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LF6025GAR全包围交换台板管一体激光切割机
安全无污染 全封闭式设计;观察窗口采用欧洲CE标准防护玻璃;切割产生烟尘内部过滤处理,达标排放,无污染; 交换平台 15s交换工作台;采用上下高低交换台,变频器控制交换电机, 机床最快15S完成交换。 夹持设计 前后采用气动卡盘夹持设计,自动调整中心,操作简单,对角线调节范围20~300mm。 可加工超大直径管材,卡盘旋转速度高,能提升加工效率。
济南金威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6-16
专用车自动焊接自卸车U型斗激光跟踪自动焊接生产线
       设备名称:专用车自动焊接自卸车U型斗激光跟踪自动焊接生产线       设备简介:专用车自动焊接设备该生产线主要由U形斗侧板双枪激光跟踪自动焊接专机、U形斗外侧搭接双工位激光跟踪自动焊接专机、U形斗内侧龙门式双枪激光跟踪自动焊接专机以及流水线相应配套的辅助工装组成;每套设备通过线性激光跟踪系统与多轴执行机构融合,实现多种长距离搭接或角接焊缝的实时跟踪及焊接;在系统控制设计方面,针对不同工位及焊缝,制定相应的作业流程及跟踪形式,;在U形斗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该产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及产品质量;实现了焊缝的自动跟踪和焊接,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自主研发的焊缝跟踪装置,无需人工定位,可在焊缝大幅度偏差的情况下进行实时连续跟踪,利用跟踪过程中积累的信息进行的焊接,实现了智能化的自动焊接;采用激光视觉系统,实现了无人干预的情况下焊缝轨迹的实时定位与跟踪;采用多轴数控技术,研制了数字化的网格式厢板焊接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厢板焊缝自动焊接。       设备参数:跟踪模式:激光跟踪;跟踪精度:0.05mm;焊接速度:900mm/sin;输送方式:人工吊装;可接受定制化设计及生产。
青岛汉德焊自动化有限公司 2021-06-16
基于 Win CE 的车载信息系统系统
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是为汽车驾驶员或乘客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电 子系统。它包含车载信息终端和车外综合信息服务,借助移动通信技术与无线网络将两 者整合为一。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不仅是未来车内信息显示及娱乐设备, 还是连接汽车与移动商务和交通信息服务的桥梁。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开发出集汽车实时信息指示、汽车诊断、远程服务、后视/ 侧视系统等功能的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同时,研究该类系统的发展趋 势,及开发该类系统的技术路线;最终,实现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产品 的自主开发,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同济大学 2021-04-11
视频监控开放系统互连协议及系统
将各个互不兼容的安防系统,通过统一协议,实现集中管理。使用开放系统互连协议,可以兼容目前市面上各种视频监控系统,打破各个厂家的壁垒,便于升级和集中管理
扬州大学 2021-04-14
复合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加热系统,用于利用烟道里废气的热量和太阳能对自来水进行联合加热以产生热水,包括:废热回收装置,太阳能集热器和加热仓.因为废热回收装置能够对废热进行回收并利用该废热加热自来水,太阳能集热器能够对太阳能进行收集并利用太阳能加热自来水,所以本复合加热系统能量利用效率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加热系统中,烟道安装热管的部分单独为一个整体,清洗时可以方便卸下,方便清洗.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5-04
快速安检系统
据了解,应急管理研究院利用其在减灾救灾、应急通信与指挥、太赫兹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协同产学研合作企业克服疫情时期的各种困难和压力,依托自主研发的红外核心技术,采取保障措施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红外测温安检门和红外太赫兹复合人体安检设备。电子科技大学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陈伟介绍说:“在疫情扩散期,这两个设备解决了快速、非接触式筛查体温异常目标的难题,筛查准确率高,并且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接触被感染的几率,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提升了大人流场景下的检测通关效率。”此类设备适用于多种场景,刚投入使用就得到了北京市、河北省、医院、铁路、机场等相关部门用户的好评。现在正根据疫情进展实际和相关方订单要求,全负荷满足疫情防控需求,保障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另外,应急管理研究院正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组织精干科研力量,积极参与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征集工作,针对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已凝炼并申报完成多个前瞻性研发方向,力图为我国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成电智慧。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数字病理系统
数字化病理系统是指将计算机和网络应用于病理学领域,是一种现代数字系统与传统光学放大装置有机结合的技术,它是通过全自动显微镜或光学放大系统扫描采集得到高分辨数字图像,再应用计算机对得到的图像自动进行高精度多视野无缝隙拼接和处理,获得优质的可视化数据以应用于病理学的各个领域。数字病理系统可一次装载多片载玻片,XY行程80mm*60mm,XY轴速度可达30mm/s,最小步进0.25 μm,Z轴行程10mm,运动速度0.2mm/s,最小步长0.1 μm,可以实现实时拼接和实时对焦功能,在荧光染色方面也支持荧光扫描。
北京大学 2021-02-01
智慧供热系统
智慧供热系统是以供热系统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为基础,以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深度融合为技术路径,运用物联网、空间定位、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互联网+”技术感知连接能源系统“源-网-荷-储”全过程中的各种要素,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建模仿真等技术统筹分析优化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运用模型预测等先进控制技术按需精准调控系统中各层级、各环节对象,从而构建具有自感知、自分析、自诊断、自优化、自调节、自适应特征,支撑供热系统运行调控过程中人的思考决策,进一步提升系统能效、安全性、清洁性,降低碳排放的新一代供热系统。
浙江大学 2021-04-10
肝病随访系统
我国肝移植的原发病40%以上是原发性肝癌,预防和治疗肝癌复发是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的关键。本项目针对我国肝癌肝移植的特点,将多角度的防治措施贯穿于肝移植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经验,通过综合措施预防和治疗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提高了肝癌肝移植的整体疗效,患者生存率达到欧美先进移植中心的水平,相关技术体系和研究走在我国移植界的前列,取得以下成果。(一)进一步完善了肝癌肝移植的术前评估。在国内率先开展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肝癌复发 关系的研究,发现NLR与肝癌复发密切相关,并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 一种基于NLR的术前预测评分模型,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在国 际上率先研究发现术前HBV DNA高载量与肝移植后肝癌复发有关。 (二)规范了肝癌肝移植的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改良的“附加腔静 脉整形的背驮式肝移植”术式适用于绝大多数肝癌受者,简化了手术 步骤并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已在国内多家移植中心推广。率先将超声 造影新技术应用于肝移植后的常规监测,极大地提高了超声医学在肝 移植中的应用价值。开发了快速、准确检测免疫抑制剂常见代谢相关 基因多态性的诊
中山大学 2021-04-10
气象通信系统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来自于传感器节点的数据通过协调器来汇聚,通过USB或RS232接口与PC机、ARM等系统连接的必备部件。在两者之间,通过采用路由器来扩充能够容纳的网络节点数据、延长通信距离、维持通信网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4-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3 54 55
  • ...
  • 573 57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