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线应变仪|JM3812无线应变仪-扬州晶明专业生产
产品详细介绍1.概述扬州晶明测试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zjmtest.com/comp/2-JM3812ZB.htm)生产的JM3812ZB无线应变是每台16个测点的无线应变仪。每个测点分别自动平衡,可用一台计算机直接观察最多100台仪器的测试状态。所有操作均由计算机完成。我们无线应变仪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物、飞机、船舶、车辆、起重机械状态测试,本系统采用zigbee通讯协议,基本低功耗设计,内置高容量锂电池,给工程测试带来极大的方便。2.应用范围2.1 根据测量方案,完成全桥、半桥、1/4桥(公用补偿片)状态的静态应力应变的多点巡回检测.2.2 和各种桥式传感器配合,实现压力、力、荷重、位移等物理量的多点巡回检测.2.3 与热电偶配合,通过热电偶分度号的计算,对温度进行多点巡回检测.2.4 对输出电压小于20mV的电压信号进行巡回检测,分辨率可达1μν.3.特点3.1 采用进口高性能机械继电器,通过特殊的电路设计,消除了开关切换时,接触电势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因此所有指标均包含了切换开关的影响.3.2 先进的隔离技术和合理的接地,使系统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每个测点可任意组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用于各种工程现场的检测。 3.3 数据采集箱可通过USB口和计算机通讯,采集箱网络化分布式设计。4.技术指标4.1 测量点数:16点/台(用户自选);4.2采样频率:10Hz4.3组网接口:无线 4.4 适用应变片电阻值:50~10000Ω任意设定;4.5 应变片灵敏度系数:1.0~3.0自动修正;4.6 供桥电压:2V(DC);4.7 测量应变范围:±19999με;4.8 最高分辨率:1με; 4.10 系统精度: ± 0.3%Fs±2με;4.11 温漂:不大于3με/2h;4.12 平衡范围:±15000με(无需电容平衡);4.13 长导线电阻修正范围:0.0~100Ω;4.14 电源:220V±10% 50Hz±2%;4.15 使用环境:GB6587.1-86-Ⅱ组;5.系统软件 全汉化的WINDOWS应用软件,方便直观的应变、应力、桥式传感器、拾振器等测试的参数设置功能。自动平衡、手动采样、连续采样、定时采样等方式,自动完成测量结果的修正,实时显示测量数值、应力和应变花计算,满足静态桩基抗压、抗拔、水平静载荷试验;报告打印等功能,操作简单、方便。数据文件可转换为Text(.txt)、Excel(.xls)文件格式。开放的二次分析数据接口。扬州晶明科技有限公司扬州晶明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江苏扬州市维扬路25号公司主页 http://www.yzjmtest.com公司邮箱 sale@yzjmtest.com电话     0514-87850416,87867922,82960507传真     0514-82960507联系人   唐先生手机     15952768463QQ       1225605447MSN      Dynamictestor@hotmail.com 个人邮箱 tcb@yzjmtest.com 或 yztcb@sohu.com  
扬州晶明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强一致性的分布式键值数据库系统及其读写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键值数据库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数据 服务器集群,客户端包括哈希模块、定位模块和转发模块,数据服务 器集群包括多个数据区间,每个数据区间包括一个主节点和多个从节 点,主节点包括第一读模块、写模块、第一恢复模块、第一日志模块、 第一决议模块和第一存储引擎模块,哈希模块用于接收从客户发来的 写请求,并根据写请求的键将该写请求定位到数据区间,每个写请求 都具有一个系统自动分配的编号,定位模块用于将写请求定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热(冷)喷涂和超高速激光熔覆的精细制造/再制
热喷涂是通过对传统激光熔覆的光学准直、聚焦和整形以及与之配合送粉头的重新设计从而实现均匀薄涂层的高速熔覆技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兼具热喷涂快速沉积涂层特性以及激光熔覆冶金结合的特点,有望成为规则表面实现替代电镀硬铬的新方法。冷喷涂是利用超音速气流获得高速粒子使其通过固态塑性变形沉积而制备技术的方法。超高速激光熔覆相比于传统激光熔覆,激光能量主要作用粉末,能量分配:基材 20%,粉末 80%,粉末温度高于熔点,修复产品表面粗糙度可小于 20 微米,修复厚度可低至 30 微米。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激光冲击波技术耐磨涂层制备的方法及装置
(专利号:ZL 201510093093.1)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冲击波技术耐磨涂层制备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零件再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首先将待喷涂工件表面清洗、去油、喷砂和预热处理后,利用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在工件表面上得到厚度满足要求的热态的硬质材料涂层后,紧接着利用激光冲击波在已形成的热态的硬质材料涂层中连续多次嵌入软质材料的微粒,材料凝固和冷却后,硬质材料涂层中均匀分布着少量软质材料涂层。本发明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导光分光系统、电弧制液系统、工件夹具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涂层硬度高、摩擦系数小、磨损率低,本发明装置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以及效率高的特点。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PDMS聚合物的柔性量子点随机激光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DMS聚合物的柔性量子点随机激光器,包括两层PDMS薄膜层以及两层PDMS薄膜层之间夹置的渗透层,PDMS薄膜层中的交联剂浓度大于4%,渗透层中的交联剂浓度为2%?4%,渗透层为内应力分布不均匀的PDMS薄膜层,渗透层上设有至少一组由中心点向各方向发散的若干条线性凹槽或至少一组由中心点逐渐扩散的若干个环形凹槽,凹槽供量子点渗透。本发明量子点在随机激光出射过程中充当增益介质的作用,利用渗透层的内应力分布不均,通过光弹性效应形成局域化折射率不一致,增强多重散射作用,达到了降低出射随机激光阈值的目的。本发明中量子点填充在浓度较低的渗透层内,相比玻璃基板表面的量子点薄膜,具有长时间运作的特点。同时由于PDMS是柔性材料,具有可弯曲的特点,可以实现柔性随机激光器制备。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量子点随机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量子点随机激光器,包括顺序层叠的第一玻璃基板、间隔层和第二玻璃基板,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在与间隔层贴合的表面上设有微米级凹槽供量子点沉积,所述间隔层中含有固定在第二玻璃基板上的金属纳米粒子,控制金属纳米粒子与量子点之间的距离。本发明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增强泵浦光的激发效率和随机激光的辐射效率,同时间隔层有效避免了量子点与金属纳米粒子接触而产生的荧光猝灭现象,并且由于间隔层材料透明高分子聚合物,可以使金属纳米粒子的共振吸收谱发生红移,实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带和激励光谱与出射光谱的耦合,从而得到低阈值、高强度的稳定随机激光出射。
东南大学 2021-04-11
利用级联加速新机制打破飞秒激光驱动碳离子能量记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颜学庆教授/马文君研究员团队近期在激光加速重离子领域获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人工设计的双层纳米靶材,获得了能量高达580兆电子伏特(MeV)的碳离子,将飞秒激光加速重离子能量记录提高了两倍。相关结果以” Laser Acceleration of Highly Energetic Carbon Ions Using a Double-Layer Target Composed of Slightly Underdense Plasma and Ultrathin Foil”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2,014803 (2019))。 高能重离子在肿瘤治疗、生物辐照、核物理与核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利用超强飞秒脉冲激光加速重离子一直是激光加速领域的难点。之前的大量实验研究中,通常只能获得最高能量为几兆电子伏特每核子(MeV/u)的重离子。而在相同条件下,质子可被加速至近百兆电子伏特,远高于重离子。这是因为,要有效加速重离子,需要将其在加速初始阶段就电离到高电荷态注入到加速场中,并且保持足够长的加速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两点很难同时实现。马文君研究员团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PRL 115, 064801 (2015),PRL 113, 235002 (2014), Adv Mater 21(5),603 (2009), Nano Lett 7(8), 2307(2007)),设计并制备出了一种由超薄超低密度碳纳米管泡沫与类金刚石纳米薄膜组成的双层复合靶材,成功地同时实现了这两个条件。复合靶材在超强飞秒脉冲激光作用下,位于类金刚石纳米薄膜中的碳离子,先后经历了光压电离注入与长达数百飞秒的鞘场加速两个过程,最终速度达到了光速的30%。这是首次利用超短脉冲在实验中实现了重离子的级联加速。图:本研究结果()与已有重离子加速实验结果汇总。 他们的理论与数值模拟工作表明,这种高效的加速方案也适用于金、钍、铀等重离子。在现有激光条件下,可产生能量为数十兆电子伏特每核子、密度为传统束流10^9倍的高能高密度重离子束流。这种高能高密度重离子束团将为超重元素合成、短寿命核素加速、温稠密物质等温加热等重要物理难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方案。,将为科学前沿领域及新兴交叉学科的迅猛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马文君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颜学庆教授与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的Nam,Chang He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主要作者还包括陈佳洱院士、贺贤土院士、M. Zepf教授, J. Schreiber教授, Kim, I Jong教授、林晨研究员、卢海洋研究员和余金清博士等。该项目得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2017ZF22)、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文章链接如下:Phys. Rev. Lett. 122, 014803 (2019)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2.014803Phys. Rev. Lett. 115, 064801 (2015)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15.064801
北京大学 2021-04-11
基于激光冲击波技术的金属变径管成形的方法和装置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激光冲击波技术的金属变径管成形的方法和装置,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激光能量吸收层涂覆在与管件分离的堵杆上端部,激光束沿待成形的管坯的轴线进入管坯的内部,辐照在堵杆上端部的吸收层上,吸收层吸收激光能量后气化、电离,形成高压等离子体,高压等离子体急速膨胀形成高幅冲击波,以此推动管坯的膨胀直至和模具的型面贴合,使管坯的变形形状和模具的型面一致。本发明采用参数受控的激光冲击波作为管坯内高压成形的力源,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不仅适合于材料屈服极限较低的管坯成形,也适合屈服强度很高的管坯成形,可进行连续多个脉冲激光辐照和实施不间断多次冲击,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 GNSS 与激光测距相结合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当待定点无法用 GNSS 方法直接测定时,本发明提供一种 GNSS 与激光测距相结合的测量系统及测 量方法,其装置成本低廉、便于携带,方案简单易行。激光测距装置仅需提供距离观测值,摆脱了对于 方位、角度观测值的依赖,测程可达数百米,可实现多个已知点上快速作业,最少只需在两个点上进行 测量,通过最小二乘和合理定权,最终能获得待定点坐标的最优解。本发明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武汉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的单株树木点云自动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车载激光扫描数据的单株树木自动提取方法,主要分为两大步骤:基 于聚类特征的粗分类,从车载激光扫描数居中获取可能包含树木的点聚类,称之为候选树木聚类;基于 两级体素的区域生长,从每一个候选树木聚类中提取出所包含的单株树木点云。本本发明结合树木的整 体和局部几何特征,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动识别出单株树木的种子,针对树干与树冠分别制定不同的生 长规则,分别进行生长,实现单株树木提取。同其他单株树木提取算法相比,该方法在树木数量的提取 完整度和正确率、单株树木点云的提取精度以及复杂环境下的提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提高,能够用于进 一步的树木信息提取。 
武汉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3 94 95
  • ...
  • 235 2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