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热塑性淀粉塑料
淀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但是由于淀粉具有不溶于冷水,抗剪切性差,耐水性差以及缺乏熔融流动性,限制了其在材料领域的应用。本技术将淀粉在中性介质中与氧化剂发生作用,将淀粉环上的部分羟基氧化成醛或酮,达到既能提高淀粉材料的疏水性又不会降低淀粉材料的力学性能的目的。通过外加增塑剂或进一步与乙二醇等进行缩合反应获得热塑性淀粉塑料。所得产品可以在通用塑料加工设备上进行加工,淀粉含量大于80%,可以作为一次性餐具、发泡等材料
四川大学 2023-05-15
不锈钢纤维填充热塑性导电塑料
在电子/微电子工业高速发展时代,电磁屏蔽材料是防止电磁波污染所必需的防护性功能材料,是目前高新技术领域中的新型电子材料,其屏蔽性能与材料的化学、物理、机械性能都将随着电子工业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益改善和提高。电磁屏蔽(EMI)用导电塑料是一种防止电磁波污染的重要防护性功能高分子材料。
北京大学 2021-02-01
不锈钢纤维填充热塑性导电塑料
在电子/微电子工业高速发展时代,电磁屏蔽材料是防止电磁波污染所必需的防护性功能材料,是目前高新技术领域中的新型电子材料,其屏蔽性能与材料的化学、物理、机械性能都将随着电子工业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益改善和提高。电磁屏蔽(EMI)用导电塑料是一种防止电磁波污染的重要防护性功能高分子材料。
北京大学 2021-01-12
噁唑啉化合物改性热塑性塑料的研究
噁唑啉化合物含氮和氧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其中活性最大的是2-噁唑啉化合物。它可与羧基、酸酐、氨基、环氧基、巯基、羟基、异氰酸根等基团进行阳离子或自由基开环聚合反应。噁唑啉化合物在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反应性增容和对填料及纤维的表面处理两个方面。 采用噁唑啉化合物扩链PET或PBT,也都得到较好的增粘效果。噁唑啉化合物还可用于塑料回收等方面,通过提高大分子链的分子量来抵御降解。 噁唑啉化合物可以改善塑料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物性显著提高。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门。一方面
四川大学 2021-04-14
轻质热塑性复合片材(LWRT)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首次面世以来,轻质热塑性复合片材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它已经占有了美国车顶衬里15%的市场份额,预计在5年内将达到40%。此外该片材还可以用作遮阳板、后行李隔板等汽车内饰件。并且随着品种日益丰富,应用范围迅速扩展到汽车外饰件,甚至于铁路车辆。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可膨胀热塑性微球的合成
通过调节单体合成出的热膨胀具有快速响应性,能在达到初始膨胀温度后迅速响应,快速膨胀至最大尺寸;替代甲基丙烯腈的其他单体而且具有较好的发泡倍率。 与传统的热膨胀微球相比较,本技术通过调节单体合成出的热膨胀具有快速响应性,能在达到初始膨胀温度后迅速响应,快速膨胀至最大尺寸。市售的热膨胀微球很多为获得较好的发泡效果均加入甲基丙烯腈,这不仅具有很强的环境污染而且价格较贵, 本成果提出替代甲基丙烯腈的其他单体而且具有较好的发泡倍率。
扬州大学 2021-04-14
连续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目前,世界上对纤维增强塑料的复合材料70%以上是采用热固性树脂制造,这类树脂不能回收,对环保不利,解决的办法之一是使用热塑性塑料来制造复合材料。由无碱玻璃纤维和热塑性长丝同时在线纺丝、均匀平铺共挤混合组成的连续复合直接粗纱,这一技术可使玻璃长丝周围均匀分布聚丙烯长丝,同样,每根聚丙烯长丝周围也均匀分布玻璃长丝。且二者界面结合良好,玻璃纤维含量可增至60~75%,抗拉强度、抗拉模量、弯曲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明显提高,是GMT的数倍,制品加工温度、压力大大降低,从而加工成本下降。该复合纤维加工成形过程无污染,产品使用若干年后还可回收利用,属绿色环保材料。采用复合纤维针刺毡,与长春一汽集团技术中心商讨共同开发研制汽车部件,展开应用研究工作;使用复合纤维平纹布以及复合纤维多轴向缝编毡,与上海沥高科技公司共同开发制作了汽车发动机罩和挡泥板,产品成型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复合纤维经加拿大FIBERLINK INC公司采用,效果良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热塑性弹性体 SEBS 的改性研究
(1)热塑性塑料改善 SEBS 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 (2)纳米粒子改善 SEBS 弹性体材料的永久变形性(3)SEBS 弹性体材料的低烟无卤阻燃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片材(GMT)
轻质高强GMT片材,主要用于汽车,已经应用于保险杠横梁,座椅骨架,前端,电池托架等40多种零部件。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部分取代金属材料,较原金属件减重30%~80%,而且节省模具费用,并有利于多种零件组合,形成模块化生产方式,适应汽车轻量化,节能、环保的主要发展方向。华东理工大学聚合物加工研究室突破界面、浸渍、连续化三大关键技术,于200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熔融浸渍法GMT工业装置(与双良集团合作)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一种制备片材的新工艺——预混粉体浸渍法。该方法已获得中国国家专利以及国际专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产技术。运用此种方法,不仅可以制得GMT材料,而且可以得到轻质热塑性片材等其它种类的复合材料。在对GMT材料制备、性能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基础上,着重研究了GMT的模压成型工艺,掌握了GMT制品开发的成套技术,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系列的汽车零部件制品。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
LFT已在汽车的防撞内杆、前端框架、仪表盘骨架、车门中间承载板、电瓶箱、座椅骨架板、备胎仓以及车底部护板等结构件和半结构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华东理工大学聚合物加工研究室解决了LFT生产的技术难点,自主研发了??0吨/年在线混合LFT中试生产线,开发的LFT-PP-30已经应用于发动机防护罩。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1 2 3 4 5 6
  • ...
  • 18 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