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光纤激光与光纤传感技术
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是当前国际上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是现代光通信的产物,是随着光纤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崛起的一门崭新技术。由于光纤激光器件与传统的固体激光器件相比,具有低阈值、高效率,稳定性和耐热性能好,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容易实现、性能价格比高,易于小型化、易于维护等明显优势,它已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工业加工、军事和国防、激光医疗、光纤传感、微波产生等诸多领域。 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入户中有线电视(CATV)网络以
南开大学 2021-04-14
系列化主被式上下肢关节运动康复器
针对脑卒中与关节损伤高发趋势,本产品基于康复医学理论研发多关节智能康复产品,覆盖肘、膝、踝、腕等上下肢关键关节,通过对关节的反复训练,增强关节本体感觉,打开活动度,推动神经系统重组代偿,助力关节功能恢复。 本产品实现多项突破,运用高精度传感器,精准捕捉关节运动微小变化,实现人机互动与实时康复数据反馈;结合自适应算法实现动态重力补偿,精准调控角度/速度/力矩三维参数,通过循迹坐标点样线拟合生理运动轨迹;创新集成多训练模式切换系统,满足全康复周期需求;产品兼具硬/软件双重安全防护,提高产品安全性。 腕关节康复器 前臂康复器 肘关节康复器 膝关节康复器 踝关节康复器
吉林大学 2025-05-19
高性能电机及其健康状态监测系统研发技术
团队具备成熟的高性能电机研发能力,具备瞬态有限元仿真技术、多物理场联合仿真技术、场路耦合仿真技术,能够定制开发有刷/无刷直流、感应电机、电励磁/永磁同步等各类电机,助力多家企业实现核心电机自主化、国产化。 团队研发了基于空间磁场的高性能电机健康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机健康状态,即使发现电机微小故障,有效提高电机可靠性。
重庆文理学院 2025-05-19
一种人参冻干工艺的优化技术
人参作为传统中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强壮体魄”的功效,长期以来在中医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在提升体力、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显著作用。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冻干技术的应用为人参加工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通过低温和真空环境下的升华原理,冻干技术能够去除新鲜人参中的水分,最大限度保留其活性成分、营养物质和药效。这不仅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还改善了产品的便捷性,便于储存和运输,适应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本项目专注于人参冻干技术的研发,旨在提高人参产品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冻干后的产品不仅保留了原有的药效和营养成分,还具有更长的保质期,能够广泛应用于人参粉、营养补充品、保健食品等多个领域。同时,项目优化了冻干工艺,提升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确保最终产品在营养和药效上的最大保留。 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本项目将推动人参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升人参附加值,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高品质人参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为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1. 目标市场与市场规模: 本项目主要面向国内外高端健康食品、保健品和营养补充品市场,重点关注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及健身爱好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年轻消费者也逐渐关注天然、绿色健康产品,冻干人参成为理想选择。全球人参市场年增长率约为5%-7%,冻干人参的潜力尤为巨大,特别是在高端健康领域。 2. 市场竞争预测: 目前,国内外已有企业涉足人参冻干技术,但大多数仍处于初步阶段,技术尚不成熟,且现有产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冻干工艺不够精细,导致有效成分损失较大。竞争者包括传统人参生产商和新兴健康品牌。随着消费者对品质要求提升,市场将向高品质、高效能产品倾斜。本项目的冻干技术创新和产品高端化,使其具备强大竞争力,有望迅速占领高端市场份额。 3. 本项目核心竞争优势: 本项目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冻干技术创新。相比传统工艺,项目技术能更好保留人参中的有效成分,提高营养价值和药效。产品形态多样(如粉末、颗粒、薄片等),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提供便捷使用体验。项目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环节和质量控制上的优势,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和稳定性。随着市场对高品质健康产品需求增长,本项目具备较强的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力。
延边大学 2025-05-19
实用激光焊缝视觉传感器
项目研究内容: 实用激光焊缝视觉传感器原形机由传感器、 十字滑架、 主控箱等部分组成。传感器内半导体激光经柱透镜成一片光投向焊缝, CCD 摄取光条纹图像, 经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 求出焊缝位置信息, 通过 AC6410 卡控制电动十字架实时跟踪。 技术特点 :实用激光焊缝视觉传感器具有较强的抗弧光干扰能力,能 对多种焊缝进行视觉传感,实现自动跟踪;同时集降温吹灰系统于一体, 降温吹灰系统工作,可减少飞
南昌大学 2021-04-14
优质稻谷收储作业5T管理技术规程
        5T管理”理念,即基于农作物及果实生长的自然通道特性,按时间敏感性将收储过程界定为熟收 (T1)、田场 (T2)、干燥 (T3)、收仓 (T4)以及仓储 (T5)等5个事件,进一步围绕5个事件优选管理目标因子和控制因子、制定管理指标体系和配套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在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支持下,依据“5T管理”原理,制定了《吉林优质稻谷收储作业5T管理技术规程》。依托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吉林大米联盟、九台贡米联盟、益海嘉里金龙鱼等大米相关产业组织在省内外进行推广,减损效果显著,可以显著延长大米的保鲜期,特别是探明了不当管理导致的7.16%“隐性”损失,同时也减少了粮食微生物毒素危害,为稻谷的持久鲜活保驾护航。
吉林工商学院 2025-05-19
钼及钼合金激光焊接技术
通过无损探伤、拉伸试验、水压试验和水压爆破试验对采用该技术制备的接 头进行了完整性和力学性能检测,测试结果合格。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板栗激光划口技术与装置
成果简介: 制约我国板栗深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是板栗的脱壳去红衣问题,而板栗划口技术是解决脱壳去红衣问题的关键。传统的板栗划口主要依靠人工划口,不仅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不卫生。本技术将激光切割技术应用于板栗的划口,板栗(锥栗)不需要分级就可顺利划口,不仅划口质量好,而且生产效率高,实现了板栗划口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该技术和装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810106500.8),成果已经在北京、广东东源、浙江丽水等地区得到推广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双频激光测速仪制作技术
1 成果简介该技术用于生产高技术产品——新型双频激光测速仪。该技术及用该技术制作的新型双频激光测速仪为国际首创,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用该技术制造的新型双频激光测速仪不仅可以对普通常见的物体速度进行测量,而且突破了国内外已有的单频激光测速仪、双频激光测速、变频激光测速仪超声波测速仪等所有种类激光测速仪不能测量高速运动物体速度的限制,可以对以任何高速度运动的物体进行测量,是国内外首创的、唯一一种可以对运动物体的任意高的速度进行测量的激光测速仪。已经用该技术对高速物体进行了实际测量,得到很好的结果。 该技术的测速原理是基于运动物体对光的多普勒频移效应。用该技术制造的双频激光测速仪的独特技术是采用其发出的双频激光共感物体的速度技术及全固态大频差双频激光器技术。正是这些独特技术突破了已有其它激光测速方法不能测量高速度的限制。该技术包括大频差双频激光器的制作技术、双频探测光束共感技术及其发射系统、取样系统、回波接收放大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根据待测目标的性质,该技术的回波接收放大系统有两套不同的光电检测方式。 用该技术制作双频激光测速仪有很高的性价比和利润率。 该技术生产的是高技术产品,但由于技术与工艺成熟,所以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并不高,细心的操作工即可胜任。2 应用说明用该技术制造的双频激光测速仪可以对各种高低运动速度的物体进行测量,尤其是可以对使用目前已有各种激光测速、超声波测速等各种测速仪不能测量的高速物体的速度进行高精度测量,其中包括各种飞行物速度的测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测速精度;该双频激光测速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可以安装在体积受限内的装置(比如弹体)中的特点,从而更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此类双频激光测速仪在军用和民用的许多领域具有广泛、重要的应用。3 效益分析由于使用此技术制造的双频激光测速仪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首创的、唯一能对高速物体速度进行测量的激光测速仪,其应用广泛而重要,市场很大。由于上述原因,以及所制作的双频激光测速仪的技术成熟、成本很低,售价高,所以其利润率很高。由于生产此类双频激光测速仪的工艺采用标准的全固态激光器生产技术和光电接收器制作工艺,因此其生产效率高,生产设备投资很低,仅需光学平台、通用激光器和示波器等常规仪器。
清华大学 2021-04-13
安徽大学谢峰老师课题组在宽禁带半导体紫外探测和激光器研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谢峰老师课题组在宽禁带半导体日盲紫外探测器和白光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Opt.Express和IEEETrans.ElectronDevices上,三篇论文均以安徽大学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为第一单位,谢峰老师为论文第一作者。
安徽大学 2022-08-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