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分子熔体高压可控强剪切密炼机
中试阶段/n项目背景:常规的塑化方法有两辊开炼机、密炼机、单螺杆塑化挤出机、双螺杆塑化挤出机。常规的两辊机塑化是非密闭式结构,工作和操作环境差、物料容易氧化,出料为不易取用的块状。其优点是塑化剪切作用大,故广泛用于橡胶等高粘度材料;常规的密炼机塑化出料仍为不易取用的块状且取料和清料都非常困难,且塑化压力和剪切力非常低;常规的单螺杆塑化混合效果差,且不能使用粉料,塑化质量靠占地大且流程长的大长径比螺杆改善,塑化程度难以控制。其主要优点是出料方便,可连续生产;常规的双螺杆塑化结构复杂、成本高、长径比大,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可高温炭化不熔滴阻燃聚酯及纤维
聚酯(PET)是最大的合成高分子品种,被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和塑料领域。作为最大的合成纤维品种,聚酯纤维因固有的易燃性和高温熔融滴落特性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然而,实现聚酯的高温炭化不熔滴阻燃被公认为是聚酯领域的国际难题,市场上至今没有相应的产品。目前商业化的无卤阻燃聚酯是通过引入含磷阻燃剂在燃烧时促进聚酯降解而加速熔融滴落来带走热量和火
四川大学 2021-04-14
电渣重熔返回渣的资源化利用
成果简介电渣冶金作为一种特种冶金新技术, 在特殊钢行业占据具足轻重的作用, 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品质特殊钢冶金技术。 但是电渣冶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冶炼过程所需的高品质萤石矿日益枯竭, 这也是电渣冶金行业目前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而目前电渣冶炼完成后的渣量基本上都不再循环利用, 即使利用, 循环量也是非常少的。 显然, 如果能把这部分渣利用起来, 不仅降低电渣过程多高品质萤石矿的依赖, 也大大降低电渣的冶炼成本。本成果所开发的电渣重熔渣系主要以返回渣为基础, 添加部分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EPT-90电熔拉伸剥离试样制样机
产品详细介绍EPT-90电熔拉伸剥离试样制样机关键词:拉伸剥离,电熔管,GB/T 19808一.用途:本机用于从整根电熔管材取样,采用双刀一次性切好我们想要的拉伸剥离样条,切片尺寸可调、快速、表面光滑,满足氧化诱导实验要求,目前是各大管材厂家和特检所的必备设备。二.原理:从整根电熔管材上取样,采用双刀一次性切好我们想要的拉伸剥离样条的取样。把管子放到工加位上,通过手摇手柄调节夹紧电熔管子,调好位置,再调节双锯的高度,《但一次不能切太多,电机负载太大会烧电机》。按双刀开关起动后,再按前进开关,观察切的速度,会不会夹刀,如有夹刀调节双锯高度。切到位后升高双锯,按后退开关,等双锯回到原位,再重复前面的动做,直到完全切开我们想要的试样。在切下一个样品时按点动转圈开关,调节好电熔管件位置。三.依据标准:本机满足于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 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规定的电熔承插焊接接头拉伸剥离试样制备要求四.技术性能指标1、切割管径范围:不小于90mm~630mm。2、夹持管长范围:不小于300mm~1000mm。3、两平行切刀间距:不小于150mm~800mm,可调。5、切割试样宽度范围:不小于25mm~100mm,可调。6、切割试样宽度最大偏差:不超过0~5mm。7、试样规格:通过双切刀模式,试样一次切割形成,符合GB/T 19808-2005要求,两侧面相互平行且与圆弧中轴面对称。8、X轴行程:0mm~1000 mm。9、Z轴行程:0mm~1200 mm。10、切割宽度:任意可调。12、切割长度:任意可调。13、外观材质:由型材和A3板烤漆而成。14、由二个切割刀,多个传动系统组成,使用步电机、丝杆等。
北京圆通科技地学仪器研究所 2021-08-23
激光笔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金属玻璃涂覆金属丝连续制备技术
金属玻璃(又称非晶合金)是指在固态下原子排列具有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这种状态相对稳定的金属合金。近十几年来,块体金属玻璃的发展更是其发展过程的一个里程碑,使得金属玻璃作为结构材料成为可能。 与传统晶体材料相比,块体金属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2GPa)、大的弹性极限(2%~3%)及良好的耐腐蚀性等突出优点。正是由于其独特性能,使得块体金属玻璃在体育用品、电子、医学及国防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金属玻璃在室温承载失效时几乎没有塑性应变产生,表现为典型的脆性断裂方式,因而严重限制了其作为工程材料的应用。围绕块体金属玻璃室温塑性的改善,国内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块体金属玻璃组织中引入第二相可以改变剪切带的分布从而增加其室温塑性,获得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新材料。这种第二相可以是外加的,也可以是内生的。其中,钨丝增强锆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而备受关注。Zr基块体金属玻璃在拉应力或压应力作用下,会发生有剪切力引起的剪切断裂,断裂面在最大切应力的作用面内,有很好的自锐性,用钨丝增强后,提高了强度和密度,达到了高密度、自锐性的特殊要求,可以用作穿甲材料。通过合理的界面和体积分数控制,目前已经制备的这类复合材料中最大压缩断裂强度高达2600MPa,塑性达到13.5%。目前制备钨丝增强块体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是渗流铸造法,然而受金属玻璃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该方法只能制备一些较小尺寸和简单形状(棒状和板状)的试样,极大的限制了这类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项目是一种短流程、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并能获得完全清洁复合界面的金属玻璃包覆金属丝复合材料的连续制备设备与工艺。 已申请专利:陈晓华, “一种金属玻璃包覆金属丝复合材料的连续制备设备与工艺”,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710120355.4.授权公告日:2009年10月28日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覆铜石墨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
石墨是一种良好的固体润滑剂,但是,它低的强度及与金属截然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其与金属成为复合材料时,在金属中的加入量很低,而且随着加入量的增加,严重损坏复合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因此,目前石墨作为固体润滑剂时,为了保持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加入量大都很低。本技术独特之处在于,首先在石墨颗粒表面包覆一层铜膜,使其整体表现为铜的性能,当它与铜形成复合材料时,铜基体形成一个三维连续骨架,石墨处于其中。这一方法使得自润滑复合材料中石墨的含量可已大为增加,同时使复合材料整体表现为金属性能,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力、耐高温性及导电性,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应用前景: 铜石墨复合材料优良的自润滑能力及良好的导电性能,被认为是制造高性能电刷、高速列车受电弓滑板、小型精密自润滑滑动轴承其它滑动电接触部件的首选材料。 受电弓滑板是电力机车上与供电导线接触的部件,列车运行时,滑板与供电导线处于高速相对滑动之中,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滑板从供电道线上得到所需的电力。受电弓与供电导线之间的滑动摩擦速度等于电力机车的运行速度。随着机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对滑板的摩擦及自润滑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刷是电机中的易损部件,随着电机向大型化、微型化、高转速、高效率发展。要求电刷具有大的集电能力及优良的自润滑能力,以减小电机的尺寸,提高电机效率,使焦耳热引起的升温保持在低水平。机械制造技术向高精度、小型化方向发展,油润滑变得很困难,从而为小型自润滑精密滑动轴承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市场。机车及汽车也对意外情况下缺少润滑油时部件的自润滑能力提出了要求。可见自润滑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纳米包覆颜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技术
传统方法制备的颜料分散体存在颗粒大、粒度分布宽和稳定性差等问题,造 成了纺织品着色颜色不鲜艳、牢度差和手感不佳等弊病。基于此,本项目利用可 聚合分散剂,采用细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以颜料为核、乳胶粒为壳的纳米包覆颜 料。通过调控颜料表层乳胶粒的结构和厚度,实现了纳米包覆颜料应用性能的可 控性;通过将分散剂以共价键方式键接到了乳胶粒表面,降低了极端条件下分散 剂在纳米包覆颜料表面的脱吸附行为,提升了纳米包覆颜料的稳定性;通过颜料 表层乳胶粒的成膜行为,有效降低了染色染浴、印花花糊或者墨水配方中粘合剂 和交联剂的用量,实现了在不影响织物手感的前提下提升着色织物的干、湿摩擦 牢度的目标。 2 关键技术 本项目利用可聚合分散剂,采用细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以颜料为核、乳胶粒 为壳的纳米包覆颜料。通过调控颜料表层乳胶粒的结构和厚度,实现了纳米包覆 颜料应用性能的可控性;通过将分散剂以共价键方式键接到了乳胶粒表面,降低 了极端条件下分散剂在纳米包覆颜料表面的脱吸附行为,提升了纳米包覆颜料水 相分散体中放置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离心稳定性;通过改变细乳液聚合中的单体 结构,调控颜料表面理化性能。所制备的纳米包覆颜料粒径小于 300nm,PDI<0.2, 在特定溶剂中的热稳定性>93%,离心稳定性>85%,放置稳定性>10 天不分层和沉 降。 3 知识产权 [1].一种微表面自由基聚合超细包覆有机颜料的制备方法. ZL201010204005.8. [2].一种水性自分散纳米有机颜料粉体的制备方法[P]. ZL201110421388.9 [3].一种采用原位聚合制备超细有机颜料/聚合物复合粉体的方法 ZL200810244323.X. [4].一种纳米氧化物复合颜料的制备方法 ZL201410441742.8, [5].一种纳米颜料对海藻纤维着色的方法. ZL201310495052.6, 4 项目成熟度 小批量生产阶段。312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已成功在恒天潍坊海龙集团有限公司和苏州世名科技有限公司得到推广,能 够每年为合作企业带来新增利润千万元。
江南大学 2021-04-13
微纳材料表面纳米包覆技术和装备
微纳材料表面纳米包覆是提升其功能特性的关键,是微纳制造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亦是航空航天、能源环保、发光显示等领域的共用技术。纳米包覆面临着精度不可控、不均匀、不致密等“顽疾”。团队提出多场耦合克服微纳材料内聚力的离心流化策略,保障了微纳材料充分分散包覆后的固有物化特性;揭示离心压差补偿的动态包覆机理,实现了可控致密的均匀包覆层制备;提出行星流化的微纳材料分散策略,国际首创行星流化原子层沉积装备,批量一致性达99%以上。申报技术受到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等机构,美国、德国、加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制备及其发泡技术
生产发泡聚丙烯的关键难点在于通用聚丙烯的熔体强度极低,在发泡过程中包裹不住气 体,而产生熔体破裂,不能发泡或发泡倍率很低。此外,发泡聚丙烯的生产方式和品种主要分 为挤出发泡聚丙烯、珠粒发泡聚丙烯以及注塑发泡聚丙烯三种,所有这些发泡聚丙烯都需要采 用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作为原料才可能得到。可当今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的通用大宗聚 丙烯树脂都属于线形半结晶高聚物,未融化之前是坚硬的固体,一旦融化后其熔体就几乎没有 强度,无法包裹气泡形成泡沫材料。要将通用聚丙烯改成高熔体强度,可以包裹气泡形成泡沫 材料的聚丙烯,世界上目前只有巴赛尔、北欧化工等少数公司拥有该技术。 反应挤出研究室从2000年即开始了发泡聚丙烯的研究。分别在聚丙烯分子链长枝化、基础 发泡理论以及与该理论相应的发泡工艺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项目的研究抓住了问题 的核心,首先从聚丙烯分子链长枝化方面取得突破,获得了熔体强度以及可发性超出国外最优 秀产品的长枝化聚丙烯。并且完成了从基础理论、小试、中试到工业化技术路线确定的全过 程。 为了对发泡聚丙烯发展进行实质性的推动,我们对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下游产品挤出发泡 聚丙烯 (XPP) 、珠粒发泡聚丙烯 (EPP) 以及注塑发泡聚丙烯展开了全面的研究。着重进行了基 础发泡理论的研究,特别在建立聚丙烯拉伸黏度与聚丙烯泡沫可发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如 何通过工艺技术实现发泡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0 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