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HN热固复合聚苯乙烯构造防火保温板
山东华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2021-09-02
过共晶铝硅合金发动机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
1. 成果简介预制缸套然后铸造或装配是采用铝合金制造汽车发动机缸体的一种主要成形工艺。传统的缸套都是用铸铁制造,铸铁耐磨性好,但热导率较低,铝合金导热率是铸铁的 4 倍,采用铝合金制造缸套的优势是迅速将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出去,避免机油焦化,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功率密度)。过共晶 Al-Si 合金具有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好、热导率高、高温性能好等特点,是制造发动机缸套的理想材料。图 1 挤压铸造件              图 2 机加工后零件                 图 3 初生硅和共晶硅分布 采用常规铸造方法成形过共晶铝硅合金,疏松倾向大,强度和韧性低,而且显微组织中初生硅的尺寸难以控制。挤压铸造是液态金属在较高外加压力(百兆帕)作用下凝固成形的一种先进铸造工艺,铸件在低速下充型,高压下凝固,内部致密,组织细小,并能通过热处理强化。 清华大学成功开发了过共晶铝硅合金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具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应用前景。2 应用说明采用铝合金制造发动机缸套甚至全铝发动机缸体是国外主要汽车企业开发高性能发动机的重要技术之一。采用喷射沉积加挤压或锻造工艺已有相关产品,但由于工序多、流程长造成生产率低、成本高。清华大学开发的过共晶铝硅合金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具有短流程、近净成形、优质、高效、节能等优点,目前正在与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合作,进行技术评价与应用。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3 效益分析缸套作为汽车发动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配件,其用量大,产品和技术相对独立,原材料充足,设备投资小,适于中小企业给发动机厂配套,特别是适合于已经在给发动机厂配套铝合金活塞等部件的企业发展这一技术和产品,易于在现有客户渠道基础上丰富产品种类,同时较高的技术含量可以避免被简单模仿和恶性竞争。
清华大学 2021-04-13
过共晶铝硅合金发动机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
1. 成果简介预制缸套然后铸造或装配是采用铝合金制造汽车发动机缸体的一种主要成形工艺。传统的缸套都是用铸铁制造,铸铁耐磨性好,但热导率较低,铝合金导热率是铸铁的 4 倍,采用铝合金制造缸套的优势是迅速将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出去,避免机油焦化,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功率密度)。过共晶 Al-Si 合金具有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好、热导率高、高温性能好等特点,是制造发动机缸套的理想材料。2 应用说明采用铝合金制造发动机缸套甚至全铝发动机缸体是国外主要汽车企业开发高性能发动机的重要技术之一。采用喷射沉积加挤压或锻造工艺已有相关产品,但由于工序多、流程长造成生产率低、成本高。清华大学开发的过共晶铝硅合金缸套挤压铸造成形技术具有短流程、近净成形、优质、高效、节能等优点,目前正在与汽车发动机制造企业合作,进行技术评价与应用。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3 效益分析缸套作为汽车发动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配件,其用量大,产品和技术相对独立,原材料充足,设备投资小,适于中小企业给发动机厂配套,特别是适合于已经在给发动机厂配套铝合金活塞等部件的企业发展这一技术和产品,易于在现有客户渠道基础上丰富产品种类,同时较高的技术含量可以避免被简单模仿和恶性竞争。4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5 所属行业领域先进制造。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光子晶体高弹态法制备高质量透明制件的成形方法
本发明属于塑料加工成形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子晶 体高弹态法制备高质量透明制件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 材料;2)获取加工条件:利用热重分析法获得光子晶体的分解温度,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获得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粘流转变温度:3) 准备模具;4)加入材料;5)升温加热:升温加热使光子晶体进入高弹态, 并保温以保证光子晶体完全转化为高弹态;6)保压降温:升压使光子 晶体相互结合,然后停止加热并保压,随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铝合金周期性点阵多孔结构的快速成形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周期性点阵多孔结构的快速成形制造 方法。通过 CAD 软件构建基于点阵单元的周期性点阵多孔结构的三维 模型,将模型以 STL 格式输出,导入到 SLM 成形设备中,激光束根 据切片层的数据选择性地熔化区域内的铝合金粉末得到二维的金属结 构,经层层堆积最终可以得到与 CAD 模型一致的三维铝合金多孔结 构,再经过热处理、分离、喷砂等后续处理即可得到表面光洁、性能 良好的铝合金周期性点阵多孔结构。本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快速成形技术制备高温钛合金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快速成形技术制备高温 钛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钛合金的名义化学成分中各元 素的质量比例来配置各元素的粉末,随后进行真空感应熔炼;(2)采用 气雾化制粉法对熔炼形成的钛合金进行制粉;(3)建立零件三维模型, 并导入到选择性激光熔化快速成形设备中;(4)将粉末置入到选择性激 光熔化快速成形设备里,并在基板上进行零件成形;(5)采用线切割工 艺将成形的零件从基板上分离,再将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车辆传动系统的传动轴、 传动套类零件近净成形加工技术
项目概况 对于载重汽车、轻型汽车、微型汽车、轿车、沙滩车和部分三轮摩托车等轴传动的运输工具,其传动轴和传动套的市场需求量十分巨大。对于车辆传动系统的传动轴、传动套等零部件,本项目采用温锻制坯、精密冷挤压成形技术相结合的近净成形加工工艺对传动轴、传动套的渐开线内、外齿形花键的进行近净成形加工,加工后的渐开线齿形不再后续加工就能满足传动轴、传动套零件的技术要求。主要特点 采用温锻制坯、精密冷挤压成形技术相结合的近净成形加工工艺进行车辆传动系统的传动轴、传动套零部件的加工,其加工工艺路线主要包括:下料→温锻制坯→表面润滑处理→冷挤压内、外渐开线齿形花键→表面渗碳淬火→磨加工→成品检验。技术指标    与常规的滚齿、插齿加工工艺相比,采用本工艺生产的渐开线齿形具有齿形精度高、尺寸一致性好、表面光洁、强度高等特点;同时原材料利用率可以提高20%以上;内外花键的挤压成形时间仅有40sec./件,而常规的滚齿或插齿加工时间最少要5~10min./件,生产效率有较大的提高。市场前景 达到规模生产后,本项目可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按年生产能力为10万套微型汽车传动轴、传动套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4000万元,利润400~800万元左右。 本项目技术还可应用于各种具有渐开线齿形、矩形齿形、锯齿形齿形的轴类零件和套类零件的大批量工业生产中。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热议二十大 | 张大良: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习近平在大会上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引发热烈反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撰文谈学习体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10-24
高性能水基环保型橡胶与金属热硫化粘合剂
橡胶与金属热硫化粘合剂应用于汽车工业、机械工业等领域中橡胶-金属复合制品 及零部件的制造。传统热硫化胶粘剂多为溶剂型产品,含有毒有害的酮类、氯化溶剂、 芳烃溶剂等,且常采用对人体及环境都是有害的重金属盐成分,而环保水基型产品被国 外公司垄断,国内尚属空白。 本项目产品为高性能水分散型环保产品,粘接强度高、耐高温性能好、施工工艺简 单,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与产品上对国内的 制约。 本项目团队同时开发完成以及正在开发许多用于新能源(太阳能及 LED 等)、汽车、 电子电器等先进制造业用各种胶粘剂及新材料项目。在新材料的产业化开发方面拥有较 雄厚的实力。
同济大学 2021-04-11
金属—耐材高温复合结构热—机械行为开发及应用技术
针对炼铁高炉、炼钢转炉、连铸中间包、钢水包、鱼雷罐车等高温冶金容器及加热炉、高温管道等热力系统设备的共同结构和负荷特点,综合利用计算机仿真和现代电测及激光测试分析技术,开展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热行为、变形行为及强度行为的内部机理和外在表现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了金属——耐材高温复合结构热——机械耦合行为的根系方法和设计理论,并成功地应用于300吨钢包裂纹生成分析及改制设计,转炉延寿技术及工艺确定、高炉下降煤管的塌落事故评估和治理以及转炉等高温结构的设计和行为控制等方面。其中300吨钢包裂纹生成分析及改制研究工作明确了原有进口大型钢包裂纹的生成机理以及改制研究工作明确了原有进口大型钢包裂纹的生成机理及防治方法,并首次奖圆弧底和整体小耳轴应用于大型钢包,使新钢包的各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应力水平降低,最大应力较原有钢包下降约40%,各种最大应力均避开了焊缝位置,焊缝和水口附近的应力水平下降了60~70%。其结果使钢包的机械强度指标较原有钢包有了很大改进,特别使焊缝和水口附近改善明显。在提高钢包使用寿命、降低包重、减少维修费用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彻底替代了原有进口钢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成果现已在宝钢全面推广。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7 38 39
  • ...
  • 49 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