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是北京市交通委直属的唯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市交通委主任担任学院院长。学院是北京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是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 办学理念 学院立足交通行业、服务首都经济,把“做交通行业职业人才培养孵化器和做交通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守护神”作为学院的办学使命,明确了办学方针——“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走校企合作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确定了市场定位——“为国内外一流企业和新兴交通产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办学基本情况 学院开设有城市轨道交通、汽车工程、交通管理与信息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汽车经济管理、汽车车身工程、道路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八个专业群。学院已建成汽车运用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物流管理等国家级、市级重点实训基地,建成具有甲级水平的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建成传承古代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中国古建筑实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成人教育在校学员600余人,行业培训1万人/年,职业技能考核鉴定6万人次/年。 集团化办学情况 为满足首都交通行业对高级技术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求,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北京市教委、市交通委、市人力社保局牵头下,以学院为核心单位,于2009年10月成立北京市首个由市委、市政府批准的职业教育集团——北京交通职业教育集团。 学院全面实施“3510”发展战略,构建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现代北京交通运输职业教育体系,搭建起人才需求信息、师资互动、实训基地共享、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交通应用型技术与管理研发推广五大平台,形成世界知名、有特色的职业学院办学格局。 学院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动适应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调整对高端技术和应用性管理人才的培养需求,参与建立京津沪冀宁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联盟,开展高层论坛、教师比武、师生互访活动。 2012年,职教集团参加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为国务院、教育部在全国遴选的10个与滇西边境山区合作的职教集团之一。学院作为职教集团的核心校,以人才扶贫为主线,支持云南省丽江市发展。学院与丽江市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及高职定向招生;连年面向云南丽江市、普洱市职业院校教师开展免费师资培训,至今已累计60余名,并入选了国家扶贫工作经验案例。 校企合作及国际合作 在集团化办学条件下,学院积极开展与世界知名企业和教育机构的合作。学院与北京地铁、公交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校企“双负责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院与丰田公司、上海通用公司等优秀外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充分认可。2014年,学院被丰田公司评选为“品牌建设样板校”。2016年,学院凭借年度评估第一名的好成绩被上海通用评为“2015-2016年度全国最佳ASEP合作院校”。 学院首批入选教育部“中德汽车机电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合作项目”,与德系五杰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SGAVE品牌班,办学水平得到德方专家的充分认可。学院积极拓展国际化合作,成立北京京德交通研究所,建立职业本科课程班,并成立首个以国际知名教授名字命名的工作室。 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车身工程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比赛中屡获殊荣。在第八届“中车株机·捷安杯”轨道列车司机职业技能大赛上,勇夺学生组团体冠军!2016年,学院教师参加保时捷实习生培训项目教师技能大赛决赛,摘得非技术专业比赛全国售后服务桂冠! 社会影响力 学院是全国交通运输行指委副主任单位,牵头成立了中国交通职业教育研究会下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以及全国交通运输行指委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指导委员会。牵头完成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中职教学标准的制定。牵头开展教育部高职教育专业目录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开展中高职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学院荣誉 2014年,学院获得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评选优秀学校奖。 2015年,学院承办全国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一行领导来院参观交流。 2016年,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当选第十届国家督学、第十届北京市督学! 下一阶段,学院将进一步夯实办学基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三步走战略全面实施,向着学院的既定目标——建设世界知名有特色的职业学院而努力!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2021-02-01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泽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地处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城高教园区,位于风景秀美的骆马湖畔、北依国家级嶂山森林公园、西临骆马湖湿地公园,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生态优美、气候宜人,是莘莘学子潜心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院由浙江泽达教育集团投资兴建,该集团前身为浙江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公司。学院占地面积为476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为600余台,多媒体教室、阅览室、语音室,座位数,1700余个,图书馆藏书13万余册。学院建立了各类实验、实训室40余个,学院现为“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宿迁市台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宿迁市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省书法考级点”。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全国美育工作先进单位、美育成果一等奖、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江苏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宿迁市诚信民办学校、宿迁市文明单位、宿迁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学院汇集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大型企业的专家、教授、工程师和管理精英,组成精干高效的学科带头人和管理团队。学院取名“泽达”是隐喻“浙大”的谐音,其用意一是学习和秉承浙江大学严谨求是的办学精神,二是坚持“泽被万物、达仁天下”的办学理念---“世间万物恩泽予我,我将仁爱送达天下”。学院正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教育与产业完美结合的全新教育模式。 校训 : 崇德立品 砺技敏行 学风:乐学 善学 游学 学以致用 教风:手把手 放开手 育巧手 心手合一 校风 : 诚信明礼 求真务实 协谐共济 群贤大成
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
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证书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成立于1997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高等学历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中职学历教育、短期职业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型教育机构。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改革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积极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学院坐落于呼和浩特市盛乐经济园区,投资总额达2亿元,占地面积6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学生公寓、综合教学楼、食堂、图书馆、实验实训基地及综合运动场地。校园设施完善、教学设备齐全、环境幽雅。2007至201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首府百姓最满意的教育品牌单位”和“职业教育前三甲单位”等称号。 学院现有在校生3200余名,教职工193名。各专业均配备两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专任教师。我院现已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学科结构、职称比例合理,专兼职结合,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承十年辉煌,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建设成为涵盖多个教育层次的国内知名民办高等学校”的总目标,明确了建设综合型、实用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学院的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学院下属机构介绍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本着“以企养校,以校促企,校企结合“的办学思路,成立了多家附属企业,为教育提供发展资金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1、内蒙古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内蒙古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于2005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下属独立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目前学校与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共同组织教学,接受工业职业学院的管理和领导。 学校从创立的第一天起,就将“服务地区经济,引领同行业发展”作为办学的中心和目标。为此,学校提出了“两个创新”,即“建立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形成持久的办学活力;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办学特色和品牌优势”。 “保证学习者成人成才,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向社会做出的承诺。学校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和影响力,已经和省内外电力、房地产开发、煤炭等十余个行业100多家公司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为学生广开就业道路,在保证学生就业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 学生入学后,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并经过公证处公正,学校保证为毕业生安排工作。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但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而且由于学校与学生就业单位共同制订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校企双方在资源上优势互补,学生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在学校和企业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加深理论理解,增加实践经验,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迅速适应岗位。 经过几年的实践,工业职业技术学校“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已经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认可,招生人数连年增加。而近期学校毕业学生全部就业高薪酬大企业的就业形式更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同类学校中的优秀单位。 2、内蒙古大元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大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由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投资、2006年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一个拥有国内房地产独立开发资质的中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目前,大元房地产在内蒙古集宁市进行学院自有土地3万平米住宅已落成。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大元房地产必将以其日渐丰富的土地开发经验支撑学院的校园建设和开发,同时也会面向外部市场,为整个以学院为主体的教育集团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向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展的道路上,大元房地产会优先吸纳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任职,为他们提供个人事业发展的计划和平台,同时还优先为学院学生提供实习的岗位。 3、内蒙古翁牛特旗华通粮肥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翁牛特旗华通粮肥有限责任公司由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投资、于2006年注册成立,注册资本890万元,是一家以粮食经销为主,兼营农、副产品,特别是有机农产品的中型生产、流通企业。企业在内蒙古赤峰市拥有自己的粮食储备库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协助当地政府促进粮食流通、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工作,受到大量的好评,并且得到内蒙古赤峰市农业发展银行的重点扶持。 4、内蒙古轩元文化办公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轩元文化办公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由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投资、于2007年注册成立,注册资本60万元,公司设在呼和浩特市,组织制作主要从事办公家具的生产、销售。
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 2021-02-01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 of Soochow University)位于中国第一水乡——昆山周庄,距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20公里,毗邻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城和吴江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一流,体现了“小桥、流水、书院”的建筑风格,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场所。 学院成立于1997年11月,2005年改制为由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设有工学院、商学院、时尚学院、中兴通讯电信学院、海外教育学院,设有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应用技术教育研究所,获批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江苏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等,现设有32个本科专业,在校生8000余人,担任各类课程的教师中高级职称者占60%以上,双师型专业教师占80%以上。 学院秉承发扬苏州大学百年办学传统,坚持“能力为本创特色”的办学理念,改革、创新、奋斗十多年,形成了依托行业、强化应用、开放办学、高效管理的办学特色。由社会各界和高校百余名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院专业设置、师资聘请、教学计划审定、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始终坚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坚持“加强理论、注重应用、强化实践、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苏州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本院的骨干教师,利用灵活的办学机制,在加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现场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近十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技能和学科竞赛中荣获奖项320余项,其中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全国奖30多项。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超过96%,协议就业率均在94%以上,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已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优秀学生出国交流、攻读双学位、硕士学位等项目。 近年来,学院积极把握国家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机遇,以获批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入选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院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以及“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为契机,积极配合昆山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坚持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并逐步开展应用型硕士教育,构建完善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力争将学院办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让百年学府在千年古镇创造出新的辉煌。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2021-02-01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Guizhou IndustryPolytechnic College),是经教育部批准和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贵州省教育厅。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贵州省化工学校,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高职学院。2007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获“优秀”等次,2009年成为首批贵州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年和2013年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荣获“优秀”等次。凝练了“修德励能 精工铸艺”的校训精神、“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产业促校”的办学理念和“忠诚坚定、阳光自信、身手敏捷、体魄健康、团结协作、血性担当”的 24字学子品格。学院拥有观山湖校区和清镇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00多亩。目前在校生人数近14000人,专兼职教师总数为641人,其中院内专任教师330人,院内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25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169人,我院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2名、省 “百千万工程”中“千”层次人才2人、省级职教名师3人。学院开展中职、高职全日制教育,下设化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工商管理系、汽车工程系等系部及贵州省化工学校(中专部),开设涵盖化学工程、机电工程、电子与信息、建筑工程和经济管理等五个大类39个专业,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9个。学院设有各种专业实训室100余个,其中有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开放实训基地。学院设有贵州省第44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贵州省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培训唯一培训单位、贵州省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举办函授专科和函授本科的成人高等教育。建有贵州省自行车训练基地。学院紧贴市场,积极与企业搭建“校企共同体”的双主体平台,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现有吉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詹阳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杭州沃尔玛连锁企业等10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我院毕业生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与良好的综合素质,在企业、社会上获得广泛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院党委明确了“一体两翼三使命”的发展规划,以争取进入省“双高”优质院校建设行列为目标,力争建设成为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与贵州工业和经济社会即时互动、特色鲜明的一流高职院校。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取我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名,是2001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新机制独立本科学院。学院充分依托母体学校--贵州中医药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着重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中医药高级人才,面向全国招生,在2005年教育部专项检查中,学院成为贵州省唯一获得良好评价的独立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以“立足贵州、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以医学为学科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院拥有教职工400余人,专任教师242人,教师队伍中教授(含其他正高级职称)66人,副教授(含其他副高级职称)95人;拥有博士学位27人,硕士学位16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8.5%。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院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时代、新目标、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师生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努力践行“博学多闻 精勤济世”校训,积极营造“求实、勤奋、进取、创新、报国”优良校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力争早日将学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综合性独立本科院校。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 2021-02-01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始建于2009年,是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同意成立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由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出资建设。学院占地500亩,在校生5000余人,拥有学术交流中心、艺术中心、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高科技图书馆、标准游泳池、高尔夫练习场、风雨运动场以及篮排网球场等系列现代化教学、生活设施,是一所美丽的热带园林大学。 学院践行“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施行“以学生为中心,以进取者为标榜,以教育情怀为乐趣”的工作服务理念,坚持“自立更生、合力更新、有容乃大、不懈则优”的校训及“豪气、大气、正气”的校风。经过10年的发展,已搭建起汽车系、旅游系、烹饪系、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系、健康管理系、传媒与表演系、互联网技术系、航空服务系、公共基础教学部以及三亚市职业技能鉴定站、吉利汽车南方培训中心(筹)的“九系一部一站一中心”产教学研平台,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为主体,以发展职业培训、应用型技术服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办学模式。拥有一支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23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67个校外深度合作实习实训基地,3个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学院拥有世界500强吉利控股集团的产业背景,是全国唯一一所校内拥有沃尔沃高端汽车4S店的高等职业院校,同时也是海南省拥有教学实训整车最多的院校。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是学院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的办学思想;坚持“依法办学、民主管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治校方略。2013年12月,学院一次性通过办学水平评估。2017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同年,学院与吉利控股集团签订“成蝶计划”人才培养协议,校企联合深度开展汽车类技能人才的培养;12月,学院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灵活的办学机制、敏锐的职教人才培养洞察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荣获“2017中国职业技能博览会创新奖”。2018年,学院成功入围全国就业典型高校及品牌实力职业院校。2019年6月,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入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并授予我院海南省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唯一省级办公室;12月,学院入围“全国创就业典范高校”和“全国品牌实力职业院校”。办学10年,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14000名技术技能型人才。近三年初次就业率平均超过95%,在全省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有近千人考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新的发展时期,学院将借助国家多年高职教育的优势积淀和三亚市独特的区位优势,搭乘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港)的快车,用国际化视野打造现代职业教育,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以坚定的办学信念、坚实的办学步伐、进取的办学姿态、科学的办学举措,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前进。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2021-02-01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是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莱阳农学院举办的独立学院,2007年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学院设在青岛农业大学莱阳校区,是一个拥有60多年建设历史的完整校园,条件完备,文化底蕴深厚,可以满足10000多名学生就读,占地 1000亩,图书馆藏书109.87余万册,校舍建筑面积20.17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5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6000余万元。在2006年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办学条件核查中,生均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生师比等指标均列全省12所独立学院前两位。2006年在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全国独立学院实力综合测评中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独立学院”称号;2007年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2008年被现代教育报、腾讯教育网等单位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十佳特色教育示范校”;被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人事厅等单位授予“山东省学习型先进班组”荣誉称号;2009年被中国诚信万里行活动委员会、山东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全国诚信和谐院校”荣誉称号;2010年获省“优秀人才培养奖”;2013年被新华网评选为“2013中国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称号;2016-2017年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 ”称号。 学院现设有工程系、食品系、生物科技系、人文艺术系、经济与管理系、基础教学部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7个教学系部、33 个本科专业及其部分相关专科专业;设有计算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动物科学、植物科学、经济与管理学、人文艺术等11个校内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0个。聘任教师431名,其中博士74人,硕士280人,教授43人,副教授93人。在校生7942人。 学院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办学定位和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特色办学、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博学 睿思 行健 至善”的学院精神与“和 勤 竞 雅”的校园风尚,实施人本管理亲情服务、特色教学、校企合作三大办学战略。实行学年学分制以及“3+1”(本科)、“2+1”(专科)的教学模式和“架构+平台”的培养方案,突出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人文精神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致力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技能型(专科)人才。 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保持在15%——21%,就业率一直在全省独立学院名列前茅。 学院设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省政府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设一、二、三等学业奖学金,分学期奖励学习优胜的学生,年最高金额为2000元;学院还设有三好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特别奖学金和企业奖助学金,奖励面超过40%;另外,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形式完成大学学业。 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12年经省教育厅、省外办、省公安厅审核批准,我院获得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院校资格。同时与美国、韩国、意大利、菲律宾、新西兰等有关高校签订交流合作协议。与韩国高校互派交换生项目已全面展开,每年选送优秀专科生赴韩国高校攻读本科、优秀本科生赴韩国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更新截至2018年9月13日)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2021-02-01
黑龙江工商学院
黑龙江工商学院(原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是2002年5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2月在教育部正式备案的民办独立学院。2011年原黑龙江科技学院利民校区全部教育教学资源整体并入成栋学院,使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2015年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教发函[2015]81号),学院转设更名为黑龙江工商学院,标识码为4123013300。 学院的上级主管部门为黑龙江省教育厅,办学地址为哈尔滨利民开发区学院路群英街(原时代大街1号),新校区位于哈南工业新城,办学层次为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实行国家计划内全国统一招生。 学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具有勇于创新精神、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职业准备充分,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大力充实办学条件,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着力推进转型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条件优良、校企深度融合、专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社会普遍认可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学院。 学院建立了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是学院的决策机构,理事长是学院法定代表人。理事会成员结构符合要求并能依法行使职权,理事会章程和学院章程已报请主管部门审核。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550人,全部为本科生。现开设本科专业25个,分别属于工学(10个)、管理学(5个)、经济学(2个)、文学(2个)艺术学(6个)。其中属于与黑龙江省实体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工程、技术、管理类等紧缺专业有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等16个,占开设专业总数的69.6%。学院规模适中,专业设置符合教育部《关于完善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教发司〔2013〕178号)精神。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59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33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258人(其中博士30人)。每个本科专业皆配备了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至少1人;各门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分别配备了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至少2人,各门专业必修课程分别配备了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至少1 人。师队伍中属于“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40.4%,来自行业、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兼职教师83人。 学院校园占地总面积为48.423万平方米,生均64.14平方米。校园用地全部用于教育教学项目。校舍建筑总面积为22.785万平方米,生均30.18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4.228万平方米,生均18.84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为4,230万元,生均5602元。各类教学仪器设备已全部纳入学院固定资产账目管理。学院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实训课开出率为100%。 学院图书资料为纸质图书总数76.592万册,生均101.45册。另有中外文期刊315种,电子文献32378种。图书馆设有北京方正Apabi电子图书系统、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系统、EPS数据平台、读秀知识库、中科VIPExam考试学习数据库、中文在线-书香中国互联网数字图书馆、歌德电子借阅机、武汉鼎森人文畅销期刊数据库系统及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 自学院创办以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建立了广泛的社会联系,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声誉。2005年成栋学院被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评定为全国百所一类较好层次独立学院,同时被选为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常务理事单位和副理事长单位、黑龙江省民办教育发展促进会理事单位、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2007年被推选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独立学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200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金牌服务院校;200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服务金奖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2012年被中国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评为中国教育改革卓越成就奖单位,2013年被中国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发展促进会评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201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
黑龙江工商学院 2021-02-01
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核准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的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由云南三鑫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办,2009年2月获得批准,同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学院自开办以来,在省州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不断克服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办学难度大等困难,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持“求正超越”的办学理念,以“把父母之爱给予学生,成德技之才回报社会”为办学宗旨,坚持走理实结合、产教融合之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几年来,学院通过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效益,有效促进学院快速健康发展。连续六年来,学院均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的办学年检。2014年,学院接受云南省高职院校办学评估,并被评定为“合格”。截止2015年底,在校学生已达8463人,其中三年制学生1989人,五年制学生6474人。 学院位于文山州职教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725亩,现有实际建筑面积87444㎡,教学科研行政用房45203㎡,教学实习实训用房6592㎡,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514.1万元,拥有教学用计算机332台,馆藏纸质图书4.94万册,校内实训实验室2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30个,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和生活设施日渐完善。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组织机构健全、章程制度完善。学院董事长由云南三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金朝水先生担任,党组织建设完善。学院设有党政办、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保卫处、院团委等工作职能部门,有医学系、汽车系、建筑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等四个教学系和基础部、思想政治教学部等两个公共教学部门。 学院拥有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且能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12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6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学院教学专业结构设置合理,在实有27个招生专业中,主要是面向现代服务类的理工、医学护理类专业,其中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建筑工程和供用电等已逐步成为学院的主干专业。办学六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1100余人,毕业生的年终就业率均在90%以上。
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5 206 207
  • ...
  • 256 2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