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动态 MPLS 卫星网络中的标签交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 MPLS 卫星网络中的标签交换方法,包括步骤 1:标签分发协议过程中的对 等体发现,其具体实现是通过 Hello 消息邻居的实时更新进行对等体发现;步骤 2:建立与维护标签分 发协议的会话;步骤 3:建立与维护标签交换路径。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卫星 MPLS 网络中的标签交换方 法,能够有效地解决 MPLS 标签交换路径上因为卫星通信网络的链路环境、网络拓扑结构变化所导致的 卫星链路断开从而使数据无法转发的问题,能够很好的适用
武汉大学 2021-04-14
离子交换纤维分离含铁铟和锌的混合溶液
Ø  成果简介:在湿法冶金中用于同时含有三价和二价金属离子的三价金属或二价金属的富集,浓缩和提纯。Ø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Ø  技术领域:新材料Ø  应用范围:在湿法冶金中用于同时含有三价和二价金属离子的三价金属或二价金属的富集,浓缩和提纯。Ø  现状特点:目前已完成实验室模拟样品的分离和富集。Ø  技术创新:采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离子交换法处理阳图PS版电解槽
项目简介:据我们了解国内生产阳图PS版的生产厂家有十来个,每天每厂家有约百吨的含铝含酸废水排入江河或湖海,因此他们都有较迫切的要求来进行技术技术改造,以降低生产成本,回收废水中铝减少废水的排放。以前有不少厂家想试验用离子交换来处理阳图PS版,但都因技术难关来解决而宣告失败。功能及技术指标:我们试验的新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电解槽,只需间歇加少量盐酸,以维持电解时的酸度要求,基本不用排放含铝含酸废水。该技术的投资不大,每条生产线仅需购买约两吨阳离子交换树脂,设备仅是几个大塑料处理槽,一次投资约3万元左右。应用情况:目前温州奥光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的一条生产线在应用。市场情况:可以较短时间内向全国有关阳图PS版生产厂进行推广。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纳/微米孔结构聚酰亚胺杂化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序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质子传输性质研究(编号:20704004)。主要是应用基础研究,探索构筑新型高性能杂化质子传输膜的新方法。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新型纳/微米孔结构聚酰亚胺杂化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磺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粒子与磺化聚酰亚胺溶液共混;或在聚酰亚胺及其前驱体溶液中直接加入含有模板剂的二氧化硅溶胶;或以胶体晶模板法制备三维大孔聚酰亚胺膜并向大孔中灌入含有磺酸基或巯基的二氧化硅溶胶,从而将无机的二氧化硅引入到聚酰亚胺中,形成了具有纳/微米孔结构有机-无机杂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本发明由于在制得的复合质子交换膜中引入了无机二氧化硅,所以膜的机械性能有明显的改善,甲醇渗透率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同时由于存在介孔或微孔结构,为质子传输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从而有利于质子传导率的提高(大约提高20-50%)。与当前报导和应用的质子传输膜相比,加工方法相对简单,成本低,特别适合于高温条件应用,因此相对于商业化的Nafion117有一定的优势,且在质子传输特性和抗甲醇性方面有较大的改善。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4-29
离子交换纤维分离含铁铟和锌的混合溶液(产品)
成果简介:在湿法冶金中用于同时含有三价和二价金属离子的三价金属或二价金属的富集,浓缩和提纯。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新材料 应用范围:在湿法冶金中用于同时含有三价和二价金属离子的三价金属或二价金属的富集,浓缩和提纯。 现状特点:目前已完成实验室模拟样品的分离和富集。 技术创新:采用离子交换纤维柱逐个分离提纯含铁铟和锌混合溶液中的铁、铟和锌。 所在阶段:可行性研究 成果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申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空冷、自增湿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机
1 成果简介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理论比能量高达32940Wh/kg( 在地面上使用时可不计空气的质量),是各种电化学电池体系中的理论比能量“ 绝对冠军”, 而且功率密度高、电流密度大, 是最先进的能量转换技术之一。现在世界各国正在加速其在民用领域的产品开发。 利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国产关键原材料,创新膜电极制备方法(“热定型” CCM 制备法)和优化制备工艺,开发出了高性能、大面积的国产材料膜电极批量制备技术。并在模块化燃料电池设计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的基础上,研制出了空冷、自增湿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机。该成果获得全国第十九届发明展览会发明金奖。空冷、自增湿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机,主要由燃料电池、供气轴流风扇、阳极间歇式排气电磁阀、 DC/DC 稳压器和控制电路板等组成,燃料电池采用阴极与大气贯通的开 放设计和高效的自增湿专利技术,能实现宽功率范围的自增湿发电。在电化学发电过程中,无需进行复杂的热管理和对反应气体进行预加湿,大大地减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系统比功率( 265W/kg、 211W/L),并降低了成本,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新能源发电机。该发电机采用普氢燃料,发电效率可达到 50%以上,功率密度可达到 300mW/cm2 以上,无污染。在分布式电站、交通动力和便携式电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发电机技术指标: 上图: 1.3 千瓦 空冷、自增湿式燃料电池发电机 (43 cells)2 应用说明经过近十年来的电动汽车、 分布式电站、电源等领域的广泛示范应用( 燃料电池已经在航天、军事上得到应用,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和燃料电池家用电站正在开始商业化),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度已经逐渐被用户所接受。目前,其商业化主要问题是成本较高(采用进口材料成本昂贵), 而本项目采用“ 863” 计划“ 全国产材料燃料电池发电机” 成果,利用国产原材料制备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材料供应不仅有安全保障,而且还有低成本优势,可望克服燃料电池高成本的商业化障碍。3 应用说明本项目属新能源发电机领域。在分布式电站、交通动力和便携式电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4 效益分析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先进制造水平为:电极催化剂载量为 0.5 毫克/平方厘米(电极)左右,电极性能可以在常压空气条件下达到 0.62V、 1A/cm2 (0.62W/ cm2)。如在批量生产的情况下, 1 千瓦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仅需要使用约 2 克的 Pt 催化剂、 0.2 平方米的质子交换膜、 0.4 平方米的碳纸扩散层和约 0.24 平方米模压双极板。考虑国产燃料电池材料的批量生产,估计能实现的经济指标: 1500 元/平方米(质子交换膜)、催化剂 400 元/克( Pt)、 300 元/平方米(碳纸)、 600 元/平方米(模压石墨板)。 1 千瓦全国产材料燃料电池堆的关键材料成本可控制在 1500 元以下,这与目前进口材料燃料电池 26000 元/千瓦的成本相比, 国产材料燃料电池堆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这一批量生产的经济指标已经远远低于电站成本要求 8000 元/千瓦,距离交通动力 500 元/千瓦的产业化目标也为时不远。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具有交换耦合的双相复合硬磁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415239.0)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硬磁/软磁交换耦合的双相复合硬磁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属于磁性铁氧体制备技术领域。该法将采用水热法单独制备、经过酸洗的SrFe12O19和NixZn1-xFe2O4铁氧体纳米粉末按照一定质量比压成圆片,然后在700℃下煅烧2h,含两相的铁氧体对外显示单一相磁性行为,即存在交换耦合作用。采用该方法,由于采用水热法在低温下直接制成所需铁氧体相,高温烧结成块体时无需考虑成相问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新型静电飞行器
微型飞行器小体积、轻质量、高机动,能够在狭小空间执行拍照、探测和运输等特种任务,在国民经济领域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此类飞行器普遍存在飞行时间短的痛点问题,尤其当重量小于10克时,其飞行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这是因为目前微型飞行器的发动机驱动部件一般采用传统的电磁电机,而电磁电机在微型化后转速高、发热大,能量转化效率急剧下降,甚至降到10%以下。微型电磁电机效率下降后,如果采用供电方便的自然太阳光作为能量来源,受限于太阳能电池的面积,很难满足飞行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北航科研团队从微型发动机的原理方面寻求突破,提出一种新的静电驱动方案,研制出了在微小尺寸下转速低、发热小、效率高的微型静电电机,并首次实现了微型飞行器在纯自然光供能下的起飞和持续飞行,在微型飞行器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飞行器主要由静电发动机和超轻质高压电源组成,具备低功耗(0.568瓦)和高升力(30.7克每瓦)优势,首次实现了微型飞行器在纯自然光供能下的起飞和持续飞行。 静电发动机的核心是静电电机,它是一种依靠静子和转子间的库仑力来产生连续旋转运动的新型微型电机,具备结构简单和无需绕组的优势,其高电压(千伏级)、低电流(微安级)的工作特性也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发热少且无明显红外特征。相比传统电磁电机,静电电机表现出了颠覆式的效率和功耗特性,在小质量(5克以内)情况下,其能量转化效率可达传统电磁电机的10倍以上,产生相同升力所需功耗仅为电磁电机的1/10以内,因此即便采用小尺寸太阳能电池,也可以为微型飞行器提供飞行所需功率。 电机虽然效率高、功耗低,但仍需要千伏级高压电流来驱动,然而传统高压电源由于体积和重量过大,无法搭载在微型飞行器上。因此团队还针对飞行应用场景,研制了千伏级超轻质高压电源,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和升压电路两部分,其中升压电路可以在1.21克的重量下,将太阳能(或锂电池)输入的低压直流电,转换为4 - 9千伏的高压直流电,相比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发的同类技术升压比提高了92%。 在微型静电电机和超轻质高压电源的助力下,本项目研发出的飞行器整机仅有巴掌大小(翼展20厘米),重量比一张A4纸还轻(4.21克),尺寸和重量分别是此前世界最小、最轻太阳能飞行器的1/10和1/600。更进一步,团队还提出一款翼展8毫米,质量9毫克的超微型静电飞行器,飞行功耗不到1毫瓦,展示了静电电机在飞行器进一步微型化中的巨大潜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4-07-19
碳酸丙烯酯与甲醇的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
项目简介: 碳酸二甲酯(DMC)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绿色化工产 品。1992 年在欧洲通过了非毒性化学品(Non toxic substance)的注册登 记,属于无毒或微毒化工产品。由于其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因而 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一方面碳酸二甲酯有望在诸多领域替代光气、硫酸二甲酯(DMS)、氯甲烷及氯甲酸甲酯等剧毒或致癌物进行羰基化、 甲基化、甲酯化及酯交换等反应生成多种重要化工产品;另一方面, 以它为原料可以开发、制备多种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在医药、农 药、合成材料、染料、润滑油添加剂、食品增香剂、电子化学品等领 域获得广泛应用;如用于合成环丙沙星、碳酸二苯酯(DPC)、甲基二 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MPAN、苯甲醚、 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二醇(PCD)、ADC 透明树脂、甲胺基甲 酸钠酯(西维因)、四甲基醇铵(TMAH)。第三,其非反应性用途: 溶剂、溶媒和汽油添加剂。如作药物制备的溶媒介质,特种快干油漆 的溶剂、喷雾剂的溶剂等。所以,碳酸二甲酯被誉为 21 世纪有机合 成的一个“新基块”,其发展将对我国的煤化工、石油化工、甲醇化工、 C1 化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DMC 是性能优良的溶剂、溶煤,具有如下优点:(1)与其他有机 物相溶性好;(2)微毒且蒸发速度快;(3)脱酯能力比较高。所以有可能 在下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是半导体工业使用的对大气臭氧层有破 坏作用的清洗剂 CFC 和三氯乙烷的替代品之一;(b)在清洗剂和特殊 涂料(油漆、油墨)、医药化学品等的生产中用作溶剂、溶媒;(c)作为 CO2的载体,应用于喷雾方面。 产品市场分析: 碳酸二甲酯及其相关的丙二醇等产品,被中国列入“九五”重点开 发的 50 个精细化工品种范围。为了防止大气污染,提高汽油的含氧 率,国外用甲基叔丁醚取代四已基铅作石油添加剂,实现汽油无铅化, 但汽油含氧率仍不理想,DMC 除了分子含氧率高达 53%,具有提高 汽油辛烷值的功能,因此可作添加剂,提高汽油的含氧率,如能实用 化,汽油将成为 DMC 的最大用户,其市场前景更加宽阔。据了解,在国际市场,碳酸二甲酯的年需求量约 15 万~20 万吨。特别是近几 年来,由于下游产品聚碳酸酯、聚氨酯、汽车添加剂、高能电池电解 液等市场发展迅速,国际市场对碳酸二甲酯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市 场容量将达到 30 万吨左右。远远大于国际市场的供应能力。目前, 国际上碳酸二甲酯年产能力仅 6 万~8.6 万吨。在国际市场上,欧盟 每年需进口 1 万吨以上,印度也需进口 5000 吨以上。 目前,我国的碳酸二甲酯生产能力有限,与市场之间缺口很大, 生产工艺也较为落后,产品含量低,质量不稳定。目前国内年需求量 达数万吨,生产能力仅数千吨,预计到 2005 年需求量将高达 10 万 吨。 本工艺所得另一产物丙二醇,用作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也是 增塑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破乳剂的原料,可用作防腐剂、水果 催熟剂、防霉剂、防冻剂及烟草保温剂,是大宗化工原料,国内年需 求量在 10 万吨以上。 工艺技术: 反应原料:碳酸丙烯酯 和 甲醇;产物:碳酸二甲酯和 1,2-丙 二醇;反应所需压力:10 至 30 大气压。碳酸丙烯酯的转化率 58.5%, 对碳酸二甲酯的选择性 96.9%,对 1,2-丙二醇的选择性 99.9%;甲醇 的转化率为 29.5%。固定床流程碳酸二甲酯的收率 20.0%,原料循环 使用。 本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技术,原料易得,操作安全,不存在剧毒、 易燃、易爆等危险。催化剂制造方便,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反应 所需压力:10 至 30 大气压。无需特殊设备。 产品成本分析: 碳酸二甲酯 1.0~1.2 万/吨,1,2-丙二醇 0.8 万/吨。原料:碳酸丙稀酯 0.8 万/吨,甲醇 0.23 万元/吨。 原料成本 4.34 元/千克。 特点: 高活性催化剂的成功开发;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与之配套 的下游产品如碳酸二苯酯、聚碳酸酯的应用开发研究以及理论研究。 
南开大学 2021-04-11
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的节能改造新工艺
碳酸二甲酯(简称 DMC)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环保型绿色化工产品,其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可以在诸多领域替代光气、硫酸二甲酯、氯甲烷及 氯甲酸甲酯等剧毒或致癌物进行羫基化、甲基化、甲酯化及酯交换等反应生成多 种重要化工产品。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工艺主要有光气法、甲醇氧化羫基化法和酯 交换法三大类。光气法由于使用了剧毒的光气,产品质量差,应用受到限制,且 光气本身的使用也受到限制,目前已逐步被淘汰,后两种方法是当前 DMC 的主要 生产方法,我国碳酸二甲酯的生产以酯交换法为主。酯交换法工艺中存在大量的 反应和常压及加压精馏塔,这些塔的能耗较高,年消耗蒸汽量较大,随着国内能 源价格的逐年增加,产品生产成本增长迅速,对产品的利润空间构成严重威胁。 本项目为自有专利技术,项目是在传统酯交换法合成和恒沸精馏分离工艺的基础 上,结合热泵和挟点技术发展而成的。该技术通过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综合的 能量匹配和优化,对耗能较大的反应精馏塔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将塔顶蒸汽加 压升温后直接用作塔底再沸器的热源,不需要塔顶冷凝器及其冷却水消耗,也无 需用锅炉对塔底再沸器进行加热。传统工艺采用本项目技术改造后,可做到核心 工艺段能量自产自销,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蒸气的消耗量,同时也降低了冷却水的 耗量,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21 3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