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本成果是由西南交通大学自主开发的一套成熟的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已经成功地运用在国内各跨江、跨海大桥,为桥梁在特殊气候、交通条件下或桥梁运营状况异常严重时发出预警信号,为桥梁的维护维修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与指导。该成果成熟、可以直接应用。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水位井盖监测系统
系统包含固定水位监控设备、连续水位监控设备、及井盖状态报警设备,以及与这些设备相关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软件(系统管理软件可以运行于PC机、Android手机和iPhone手机上) ,实现对水位和井盖开启等时间的报警,便于市政及时掌握给排水系统的动态,进行开闸放水、管道疏通、井盖维护等工作。 1) 固定水位监控硬件设备 2) 井盖状态报警硬件设备 3) 连续水位监控硬件设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调频广播监测系统
项目简介: 广播段无线电监测系统根据“黑广播"往往是录播并且以对话、交谈为主的特征, 通过统计静音在播放过程中所占比例分布的偏度, 实时、自动监测调频广播, 迅速、批
西华大学 2021-04-14
气压监测仪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全球抗疫,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大气温度、大气密度等有关,而这些也是影响动植物的因素。   在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中,有些研究者在实际测定时只注意到温度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没有考虑大气压的影响,因而有可能在结果计算中引入相当的误差。在进行测定时,整个测量气路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内部氧气平均压强应与周围环境中的大气压强相平衡。气压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不会影响气压?在密闭的空间当中,随着气体成分及密度的变化,密闭空间的气压会因为植物而变化!   产品介绍 名称:气压监测仪 型号:APM-100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简介 应对挑战: 缺少植物样品在活体生理状态下与气压的实时数据 植物在密闭空间中的气压的实时在线记录 解决方法: 非损伤微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活体样品的动态分离子流速的变化,解决了活体样品实时检测的问题 气压监测仪能够提供环境中的实时气压变化,可以提供密闭环境和开放环境条件的监测   功能特点 1.基本功能: 1.1实时监测、记录并显示活体样品周围环境的气压与温度数值 1.2液晶屏实时显示监测数值 1.3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查看和下载测量数据 2.性能参数:   2.1工作电压:5V 2.2气压测量范围:300hPa~1250hPa 2.3气压测量精度:±1hPa 2.4温度测量范围:-40℃~85℃ 2.5温度测量精度:±0.5℃ 2.6*短检测周期:2s 3. 软件参数: 3.1绘制数据与时间的折线图,并随时保存 3.2下载CSV格式的数据文件,可以查找到任一时间的气压数值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臭氧监测仪
产品详细介绍        通过测量254nm的吸收值,判断臭氧浓度。 用户根据不同需求,可选择不同版本: 环境监测用户可以选择20X系列宽范围浓度监测仪,测量范围为1.0 ppb to 100,000 ppb。 工业用户可以选择106-X系列监测仪,其监测范围较窄,在其测量的范围内,测量精度较高,有三种型号可选Low (0-10 ppm), Medium (0-1000 ppm) and High(0-20 wt%)。 一、20X 系列宽范围臭氧浓度监测仪 20X系列宽范围臭氧浓度监测仪有Model 202和Model 205两种型号,205相对于202而言,其测量精度更高,响应时间更快。系统内置数据采集,可以计算2s, 10s, 1min, 5min and 1hr的平均值。 该系列臭氧测定仪提供RS232和0-2.5v输出,方便于其他系统集成。其方法符合美国EPA901-O3臭氧测量标准。 可与GPS相连,系统记录相应地点的相应时间的臭氧值,非常适合野外使用。   Model 202 Model 205 测量原理 通过测量254nm的吸收值,判断臭氧浓度 分析范围 1.5 ppb to 100,000 ppb (100 ppm) 1.0 ppb to 100,000 ppb (100 ppm) 精度 > 1.5 ppbv or 2% for 10-s avg >1.0 ppbv or 2% for 10-s avg 测量间隔 10 s 2 s 流速 1 L/min 1.8 L/min 数据存储 14,336 lines internal; optional flash memory card 数据输出 RS232, 0-2.5 V Analog, LCD Display 电源 12 VDC or 110/220 VAC, 4.0 watt 12 VDC or 110/220 VAC 5.0 watt 尺寸 3.5 x 8.5 x 11 inches (9 x 21 x 29 cm) 重量 4.7 lb (2.1 kg) 5.0 lb (2.3 kg);   二、106-X 系列工业臭氧浓度监测仪 工业臭氧浓度监测仪,根据测量浓度方位不同有三种型号可选。其对应的光程不同,决定其不同的测量   106-L 106-M 106-H 测量原理 通过测量254nm的吸收值,判断臭氧浓度 测量范围 0-10 ppm 0-1000 ppm 0-20 wt% 分辨率 0.001 ppm (1ppb) 0.01 ppm 0.01 wt% 测量间隔 10 s 流速 1 L/min 数据存储 14,336 lines internal; (10 s avg. = 1.4 days; 5 min avg = 1.4 mo.) 数据输出 RS232, 0-2.5 V 4-20 mA Analog, LCD Display 电源 12 VDC or 110/220 VAC, 3.5 watt 尺寸 3.75 x 7.5 x 8.5 inches (10 x 19 x 22 cm) 重量 4.3 lb (2.0kg)     产地:美国
安中达(北京)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柴油车排放遥感大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并针对国内遥感大数据提出了遥感大数据处理方法,分工况区域动态确定排放阈值,从而达到动态高精度筛查高排放柴油车的目的。在汽车排放遥感监测领域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6
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监测岩石变形与破坏
项目成果/简介:煤层采动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技术参数对巷道支护、保护煤柱合理留设及水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与钻孔结合进行煤层开采围岩破坏特征观测。通过在井下巷道或地面施工并形成不同方位单孔、多孔等观测系统,并在孔中布置分布式传感光缆和电阻率传感单元等形成一套综合测试监测系统,利用相关测试仪器采集与传输应变场、温度场及直流电场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工作面顶、底板监测区域中岩体的应变场、温度场及地电场综合地球物理场参数变化情况,评价探测目标区域采动过程中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破坏高(深)度值。同传统的钻探方法及单一地球物理场勘探相比,综合测试可查明探测剖面内岩层的结构形态,通过多次对比时空演化规律,可获取岩层在采动过程中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InSAR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该项目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创新性地引入了测量平差技术,突破了InSAR大气误差抑制、去相干噪声滤波、复杂形变建模及三维形变测量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nSAR毫米级形变测量数据处理的成套技术和软件体系。 主要创新点      (1)建立了考虑高程和融合多源资料的高精度 InSAR 大气改正理论与技术体系。突破了常规技术难以融入多源水汽资料、难以控制大范围复杂地形下的大气噪声问题,与国际经典大气水汽插值技术相比,精度提高 50%以上。      (2)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平差的 InSAR 失相关噪声最优滤波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兼顾了噪声滤除和条纹信息保持,建立了量化的综合目标函数,形成了一套 InSAR 失 相关噪声抑制技术,与国际经典滤波技术相比,改善 20%以上。      (3)建立了附加约束的 InSAR 地表形变平差理论与技术体系,发明了角反射器约 束的 PSInSAR 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无起算数据的问题;在国际上率先引入物理力学 约束,突破了传统方法地表匀速运动假设的限制,精度显著提高。      (4)提出了融合多源异质 InSAR 的三维形变估计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了 InSAR 方差后验估计技术,解决了 InSAR 观测定权难题;发明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三维形变 序贯平差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 InSAR 三维形变序列实时估计。
长安大学 2021-02-01
高毒性有机污染物的便携式荧光监测技术
环境中高毒性有机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水体,对环境、生物体系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目前,对环境水体中苯、苯酚、苯胺、硝基苯、多环芳烃等高毒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主要是离线测定方式,处理步骤复杂、检测时间长,易造成采样误差。现有军用便携式快速检测高毒性有机污染物的设备只是半定量分析,且未在环保部门普及。本项目拟开发环境水体中苯、苯酚、苯胺、硝基苯、苯并芘等高毒性有机污染物的便携式监测仪器,以特异性荧光试剂标记不同污染物,用高灵敏荧光检测技术,现场、快速检测痕量高毒性有机污染物。具体来说,采用新型深紫外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充分利用 LED 光源小体积、低功耗、长寿命的优点;基于光电二极管,自主研制低噪音、低漂移的光电放大电路探测;将光机电集成一体化,研制出小型、高灵敏、长寿命原位水中高毒性有机污染物荧光检测仪,并将其在山东省内重点流域示范应用。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4-22
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监测岩石变形与破坏
煤层采动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技术参数对巷道 支护、保护煤柱合理留设及水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基于光 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与钻孔结合进行煤层开采围岩破坏特征观测。通 过在井下巷道或地面施工并形成不同方位单孔、多孔等观测系统,并 在孔中布置分布式传感光缆和电阻率传感单元等形成一套综合测试 监测系统,利用相关测试仪器采集与传输应变场、温度场及直流电场 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工作面顶、底板监测区域中岩体的应变 场、温度场及地电场综合地球物理场参数变化情况,评价探测目标区 域采动过程中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破坏高(深)度值。同传统的 钻探方法及单一地球物理场勘探相比,综合测试可查明探测剖面内岩 层的结构形态,通过多次对比时空演化规律,可获取岩层在采动过程 中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3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716 7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