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代数应用题自动求解器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生活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连续自动反冲洗滤塔为目前国外成熟、先进的生活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两级连续自动反冲洗过滤过程。第一级连续自动反冲洗过滤为连续生物过滤,在此过程中污水通过附有生物膜的石英砂滤料时会发生生化反应和部分物理吸附反应,从而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水中剩余的有机污染物和部分无机物质。第二级连续反冲洗过滤为连续吸附过滤,主要是利用矿渣滤料的高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对污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吸附去除。用于相关钢铁公司及电厂的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项目。(1) 该技术先进成熟,运行可靠,处理效果好,能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处理要求,处理后出水可作为生产补充水、厂区绿化等其他非饮用目的水源。(2) 该技术的一次性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少占土地,最大限度的节省电能。(3) 该技术为节能、高效的处理设备。(4) 该技术操作管理方便,能够适应一定的水质、水量变化。项目的关键数据连续自动反冲洗滤塔为钢制一体化设备。外形尺寸:直径为 2550mm,高为 5400mm。处理能力为 50m3/h,过滤面积为 50m2,滤速为 10m/h,砂量为 9.8m3,空压级功率为 5.5kw。经过两级的连续自动反冲洗过滤,可有效去除经过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中的80%~90%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物。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电镀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生活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连续自动反冲洗滤塔为目前国外成熟、先进的生活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两级连续自动反冲洗过滤过程。第一级连续自动反冲洗过滤为连续生物过滤,在此过程中污水通过附有生物膜的石英砂滤料时会发生生化反应和部分物理吸附反应,从而可以有效的去除污水中剩余的有机污染物和部分无机物质。第二级连续反冲洗过滤为连续吸附过滤,主要是利用矿渣滤料的高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对污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吸附去除。用于相关钢铁公司及电厂的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项目。 (1) 该技术先进成熟,运行可靠,处理效果好,能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处理要求,处理后出水可作为生产补充水、厂区绿化等其他非饮用目的水源。 (2) 该技术的一次性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少占土地,最大限度的节省电能。 (3) 该技术为节能、高效的处理设备。 (4) 该技术操作管理方便,能够适应一定的水质、水量变化。 项目的关键数据 连续自动反冲洗滤塔为钢制一体化设备。外形尺寸:直径为2550mm,高为5400mm。处理能力为50m3/h,过滤面积为50m2,滤速为10m/h,砂量为9.8m3,空压级功率为5.5kw。经过两级的连续自动反冲洗过滤,可有效去除经过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中的80%~90%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物。应用范围:连续自动反冲洗滤塔适用于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尤其适合于大型的钢铁企业及电厂的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的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节能节水蒸发式冷凝器(清洁生产的封闭式冷却塔)
蒸发式冷凝器将水冷式冷凝器-冷却塔系统中的冷凝器换热盘管直接放入冷却塔箱体中,使工艺流体被冷却冷凝过程与循环水冷却过程合二为一,直接冷却高效散热。蒸发式冷凝器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吸收热量而使管内的制冷剂蒸汽冷凝,它具有节水、节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高效节能蒸发式冷凝器”技术具有以下关键创新:1、采用高效强化传热管之交变曲面波纹管;2、对盘管进行纳米亲水涂层处理;3、根据室外空气和循环水的条件不同,常年对蒸发式冷凝器的风量和水量进行优化控制;4、初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已实现产业化。蒸发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应用于化肥厂、化工厂冰机系统压缩机冷却器,煤油、化工厂的酮苯脱蜡(脱油)装置、气体分馏装置、丙烷(丁烷)脱沥青装置、烷基化装置、烷基苯装置、糠醛装置、重整装置、芳烃抽提装置、干气脱硫装置、制氢装置、汽油异构化装置、汽油醚化装置、正已烷装置、汽油柴油加氢装置、航煤加氢装置、航煤脱硫醇装置、常减压装置、催化装置以及天然气轻烃回收装置和冶金行业等。蒸发式冷凝(却)器将冷却塔和热交换器的功能有效地整合到单台设备中,可将被冷却的流体温度降到相当接近空气湿度的情况。民用建筑中进行了一些示范工程建设,已应用机组包括:科学中心学术中心(10000m2,2500kW),沙河商贸中心(2400kW)环保技术推广所(650kW)。制冷空调暖通行业设备中可采用蒸发式冷凝器替代的冷水机组、冷却塔年产值600多亿元,并以年增长幅度超过15%的速度增长;近年来又从工业拓展到民用。我们以蒸发式冷凝器为核心技术,开发的蒸发式冷凝空调应用于环保技术推广所。改造前后,对水冷式和蒸发式冷凝空调系统分别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空调制冷系统(不包含末端)在运行季节每个月都能不同程度地节约电能,节省电费,每年能节约电费1.6万元/年,节能率为28.6%。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配流冷却机构及具有该配流冷却机构的斜盘压缩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流冷却机构,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进气阀片、阀板、出气阀片、导流片及冷媒片。所述进气阀片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第三通槽及第四通槽,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三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及所述第四通槽绕所述进气阀片的中心轴均匀排布;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及所述第四通槽内分别设置有一级进气舌簧片、二级进气舌簧片、三级进气舌簧片及四级进气舌簧片,所述一级进气舌簧片、所述二级进气舌簧片、所述三级进气舌簧片及所述四级进气舌簧片分别通过弹性变形或者恢复弹性变形,以控制进入斜盘压缩机的缸体的气体的流路,进而实现所述斜盘压缩机的四级压缩。本发明还涉及具有所述配流冷却机构的斜盘压缩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微电子器件高效冷却技术
小试阶段/n通过发展被动式和主动式冷却技术能实现典型移动装备和电子器件的空间冷却需求,具体包括热压/风压自然换热冷却、相变热管换热冷却等被动式技术,半导体热电制冷冷却、喷射冷却和合成射流冷却等主动式冷却技术,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成果市场前景:有散热需求,就有应用前景。
武汉大学 2021-01-12
热处理线常化冷却技术
项目背景:正火热处理工艺,是提高钢板韧性的重要工艺手段。常规的正火热处理工艺,加热后通常采用慢速冷却会导致相变温度提高,铁素体晶粒仍然会长大,室温组织细化效果被大大折扣;导致屈服强度降低。采用正火后加速冷却可以降低相变温度,也可抑制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的长大,使其低温弥散析出,从而保证钢板强度。基于对中厚板正火冷却过程的换热机理及钢板内部组织演变机理的分析,于2005 年开发了国内首套中厚板正火炉后控制冷却(NCC)装置。该装置可自由调节水量,满足不同钢种及规格的控制冷却的冷却速率要求;钢板冷却均匀,冷却后钢板平直度高;金相组织细化,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可以挽救轧线生产的不合格钢板,显著提高了正火后钢板的合格率。应用该装置开发了高强度高层建筑用钢 Q460E 钢板的奥氏体加热+控制冷却+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已成功生产并应用于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工程。关键工艺技术:采用正火控制冷却技术可以降低相变温度,也可抑制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的长大,使其低温弥散析出,从而保证钢板强度。对于低碳贝氏体类型钢,采用正火空冷无法得到需要的低碳贝氏体组织,性能无法保证;采用正火加速冷却则可控制相变温度,保证得到所需的低碳贝氏体组织。部分薄规格或中等厚度规格产品可以采取正火后加速冷却实现淬火,生产调制钢板。另外,通过正火控制冷却技术,还可以提高钢板的性能合格率 10-15%。常化冷却技术的核心设备是板带钢上下表面的冷却器,高冷速调节范围、高冷却均匀性是常化冷却技术的关键性、核心性问题。北京科技大学基于对板带钢冷却过程的换热机理及内部组织演变机理的研究,通过实验室研究与工程实践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密集冷却器及配套常化冷却工艺,可满足常化热处理产品常化后冷却工艺实施过程中所需的大冷却速度调节范围以及高冷却均匀性的需求,保证热处理产品强度与韧性的高度匹配。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大功率芯片液体冷却装置
项目简介 本发明属于一种液体冷却装置,用于对大功率芯片或组件的散热。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极大地避免了漏水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采 用冷热交互的微管排列,避免了微管在芯片进口处和出口处部分的液体温差,使芯片表 面受热均匀,散热箱采用导热性好,质量轻,容易加工且成本较低的金属铝材制作,散 热箱底部是平行排列的散热薄片,这样从吸热盒流进的循环液通过散热箱后即可冷却, 达到优良的散热效果。 性能指标 (1)性能指标:可依据大功率芯片要求按本发明设计实现。 适用范围、市场前景 适
江苏大学 2021-04-14
汽车冷却系统热管理分析
可开展冷却风扇模块 CFD 分析、基于一维和三维的冷却系统热管理分析、 HVAC 蒸发风机 CFD 分析、风窗玻璃除霜效果分析等。为车辆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完成或在研项目:高强韧原位纳米颗粒增强铝合金复合汽车轮毂制造关键技术研发、车身变截面板轻量化的 CAE 技术研究、汽车冷却模块的优化匹配分析、专用车轻量化设计、轿车前风窗除霜效果的 CAE 分析性能指标满足工程要求。所处阶段成熟
江苏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338 3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