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有机污染荧光溯源预警仪
1 成果简介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 以有机污染为主。现有技术不能迅速确定污染类型,因此事故发生后无法迅速采取恰当的应对, 是产生重大经济和环境损失以及负面国际影响的主要原因。为维护水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 需要一种能迅速确定污染类型的、环境友好的水体有机污染预警技术。 荧光技术是近 20 年来兴起的新型分析方法,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污水和水体的荧光光谱是多物质产生的复合光谱,它们与水样唯一对应,被称为“ 水质荧光指纹”, 简称“ 水纹” 。该法在污染性质快速判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荧光指纹是水样内蕴特征的反映,还携带了有机物总量信息,可作为新型水质表示法。 课题组从 2003 年开始从事水纹研究,在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教育部清华大学自主研究项目、国家十一五重大水专项等项目资助下,掌握了上百种水纹,创新性开发出基于水纹比对的新型污染识别原理,并研发出有机污染溯源仪,填补了迅速确定污染类型的仪器的空白。该仪器由水纹采集仪、水纹比对软件和丰富的水纹数据库组成,可以识别数十种有机污染类型。仪器的特点如下:自动取样,自动测量,自动比对;数据库设计人性化,可以自动添加新指纹;数据自动保存;水纹采集仪性能稳定,使用、维护简便,当仪器光源老化时,自动提示更换等。上述优点表明该仪器既适合在线实时监测,也可以作为监测车和实验室的专用仪器。查新表明,国内外目前尚未发现有相似原理的仪器。 性能参数:灵敏度高,信噪比达到 250;完成一次溯源任务不足 15 分钟,测量时间短,重现性好;工作温度/湿度 15-350C, 45-80%(不可有冷凝现象, 350C 以上时湿度为 70%以下) ;不加任何试剂,取样量少,不产生二次污染;连续 24 小时使用耗电仅数度,成本低。 图 1 示范运行中的有机污染荧光溯源预警仪2 应用说明2011 年 7 月至 2012 年 3 月,水质有机污染溯源预警仪在京杭运河江苏苏州段进行了为期 3 个月的实地连续测试运行, 仪器检测出数次水质异常,并及时进行了报警, 现场测试表明,该仪器能够灵敏、及时地监测到污染的发生和变化,预警迅速,并能给污染类型的信息,对于快速确定有针对性的采取污染应对措施大有益处。 仪器经过了权威第三方的检测。3 效益分析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而污染预警和溯源的需求比较迫切,因此本仪器具有较大的推广空间。本仪器价格每台约 60 万元。而本仪器运行稳定、灵敏。总体上,仪器成本低,维护省,快速,无二次污染, 24 小时连续使用,运行费每月在 3000 元左右,具有明显的经济和技术优势。4 合作方式转让或者联合推广。5 所属行业领域能源环境。
清华大学 2021-04-13
高含盐废水零排放(ZLD)与分质结晶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
小试阶段/n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工业高含盐废水的减排压力日益增大,不少废水中所含无机盐还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直接排放不仅导致水环境污染,而且还造成盐资源的浪费。针对目前工业高含盐废水零排放(ZLD)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回收盐产品纯度低、重金属和有机物杂质含量高、过程能耗高和稳定运转周期短等问题,研究开发了高含盐废水分质结晶及资源化提取关键技术,通过石灰乳化学沉淀+改性生物炭吸附+膜分离(或多效蒸发或蒸汽再压缩MVR)浓缩+分质结晶等耦合处理技术,实现工业高含盐废水“零排放(ZLD)”,回收得到的水可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地下建筑空调排风热回收用间接蒸发冷却器关键技术
针对地下车站、军事基地等地下建筑的空调系统设置冷却塔的可靠性、协调性和隐身性的要求,及其空调工程造价、运行能耗高昂的现实,结合可回收利用其坑道排风能量的有利条件,项目组在国家课题及企业的支持下,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取得如下成果:1、提出将换热器盘分成若干并联单元,在每个单元盘管两侧旋转布水强化传热传质,改善换热器表面水膜与空气换热微环境、最大程度利用水膜与空气传热传质能力的强化传热理念。2、成功研发地下建筑空调排风热回收用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核心装置“旋转布水器”,并通过实验
长沙理工大学 2021-01-12
区域大气污染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关键技术与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关于室温甲烷活化的过程研究
在外场(模拟太阳光)辅助下,以常规浸渍法获得的二氧化钛负载铁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实现了甲烷一步活化高选择性制甲醇。3小时内,甲烷的转化率可达15%,总醇选择性可达97%,其中甲醇的选择性高达90%,且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球差校正电镜和吸收谱学研究表明,该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为高度分散的三价铁物种。
北京大学 2021-04-11
生产质量建模与过程监控系统
产品质量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决定胜负的最关键的要素。建立生产质量模型无论是对生产过程的本质特性研究还是对实际生产过程的控制、预测、优化、仿真和质量诊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系统重点实现对生产过程相关因素进行实时监测,解决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与产品质量之间的模型关系,基于统计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具有优化结构的神经网络、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等方法,对从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消除、避免生产过程的异常波动,使过程处于正常波动状态。研究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给出调整的策略,科学指导生产。 以钢铁制造流程为代表的大型流程工业是一类由不同功能但又相互关联、相关支撑、相互制约的多种工序和多种装置及相关设施构成的、工序串联并集成运行的复杂过程系统。针对大型流程工业的特点,解析多流程、多尺度、多装置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模型,寻求最优的质量控制策略,监控产品的生产质量状态,确保产品的质量成为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生产质量建模和过程监控可以应用于钢铁冶金生产等流程型工业中,也可以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等其他领域中。本系统的应用案例有:宝钢股份有限公司条钢部高线生产中的轧件尺寸精度评估与SPC控制系统,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冷轧热镀锌生产质量建模与分析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共注成型过程数值模拟系统
研究内容 :本研究根据共注成型过程的特点,首次在综合考虑粘性包 围和界面不稳定及其相互作用影响基础上, 建立了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全三 维非稳态非等温共注成型充模流动的理论模型及其相适应的稳定快速收 敛的数值算法。该算法采用罚函数法,以及速度场分析、温度场分析和流 体体积分数分析相分离等方法来降低对计算机的 CPU 和存储能力的需求。 而通过 SUPG 法、罚函数法等实现有限元数值分析的稳定性。并基于罚函
南昌大学 2021-04-14
发酵过程智能控制装置和系统
本项目采用检测、诊断、控制、优化等技术,研发成功集工艺、设备、控制及软件于一体的智能发酵罐装置与系统,包括 20L—1000L 系列全自动发酵罐和中试线、大型发酵车间 DCS 分布控制系统及软件等。发酵过程智能装置采用嵌入式计算模块为内核结构,软硬件紧密结合,依据发酵工艺特点,融合数字化检测与控制、监测诊断、过程优化、发酵专家经验等技术,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液晶触摸屏来集中显示和设定各种发酵参数,操作简便,可方便地实现与上位计算机的通信,构成分布式控制系统,也可直接连接 Internet,实现远程监控。发酵过程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工程师站+控制站的 DCS 或 FCS 结构,发酵过程智能装置、PLC 或智能仪表均可作为控制站,工程师站完成数据保存、显示、故障检测与诊断、以及优化调度等功能。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 1) 具有自动在位清洗、自动原位灭菌, 清晰的大视镜观测孔,多样可靠的接种方式; 2) 测量和控制参数包括温度、DO、pH、空气流量、压力、转速、称重、泡沫、多路流加等; 3) pH 分段设置和控制,控制精度+-0.1; 4) 温度分段设置和控制,控制精度+-0.2; 5) 溶解氧分段设置和控制,控制精度+-2%; 6) 空气流量分段和控制,控制精度+-0.1; 7) 历史数据存储和管理、曲线显示和分析、工艺参数的设定、输出打印、远程传输、安全密码设置等; 8) 离线采样录入接口; 9) 多种在线分析仪接口:底物和产物浓度分析仪、称重、在线尾气分析仪、近红外光谱、活细胞检测等仪表的接口; 10) 提供多种软件模块:故障检测与诊断模块、底物和产物浓度的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流加模块、基于离线采样和在线采样的多采样率的数据分析模块等。 
江南大学 2021-04-13
胎儿发育过程模型XM-801
XM-801胎儿发育过程模型(宫内发育示教模型)   XM-801胎儿发育过程模型(宫内发育示教模型)由妊娠胚胎发育过程一、二、三、四、五、六、七个月胚胎和五个月双胞胎等8个模型组成,其中四、五、六、七个月胚胎和五个月双胞胎模型胎儿可以取出,并显示子宫、阴道、胎儿、脐带、胎盘、羊膜腔以及卵巢、输卵管等结构,可用于展览和示教。 尺寸:自然大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电涡流三维减振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涡流三维减振装置,该减振装置包括箱体、连接螺孔A、转轴、扭力弹簧、外层球体、中层球体、内层球体、附加质量块A、附加质量块B、连接螺孔B、内层球体扇叶、内层球体底座、中层球体扇叶、中层球体底座、外层球体扇叶、外层球体底座。当结构发生振动时,首先由附加质量块、扭力弹簧和各个球体组成的TMD阻尼器进行能量转移,减小结构振动;其次,在TMD阻尼器工作过程中,由导体与永磁体相对运动产生的电涡流阻尼来耗散能量。该装置利用球体嵌套,实现附加质量块的三维运动;通过设置不同的球体材料,利用电涡流阻尼进行能量耗散,实现多维减振。通过调整扭力弹簧刚度以及附加质量块质量,可对减振装置的使用频率范围进行调节。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798 79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