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华中师范大学俞云伟教授课题组在快变蓝色光学暂现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俞云伟教授课题组在时域天文学领域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揭示了快变蓝色光学暂现源的磁陀星统计性质及其和长伽马射线暴、超亮超新星的可能内在联系,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22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TheAstrophysicalJournalLetters》。
华中师范大学 2022-10-11
湖南大学开发恶性前列腺癌的新治疗方案
来自湖南大学的张定校团队,联合罗斯威尔帕克癌症研究所的唐定国和刘松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Intron retention is a hallmark and spliceosome represents a therapeutic vulnerability in aggressive prostate cancer的文章【4】。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人前前列腺癌PCa在其发生发展(包括临床治疗前后)过程中RNA选择性剪接的异常图谱;并揭示剪接体(Spliceosome)小分子抑制剂E7107可以有效地阻碍CRPC的耐药复发和恶性进展;提示靶向癌细胞的剪接体活性是一个新的治疗恶性PCa的临床策略。值得注意的是,E7107的一个减毒衍生物H3B-8800目前已经开始了在血液癌中临床实验(NCT02841540)。基于人临床PCa的转录组大数据,作者评估了不同恶性程度PCa组织(包括正常组织、原位癌、复发CRPC和终端致死性神经内分泌性前列腺癌(NEPC))中选择性剪接变异的整体情况,首次发现该剪接变异的异常程度与PCa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结合生信分析和功能试验,作者发现癌症的剪接异常主要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转录本转换(Isoform switch)来调控PCa的发生发展。由于内含子保留(IR)在不同的PCa发生和发展时期中呈现一致的上调变化,且是研究较少的一类AS事件,因此作者针对IR开展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IR是一个新的PCa恶性进展标志物,与PCa的侵袭转移能力和耐药性密切相关。另外,IR事件在正常胚胎干细胞和癌症干细胞中都明显增多,表明IR可能调控PCa的干性。随后,作者分析了IR的剪接机制,发现侵袭性PCa中IR的大幅度增多更可能受反式作用因子的调控。进一步分析发现,IR并不会导致相关基因的表达表达水平由于NMD(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而下调,且被保留的内含子可能还具有一定的编码能力,暗示了内含子保留IR在PCa中有一定的调控功能。作为一个控制雄性器官发育的关键转录因子,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是PCa的driver基因。通过生信分析和细胞学试验,作者均发现AR可以显著影响PCa的AS图谱。结合受AR调控的AS相关基因和AR的转录靶基因,发现二者之间并没有明显联系,表明受AR影响的AS调控机制和转录调控机制是相对独立的。AS主要受剪接体的调控,作者分析了274个编码剪接调控因子的基因(Splicing regulatory genes, SRGs)在PCa中的突变情况。结果发现,绝大多数SRGs(~90%)的突变频率处于较低水平(<5%);SRGs在早期PCa中主要发生基因缺失,而在CRPC中主要发生基因扩增。大约68%的SRGs在PCa不同时期存在异常表达现象,且在CRPC中相对较多,表明侵袭性PCa对剪接体的异常活性有偏好依赖性。进一步分析发现SRGs可以作为PCa的独立预后因子。以上发现的临床价值在于靶向抑制剪接体的活性可能会抑制PCa的恶性进展。为此,作者利用剪接体的小分子抑制剂发现,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对E7107更加敏感;且E7107能重编程PCa的AS图谱,并激活一些抑癌基因的表达。在转录水平上,E7107可将CRPC的转录组逆转到恶性程度较低的原位癌状态。最后,通过体内移植瘤和MYC-driven PCa小鼠模型试验证实,E7107可以抑制PCa的整体AS水平,并通过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增癌基因相关通路活性等,最终阻碍目前无药可愈CRPC的生长。
湖南大学 2021-04-11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是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隶属于天津市教委具有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学院2008年9月奠基,2010年10月正式启动。学院以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高效能社会服务平台”(简称“一基地三高平台”)为目标,将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串联,打造了从工程实践到创新创业的软件人才培养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软件人才培养新路。   学院率先在全国提出“教学与产业相融,学校与企业互动”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依托79所本科院校组成的“高校联盟”和150余家协同育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及300余家行业用人单位,形成高校办学资源和产业行业资源开放共享、高校学科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有效解决了信息技术行业实践教学资源孤立分散的问题。学院先后获批滨海高新区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市商务局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天津市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基地,承担了区域营商环境和产业人才“蓄水池”职能,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年常驻在校生7000余名,年实训人次稳定在10000人次左右。设立天津场外交易市场(OTC)高校板服务中心,牵头成立天津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技术应用协会、天津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引进天津市大数据协会,成立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人才工作专业委员会,更好地为产业服务。入选“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和“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两个联盟,为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之际,学校被京津冀三地政府授予“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已与60余家企业、13所高校签订“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打造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有效解决产教“两张皮”问题 学院集合全市优质科技、教育、行业资源进行平台建设探索并实践政府引导的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产教共同体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同频共振。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0个校企共建专业实验室、项目实训室和创新中心,与奇安信、麒麟软件等14家信创头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二)打造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校企协同助力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学院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先后推出“协同创新计划”和“天软创业育成计划”,建设了国家级和市级众创空间“天软·创魔方”“中北·天软创业学院”、市级大学科技园“天软信创大学科技园”三个园区,构建了“校企协同开发-校企协同研发-产学研协同攻关”三层校企协同创新模型。同时,构建了科技资源成果库与产业需求项目库,精准服务各兄弟院校师生技术创新,并努力促进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三)打造高效能社会服务平台,城校共生促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学院通过“管家+专家”的众创空间管理服务,以及自研的“十步问道创业成长力模型”创业辅导方法论,帮助来自天大、工大、师大、理工、城建等高校的数十家大学生初创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通过“先联合培养人才,再落地注册”的高等教育服务区域产业路径,直接促成了中汽数据从北京亦庄迁徙落户天津西青,带动洪荒科技、齐物科技等一批产业链上的初创企业快速发展。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16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联合召开教育强国建设研究工作推进会
5月1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教育强国建设研究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19
湖南警察学院
湖南警察学院是全省唯一一所培养警务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湖南省公安厅主管,湖南省教育厅负责业务管理。学校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949年的湖南临时省政府公安厅公安学校。1978年开始实施学历教育。1980年建立湖南省人民警察学校。1984年成立湖南公安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湖南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组建湖南警察学院。学校从政法干部培训到公安学历教育,从中专、大专到本科,不断发展壮大,一直走在新中国公安教育的前列。办学60多年来,始终坚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忠、真、智、勇”的校训和“立报国之志、铸忠诚之魂、育正义之气、聚公道之义”的校风,为公安政法战线培养了4万多名合格人才,被誉为“三湘警察的摇篮”。 学校地处长沙市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4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1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357.74万元,图书馆藏书84.9万册,电子图书20.2万册。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拥有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网络犯罪侦查实验室、射击馆、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心理行为训练基地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80个,与各市州公安局和相关企业共建校外教学实习基地62个。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各1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实验室1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8个,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个、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根据公安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设有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等7个公安类本科专业和信息安全、法学、行政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普通类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6536人。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公安部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2门。 学校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师362人,其中正高职称48人,副高职称138人;博士34人,硕士207人。教师中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教师、“徐特立奖”获得者1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1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省部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奉献奖获得者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高校青年骨干教师32人,省级青年教师教学能手8人,湖南省优秀人民警察7人,联合国维和警察入选者4人,参与联合国维和11次。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办案相结合,形成了教学科研相长的良好局面。升本以来,建有省级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教科研究基地1个。获得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立项20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联合国妇女署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项、公安部科研项目13项、省自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58项、省科技厅项目51项、省教科规划项目25项。获得国家专利12项、省科技发明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省职工科技创新奖1项,省部级教改项目9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公安部教学成果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40部,公开发表论文2123篇,被SCI、EI收录58篇次。 学校坚持公安学历教育与在职民警培训协调发展,是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公安部外警培训基地和湖南省警官培训中心。近三年来,学校共承办全省派出所长大轮训等各类培训班179期,培训学员18000余人,出色地完成了公安部多期警务实战教官调训,承办了香港警队国情教育培训班、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坦桑尼亚、刚果(布)等国警察培训班,得到了公安部的充分肯定。 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坚持政治建校,政治育警,致力于培养政治可靠、专业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身心健康,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警务专门人才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其他专门人才。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科研、实战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凝练了“政治首位、注重养成、贴近实战、服务公安”的办学特色。学校对学生实行警务化管理。设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岗位,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学校注重环境育人,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多层次、多举措推进校局、校企、校校合作及国际合作交流。与全省各市州县区19个公安局建立了校局合作关系,与湖南大学、江西警察学院、新疆警察学院等学校开展了友好合作办学,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丹麦、瑞典、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警察机构和院校广泛开展了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升本以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高校、省直机关文明标兵单位、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优秀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思政教育研究先进单位、辅导员工作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类比赛成绩优异,先后获得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美亚杯”全国电子数据取证大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全国二等奖、全省一等奖、湖南省移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奖项100余项。
湖南警察学院 2021-02-01
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女子学院,前身是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创办于1985年,2010年3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公办全日制女子普通高校,全国三所独立设置的女子普通本科高校之一,全国妇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女子教育联盟成员,中国女子高校联盟成员。学校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关怀。建校之初,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写校名并题词“祖国的兴旺发达,需要更多的妇女人才”;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全国政协原常委王光美生前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彭珮云、顾秀莲、陈至立先后来校视察并指导工作。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与省人民政府毗邻,占地面积37.02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04.96万册、电子图书67.26万册。校内实验实训教学中心13个,校外实习基地99个。建有多功能体育馆,教学所需的体育配套设施完备。校园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现有在职教职工651人,教师499人,专任教师417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51人,副高职称137人;有博士学位教师56人,硕士学位教师295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等高层次专家、学者。学校构建了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女性教育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企业管理2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社会学、工商管理、设计学3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设有6个学院,29个本科专业,教育部特设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资助建设特色专业1个。面向全国20个省市招生,在校学生近万人。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懿德睿智 笃行臻美”的校训精神,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培育了“求真、求善、求美、求精”的校风,“爱生、善教、博学、创新”的教风,“明礼、修身、乐学、自强”的学风,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妇女事业发展,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创新意识、传统美德的高素质应用型女性人才。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为社会输送了近5万名毕业生。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与美、澳、日、俄等国家和地区的23所高校或机构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建立了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关系,全面开展师生出国出境访学、研修、培训、交换等合作项目,已成为我国妇女/性别研究、女性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校拥有全国首批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高等教育学科(女性教育)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现代家政教育研究基地等5个省级及以上研究基地,20个校级研究机构,建设了国内第一个女性教育发展史馆。学校是“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平安单位”、 “湖南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女子学院 2021-02-01
【就业桥】就业桥运用AI技术助力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春招“抢人”获天津日报等媒体报导
2025年3月21日,中国教育在线就业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就业桥服务中心”以《就业桥运用AI技术助力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春招“抢人”获天津日报等媒体报导》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发光成像系统、数码显微镜、研究级倒置荧光显微镜等设备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发光成像系统、数码显微镜、研究级倒置荧光显微镜等设备项目竞争性磋商
华中师范大学 2022-05-27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沈农T120’实现成果转化
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沈农T120’实现成果转化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比亚迪迪空间】共筑产教融合新平台丨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与天津迪空间共建社会实践基地
2025年3月27日,比亚迪迪空间微信号以《共筑产教融合新平台丨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与天津迪空间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197 19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