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潘成胜
潘成胜教授长期从事空地一体化网络理论与网络协议研究,完成了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在空间信息网络流量理论、一体化网络聚合机理、网络管理技术等方面作出了系统性、创造性贡献,关键技术已经应用并实现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6项。现兼任中央军委科技委网络信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航天总体与卫星载荷技术专家组专家,兼任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网络体系专业组专家、人工智能专业组专家,兼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863空间信息安全基础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智慧航运与物流网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主任等职。潘成胜教授于1998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6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中科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潘成胜 2023-03-07
潘泉
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自动控制系(现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1年和199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2年-1988年重庆华伟电子设备厂任工程师;1991年-今在西北工业大学任教。 担任其他社会职务: 国务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委员、全国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协作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保密管理专业教育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商业密码应用技术体系研究总体专家组专家、国家商业密码应用工业控制信息安全组副组长、军委科技委XX信息技术专业组专家、军委装备发展部XX技术专业组专家、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系统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出版专著1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授权国防/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120余篇次。
潘泉 2021-06-23
潘巍巍
潘巍巍,女,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医学院副院长。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嘉兴市杰出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创新嘉兴·优才支持计划”先锋型创新团队负责人,嘉兴学院首届勤慎青年学者,浙江省临床医学一流学科肿瘤研究方向负责人,浙江省十三五临床医学优势专业的骨干成员,获得浙江省高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嘉兴学院讲课比赛十佳称号,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嘉兴市医疗保障研究会常务理事,嘉兴市科学技术协会会员,嘉兴市抗癌协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OncoTargets and Therap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等杂志审稿专家。 主讲课程 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 研究方向 1、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肠道微生物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2、Hippo-YAP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增殖、免疫中的作用研究 3、CRL4泛素连接酶复合体在肿瘤发生、耐药中的作用研究
潘巍巍 2023-03-06
潘雄琦
上海九次方孵化器董事长,苏州云凌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上海垒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科技部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评委;参加了多个国家级、省级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评审和创业指导工作。
云上高博会 2022-03-24
薛德胜
薛德胜教授,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2001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5年成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成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入选者,2012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1985、1988和1995分别于兰州大学获得磁学专业,凝聚态物理专业和原子核物理专业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在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完成博士后工作。1997、1999、2001、2009年分别赴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新加坡从事合作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高频软磁材料、磁电耦合效应和自旋动力学测试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等。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获宝钢优秀教师奖、霍英东教书育人奖和甘肃省园丁奖。累计发表SCI论文410余篇,被引用50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170余次,H因子36。获发明专利16项。 现任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天文与物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核物理学会穆斯堡尔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甘肃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薛德胜 2021-12-31
吴家胜
吴家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国家林草局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香榧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兼任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森林资源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林木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森林培育研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经济林生态化栽培、功能性新品种选育、林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等。 几十年来,围绕香榧良种选育、突破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提早结实年龄、提升后熟加工产品品质等方面展开系统深入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香榧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1)选育出优质高效良种,填补了国内品种空白。开展了覆盖全榧树分布区的资源收集评价工作,建设了无性系测定林分;营建了资源最丰富的种质基因库,选育了香榧新品种10个;(2)攻克了嫁接技术难题,实现了良种规模化繁殖。发明了保湿、透气、增温为核心的双层拱棚催芽技术;研发了香榧贴枝接周年嫁接技术;集成了大苗带土、秋冬季造林、适量修剪等内容的提高造林成活率关键技术;(3)破解了授粉关键技术,实现了挂果率大幅提高。明确了香榧雌花有等待授粉习性;选育了花期早、中、晚不一,花粉生活力高的雄株优良无性系5 个,确定雌雄树的配置比例为100:2~3;(4)突破了以营养调控为核心的栽培技术,实现了早实丰产。构建了香榧的丰产树形,明确了丰产树混合芽和营养芽平衡点;研发出专家施肥系统,提出了配方施肥方案,集成了生态高效培育技术体系;(5)创新了后熟与加工处理技术,实现了产品质量跨越式提高。创新性提出了一次堆制新技术,研发了香榧种衣脱涩新方法;建立了香榧标准化炒制加工工艺新技术,研制出堆制后熟、加工设备;研发了开口香榧、脱衣香榧仁、香榧精油面膜等特色食品及高附加值产品。 依托上述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行业公益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国家级项目10项,主持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5余项;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Food Chemistry》等国内外高层次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5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参编及出版专著5本,制定标准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审(认)定林木良种10个,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成果应用推广效果良好,先后在浙江、安徽、江苏等南方7省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广,全国已种植香榧总面积超过150万亩,年产量超过了万吨,年产值超30亿元;香榧团队多次赴四川、云南、贵州各地进行科技帮扶,联合共建干果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有效带动西部农村脱贫致富,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团队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被誉为“最美科技人员”,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等荣誉。
吴家胜 2023-03-15
刘福胜
现为青岛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科技厅和青岛市科技局等部门的项目和奖励评审专家。主要从事精细化工、清洁化工、精细化学品绿色高效制备、催化新材料制备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市级及企业科研项目 30 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8项11 项成果实现产业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首位),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 项 (2项首位,1项第2位)、二等奖1项(首位),获中国石化集团总公司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首位),获山东省专利创新奖2项(首位),获青岛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和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第2位),发表学术论文 180余篇,被 SCI和 EI收录120余篇,出版科技著作1部,教材1部,申请技术发明专利 60余件,已授权 46件。
刘福胜 2023-03-09
秦胜伟
秦胜伟 2023-12-10
罗喜胜
罗喜胜,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9月生于湖南省,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3年,被授予第十届“徐芝纶力学奖”。 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罗喜胜 2022-01-12
胜屏无线投屏
领先的无线显示和协作提供商,可在任何现代设备上提供无需应用程序的屏幕共享体验,从而将直观的无线协作引入任何会议空间或教室。ScreenBeam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在欧洲和亚洲均设有办事处;ScreenBeam是无线显示产业领导厂商,国际标准化组织之活跃会员; 力创昕业正式成为ScreenBeam无线投屏产品的中国区总代理,会议市场的共同开拓,探索新的领域,实现合作共赢。   品牌历史: •2012年:ScreenBeam 取得世界第一个Miracast认证;ScreenBeam 取得世界第一个WiDi Gen 4 认证; •2015年:发布领先全球的多对一ScreenBeam CMS软件,支持多点部署,多达上千个接收器管理能力; •2017年:ScreenBeam 无线电子互动课堂发布,支持师生共50部同时连机; •2018年:ScreenBeam 全线支持Windows Infracast无线投屏模式,ScreenBeam 960开始支持Apple系列产品投影;与微软、Dell展开全球教育及商用市场合作; •2019年:ScreenBeam 1100上市,内置无线AP,将Wi-Fi模式与Miracast结合起来,为员工和访客部署不同无线投屏的解决方案   产品优势: 1.使用简易,轻松部署 2.Windows 10, iOS, macOS, Android设备不需要安装app 3.Windows和mac设备支持扩展桌面显示 4.Windows设备支持互动触控显示设备 5.支持集中管理 (CMS),不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6.微软的官方工程开发合作伙伴 7.ScreenBeam团队可对客户进行全球性的支持
北京力创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2-05-31
1 2 3 4 5 6
  • ...
  • 10 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