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聚焦高校实验室规划与设计 共话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新时代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学术活动-高校实验室科学规划与设计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1-01
干熄焦系统焦炭烧损率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成果简介干熄焦技术因具有可回收 83%的红焦显热用于蒸汽发电、 提高焦炭质量、 节约水资源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炼焦企业。 但我国干熄焦的控制参数大多是参照国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干熄焦操作经验进行工艺参数设定, 没有考虑到目前的技术进步和我国的行业政策要求, 尤其是在焦炭烧损率和产汽率的最佳运行控制以及相应的运行参数优化方面缺少研究, 导致我国干熄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焦炭烧损率偏高(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 2008 年底在浙江宁波的全国干熄焦会议上指出我国干熄焦的平均烧损率为 2.5%~3.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超高速光通信集成电路与系统、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以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
1.4×25Gb/s NRZ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2.50G PON Burst Mode TIA; 3.4×56Gbaud/s PAM4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陈莹梅教授团队于2015年至2020年期间,共承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横向合作项目9项,其中10G线性均衡器芯片已在海思商用,高速以太电口模拟器已在华为量产,24路总传输速率1.344Tb/s的数控可调衰减器芯片正在华为量产准备中。
东南大学 2021-04-13
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列车静悬试验台超导磁体的自由度控制与安全防护系统研究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1.原理:结合磁浮列车极端运行工况,充分考虑运行环境的强磁场,深入研究机-电-磁耦合机制,精确调节磁体悬浮姿态,以实现超导磁体在液氮温区(-196℃)自稳定悬浮。 2.创新点: (1)研发国产化低功耗悬浮控制模块,能耗较进口设备降低35%; (2)突破-196℃环境下多系统协同控制技术,填补国内工程化应用空白。 3.应用场景: (1)高速磁浮列车静悬试验台 (2)精密仪器运输平台 (3)航空航天地面测试装备 4.应用案例:前期开发的自由度控制系统,已被合作团队应用且效果较好。
长春工业大学 2025-05-20
湿法刻蚀镍酸镧薄膜和铁电薄膜/镍酸镧复合薄膜的腐蚀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湿法刻蚀镍酸镧薄膜和铁电薄膜/镍酸镧复合薄膜的腐蚀液,由双氧水、硝酸、氢氟酸和纯净水配制而成,纯净水、双氧水、硝酸、氢氟酸的体积比为:纯净水∶双氧水∶硝酸∶氢氟酸=1∶2~3∶0.5~1.0∶0.06~0.12。所述腐蚀液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配方在常温、常压下将计量好的纯净水与双氧水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计量好的硝酸并混合均匀,继后加入计量好的氢氟酸并混合均匀。所述腐蚀液可干净、彻底地一次性去除SiO2 和/或Pt表面的LNO薄膜或LNO复合薄膜,得到边缘清晰、侧蚀比小的刻蚀图形。
四川大学 2021-04-11
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正在向超高压、大电网、大容量、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可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系统能够联网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变压器、GIS、电容型设备等输变电一次设备,及时发现输变电设备内部的各种短路、局部放电、绝缘受潮和老化等故障,并实时诊断预警,为输变电设备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指导数据,大大提高了输变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该系统是总结十多年来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关于绝缘泄漏电流测量、介质损耗测量、局部放电测量、振动特征测量和故障诊断技术等领域的研究结果,结合现场实际检测和处理经验,采用最新的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和最新诊断理论、算法实现的新一代高性能智能化、综合化的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多元信息融合技术进行故障综合诊断,诊断效率和准确度大大提高,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基于该课题,我研究团队共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承担“973” 、“863”子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其他横向项目10余项。有100余台套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在现场运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遥感摄影测量边坡安全检测与应急决策系统
遥感摄影测量边坡安全检测与应急决策系统针对采场边坡安全问题,综合考虑存在的边坡管理需求,将基于遥感测量的边坡监测技术、边坡稳定性评价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整合起来并运用到边坡测量预警以及对应决策的选择上来,实现边坡安全态势、动态变化、预测以及破坏应急与应对策略、准确测控和全维度防范,为矿山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对边坡稳定性做出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全范围实时监测。系统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我国矿区边坡稳定性的现状,并通过汇聚已有各类地质、采矿设计以及边坡稳定性研究资料,系统主动性和动态地处理已有数据、信息和知识,以此对采场边坡稳定性进行预知性监控和评估。借助GPS数据分析和边坡稳性预测预警、基于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技术等技术,建立矿业边坡安全检测知识库和边坡稳定性预测系统,对矿区边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处理,达到防灾减灾的效果。同时提高矿山采场边坡稳定性管理水平和质量,为矿山采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之支撑。采场边坡稳定是影响矿山采矿安全生产的几个关键环节。现有技术没能很好地协调边坡稳定性评价、预测、监测及其与边坡灾害及采矿生产之间的关系,没能充分整合多种数据、信息、知识等为边坡生产安全提供动态实时评价。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汽车自适应底盘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目前,乘用车的运动性和舒适性存在一定的相互冲突,若将汽车的悬架系统调教的路感比较清晰,也就是能够感觉到明显的运动性,这必然会使舒适性大打折扣;反之,要获得良好的舒适性,路感(运动性)就会变得模糊,悬挂系统的调校原则就是在运动感和舒适感之间平衡。自适应底盘控制系统,亦称动态底盘控制系统(Dynamic Chassis Control,DCC),能够针对路面条件、驾驶工况及驾驶员要求实现四个悬架阻尼的自适应可变调整,将汽车底盘调节成“正常型”(Normal)、“运动型”(Sport)和“舒适型”(Comfort)三种模式,同时还配备有可自动调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装备了DCC动态底盘控制系统的汽车能够在保持了路感清晰的基础上,也可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驾乘舒适性,根据不同的驾驶环境相应的选择运动性底盘还是舒适性底盘,使底盘能始终将行驶条件实时地与驾驶者的意愿完美地配合并维持其平衡。DCC通过可调节减振器和电动助力转向解决运动性底盘和舒适性底盘的设计冲突,同时兼顾了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能够有效解决汽车操作稳定性与乘坐舒适性技术难题。
同济大学 2021-02-01
汽车自适应底盘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项目成果/简介:目前,乘用车的运动性和舒适性存在一定的相互冲突,若将汽车的悬架系统调教的路感比较清晰,也就是能够感觉到明显的运动性,这必然会使舒适性大打折扣;反之,要获得良好的舒适性,路感(运动性)就会变得模糊,悬挂系统的调校原则就是在运动感和舒适感之间平衡。自适应底盘控制系统,亦称动态底盘控制系统(Dynamic Chassis Control,DCC),能够针对路面条件、驾驶工况及驾驶员要求实现四个悬架阻尼的自适应可变调整,将汽车底盘调节成“正常型”(Normal)、“运动型”(Sport)和“舒适型”(Comfort)三种模式,同时还配备有可自动调节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装备了DCC动态底盘控制系统的汽车能够在保持了路感清晰的基础上,也可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驾乘舒适性,根据不同的驾驶环境相应的选择运动性底盘还是舒适性底盘,使底盘能始终将行驶条件实时地与驾驶者的意愿完美地配合并维持其平衡。DCC通过可调节减振器和电动助力转向解决运动性底盘和舒适性底盘的设计冲突,同时兼顾了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能够有效解决汽车操作稳定性与乘坐舒适性技术难题。应用范围:自适应底盘控制技术能够应用于所有乘用车的底盘控制,只要装备阻尼可调减振器和动态底盘控制器,就可以有效解决汽车操作稳定性与乘坐舒适性技术难题,应用前景广阔。项目阶段:批量生产效益分析:(1)提高车辆驾乘舒适性,缓解驾驶疲劳 DCC系统的开发应用可以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缓解长时间驾驶、路面不平和特殊工况导致的驾驶疲劳,增加人们的驾车愉悦感。 (2)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汽车DCC系统的推广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安全性,避免因驾驶员主观因素(疲劳、疏忽、驾驶经验不足等)或复杂行车环境(前方车辆突然刹车、变道等)引起的交通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极大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 本项目开发的DCC系统具有成本低、集成度高、易推广特点。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推动DCC产品的批量生产及装车,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4)培养高水平人才,增加就业 本项目开展过程中将培养高水平技术开发与应用人才,在以后的推广应用中将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同济大学 2021-04-10
旋转机械振动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
项目概况 本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数据采集处理箱,对旋转机械的振动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降噪、快速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等处理,并将处理过的数据送往上位机进行故障特征的提取。 上位机对下位机传送来的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故障检测及诊断,实时监测旋转机械的运动状态。 本项目实用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主要特点 数据采集处理在以DSP作为处理器的下位机进行,大大加快了振动信号的实时处理能力;振动信号的降噪和特征提取综合运用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两种算法,提高了振动故障信号的降噪和故障鉴别能力;故障的诊断综合运用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故障分类方法。技术指标 本系统可分别显示时域振动图、频谱图、极坐标图、轴心轨迹图、瀑布图、相关分析图等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傅立叶变换频谱信息;也可显示小波序列图、小波能量分布图等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小波变换谱信息。同时,可给出引起旋转机械振动的故障原因。市场前景 旋转机械的振动故障占旋转机械故障的70%以上,对旋转机械的正常运行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旋转机械振动故障的检测与诊断设备价格一直偏高,而且故障的漏报率和误报率一直较高,影响了大型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系统得应用。 本系统的价格适中,使用方便,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800 8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