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MVR热泵技术的DMF/DMAC节能回收系统
MVR是机械式蒸汽再压缩的英文简称(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其基本原理是对蒸发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蒸汽通过机械再压缩,提高二次蒸汽的温度及压力,循环利用,以达到大幅度节能与环保的目的。 从DMF/DMAC废水中回收DMF/DMAC,目前通常采用的节能方法是多效精馏工艺,但能耗还是偏高,而且分解严重,影响了产品收率和环境。采用MVR热泵精馏技术,一方面可以大幅度节能,另一方面降低了操作温度,减少了分解,在提高产品收率的同时
常州大学 2021-04-14
余热利用高能效比热泵热水器系统
1 成果简介由于能源的危机,中国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压力,要求我们大力发展节能减排的产业。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很多水源热泵, 地热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多种回收低品位热源的热泵技术,经验表明,这些技术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同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是对于废水和污水等工业和生活的废热,却没有很好的利用。企业和家庭的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废热,现阶段,这些热量被大量直接排走,造成了巨大浪费。 本技术成果综合了空气源和废热水源等热泵的优点,具有从空气和废水中同时吸收热量的功能,同时加入了自循环和相关控制装置,换热充分,使热水器的热水温度能够稳定,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废弃能源,达到最高的系统能效比 COP( =系统制热量/系统耗电量),系统 COP最高可达 10。系统样机如下图:图 1 余热利用高能效比热泵热水器样机 图 2 系统能效比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 2 是实验系统运行时的系统能效比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当系统稳定后,系统可长时间运行在高能效比( COP=10)的工况下,系统能效比 COP 为 6~10 左右,相比电加热热水器和锅炉洗浴,节省电耗 80~90%,节省煤耗 80~90%, 应用前景广阔。本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 应用说明此系统可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如废水热、地热、工业废热、交通工具废气余热等低温热源,适用范围较广。热水器采用自循环温控和液位控制系统,变频控制压缩机系统,确保热水达到指定温度才出热水,随着运行时间增加,热水温度恒定。热水温度 40~60℃。 热水器可用于洗浴中心或者商业酒店等场所,也可用在家庭洗浴和厨房使用。
清华大学 2021-04-13
挑流-射流联合消能系统
挑流-射流联合消能系统利用下泄的高速水流冲击溢流堰上叶轮转动,通过变速器加速发电机旋转发电,为置于水垫塘中的增压泵供电,增压泵的矩形出水口向上喷射出的面状水流与溢流坝面挑射后下泄的面状水流在空中碰撞消能,冲击叶轮过程进行底坎消能,在完成底坎消能和对冲消能后,余能将在水垫塘得到进一下的消减。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多热源热泵及其智能控制技术的产品开发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成果背景:由于建筑能源消耗的急剧增加,热泵作为一种通过消耗少量高品 位能量,把热量从低温处传输到高温处的装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热泵通过 使用清洁的冷热源如太阳能、土壤能、空气能等,能够同时实现制冷、制热、提 供生活用热水。这种复合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更具灵活性的方 案,来实现洁净能源系统的三联供功能。 系统主要用途:多热源热泵系统是指以太阳能-空气源-地源等为热源的热泵 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集/散热系统、空气源集/散热系统、埋地盘管集/散热 系统(含室内蓄热体)、水源热泵系统、房间热力系统、控制系统。本方案利用 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将太阳能源、空气源和地源热三者有机结合,通过水源热 泵机组实现向建筑物供热、供冷和提供生活热水。太阳能集/散热器的利用可弥 补地源热泵因埋地管束多而导致的投资过大的缺点,同时减少地下环境受到过度 的热污染,而少量地源和蓄热系统的使用可弥补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受气候条件 影响大的缺点,使系统即使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在高能效状态下工作。太阳 能-空气源-地源热泵联合系统可以设计为基本工作模式,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 展因地制宜的设计,组合成适合当地地理及气象特点的系统。系统采用全新的智 能控制技术,采集实时的系统参数,提高温度调节的准确性,使系统始终维持在 高效状态下工作。通过将太阳能源、空气源集/散热器做成外围护结构的一部分, 实现新能源与建筑结构的完美结合。结合三步节能建筑技术的普及推广,本技术 产品的目标是实现空调和采暖方面的一次投资和日常费用仅为传统空调+暖气方 案的 50%。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夏季: 系统处于制冷工况,需要把从室内吸收的热量转移到室外,太阳能散热器、 空气源散热器、埋地换热器分别提供冷源,此外,在房间内有相变蓄能材料,晚 上积蓄冷量,减轻热泵系统在白天的热负荷。由于空调系统在夏季并不处于常开 状态,如果空调不处于制冷状态时,使系统处于制热工况,关闭室内热力系统, 并且打开阀 V4 和 V6,关闭阀 V5,此时系统成为太阳能热泵式热水器,可以提 供稳定的热水。两种工况的切换通过实时测量的室内温度和热水箱温度等参数, 由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判断。 冬季: 系统处于制热工况,太阳能集热器和埋地换热器作为热源给建筑供热,同时 供生活热水。当热水箱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关闭阀 V4 和 V6,打开阀 V5。此外, 在房间内有相变蓄能材料,白天积蓄冷量,减轻热泵系统在夜晚的工作负荷。三 个热源可以任意两个之间并联工作,也可以分别工作,要依具体的工作状况,包 括环境温度、室内温度、热源温度等状况而定。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并通过小试鉴定。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应用前景分析: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建筑 节能与热泵系统的有机结合,对空调行业进一步向绿色能源的发展,都有非常显 著的作用。三步节能的尽快实现,客观上也促进了新能源的普及推广。 效益预测:下面以天津地区为例对本系统的一次投资成本及运行费用进行说 明,将本系统与单冷空调+暖气、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比较。 建筑面积 150m2,采暖天数 125 天,制冷天数 120 天,每天制冷 10 小时, 平均运行负荷按 70%计,电费 0.41 元/度 以三步节能后的指标计,供暖负荷取 36W/m2,总供暖热负荷为 5400W/m2, 制冷负荷 72W/m2,总的制冷负荷为 10800W/m2。 第一种方案采用单冷空调+集中供暖,集中供暖中室外采暖的投资为 85 元/m2,室内的费用为 25 元/m2,总的费用为 110 元/m2,天津地区的暖气费用为 15 元/(m2 年),设制冷系数为 2.5。 第二种方案完全采用地源热泵,冬季单位钻孔长的取热率为 30W/m,夏季 的放热率为 50W/m,约需 210m 的钻孔长,管长和施工总费用取 90 元/m。 第三种方案完全采用空气源热泵,冬季采用电辅助加热的时间为全部取暖时 间的一半,冬季制热,夏季制冷系数为 2.5,冬季制热系数取为 2。 第四种方案为本项目系统,太阳能集热板取 17m2,地源热泵系统的冬季负 荷为 1500W,夏季负荷为 2500W,地源热泵约占总负荷的 25%,夏季性能系数 取为 4,冬季的性能系数取为 3。 应用领域:建筑节能;新型热泵、空调系统;制冷、供暖系统工程;可再生 能源建筑。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热泵、 空调及控制系统。 设备:机械加工及系统安装设备。 厂房面积:1000m2 以上。 投资规模:600 万以上。 合作方式及条件: 合作方式:技术入股、合资经营。 条件:对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感兴趣且致力于该技术的推广实施。 
天津大学 2021-04-11
冷库用热泵型溶液除湿抑霜技术及装备
结霜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类冷库中,霜层的存在会降低冷库运行效率并增加其能耗。逆循环融霜、电加热融霜等传统融霜手段被应用在冷库除霜中,这些手段一方面会增加冷库能耗,另一方面会导致库温的波动从而影响冷库内产品质量。本技术将热泵系统与溶液循环耦合,采用低温低浓度溶液为除湿工质,利用热泵冷凝热驱动溶液再生,实现一种在冷库工况下无需额外能耗的深度除湿干燥技术,降低冷库运行能耗。本技术可将冷库中空气露点降低到-10oC以下,单位能耗除湿量可高达6 (kg/(kW·h))。相比传统融霜手段,无库温波动。
东南大学 2021-04-11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地埋管检测仪
在全球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地源热泵技术以其节能、环保、可利用低位热能的特性短期内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随着地源热泵空调项目的逐渐增多,其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使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施工质量检测手段,造成地埋管系统施工质量存在很多问题,如深度和回填不符合设计要求造成了地源热泵系统不能满足负荷设计要求。设计不符合要求使地源热泵的设计余量不断加大,从而加大初期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本检测仪整合了多种对地埋管系统的检测手段,不仅可以测量地埋管的深度,还可以检测地埋管的水压、夏季排热量和冬季吸热量。本检测仪不仅可测量单一地埋管系统的施工质量,还可检测多个地埋管系统的施工质量。 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检测仪适合地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地埋管检测的产品技术和检测标准,满足国家和当地的相关标准,并在实际项目中进行了验证,解决了地埋管施工后验收的问题,为当前的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 目前与江苏合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产学研合作。
苏州科技大学 2021-04-28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优化设计与模拟分析技术
项目简介近年来,在我国科技部、建设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我国许多北方省市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是,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是一个综合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如果设计不当,经常出现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更有甚者系统已经报废。导致地源热泵系统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例如在建设初期没有进行充分的浅层地温能测试以及地下换热特性实验、地层岩性取芯分析,完全凭借经验参数设计,忽视了浅层地温能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缺乏对建筑冷热负荷的仔细计算,出现“大马拉小车”或者“小马拉大车”现象;缺乏对地源热泵系统长期性能的分析与预测,忽视了浅层地温的堆积效应;工程施工不规范;运行监测调控缺乏等等。因此,实施地源热泵空调供热系统,必须进行严格的技术,包括地下土壤热特性测试、地层岩性取芯分析;建筑冷热负荷的动态模拟计算、地源热泵系统长期性能分析与预测;规范工程施工;建立有效的地下温度场变化特性监测系统等,才能确保地源热泵系统的长期可靠稳定运行,达到预期效果。1)地温能勘查和地下换热特性测试技术河北工业大学成功研制出了基于恒温法的地下换热性能测试装置,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该系统能够获得地下温度场、土壤导热系数以及地下换热特性等重要参数的实测数据,为系统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该装置在天津、河北、山东、安徽等省市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测数据。2)建筑物冷热负荷的动态模拟技术通过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结合建筑围护结构、区域气候、使用特点等特征进行可以充分反映出建筑物冷热负荷的小时变化规律,为地下设计与系统运行策略提供重要的依据。在逐时负荷基础上进行地下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设计不匹配现象。3)地温场动态分析与节能预测技术通过基于地下温度场和流体温度变化的系统运行分析,可以为实际地下管群的优化提供具体的指导,从而保证整个埋管系统的合理布局,节省建设成本。该技术先后应用于天津和河北省的国土资源部浅层地温能大调查项目。4)地源热泵地下温度场监测技术通过合理地设置地下温度场测点,可以准确地反映出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浅层地温的堆积效应,这有利于系统的运行节能,保证系统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目前,河北工业大学已经在天津和河北等地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中,成功设计了大量的地下监测系统,掌握了第一手的系统运行与节能数据,这对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直接指导意义。项目负责人 王华军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5122700298Email:huajunwang@126.com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冷库用热泵型溶液除湿抑霜技术及装备
结霜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类冷库中,霜层的存在会降低冷库运行效率并增加其能耗。逆循环融霜、电加热融霜等传统融霜手段被应用在冷库除霜中,这些手段一方面会增加冷库能耗,另一方面会导致库温的波动从而影响冷库内产品质量。 本技术将热泵系统与溶液循环耦合,采用低温低浓度溶液为除湿工质,利用热泵冷凝热驱动溶液再生,实现一种在冷库工况下无需额外能耗的深度除湿干燥技术,降低冷库运行能耗。 本技术可将冷库中空气露点降低到-10oC以下,单位能耗除湿量可高达6 (kg/(kW·h))。相比传统融霜手段,无库温波动。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利用生活污水废热的热泵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利用生活污水废热的热泵系统,包括有热水集水箱、附置于化粪池外壁的外壁换热管道以及化粪池内部的污水侧换热器,中介进水管道一端分支连接有污水侧换热器、外壁换热管道的进口,中介出水管道一端分支连接有污水侧换热器、外壁换热管道的出口,中介出水管道、中介进水管道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污水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热水集水箱通过生活热水使用管道与生活热水器具相连接,热水集水箱通过生活水进入管道、生活水出口管道与污水源热泵机组相连接,生活水从生活水进入管道进入污水源热泵机组,经过污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凝器换热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关于印发《上海市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联合评议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共享,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根据《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我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对2019年制定的《上海市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联合评议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12-2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25 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