃圾分类装置、控制及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监督混合域适应的多垃圾分类装置、控制及识别方法,该多垃圾分类装置包括框架主体、多级传送单元、压缩单元、旋转存储单元及识别显示单元,多级传送单元、压缩单元及旋转存储单元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框架主体内部,且多级传送单元位于框架主体中轴线的一侧,压缩单元位于框架主体中轴线的另一侧;框架主体顶端位于多级传送单元的上方设置有投放口,框架主体底端的四角均固定设置有滚珠,框架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中部支撑板,框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下部底板,框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单元。本发明通过混合域适应技术提升了垃圾分离成功率与压缩效率,能够满足社区、学校等复杂场景的智能化垃圾分类需求。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气囊锁紧的手部固定仪器用手套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气囊锁紧的手部固定仪器用手套装置,由手套主体,环形气囊,环形摩擦装置,储气瓶,气泵,气泵控制装置,声控装置,蛇骨节装置等组成;手套主体内侧采用高摩擦材料,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与装置紧密接触;手套在手指部位加入蛇骨节材料,储气瓶中的水分通过底部排水阀排出,防止管路结冰储气瓶上配有背带,操作时不影响手部操作;蛇骨节由多段组成,每段都围绕手指关节进行弯曲;环形气囊分别在手套五指内和手臂关节处,充气后分别锁死手指和手臂;气泵控制装置采取声控的模式,通过语音识别模块接受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关;声控装置可选择充气次数,随着充气次数增加,锁死程度增加。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宽温度范围连续可调控固态非线性光学开关材料的研究
非线性光学开关材料是非线性光学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指的是在某种外界条件(如:光、热、化学环境变化等)变化下,能够在非线性光学 “开”、“关”两种状态间切换的物质。先前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液态材料,但其易失谐以及不稳定等特点,使得液态开关材料难以获得实际应用。而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具备非线性性质优良、性能稳定、易于调控等优势;但是目前具备固态非线性开关特性的材料却还很匮乏,这是因为其不仅要求其结构构筑基元是强响应非线性活性基团,而且环境变化下具备基元间对称性的可逆重排特性。目前,已经报道的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在状态间切换依赖于材料本身的相变温度Tc,正因如此,已报道材料只能在一个固定温度点下使用,这严重限制了固态非线性材料在温度响应方面的应用。 2018年吴立明课题组从理论上预测具不对称性的单氟磷酸根PO3F2-有望成为新的DUV NLO功能基团,并提出氟磷酸盐可作为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进而通过实验合成获得(NH4)2PO3F,NaNH4PO3F∙H2O,(C(NH2)3)2PO3F等新型单氟磷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并对其非线性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Chem. Mater. 2018, 30, 7823-7830.)。对其中非线性晶体材料(NH4)2PO3F相变特性深入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可在温度变化下发生低温相(P21/n、无非线性信号)和高温相(Pna21、有非线性信号)的相互转变。通过单晶结构表征分析证实,该相转变需要克服氢键网络重排的能垒。基于此,该工作提出,如果能调控(NH4)2PO3F中的氢键结构,有望实现对该化合物相变能垒和相变温度的调控。据此,该工作利用K+与NH4+的半径相似但不存在氢键环境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Kx(NH4)2-xPO3F (x = 0.0 – 2.0)。研究表明,随着K+含量x的增加,由于Kx(NH4)2-xPO3F结构中氢键网络不断被削弱,发生相转变所需克服的能垒也逐步降低,在材料性能上则表现为非线性开关激发温度Tc的不断降低。因此,通过调控材料中K+离子的含量,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Kx(NH4)2-xPO3F (x = 0 – 0.3)可实现激发温度Tc在270–150 K大温度范围内的连续可调。这是首次实现对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激发温度的调控,并且根据K+离子含量的控制,可实现在120摄氏度范围内的宽温度连续可调。通过理论计算高温相与低温相的自由能证实当K+含量高于30%时,由于氢键结构的过度削弱,该相转变消失,这与实验结果相符。该工作系统深入地探究了内部微观结构与宏观非线性光学开关性质之间的内在机制,不仅打破了传统非线性开关局限在特定温度的壁垒,而且为今后研究氢键机制作用下调控宏观性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宽温度范围连续可调控固态非线性光学开关材料的研究
非线性光学开关材料是非线性光学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指的是在某种外界条件(如:光、热、化学环境变化等)变化下,能够在非线性光学 “开”、“关”两种状态间切换的物质。先前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液态材料,但其易失谐以及不稳定等特点,使得液态开关材料难以获得实际应用。而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具备非线性性质优良、性能稳定、易于调控等优势;但是目前具备固态非线性开关特性的材料却还很匮乏,这是因为其不仅要求其结构构筑基元是强响应非线性活性基团,而且环境变化下具备基元间对称性的可逆重排特性。目前,已经报道的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在状态间切换依赖于材料本身的相变温度Tc,正因如此,已报道材料只能在一个固定温度点下使用,这严重限制了固态非线性材料在温度响应方面的应用。 2018年吴立明课题组从理论上预测具不对称性的单氟磷酸根PO3F2-有望成为新的DUV NLO功能基团,并提出氟磷酸盐可作为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进而通过实验合成获得(NH4)2PO3F,NaNH4PO3F∙H2O,(C(NH2)3)2PO3F等新型单氟磷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并对其非线性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Chem. Mater. 2018, 30, 7823-7830.)。对其中非线性晶体材料(NH4)2PO3F相变特性深入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可在温度变化下发生低温相(P21/n、无非线性信号)和高温相(Pna21、有非线性信号)的相互转变。通过单晶结构表征分析证实,该相转变需要克服氢键网络重排的能垒。基于此,该工作提出,如果能调控(NH4)2PO3F中的氢键结构,有望实现对该化合物相变能垒和相变温度的调控。据此,该工作利用K+与NH4+的半径相似但不存在氢键环境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Kx(NH4)2-xPO3F (x = 0.0 – 2.0)。研究表明,随着K+含量x的增加,由于Kx(NH4)2-xPO3F结构中氢键网络不断被削弱,发生相转变所需克服的能垒也逐步降低,在材料性能上则表现为非线性开关激发温度Tc的不断降低。因此,通过调控材料中K+离子的含量,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Kx(NH4)2-xPO3F (x = 0 – 0.3)可实现激发温度Tc在270–150 K大温度范围内的连续可调。这是首次实现对固态非线性开关材料激发温度的调控,并且根据K+离子含量的控制,可实现在120摄氏度范围内的宽温度连续可调。通过理论计算高温相与低温相的自由能证实当K+含量高于30%时,由于氢键结构的过度削弱,该相转变消失,这与实验结果相符。该工作系统深入地探究了内部微观结构与宏观非线性光学开关性质之间的内在机制,不仅打破了传统非线性开关局限在特定温度的壁垒,而且为今后研究氢键机制作用下调控宏观性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398 39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