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井下油管切割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油井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石油开采钻井数量逐年增长,在油井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井下事故的发生大幅提高。卡钻是石油钻井过程中常见的井下事故,也是成为钻井作业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井下油管切割技术的开拓可为我国油田开采解决“卡脖子”难题。国内在处理油气井卡钻事故中,虽然有多种技术手段可使用,如爆炸切割技术、水力切割技术、化学切割技术、机械割刀切割技术,但以上的切割技术均不能实现高效、优质、低成本地对油井切割解卡。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井的切割,目前的切割技术无法实现,迫使我国各大油服公司严重依赖国外切割解卡技术。面对切割解卡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我国迫切需要研发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烟火切割技术,早日替代国外技术,摆脱国外的垄断地位。 项目利用自主研制的高热值、高动量烟火剂和优化设计的射流汇聚结构,设计出一种具有脉冲射流切割特色的高温切割炬,能够有效对井下油管遇卡部位进行切割,将上部油管打捞出来重复利用,及时止损,同时加速了修井进程,可显著提升我国油气开采效率。应用于油田修井解卡作业,可定制化满足各种规格油管的解卡切割需求,实现国内深井、小井眼解卡技术零的突破。 高温切割炬由高热值、高动量药柱与聚能结构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在地面装配好高温切割炬,用电缆送达油井下预定位置,通过电缆传输额定电流到热发生器,热发生器将高温切割炬内的药剂引燃,发生剧烈但可控的氧化还原反应后,释放出巨大热量,产生等离子体,并导致切割炬内压增加。一旦压力超过油井液柱压力,切割炬喷嘴上的滑动套筒就会下滑,使喷嘴暴露在井筒内,高能等离子体通过喷嘴通道,形成径向聚焦等离子射流,高速射流在油管上产生高温融物,对切割管柱实施切割。 该技术的优势在于:① 成本低。烟火切割炬结构简单、组装操作方便,且运输和储存安全方便,无需专用的危险品库房,降低了油田用户作业周期及作业成本;② 安全可靠。烟火切割技术所采用的烟火剂材料常温下具有较高的钝感,运输、储存和使用,不含管制类火工品;③ 解卡效率高。切割作业后金属管柱切口平整,无膨胀及外翻现象,保证了切割下来的油管能够顺利出井。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6-19
喷雾技术解决方案
陕西通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先进雾化喷嘴技术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全球首创了气磁结合的颠覆性雾化技术,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陕西通原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吴浩齐 注册时间 2021.07 注册所在省市 陕西省西安市 组织机构代码 91610113MAB0Y6RN9B 经营范围 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 企业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9号博源科技广场C座413 获投资情况 无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吴浩齐 能源与动力工程 2022-2024 薛方晨 能源与动力工程 2021-2023 岳梁媛 能源与动力工程 2021-2023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白博峰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多相流与传热 张海滨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 多相流与传热 骆政园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 多相流与传热 五、项目简介 陕西通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先进雾化喷嘴技术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全球首创了气磁结合的颠覆性雾化技术,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公司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行业技术痛点,深耕多年,获得相关专利10余项,形成了以“耦合气相辅助和Halbach磁化环的高效两相流雾化喷嘴”为核心的十余种产品,公司还针对客户的特殊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雾化喷嘴定制化解决方案。 公司全球首创的气-磁雾化技术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教授、中航科工六院总师刘宇教授、863首席专家陈海生教授等权威专家的一致高度认可。公司产品实现了高效、微细、均匀雾化,产品的雾化粒径降低了50%,雾化效率提升1倍,售价仅为国外的1/3,相关产品已通过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舰船动力装置研究、制造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哈尔滨电气集团和世界500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的中试验收,并在山西煤碳运销集团实际投入使用;经白博峰教授推荐,公司产品将为结冰风洞喷雾式液滴发生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为大国重器助力。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8-10
智能天线技术研究
在现代通信领域中,移动通信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自1983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诞生以来,其发展就十分迅猛,全世界年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40%,经历了以调频模拟电话信号传输和频分多直(FDMA)为主要标志的第一代,目前大量使用的是以窄带数字信号传输和时分多址(TDMA)或码分多址(CDMA)为主要标志的第二代,以传输多媒体宽带数字信号为主要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真空镀膜技术
真空镀膜技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本单位长期从事镀膜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先后研制出两台镀膜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开展真空技术及器件、蒸铝技术、滤光片技术、各种保护膜的研究和开发,有多名长期从事相关技术研究的教授和专家,理论基础扎实及实践能力强。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油浮选水处理技术
油浮选水处理技术是一项从油田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由上 海理工大学、上海昊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菏泽市风顺石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联合研发的专利技术,经过近 10 年的研究和现场试验,形成了油浮选污水处理 技术成果及系列相关产品,适用于油田生产污水、气田水、煤田水、作业返排水 及景观水的处理,油气适合高含乳化油和高含聚合物的污水处理。该技术打破传 统的水处理理念,大大提高水处理的效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油浮选水处理技术的背景常规水处理通常是混凝沉降和混凝气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产品智能快速设计技术
智能快速设计技术是当市场在对产品多样化、瞬变性等需求加强的形势下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快速设计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产品的设计速度和“人才荒”问题。产品投放市场时间日益成为决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智能快速设计技术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的设计流程,将设计知识和设计专家的经验沉淀于软件中,快速设计系统实现了基于订单型产品设计过程的优化计算、参数化设计、数据管理、工艺设计一体化,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并使产品的开发设计速度提高 20 倍以上,在输入设计参数后快速设计系统能输出三维和二维 CAD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微流控相关技术
1、为实现完全的手推进样,开发了配套的注射器流量稳定头,使得手推注射器可以产生稳定的流量,摆脱浓缩效果的强流速依赖性。所开发微流控滤头具有优异的样品浓缩性能,操作通量达到若干毫升/分钟级。 2、开发了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细胞分选仪器(如下图所示),该仪器以“8核”螺旋流道惯性分选芯片为核心,集成了被动流量调节阀,使得仪器可以采用低成本的隔膜泵作为进样驱动。仪器具有多次分选、回液、富集浓缩及自动清洗等多种模式。可全自动实现血液中肿瘤细胞的高通量自动分选和浓缩。两次分选后血细胞去除率99%,癌细胞回收率80%以上。该仪器无需复杂的生化标记,有望为癌症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工具手段。
东南大学 2021-04-13
无线信源被动定位技术
无线电信号的被动定位技术是无线电监测与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其它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本系统采用 TDOA (到达时差)估计技术,对接收信号间的时间差进行估计和测定,进而确定未知无线信号源的位置。 TDOA 估计是无线被动定位的关键环节,其精度直接决定了整个定位系统的精度,目前很多领域如雷达、声纳、 LBS (移动定位业务)等都将 TDOA 估计问题作为研究的热点。本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和信号中频估计与矫正,并进行 TDOA 估计和目标定位计算等,定位精度较高。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工业色谱分离纯化技术
对不同功能性修饰合成途经的拟合,构建了脱色/分离糖、酸、氨基酸、维 生素、抗生素等特效固定相的合成通道;建立了清洁化工业色谱分离体系;开发了三组分和四组分同时分离纯化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工艺技术;实现了发明技术的产业转化。 (1)系统研究了用于糖、酸、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等脱色/分离的各类固定相合成条件和组装技术,及特种固定相结构与脱色/分离性能的关系和规律; (2)建立了仅以水为洗脱剂的清洁化工业色谱分离体系; (3)开发了三组分和四组分同时分离纯化的多相模拟移动床色谱工艺技术; (4)研究了工业色谱体系内的料液分配、分布和流动特性以及相应的设备结构,以实现系统的高效分离性能,开发了连续错流变温色谱吸附技术和去除母液中聚合胶体的分离方法; (5)通过模拟仿真技术,系统研究了色谱分离工艺条件优化、设备和工业化工程放大设计,实现了发明成果的产业转化,最大工业化色谱柱直径已达 3 米。
江南大学 2021-04-13
工业色谱分离提纯技术
工业生产中绝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分离技术进行提纯,产品纯度往往达不到所需的要求,而且还存在生产成本高,资源耗费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工业色谱是指制备样品量以公斤为计量单位的色谱分离技术,特别是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尤其利于沸点相近、热敏性高或难分离物系的连续分离,具有 分离能力强、能耗低、便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江南大学“江苏省工业色谱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集“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实体,有近 20 年的工业色谱分离、膜分离和浓缩、连续离交和吸附等技术开发及工程化的经验,承担着国家技术创新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科技创新课题;中心先后荣获江苏省、福建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奖励 10 余项,通过 8 项省部级科技鉴定,获得 12 项国家发明专利、3 项国际专利。 江南大学“江苏省工业色谱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高新工业色谱分离提纯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发酵(有机酸、氨基酸)、医药(抗生素、维生素)、食品(糖、多元醇、低聚糖)、生物(生物分子)、天然物质(植物提取)等领域,实现了工业生产的清洁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江南大学“江苏省工业色谱分离工程技术研究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666 66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