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活性氨烟气脱硝技术
活性氨烟气脱硝系统是一种既具有 SCR 技术高的脱硝率和 SNCR 技术投资、 运行费用低的优势,而又区别于单纯的 SNCR 和 SCR 技术的新的脱硝方式,它 是以高反应活性的活性氨为还原剂,在 400-800℃,无催化条件下与 NOx 发生 还原反应,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具有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应用技术突破,其克 服了 SCR 技术的催化剂投资大、烟气成分影响大、运行成本高的缺点,克服了 SNCR 技术的反应温度高、还原剂与烟气混合差、脱硝效率低、氨气逸出量大 的系列缺点。 活性氨脱硝系统只需建立活性氨发生装置及其计量喷射系统,系统结构简 单,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对锅炉(窑炉)工况的影响小,具有脱硝效率 高、运行成本低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对于解决我国目前的脱硝难题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适用于多种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的烟气脱硝。
山东大学 2021-04-13
密相干塔烟气脱硫技术
SO 2 的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而烟气脱硫系统是目前控制 SO2排放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密相塔烟气脱硫技术是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中心针对我国在烟气治理方面的基本情况研究开发的新技术,它同其它半干法脱硫技术一样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无废水排放等特点,此外,它较其它的钙基半干法具有更高的脱硫效率和钙的利用率、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费用低。密相塔烟气脱硫工艺主要由烟气净化和脱硫剂循环两个过程组成:除尘后的烟气经由输烟管道从脱硫塔的上部与脱硫剂同向并行进入塔体,在内构件的搅拌作用下,烟气与脱硫剂均匀混合,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烟气由脱硫塔底部夹带着大量颗粒物进入布袋除尘设备,除尘后的干净烟气经动力风机排放到大气中。除尘器收集到的循环灰经气力输送至脱硫塔低与少量新灰由提升机提升到塔顶加湿机内,加湿活化使含水量保持在 3%~5%之间,形成具有较好流动性的脱硫剂,后经布料器布入塔内。与烟气反应后少部分脱硫剂落到塔底,大部分随烟气进入除尘器内被分离下来作为循环灰继续使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密相干塔烟气脱硫技术
SO2的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而烟气脱硫系统是目前控制SO2排放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密相塔烟气脱硫技术是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中心针对我国在烟气治理方面的基本情况研究开发的新技术,它同其它半干法脱硫技术一样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无废水排放等特点,此外,它较其它的钙基半干法具有更高的脱硫效率和钙的利用率、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费用低。 密相塔烟气脱硫工艺主要由烟气净化和脱硫剂循环两个过程组成:除尘后的烟气经由输烟管道从脱硫塔的上部与脱硫剂同向并行进入塔体,在内构件的搅拌作用下,烟气与脱硫剂均匀混合,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烟气由脱硫塔底部夹带着大量颗粒物进入布袋除尘设备,除尘后的干净烟气经动力风机排放到大气中。 除尘器收集到的循环灰经气力输送至脱硫塔低与少量新灰由提升机提升到塔顶加湿机内,加湿活化使含水量保持在3%~5%之间,形成具有较好流动性的脱硫剂,后经布料器布入塔内。与烟气反应后少部分脱硫剂落到塔底,大部分随烟气进入除尘器内被分离下来作为循环灰继续使用。    在烟气净化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反应: CaO+H2O→Ca(OH)2, Ca(OH)2+SO2+H2O→CaSO3·1/2H2O, CaSO3·1/2H2O+O2+H2O→CaSO4·2H2O, Ca(OH)2+SO3+H2O→CaSO4·2H2O Ca(OH)2+CO2→CaCO3+H2O Ca(OH)2+2HCl→CaCl2+2H2O    此工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脱硫效率高,系统对烟气污染负荷变化较大的适应能力强。在设备正常运行下,脱硫效率能够保持在90%以上,系统出口烟气的含硫量能够维持在150mg·m-3以下,且烟气入口含硫量的较大幅度变化对出口烟气的含硫量影响不大。 (2) 系统采用脱硫剂循环利用的方法,使除尘器脱下的循环灰与新灰均匀混合,经加湿机加湿活化后布入塔内与烟气反应。脱硫剂循环系统很好的解决了钙基干法脱硫技术中钙利用率低的问题,且使副产物的处理量大幅度减少。 (3) 脱硫剂在进塔前先增湿活化,使CaO转化为更易于与SO2发生反应的Ca(OH)2,提高脱硫效率。含湿量为3%~5%的脱硫剂亦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系统不易发生板结、堵塞和腐蚀等湿法和部分半干法常出现的问题。 (4) 脱硫塔内安装了重要的内构件——搅拌轴,它能很好的加强烟气与脱硫剂的混合和系统湍流烈度,强化传质、传热,提高反应速率;而且能延长脱硫剂的反应停留时间。搅拌设备会使脱硫剂颗粒之间剧烈碰撞、摩擦,剥去表面的反应产物,不断地暴露出新的表面,使内部的CaO得到充分的反应,可使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得到充分提高。该技术申请专利十多项,已成功应用于烧结烟气脱硫工程中。应用范围:该技术可应用于钢铁企业烧结厂烟气脱硫系统、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系统、焚烧炉烟气脱硫系统。该技术已在石家庄钢铁公司烧结工序烟气脱硫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武钢昆钢公司、攀枝花钢铁公司等企业亦采用该技术进行烧结厂和电厂的脱硫,目前正在建设中。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烟气脱硝增效剂
1. 痛点问题 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工艺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SNCR技术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有着明显的优势。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温度区间与SNCR的反应温度窗口有重合,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提供合适的反应温度。将SNCR技术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时存在明确的痛点问题,尤其是“双碳”背景下,为规模化消纳可再生能源,燃煤锅炉频繁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最佳脱硝反应温度窗口与炉内温度出现较多差异,氨及尿素等还原剂加入处,温度常低于SNCR反应最佳温度,脱硝效率以及氨利用率较低。实际运行中,常通过提升氨氮比以满足环保要求。而氨氮比提升潜在带来更多氨消耗,以及尾部氨逃逸给锅炉尾部受热面造成的积灰等风险。我国有较多采用SNCR脱硝工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常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亟需开发相应的氨利用率提升技术,为锅炉灵活性运行与深度调峰需求提供环保技术保障。 2. 解决方案 本项目提出了2种脱硝增效方法: 1)固态添加剂:开发了一种用于中高温脱硝的铁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复合添加剂: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 上述2种方法,均已完成实验室验证、240t/h流化床锅炉和4500t/d水泥窑炉的工业试验,证明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实验室试验和实际工程测试表明,采用本技术,可大幅减少SNCR喷氨量,且氨逃逸量明显降低,也就是氨利用率大幅提高。 本成果产品以添加剂形式体现,未来可以添加剂形式销售。主要用户为燃煤锅炉、水泥窑炉、垃圾或者生物质锅炉等。
清华大学 2021-11-19
活性氨烟气脱硝技术
活性氨烟气脱硝系统是一种既具有SCR技术高的脱硝率和SNCR技术投资、运行费用低的优势,而又区别于单纯的SNCR和SCR技术的新的脱硝方式,它是以高反应活性的活性氨为还原剂,在400-800℃,无催化条件下与NOx发生还原反应,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具有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应用技术突破,其克服了SCR技术的催化剂投资大、烟气成分影响大、运行成本高的缺点,克服了SNCR技术的反应温度高、还原剂与烟气混合差、脱硝效率低、氨气逸出量大的系列缺点。活性氨脱硝系统只需建立活性氨发
山东大学 2021-04-14
烟气脱硫优化控制系统
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是典型的多变量、非线性和大迟延被控对象。本系统综合利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动态数据校正技术、基于扩增状态空间模型的多变量约束区间预测控制技术和不可测扰动补偿技术,通过控制氧化风机转速、循环泵转速和吸收剂流量,确保脱硫塔出口SO2浓度满足排放限值,同时把浆液pH控制在最优的范围内。 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确保SO2达标排放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使吸收剂耗量减少10%左右。
东南大学 2021-04-13
烟气在线自动监测仪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烟气排放的在线监测能够实时检测污染源排放物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排放标 准规定;能够正确评价除尘净化装置及污染防治设施的性能、监督防污设施的运 行情况;为环境质量管理和评价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可应用于对固定污染源颗 粒物浓度和气态污染物浓度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连续自动监测。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基于紫外查分吸收光谱技术对各种气态污染物进行测量。光谱波段选择为 200nm—250nm 的紫外光,入射光被各种污染物吸收后,经光栅分光,由 CCD 探测器测量得到吸收光谱,经计算机软件处理后分离出宽带光谱和窄带光谱,最 后通过反演算法计算得到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无需采样,省去过滤、冷凝、加热灯复杂的抽气和标定过程,真正实现在线 连续测量。空气吹扫装置可保证烟道内光学元件不被烟气污染,运行成本低,缩 短维护周期。 应用领域: 应用于工业锅炉、工业窑炉、电厂锅炉等污染源烟道废气排放连续 监测。 合作方式及条件:合作开发、产品出售
天津大学 2021-04-11
烟气除湿除盐脱白技术
湿法脱硫后烟囱出口呈现大量“有色烟羽”,湿烟气中不仅存在大量水份,还含有较多的可溶解性盐份,这些盐份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导致大气中PM2.5浓度显著增大。 本技术在烟囱入口前增设媒介式烟气-烟气热交换系统(MGGH),进行烟气除湿除盐脱白,从而达到PM2.5 超净排放的目标。该成果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燃烧源 PM2.5 超低排放方法及集成耦合技术(专利申请号:201710370216.0,已公开)。
东南大学 2021-04-11
烟气除湿除盐脱白技术
湿法脱硫后烟囱出口呈现大量“有色烟羽”,湿烟气中不仅存在大量水份,还含有较多的可溶解性盐份,这些盐份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导致大气中PM2.5浓度显著增大。 本技术在烟囱入口前增设媒介式烟气-烟气热交换系统(MGGH),进行烟气除湿除盐脱白,从而达到PM2.5 超净排放的目标。该成果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燃烧源 PM2.5 超低排放方法及集成耦合技术(专利申请号:201710370216.0,已公开)。
东南大学 2021-04-11
氟塑料烟气低温余热回收利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89 9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