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王强课题组揭示母源肥胖诱发胚胎缺陷的分子机制
近日,我室王强课题组与军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舒文杰合作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Embryonic defects induced by maternal obesity in mice derive from Stella insufficiency in oocytes”的研究论文,发现了卵母细胞中Stella蛋白在介导母源肥胖对胚胎表型影响过程中的分子途径。 肥胖是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人群中女性肥胖与早期妊娠失败以及出生缺陷等密切相关,但母亲肥胖是如何影响胚胎发育和子代健康的分子机制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课题组首先利用高脂饲养(HFD)的雌性肥胖小鼠模型,证实母源肥胖导致了胚胎发育迟缓与阻滞;并通过组学比较分析了正常和肥胖小鼠卵母细胞中蛋白表达差异,发现HFD小鼠卵子中Stella蛋白含量显著减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HFD合子表观不对称性的建立出现了异常,表现为母源5mC水平下降及DNA损伤增加。在HFD小鼠卵母细胞中过表达Stella不仅能够部分阻断受精卵中的DNA甲基化异常,而且还改善了母源肥胖相关的胚胎发育缺陷。本研究对于揭示母源营养影响早期胚胎及后代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韩龙森和李玲,以及军科院博士生任超为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南京医科大学沙家豪教授和郭雪江教授的大力支持。该课题得到了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南京医科大学 2021-05-08
以色谱中心策略算法(CCS)提高基于质谱的组学数据质量
南科大医学院教授张文勇、研究助理教授栾合密等在国际著名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期刊Bioinformatics上发表题为“CPVA: a web-based metabolomic tool for chromatographic peak visualization and annotation”的论文。该研究创新提出了以色谱中心策略算法(CCS)提高基于质谱的组学数据质量,并搭建了R-Shiny的Web应用CPVA,实现了组学数据在线交互式的处理。该论文提出了色谱中心策略算法(CCS),并开发了在线互动工具来解决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色谱中心策略是指通过对组学数据中提取的色谱峰形状进行数字化描述,包括对称性(Symmetry)、锯齿度(Jaggedness)、形态(Modality)、色谱质量指数(MCQ)等,并以在线互动的方式直接展示色谱峰的形态特征。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模拟酶催化增强的纳米金暗场免疫组化新方法
纳米金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和表面生物分子偶联能力以及新发现的模拟酶功能,而在生物医学检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将特异性抗体偶联在金纳米颗粒上构建纳米探针,可以特异地标记肿瘤细胞,一方面可以利用其模拟酶特性进行显色和显微镜读片,用来有效替代传统的天然酶标记显色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纳米金暗场成像的功能,通过暗场显微镜读片,从而省略了酶底物显色的步骤和成本,同时可以突破前一种技术只能定性判读的局限性,实现基于暗场光散射图像分析的定量检测,使得定量免疫组化检测成为可能。经过多年研发与攻关,我们已经成功实现针对恶性淋巴瘤的特异标记及双模式检测(模拟酶明场显色和暗场成像)技术建立,实现针对临床乳腺癌Her2检测的模拟酶增强暗场免疫组化定量判读,建立了定量判读图像分析软件,完成临床病例检测120例,检测灵敏性优于95%,特异性优于90%,对推动临床定量免疫组化技术及实现更精准的病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东南大学 2021-04-13
蛋白组学直接检测靶点活性的肿瘤伴随诊断项目
现有伴随诊断主要是基因检测,而基因突变并不等于蛋白质表达,更不意味着靶点激活。本项目基于蛋白组学,特异性捕获磷酸化酪氨酸激酶(最主要靶点),直接检测靶点激活状态,极低成本为肿瘤用药提供最精准指导。
清华大学 2021-02-24
技术需求:多层板的单板干燥,组坯,自动进出热压机
多层板的单板干燥,组坯,自动进出热压机
临沂金座木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4
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注释数据库
2020年1月30日,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注释数据库上线,并纳入中国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向全球开放服务。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的高峰教授、罗昊博士采用已研发的ZCURVE_CoV系列软件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内的两千余株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基因识别和酶切位点预测,并以数据库(ZCURVE_CoV Database)的形式提供网上服务。
天津大学 2021-04-10
揭示RNA编辑核心蛋白ADAR全转录组RNA底物特征
开发了一个高效的捕获RNA结合蛋白双链RNA底物的建库测序技术(irCLASH)以及后续的一整套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首次在转录组水平上系统地绘制了人类ADAR蛋白的内源双链RNA底物图谱;揭示了决定ADAR结合效率和编辑效率的底物特征和ADAR结合长双链RNA的体内模型。       该研究利用irCLASH技术系统构建和分析了人类ADAR1、ADAR2及ADAR3的双链RNA底物图谱,发现与之前根据计算推导的研究设想不同,ADAR具有大量的、长距离的双链RNA底物。该研究发现不完全互补配对的底物与ADAR蛋白也有很好的亲和度,特别是ADAR2家族成员。研究还进一步揭示了决定ADAR结合效率和编辑效率的底物特征。irCLASH测序技术及后续的整套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的开发为研究双链RNA结合蛋白的内源底物提供了新的工具。同时,该研究揭示的ADAR与底物相互作用及催化特性为研究人员开发高效的RNA编辑工具提供了资源宝库及改进方向。
中山大学 2021-04-13
The EMBO Journal刊发郁飞教授课题组新成果
揭示了拟南芥转录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2(ARF2)和PHYTOCHROME-INTERACTING FACTOR 5(PIF5)(以及PIF4)直接互作,控制植物ABS3介导衰老途径的转录重编程的分子范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10-13
癌细胞简化自身基因组冗余序列以便快速增殖
  核糖体DNA编码核糖体的关键组分-核糖体RNA,对蛋白质翻译和细胞增殖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核糖体DNA的拷贝数在人类基因组中是易变的,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人们对哺乳动物细胞如何维持和控制核糖体DNA的拷贝数和稳定性所知甚少。本研究应用计算生物学和数字微滴式PCR(Droplet digital PCR)方法分析了正常和癌症状态下,人类和小鼠基因组中核糖体DNA的拷贝数和序列变异情况。发现人类癌症基因组中核糖体DNA拷贝数出乎意料地显著减少,并伴随许多其他基因拷贝数的变异。此外,癌症基因组的核糖体DNA序列也更易发生突变。      根据文献证据的提示,研究团队进一步探讨了癌症模型中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功能与核糖体DNA拷贝数减少的关系。发现Pten基因(mTOR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因子)敲除的白血病小鼠模型中,癌症造血干细胞早期就出现核糖体DNA拷贝数的减少,但其细胞增殖、核糖体RNA合成和蛋白翻译水平等均显著提高。说明核糖体DNA拷贝数丢失是mTOR通路过表达的癌症的一种常见特征。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测定核糖体DNA拷贝数,可成为预测癌症对DNA损伤药物敏感性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新指标。
中山大学 2021-04-13
XBC-SS/S(SH)柴油机消防泵组
用于以水为主要灭火剂的中压和低压消防系统的单级双吸中开式消防泵。
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2021-06-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