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磁性复合微球
内容介绍: 磁性复合微球是一种以磁性物质为核以有机物为壳的核壳式小球。当 给小球表面带上不同功能基团时,它可以选择性的结合一种物质,然后 借助磁场的作用将该物质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 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 二等奖各1项,获发明专利1项。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复合紩皮茶
敖皮作为小麦加工的副产物, 每年产量达 2000 万吨以上。研究发现, 数皮中除含有大量
西华大学 2021-04-14
氟离子复合电极
产品详细介绍PF-1C型复合氟离子电极,集氟离子选择电极与参比电极为一体,单独1只电极即可进行使用。用于测定水溶液中氟离子活度或间接测定能与氟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离子活度的电极。复合氟离子电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10-1~10-5MF(即1-5PF或1900-0.19PPM)溶液温度:15~35℃绝缘电阻:大于等于1乘10(11次方)欧姆电极内阻:小于等于10兆欧零电位:0-1PF液接界:陶瓷芯参比电极:Ag/Agcl电极接口:BNC外形尺寸:¢12×140mm
上海越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整体热浸锌防腐的高效节能节材扭曲管中冷器
本项目利用我们在高效节能设备研制和产业化方面的成功经验,自主研制的新型扭曲管中冷器,并实现扭曲管中冷器的制造产业化。通过采用扭曲管可以使空气冷却器传热能力增加10%-20%,壳程阻力下降50%-70%,充分体现了扭曲管中冷器的节能潜力,实现节能20%-35%。扭曲管中冷器的研发提升了我国新型高效节能设备在气体压缩机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本项目中冷器的碳钢管束芯体和管板在与壳体、封头、管箱装配前整体热浸锌处理,显著提高壳程、管程的抗腐蚀能力,用以取代传统的铜管光管中冷器,大大减少了压缩机中间冷却系统的制造成本。可降低制造成本20%-40%,增加生产利润20%-30%。本项目中冷器,由于扭曲管具有多点自支撑结构,省去了传统换热器的折流板(支撑板),壳程流道变为传逆流,壳程压降降低20%-60%,进而减少泵工的消耗30%-50%,达到节能的效果,提高了换热器的抗诱导振动以及强化传热的性能,有效防止了压缩机由于排气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内壁温升大、润滑油变质、气缸磨损、“积碳”等现象的发生。由于本项目中冷器流速均匀、无流动死区,而且管壁温度比较均匀,大大降低了结垢的可能性。为振动、少结垢,从而延长了维修周期,降低了压缩机中间冷却系统的的维修费用。本项目中冷器不改变换热器的外形结构,保留管壳式换热器的特点,结构简单,采用横截面为椭圆形或扁圆形的螺旋扭曲管,其余均采用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形式,易于推广,成本较低,具备较好的压缩机中间冷却系统的工业应用前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接触式机械振动条件下增材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接触式机械振动条件下增材制造方法,通过在电弧送丝增材制造或者激光送粉熔化增材制造的过程中,同步引入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使零件处于一种微振动状态,通过机械振动作用于增材制造过程中形成的微小液态熔池,起到细化晶粒,使组织变得更加均匀和减少甚至消除气孔、夹杂及未熔合现象。同时振动作用于刚凝固的金属,使振动产生的应力和增材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叠加产生局部塑形变形,达到减小增材制造零件的残余应力和变形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装备与工艺
本项目采用五电弧协同增材制造,提高成形构件的堆积效率;利用激光约束电弧,提高成形金属构件的表面精度,减小加工余量;构筑出融合五电弧协同增材制造、激光稳定电弧、高速摄像监测、构件成形尺寸三维测量、工艺数字化监控等功能的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装备。 1、 形成复杂空间曲面构件分区原则、切片方法与路径规划策略,建立五电弧协同增材制造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工艺方法、模型与窗口; 2、 研制出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工艺规划与系统总控软件; 3、 开发了专用于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的专用金属丝材。 实现大型舰船艉轴架、运载火箭过渡端框架与高层建筑多向钢节点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增材制造,并进行组织与性能预测。 图1 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设备图 图2 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典型产品 【技术优势】 项目成果有效解决了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采用电弧增材整体制造时,面临的堆积效率较低,制造大型金属构件周期长;成形金属构件表面精度低,加工量较大;成形金属构件的晶粒粗大,各相异性明显的难题,将目前大型金属构件电弧增材制造的效率提高到了新高度。 【技术指标】 五束电弧协同增材制造装备: 1)装备包括 CMT电源5台、六轴机器人系统3台、激光系统、工艺数字化系统、三维测量系统、高速摄像系统与缺陷除去系统; 2)三维测量系统的测量范围在300mm以内,可测量金属构件壁厚最大尺寸不低于250mm,测量误差在±1.0mm以内; 3)可成形高度大于2m、长度大于5m、宽度大于3.5m的金属构件,变形控制在0.2mm/100mm以内; 4)堆积效率≥1800cm3/h,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360小时; 五束电弧协同增材制造工艺总体软件: 1)具有模型解析重构、子模型选择、分区切片与9轴工艺路径规划、曲面切片、G代码及机器人离线编程代码生成、多电弧协同增材制造系统控制功能与工艺数据库; 2)可实现金属构件组织、性能预测及成形质量主动控制,并显示构件材料 CCT图; 3)模型解析、拓扑重构时间低于10分钟,切片轮廓精度优于±0.1mm,单层切片时间<2s。 4)支持2000万以上三角形面片、尺寸4m以上STL模型; 5)支持任意空间曲面模型的路径规划,成形尺寸≥4000mm; 6)支持 6轴机器人+3轴龙门式床身协同控制的9轴工艺路径规划,成形效率达 1800cm3/h,全程误差≤0.5%,路径输出方式为G代码、机器人离线编程代码; 7)工艺数据库覆盖控制系统参数及工艺及材料参数,并建立典型工艺参数,加工误差范围≤0.5%;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4-21
一种基于轮廓特征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廓特征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建立金属零件 CAD 几何模型,并提取 STL 模型;②根据零件轮廓特征及复杂程度确定其制造方向,并进行零件增材制造的路径规划;③利用分层切片软件对 STL 模型进行合理切片,由计算机根据这些轮廓信息生成控制指令;④板料送料机构在控制指令的控制下送出设定宽度及厚度的板料并剪断;⑤在电阻焊或摩擦搅拌焊产生的热量及辊压作用下完成层与层之间的焊合,同时复合同工位铣削完成轮廓毛刺的去除;重复上述④至⑤过程,直至完成整个零件的成形加工,如未达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增材制造的多自由度液压机械臂开发
本项目主要解决此市场痛点,将3D打印技术和液压系统相结合,设计一套轻量化的液压机械臂,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勘探、安防、排爆、物流搬运等特种机器人领域。对比同体积和质量的电驱动马达,扭矩可增加4倍以上。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上海埃曼机器人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唐锋 注册时间 2021.8.19 注册所在省市 上海 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3MA7B0CQ912 经营范围 机器人及其配件的研发、销售 企业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668号 获投资情况 EFG天使基金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唐锋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2020.09 黄梦婷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2020.09 刘翔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2020.09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王江 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授 陈超越 材料科学与工程 讲师 五、项目简介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机械臂、机器人95%以上为电机驱动,存在负载小,抗干扰能力差,续航短的问题,难以满足人们对负载日益增长的需求。而液压驱动的机械臂、机器人在相同功率下可以提供更大负载,对外界干扰不敏感,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液压执行机构和液压元器件体积大,质量大,漏油,散热差等,因而很少被采用。在大负载、移动式机器人领域二者难以兼顾。 本项目主要解决此市场痛点,将3D打印技术和液压系统相结合,设计一套轻量化的液压机械臂,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勘探、安防、排爆、物流搬运等特种机器人领域。对比同体积和质量的电驱动马达,扭矩可增加4倍以上。 从最初的结构设计就采用增材制造思维,打破传统加工工艺的限制,因而设计更加多样化。然后将关键液压元器件也采用轻量化设计,金属3D打印工艺加工,部分液压元件外壳可进一步与机械结构件集成,使整体更加轻量化,简洁化。 团队目前已为中电X所开发一套原型机,产品于2021年7月交付,目前在开发第二代产品。今年1月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签订三年合作开发协议,开发一款用于军工的机械狗腿部关节等项目。
上海大学 2022-08-12
一种热冲压件获得强塑性能差异化分布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冲压件获得强塑性能差异化分布的方法及 装置,采用冷气流和热气流分别作用在淬火件的强度增强区和塑性增 强区,所述热气流的作用是在配分温度范围内和配分时间范围内进行, 以使碳由马氏体向残余奥氏体扩散,从而使淬火件中残余奥氏体稳定 化,进而使塑性增强区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混合 组织;所述冷气流用于使淬火件中残余奥氏体继续转变为马氏体,使 强度增强区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为马氏体组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 现如上方法的装置,其包括热冲压件固定单元和热气流封闭单元。本 发明方法和装置能提高热冲压件的强塑力学性能,简单、有效实现热 冲压件强塑性能差异化分布。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光学天线的片上无线光通信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天线的片上无线光通信系统,现有关于光学频段天线的发明与研究多是基于诸如透镜、反射镜等传统光学器件,这些设计只适用于较大的光学范围。本发明利用金属光学天线自身的定向辐射特性,采用片上系统集成的方式,将光学天线发射基站、反射单元、光学天线中继单元以及光学天线接收终端构成基于光学天线的片上无线光通信系统。该系统能够大大降低通信网络中器件的串扰与功耗,同时使得系统空间响应大大减小达到亚波长量级,进而提高整个光纤通信网络的传输带宽与响应速度。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