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是经教育部(教发函[2006]81号)批准,将西南财经大学三大校区(光华校区、柳林校区、涪江校区)之一的涪江校区进行整体置换,并完整继承了原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的全部师资和管理队伍、办学理念、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校园建筑及生活设施等而设立的独立学院。2010年和2012年,我校均荣获了由四川省教育厅两年一评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本科院校”称号,并在2010年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年度总评榜中,荣获“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2011年荣获“亚太十大教育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经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川教考院【2012】22号)批准,自2012年起,我校本科在四川省本科第二批次录取。 学校现有三大校区:绵阳校区、成都校区(东区)、成都校区(西区)。绵阳校区为本科教学区,坐落在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市(距省会成都市仅1.5小时车程);成都校区位于成都市东三环路二段龙潭总部经济城内,东区为专科教学区,西区为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三校区占地面积共计900余亩。另外,学校现在德阳市罗江县又征得1300余亩土地用于建设新校区,目前正在加紧施工中,预计2018年投入使用。 学校充分依托西南财经大学90年的优良教育品牌,秉承高规格、高起点的办学理念,以“一个头脑(创新思维),两个工具(英语和信息技术) ,三个习惯(自信、自律、自学),四项品质(忠孝、廉耻、诚信、勤奋)”为培养目标;率先实现教育模式国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语言双语(汉语、英语)化。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淀,学校的《管理学/ Foundations of Management》双语课程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我校10名外教分别获得2007、2008、2009、2010、2011年度“四川省优秀外籍教师”荣誉称号;在近几年四川省英语等级考试中,我校考生的合格率与优秀率均远远超过四川省的平均合格率与优秀率。与此同时,我校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密苏里科技大学、东新墨西哥大学、英国的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利兹大学、普利茅斯大学、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海牙大学等美国、欧洲、澳洲的数十所著名学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部分课程教学计划参照国外合作院校相关专业的标准制定。我校本科毕业生可直接攻读国外大学研究生,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攻读国外大学本科等。 学校现有本专科在校生20158名。现有教职工1453名,其中专任教师1120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94名,外籍教师30余名。学校大力推行雅典式、案例式、体验式、项目驱动式等为主要方法的课堂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加强与美国甲骨文(Oracle)公司、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马士基物流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建立了Oracle电子商务应用系统、IBM电子商务系统、金蝶K3系统,以及设立了由中国物流条码推进工程办公室、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授予的条码实验室等电子商务应用实验室,并将这些应用系统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直接使用国际水准的电子商务平台。学校还与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兴业银行成都分行、海南兰海集团、四川维奥集团、四川长虹、绵阳九洲集团等优势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的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此外,学校还建立了电子商务模拟环境、电子政务模拟环境、商业银行模拟环境、电子税务模拟环境、情景管理模拟环境等,为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优良的育人条件。 学校在校园内大力营造“小社会、大课堂”的育人环境,提倡赏识教育和“关爱心灵,砺炼心志”的积极人生心态,广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一系列综合素质拓展活动。通过职业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测评,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和特长,为学生的专业选择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通过个人发展咨询中的一对一咨询、团体咨询、同辈咨询,以及心理讲座、工作坊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开发自身潜能,为学生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和学长制建立良好的师生及同辈沟通关系,在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环境,提升综合素质,落实职业规划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育运动和后勤生活设施,教学场地充足,设施先进齐全,学生住宿条件优良。全校建有各类现代化多媒体教室339间,座位25000余个;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210万余册,各类杂志数百种;实验大楼教学仪器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可满足25000余名学生同时上机实习和实验教学的要求;主干千兆的校园网络延伸到了每个教室、每间学生宿舍和实验室的每张桌面,共计有38860个信息点,网上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各类体育设施、设备完善,建有标准人工草坪足球场、塑胶跑道田径场、标准塑胶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以及游泳池等运动设施。 学校以“崇文尚武、敏思践行”为校训,坚持以经济、管理、文学、艺术、工学学科为主体,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干,各学科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专业设置思路,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大力推进课程及课程体系国际化进程,利用新的机制和模式与国外大学开展多层次联合办学,培养政治思想坚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熟练掌握外语和信息技术,拥有国际视野和财经思维头脑,适合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坚持人才强院,学术兴院,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努力将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本科院校。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2021-02-01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首批进入“双一流”建设的百年名校——西南交通大学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创办、以轨道交通特色立校的一所全日制工科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院设有轨道交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外语系、基础部、思政部等教学单位,开办本专科专业39个,面向全国13个省市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5000余人。 学院弘扬“明德励志、务实创新、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才”的办学宗旨,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人才兴校”的办学战略,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全面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宽基础、多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特征的“现场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打造国内一流的独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坚持以轨道交通为特色学科,土木工程为支撑学科,以商科类专业为延伸学科的发展观,充分利用西南交通大学的师资优势、专业优势和行业背景,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成涵盖轨道交通、土木工程以及商学相关专业的现代化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中心。坚持凝聚特色、彰显亮点、兼顾发展,强化与成都地铁、京东商贸、希望集团等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切实做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为报读我院学生提供方便的出国留学途径,并已纳入西南交通大学与加拿大、美国等国家(1+2+1、2+2)国际联合培养体系,努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学院积极拓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培养、“3+1”、“2+1”等模式,先后与成都地铁、成都现代有轨电车、成都铁路局、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京东商贸等多家企业合作,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自2013年起,连续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茅,学院办学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2015年以来,希望学院按照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立足“转型改革、创新发展”,积极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四川省首批三所整体转型本科院校之一,现已步入国家教育改革的行列。 未来几年,希望学院将乘着“转型改革”之东风,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乘风远航。我们相信,在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希望学院必将焕发勃勃生机,必将赢得更大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2021-02-01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2009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投资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山东省第一所专门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建校以来,学院坚持"适度规模,强化内涵,突田特色,增强实力,提升层次"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产业兴校"的办学思路,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建设需求为目标,走以内涵发展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学院突出文化特色,把文化研究与传承作为学科建设的主线,将学院建成“传统文化研究高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摇篮”,构建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学科。学院努力打造山东省文化产业实用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与众多优秀企业加强合作,实行订单培养,产教融合等多类型教育合作模式,确保为合格毕业生推荐就业。学院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和产业资源,已与国内外多所名校开展联合办学,全而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为经济文化建设输送创新型实用人才。师资力量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教师作为学院最宝贵的资源,致力于建设一支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教风优良的专家型教职工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学科研人员78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及其他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7名。为满足新校区教学需要,学院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多措并进,持续引进优秀教职工。为了满足学员快速发展需要,学院由原址烟台蓬菜市迁往青岛,学院选址青岛市莱西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占地3060亩,首期校园516亩共10万平米校舍已经完工,具备8000名学生的教学生活使用条件。学科专业设置学院目前设有商学院、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机电学院、打击乐学院、舞蹈学院、国际职业教育学院共九个二级学院,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跨境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器乐表演、新能源汽车技术等21个大类专业,43个专业方向。 区位优势青岛,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青岛是2008北京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帆船之都、亚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联合国“电影之都”、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誉为“东方瑞士”欧韵之都、“中国品牌之都”称号,同时也是2018年上合组织峰会举办城市。学院新校区坐落在青岛市莱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两条南北主干道分布在校区东西两侧,距离青龙高速出入口仅5公里。学院毗邻高铁莱西北站出高铁站南广场即进入校园,该高铁站为青荣城际铁路、潍菜高铁、莱荣高铁以及规划中的渤海湾跨海铁路线四条高铁线的交汇站,是胶东半岛的高铁枢纽中心,每日开行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铁列车。学院距离4F等级的胶东国际机场60公里,该机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航空枢纽以及面向日本、韩国的门户。规划中青岛地铁17号线在学院门口设站,学院与青岛主城区将进入同城时代。 高端特色教育高铁乘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未来3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将会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势头。从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获悉,我国有52个城市已达到了修建地铁的标准,现有39个已获批建设地铁。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已有35个城市建成地铁169条,地铁运营里程达5082公里,车站3268座;2020年到来的时候,全国地铁运营里程达到6000公里。随着国内每年高铁、地铁、城际铁路的大量开通,今后五年我国轨道交通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以上青岛地铁实施“18448”工程,是指规划建设18条线路、400余个站点、投资4000多亿元、运营里程达800余公里,最终形成覆盖城乡的轨道交通线网,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2022年开通的线网全长约414公里左右,大约需要地铁工作人员13000余人。中国的高铁速度代表了世界的高铁速度,伴随着济青高铁、青连高铁、潍莱高铁、鲁南高铁、环渤海高铁、青荣城铁南线等高铁线路的动工,这些高铁都将在2019年前后开通,从青岛开通的高铁、动车每年将增加大量车次,高铁服务人员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乘务员的缺口也将越来越大。安置就业学校采取按专业培养、定向就业的教育模式。学校先后和济南铁路局青岛客运段、青岛地铁、北京地铁、天津地铁、广州地铁、沈阳地铁、郑州地铁等安裣中标单位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又和青岛诚润利得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青岛英康致远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青岛锐动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青岛锦隆通顺交通轨道有限公司等城轨交通相关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学生入学即签订就业保障协议,毕业后学校给合格毕业生安置到地铁、高铁、动车、普车、轨道设备生产企业等与轨道交通相关的行业实习就业,确保合格毕业生百分之百安置就业并且学校跟踪服务2年;同时根据自愿原则学生也可以选择继续升学,成绩合格者可被本科院校录取。报考要求1、政治合格、品德优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2、男生身高168-182cm;女生身高158-172cm3、体型匀称,五官端正,气质良好,身体健康,身上无纹身、无明显疤痕,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4、矫正视力不大于300度,无色盲、色弱现象,听力正常。 高端特色教育舞蹈学院1、来自国内最高学府的师资团队为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聘任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国内重点院校舞蹈专业知名教授、副教授及优秀教师参与教学和管理工作。在舞蹈专业课程中,使学生能够享受到大师级艺术指导与训练。为学生认识、发掘自身潜质和个性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2、“1+X+1”培养模式1、完成全日制三年教育课程,取得大专毕业证书。2、取得多种类专业师资证、教师资格证书,舞蹈教师方向,可取得民族民间舞1-15级教材的学习及考试。毕业后无需参加任何培训,即可上岗就业。3、海外及国内带薪实习和就业机会,可以自己赚第三年学费。3、面向就业的施训基地。为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学院将在青岛和国内200多个城市以及为提髙教学质量,学院聘任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外(新西兰、美国、法国等15个城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为每位实习生提供带薪全程跟踪式的个性化实践机会。优秀实习生可直接就职于施训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舞蹈教师年新可达8-15万。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产业基地挖掘全国汉民族及山东鼓子秧歌、海洋秧歌、胶州秧歌舞蹈文化,构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传统舞蹈教育传承基地,让学生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蹈专业学者及艺术爱好者广泛交流。5、“2+2、“3+1”专本连读国际教育通道开启学院将与世界知名大学成立专本连读的国际发展中心,为有深造需求的学生提供海外深造、拓展视野的机会。学生经国内及海外学习,考试合格即可拿到国家认可的专科及海外知名学院的本科学位。国际发展中心拟设专业方向:艺术管理、舞蹈表演、编导、教育、舞美设计、舞台服装、舞蹈音乐等。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2021-02-01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校 训: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 办学理念:学生为本 通专并重 知行合一 教学相长 办学目标:创全国一流本科大学 建中国式的小常青藤 学校简介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百年名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四川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是一所按照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设13个学院,42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学科涵盖文、理、工、经、管、艺等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在校学生17000余人。 学校恪守“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校训,践行“学生为本,通专并重,知行合一,教学相长”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地处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 美丽校园 一流设施 学校占地1000余亩,按人文化、生态化、数字化理念规划建设。 学校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实验楼群、图书馆、大礼堂、学术报告厅、体育场馆、景观公园、生态湖等,并配置了一流的教学仪器设备,各项办学条件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学校建筑精美,气势恢宏;绿树成荫,鲜花竞开;环境幽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陶冶情操的理想园地。 专家治校 名师执教 学校实行专家治校,学校主要领导和学院、教学部负责人全部由知名专家学者出任。 学校聘请海内外名校名师执教,现有教师900余名,骨干教师主要来自于四川大学,其中85%以上为教授、副教授。 通过他们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管理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强有力保障。 校风优良 学风严谨 学校严格课堂秩序,实行早晚自习、新生晨练制度,坚持开展文明寝室建设、诚信教育、志愿者服务等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吃苦耐劳、求真务实、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博爱感恩等优良品格,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育人为本 特色鲜明 专业特色:学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四川大学100多个本科专业中精选了优势明显、师资雄厚、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形成我校的专业体系。 学校坚持通专并重,致力于培养身心健康、品格优良、能力突出、专业扎实,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教育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上手快,后劲足,社会适应能力强。 此外,学校还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设酿酒工程专业白酒方向、英语专业同声传译方向等稀缺专业方向,同时开设了会计学ACCA(国际特许公认会计师)项目,培养行业急需高端人才。 东坡学院:学校实施因材施教,设立以本地历史文化名人苏东坡命名的东坡学院,每年从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该学院学习,为有志考研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条件。 国际化办学: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泰国等国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开设了“2+2”、“3+1”本科合作项目,“3+1+1”、 “4+1”等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及本科交换生项目。此外还开展了暑期赴美带薪实习、出国夏令营等活动。 锦江大讲堂:学校特设“锦江大讲堂”高端学术论坛,邀请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使学生零距离接触时代前沿,感受大师风采。迄今已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西兰等国高校以及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百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在此讲学。 综合素质培养:学校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实施学生“五大素质养成计划”和俱乐部模式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常年开展100多项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学科知识竞赛、科技创新、创业计划、文学艺术创作、演讲辩论、社会实践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拓展了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了情操,活跃了校园文化,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型师生关系:学校实行教师住校制度,师生之间朝夕相处,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展现了一幅全新的大学校园人文景观。 追求卓越 造就英才 学校2009年跻身全国独立学院百强排行榜第17名,2010年名列第9名,2011年和2012年位居第6名,2013、2014和2015年位居第5名;2016和2017年位居第3名。 学校先后获得“综合实力独立学院10强”“最具领导力独立学院10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20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独立学院20强”“中国最具知名度独立学院” “全国学生最信赖的十佳独立学院”。 学校连续获得四川省教育厅颁发的“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省委宣传部颁发的“四川省十大书香校园”等荣誉;被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授予四川省唯一一所“全国啦啦操实验高校”;还获得 “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四川省高校园林式校园”“四川省高校节约型校园”“四川省高校标准化公寓”等荣誉称号。 锦江学子在国内外学术讲坛、各类竞赛中表现卓越,近年来在全国及省级挑战杯、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各类大学生竞赛中累计获得1289个奖项,其中金奖211项、银奖348项。 我校学生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5篇。其中6篇被工程检索(EI)收录,4篇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收录,7篇被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收录,3篇被Springer(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收录;在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我校《基于“TG”信息安全理念的数字作品保护》作为全国唯一一项高校学生作品受邀参加展览;学生申请国家专利268项。 走向未来 放飞理想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超过95%,很多学生进入了政府部门,及银行、航空、通讯、水利水电、石油、电子等行业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工作,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肯定。 学校鼓励学生考研和出国深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为考研学生免费辅导,给予考研学生全方位的支持。近年来,我校毕业生考研上线率一直居同类院校前列,2017年我校学生289人达到国家考研分数线,2010年至今,累计1176人达到国家考研分数线,720余人被国内大学录取,其中300余人考取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重点大学;此外,还有320余名学生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外名校录取为研究生。 学校荣誉(2010—2017) 201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 100 强第3位 2016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 100 强第3位 2015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 100 强第5位 2014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 100 强第5位 2013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 100 强第5位 2012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 100 强第6位 2011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 100 强第6位 2010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 100 强第9位 2017年四川省高校“标准化公寓、园林式校园、节约型校园” 2016年综合实力独立学院10强 2015年中国最具知名度独立学院 2014年中国最具知名度独立学院 2013年最具领导力独立学院10强 2012年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20强 2011年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20强 2011年影响中国西部的教育品牌 201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独立学院 20 强 2010年最受媒体关注的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5 名 2015年四川省“十大书香校园” 2014年四川省眉山市“园林式校园” 2012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2021-02-01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是湖南科技大学举办、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湖南湘潭,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湖南科技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李伯超教授任董事长。学院先后获得“湖南省民办教育优质资源奖”、“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委”等奖励,在迎接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专项检查评估和湖南省教育厅的年度办学检查中均获得好评。 学院占地688亩,校园环境幽雅,设施先进,教育教学质量过硬。学院拥有一支规模适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335人,其中高级职称129人、博士76人、硕士125人。 学院充分共享母体学校近70年的办学积淀和学术氛围,秉承“至善、至诚、至厚、至精”的办学理念,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应用型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6项、省部级奖励137项;获得多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等课题立项。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以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而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高,很多优秀毕业生考入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学院等名校深造,每年均有优秀学生选赴国外大学交流学习或赴泰国和非洲国家支教。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学生活动:“潇湘之歌”优秀学生报告会、“潇湘之声”人文素质讲坛、“星讲台”杯师范类讲课比赛、“英语四六级”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交流会、安全教育画展、党团知识竞赛、职业规划大赛、团校培训和党校培训、宿舍文化艺术节、新生才艺赛等。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学院连续多年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将文化、科技、服务带入基层农村。 学院为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完善机构设置,优化教与学的关系,设立了机电、土建艺术、经济、人文社科体育等4个学部,12个教学系,并依托母体学校湖南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改革创新,学院设置的专业以湖南科技大学现有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为依托,选择市场竞争力较强、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为当年的招生专业。学院面向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籍学生六千多人。学院的招生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2017年招生计划1505人,招生的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英语、汉语国际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法学、土木工程、建筑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美术学等23个专业。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三个专业方向: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地下工程)(国家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土木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能从事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城市地下工程及其他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行管理等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科研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技术、信息系统、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通信工程领域中从事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通信设备的运行、设计、开发及调试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科研、开发、应用以及教学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建筑学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方法,具备较强的建筑与城市设计实践与管理能力,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学专业高级人才。 汉语言文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中文表达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文艺评论和文案写作,以及新闻出版、文化宣传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新闻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间、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记者、编辑与管理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英语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从事基础教育英语教育教学的英语专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 培养目标:培养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 会计学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掌握会计信息化所要求的相关技能,能从事会计实务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财务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财务与金融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从事财务、会计和金融管理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工商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具有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数学、法律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美术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艺术理论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具有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美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文化遗产研究与管理、美术专业创作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高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环境艺术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外设计、住居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产品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产品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科学研究机构从事以工业产品创新为重点的策划、设计、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研发相关的交互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较全面的体育学、公共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理论、知识、技能,具有良好的社会体育素养的;能在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社会团体、体育俱乐部等从事组织与领导、体育经营与管理、培训与指导、分析与评估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体育教育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高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教育和研究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咨询策划、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通晓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和专业技能,能在大型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大中专院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法学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条文和重大方针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构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专门人才。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2021-02-01
【高教前沿】四川旅游学院副院长李进军:植根四川、面向旅游,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应用型大学
在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四川旅游学院作为成渝专区高校参展,副院长李进军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就学校特色化办学、国际化办学、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等问题分享了四川旅游学院的经验做法。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3-18
省科技厅关于开展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专家库常年征集和在库专家信息更新工作的通知
为进一步优化完善我省科技计划项目专家库建设,根据《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鄂科技厅字〔2022〕3号)要求,省科技厅拟面向省内有关单位开展专家征集和在库专家信息更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2023-08-15
湖北省科技厅关于2023年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选派人员的公示
根据《湖北省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鄂科技通〔2014〕50号)精神和年度计划安排,经本人申请、派驻企业确认、市(州)科技局审核和科技部农村中心备案,确定2023年度湖北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选派对象为426名,现予公示(具体名单见附件)。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2023-06-27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校训:刚毅坚卓、通财富国 薪火商院:传承西南联大优良传统和大学精神 1938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创办,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八十年薪火相传,发展成了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 2000年,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在云贵高原拔地而起。这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兴本科院校,坐落在美丽的春城昆明,继承和弘扬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优良传统,坚守西南联大兼容并包、敬业勤学之精神,肩负培养具有领导力的中高端管理人才的使命,在传承历史与创新中阔步向前。 品牌商院:领略中国一流独立学院风采 学校顺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潮,凭借自身开拓进取之力,耕耘十八载,已成为全国办学规模大、办学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独立学院之一。2007至2015年连续蝉联“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十强,2016、2017年,跃升并保持全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第二名,荣膺2018中国六星级独立学院,跻身中国顶尖独立学院行列,是云南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2015年3月,学校顺利通过教学水平办学评估,是首家通过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权评估和独立学院教学工作评估单位;2016年在全国民办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评选中获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奖,工商管理获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省级立项,“云南省优势特色民办本科院校建设项目”获省教育厅立项,被省教育厅评为“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云南省级科研立项和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立项 300项,居云南省同类院校前列。2017年成为云南省首批六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校”建设单位之一。2018年5月,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足球学院”,成为云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于一体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连续十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2017年年终就业率达98.06%。其中产品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个性商院:“两最”愿景彰显文化魅力 学校实行两校区办学,现有在校生18000余人,校园占地900余亩,建筑面积46.7万平方米,教职工近千人,其中专任教师近700人,博士、硕士比例占58.43%,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占32%,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十余年来,学校始终不忘要做最好的本科大学、最关爱学生的大学,为学生提供友爱民主的环境。家长、学生可与学校教师、领导直接对话,共同关注学生成长,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以全面实施学分制学籍管理为突破口,推进以“学生、学习和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教学理念的改革。设立了任课教师的“办公室时间”,为学生辅导答疑。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本科专业60多个专业方向,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以艺术和教育为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专业群4个,省级重点培养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云南省高等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2个,省级“卓越管理人才培养计划”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个。实施“3+1*N”的模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培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和市场变化。配备专业项目导师提供语言教学、硕士申请、留学签证、校际对接等全方位服务,帮助学生完成学历升级,满足学生高层次学习的个性化需求。2017年,法学专业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司法考试表现突出,共有176人参加考试,其中合格74人,合格率为42.1%,较昆明市司法考试平均合格率高出22.8个百分点。 学校形成了“严格、自由、民主、活泼”的学生工作特色,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生活、同成长,加快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学校成立了48个学生社团,并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学生活动异彩纷呈、成绩斐然,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风景。连续多次获得“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德育先进集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学子在全国校园好声音大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无人机航拍大赛、中国微商创业大赛等国家和省级大赛中屡获殊荣。 国际商院:培养学术和文化的国际视野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泰国、韩国、越南等国家32所高校建立了海外实习、海外体验研究、交换生、双学位、微留学、海外升硕定向培养等合作项目,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目前共接收1000多名国外学生到学校进行语言文化学习和交流,派出3000多名师生到国外深造、就业和实习交流。以课堂项目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即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的技术路径,引领学校专业建设及学生就业走向。2017年,加拿大北美之星艺术团与我校师生进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深入交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博士也莅临学校进行学术演讲,并受聘为我校荣誉教授,正式成为我校学生的国际导师。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加拿大前总理乔·克拉克夫妇亲切接见学校师生,关心学生们的成长成才。2018年5月,希腊前总理、北方国际大学联盟国际顾问委员会副主席乔治·帕潘德里欧阁下莅临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世界青年领导力论坛,与师生共话“一带一路与世界未来”。 公益商院:主动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 学校连续十年举办云南省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外语教学技能公益培训、中小学生英语夏令营和中美大学生英语夏令营;2017年,学校举办“意象世界 多彩中国”民族微型艺术国际大展和云南省首届全国国际跳棋初级辅导员培训班开班仪式;承办云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大学生(绘画、书法、篆刻)作品、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展”、昆明市高新区总工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云南省省属技工院校英语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社会反响强烈,受到主办方和受训教师的一致好评。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学校将继续致力于办最好的本科大学、最关爱学生的大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为广大学生的幸福人生提供好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2021-02-01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创办于2002年1月的民办高等职业院校,2004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校。2006年9月迁入厦门市翔安区文教园。2009年12月通过首轮高等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3年5月以佘德聪为董事长,蔡建四、邹琍琼为副董事长的新董事会入主学校。三位举办者均为福建省政协委员,热衷公益事业,用心办学。2016年10月,学校圆满完成第二轮高等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现场考察评估,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 学校规划占地524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245人,教职工439人,其中专职教师284人,生师比17.6:1,副高职称及以上60人,硕士及以上103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1.1万册,电子图书11万册。目前学校设有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含3个校企合作二级院),实践教学部等4个教学部(含1个校校合作教学部),教务处等14个行政部门,共有36个高职专业,其中有19个专业与厦门市重点产业对接。校内实验(训)室96间、实训基地6个,校外实训基地83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26万元。 经15年的办学积淀,特别是2013年5月新董事会接管逆境中的华天以来,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东南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练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定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面向厦门,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福建自贸区建设及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养行业和区域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建立了“董事会领导、校长治校、专家治学、教职工参与”的管理机制,体现了学校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高度融合,为国家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技能人才,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区域和专业特色、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较高,形成“以工科专业为主、双主体产学合作办学格局“,现代服务业、经济、管理、艺术等专业协调发展,成为有较强服务社会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 另外,学校重视学生工作,打造独具华天特色的“自强自律、自创自翔”辅导学生品牌。积极构建以人为本、以辅导学生为主的“五导引航机制”实现辅导员从管理学生转为辅导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掘学生的潜能,真正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安全、学业、就业等多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扶,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在十余年的发展中,学校创下多项“厦门第一”:厦门华天学院2002年筹办、2004年正式纳入国家统招,是厦门民办高校中第一所正式建校的高职院校;2009年12月是厦门民办高校中第一所通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高校;2016年10月是厦门民办高校中第一所接受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高校;2007年福建省高职院校中第一所提出并于2008年第一所实施“校校企”闽台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院校(该模式名称由省领导概括,后在全省各高校推广);2010年3月是厦门市民办高校第一所被福建省公务员局授予“2007-2009年度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2010年12月是厦门市民办高校第一所被福建省公务员局授予“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厦门市高校中是唯一一所由三位各具雄厚实业和高职教育投资经验的股份制教育机构产业。 2016年学校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成绩有了突破性的提高,在单项成绩中获得创校以来的第一个一等奖,并在省赛一等奖中实现了零的突破,以及工科赛项获奖的突破。同时学校获得了2016年厦门市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团体奖项唯一的一等奖。在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参赛师生在强手如云的大赛中脱颖而出,力拔头筹,获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一等奖,实现福建省在该项目零的突破,也是厦门市高职院校首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更是华天建校以来历史性的零的突破。此外,本次大赛福建省52所公民办高职业院校共有11所学校总计斩获了19块金牌,华天学院是11所学校中唯一一所民办院校。在2017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 6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在福建省52所公民办高校中排名第12位。在赛点方面也有了零的突破,2016年厦门市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中,我校成为“现代物流”赛项的承办院校,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圆满完成了此次承办的各项工作,并得到主办方的高度好评。 厦门华天涉外学院各项专业建设协调发展,成效明显。学校是YBC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沙盘模拟经营实训示范中心、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等。首创闽台“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高职“校校企”联合培养海西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教改综合试验项目获省级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学校以坚持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专业群建设为特色,取得一系列成果,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获中央财政支持,机械制造专业群(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7个专业)、商贸物流专业群被确定为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其中:核心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连续五年获批福建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2015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专业;数控技术专业2011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400万元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福建省“校校企”联合培养海西人才教改综合试验项目及厦门市重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此外,学校在与韩国瑚山、加图立大学达成合作办学后,与美国南西雅图等四所大学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理工大学达成了合作意向,扩大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进展,巩固学校“涉外”品牌。 厦门华天涉外学院以培养“企业最爱的人才”为己任,以先进的理念、完善的设施、优良的师资、科学的管理、尽责的服务,本着“至诚至善、唯真唯美”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德技双馨、产学融合、国际视野、共赢典范”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特色鲜明取得了骄人业绩。厦门华天学院正处在新的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内涵建设,凝心聚力,朝着建设知名的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力前行。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9 180 181
  • ...
  • 252 2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